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百劫修三十二相之菩薩。又作真實菩薩。菩薩經三阿僧祇劫間修六度行,更於百大劫中修三十二相妙果之福業,以至成佛。其中,於百大劫修行階段之菩薩,即稱為住定菩薩。住定菩薩住於六種之決定,即:(1)善趣定,定生於人、天等善趣。(2)生貴家定,定生於婆羅門、剎帝利、巨富、長者等尊貴之家。(3)具根定,身體定無殘缺。(4)男定,定生為男子。(5)念定,常憶念宿命。(6)堅固定,常行善事,不因迫害而屈服,亦不生厭倦。[大毗婆沙論卷一七六、俱舍論卷十八、雜阿毗曇心論卷十一、順正理論卷四十四、俱舍論光記卷十八] p2601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經名)八卷二十四品。隋寶貴天竺三藏闍那堀多Jānagupta(譯德志)以自譯之一品與前朝之曇無讖Dharmarakṣa譯,真...為佛世時居於郁闍延城之國王。據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載,嚴熾王聞大薩遮尼乾子讚歎釋尊說甚深之法而心生信解。 p673...【末底】 秦言慧。...為聽法四眾之一。謂現世得見佛聞法,雖由宿世因淺,未能得證悟之益,然有未來得度之因緣,能值佛而見佛聞法者。[法...即慈、悲、喜、舍四無量心。...(術語)二十隨煩惱之一。以種種之手段,使他抱顛倒之見也。...【身心符順想】 p0678 瑜伽三十三卷十七頁云:身心符順想者:謂由此想、或以其心、符順於身,或以其身、符順於...指聲聞、緣覺二乘欣樂趣入涅槃寂靜之種性。辨顯密二教論卷上(大七七·三七五上):「寂種之人,膏肓之病,醫王拱手...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如名方廣,亦名廣破,亦名無比。為何義故名為方廣?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無明等起殊勝】 p1076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三頁云:復言:世尊!云何無明等起殊勝?世尊告曰:謂此無明、或愚當來...(雜語)僧徒和樂之園林。又禪院之叢林,叢森譬眾之多。...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四眾圍繞。及天龍夜...
對這一點我們會非常地感慨,因為身處五濁惡世,我們眾生煩惱很重,很難生起向佛修道之心,而少量生起修行之心的人,...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為極樂眾生,從此不但享有極樂世界那窮微極妙、美不勝收的物質環境,更可貴...
第二十 繫念必得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問: 如何念佛才能培養出內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師答: 念佛必須實相念佛。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在念佛的當下,了...
我們看第一個空無邊處定。 一、空無邊處定,謂行者厭患色如牢籠,不得自在,心欲出離,乃攝心諦觀,加功用行,破於...
我要老實告訴大家,念佛法門一個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你說你沒有時間,你寧可念少一點,但是你要攝心專注,每一...
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樣的效果跟作用?我們來看看第一個涅槃。我們先做一個總說,先...佛陀在世時,有一次在河的對岸講法。有許多比丘想渡河去聆聽,但是,河邊只有一條船。船主告訴比丘們:「我的船已經...
住定菩薩
【佛光大辭典】
上篇:住定 | 下篇:住岸卻迷人 |
指結一髮髻之文殊菩薩。又稱一髻文殊。文殊菩薩於密教中,以其形態之差異,有如下種種區別: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
合部金光明經
嚴熾王
末底
結緣眾
四心
誑
身心符順想
寂種
方廣
無明等起殊勝
禪林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阿彌陀佛護持行人不遭魔障
去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繫念必得往生願
念佛如何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定力

天乘四空定之空無邊處定

念佛法門原則:寧可少、不可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