謂利他有「他利」與「利他」兩種不同之深義。世親之淨土論(大二六·二三三上):「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曇鸞之往生論註卷下(大四○·八四三下)釋之:「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蓋淨土論中所說五功德門之前四門,旨在揭示眾生之自利法門,屬於「入」功德;第五門則揭示利他之法門,即眾生既已往生淨土,更宜回入娑婆世界,度化苦惱眾生,此乃利他之行成就,屬於「出」功德。曇鸞乃根據此說而謂,眾生之所以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皆是以阿彌陀佛之本願為增上緣,故知眾生之利他與彌陀廣大之利他有所區別,為不使混同之故,眾生之利他稱為「他利」,彌陀之利他則稱「利他」。上舉淨土論一文,不言「自利他利」,而言「自利利他」者,「他利」系以眾生得利益為主,施者之力難顯;言「利他」則表利益眾生而顯施者之力,此中亦含有佛之慈悲力。又日本淨土真宗,以此為其宗乘論題之一。[往生論註記卷五、論註服宗記卷六](參閱「五念門」1109) p1543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又稱僧堂。以僧眾聚集,眾多如雲,故稱雲堂。據禪林象器箋殿堂門載,僧堂亦曰雲堂,謂眾集如雲之故。又云堂亦意指「...(術語)又作舍那。毗盧遮那之略。顯教用舍字。密教用遮字。...梵語 dhyāna-pāramitā。為菩薩到達大涅槃所必備十種勝行之一。六波羅蜜之一,十波羅蜜之一。又作禪波羅蜜、禪那...(故事)宋高僧傳(道宣)傳曰:宣律師於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階。有物扶持,履空無害。熟顧視之,乃少年也。宣遽問...【犯罪加行】 p0522 瑜伽一百卷一頁云:遍知犯罪加行者:謂所犯罪、有二加行。一、非所應作事業加行。二、是所應作...凡四卷(或五卷)。又稱過現因果經、因果經。為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冊。系采釋迦自傳之形式,說其過...把見諦以上的菩薩的階位分為十地,第三地就是發光地。...(術語)阿賴耶識之別名。唯識論三曰: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述記三末曰:即為諸法為種子義,前第...【想受滅樂為樂中第一】 p1231 瑜伽五卷四頁云:又薄伽梵建立想受滅樂為樂中第一。此依住樂;非謂受樂。...(術語)摩醯首羅天與那羅延天梵天為一體,而亦三分也。外道小乘涅槃論,謂摩醯首羅論師作如是說,果是那羅延所作,...【緣起黑品白品】 p1303 瑜伽三十一卷一頁云:覆審思擇:我若於彼無常苦空無我諸行如實道理,發生迷惑;便為顛倒,...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
由於受到吹襲台灣超強熱帶氣旋的影響,這兩天香港氣溫上升至入夏以來最高點,14區空氣污濁爆表,昨天35度,今天37度...佛教中常說的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
在《雜譬喻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士,是文殊菩薩的超級粉絲,他一直仰慕文殊菩薩的大智慧,每...
關於一個人的命運好壞,命運究竟能不能改變,有各種不同的觀點。那究竟,人的命運能不能改變呢?如果能,又是什麼因...
現代社會的人際網絡愈來愈複雜,關係也愈來愈疏離淡泊,於是很多人都想遠離塵囂過隱居生活。但在這個世界上,想要單...
九、悔所損業;十、對治所損業。 前面的八個是就著造業當時的心態來安立不增長業。這以下的是你業已經造了,事後怎...世人不相信因果,卻熱衷於算命求籤。話說有需求就有市場,於是街頭巷尾甚至於寺院門口衍生了大批的半仙。有些檔次高...
在佛教裡經常說未弘佛法,先結人緣。只有把這人緣結好了,那弘法才會順利。這個結緣非常重要,我也經常說,幫人家就...
他利利他
【佛光大辭典】
上篇:他作供養 | 下篇:他受用土 |
云何苦諦共相?謂無常相、苦相、空相、無我相。何等無常相?略有十二,謂非有相、壞滅相、變異相、別離相、現前相、...
雲堂
遮那
靜慮波羅蜜
那吒佛牙
犯罪加行
過去現在因果經
第三地
種子識
想受滅樂為樂中第一
一體三分
緣起黑品白品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在三界火宅中化熱惱得清涼
求生淨土者,亦需發菩提心

見到了文殊菩薩,卻當面錯過

有什麼因素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呢

【推薦】「怨憎會」與「愛別離」

年輕時造了很多增長業,現在要如何補救
禪斌法師:算命的果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