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梵 pātra,巴 patta),為僧尼所常持道具之一,即應量器(食器)。托缽,指僧人以手持缽,乞求希施。蓋於印度佛教,為令修行者降低物質慾望,並避免世俗生活之紛華騷動,佛陀乃製定托缽制,規定比丘不得從事生計營業,亦不可蓄存財富物資,惟以延續色身、長養慧命之故,得於食時托缽乞食。後世引申其義,凡人乞食,皆稱托缽。故「沿門托缽」系形容人挨戶乞討,以求施舍,非僅限於僧人之託缽。(參閱「乞食」724) p344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知解和修行。修行佛法,一定要解行並重,不可偏廢。...【修妙相業】 p0902 俱舍論十八卷七頁云:修妙相業、其相云何?頌曰:贍部男對佛、佛思思所成。餘百劫方修、各...凡二卷。元代雲峰集。全稱唯識開蒙問答。收於卍續藏第九十八冊。唯識學之研究於唐末以後中斷,至元明時,再起研究之...(人名)Jātaka,南天竺國王名。龍樹菩薩為此王作偈贈之。稱為禪陀迦王偈。藏經中有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雜語)禪林之語。住持有事故或臨時祈禱放免晚參(夜之坐禪也),是雲放參,即鳴鐘三下,謂之放參鐘。見象器箋九。...(經名)一卷,唐不空譯。造般多羅道場,中央安置如意輪王菩薩,周圍安置七星之像,及訶利低母,禳災之法也。...【煩惱斷差別】 p1193 瑜伽五十九卷六頁云:復次云何能斷煩惱?齊何當言已斷煩惱?從何煩惱而可說斷斷諸煩惱、為頓...內凡和外凡。內凡是快要進入聖位的人;外凡是剛剛聞教起信的人。...資持記·釋鈔序:「不學罪結犯有二:初發心斷學,隨心頓漸,一一吉羅;二、臨境不解,隨事別結。」(事鈔記卷二·二...(界名)同疑城胎宮。為胎生者之宮殿,故云胎宮。為七寶宮中之胎生,故云宮胎。觀經定善義曰:雖得往生,含華未出,...【如法所得】 p0578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頁云:若物、不依邪命非法方便,獲得;此物名為如法所得。...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佛教是屬於人間的,因為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降生於人間,生長於人間,出家修行,覺悟成佛,說法利生,甚至雙...原文: 此經起由,為破三輪故。三種輪者:一為破無常輪。有情無情皆是無常,令生覺悟,舍無常故。 二為破不淨輪。有...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只有眼睛沒有腿。這樣的人,雖然有遠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的道理,但由於他沒有腿,所以不...趙州禪師,與他的侍者文遠對話: 師因與文遠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這裡好造一個巡鋪子。 文遠便去彼中立,云:...有所求即遭受苦,沒有想要求時就快樂。 菩提達摩在論中說: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凡夫的心總是心猿意馬,漂浮不定,好比躁動的猿猴一樣上竄下跳,流蕩散亂;又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四處奔騰,難以駕馭。...但是我們為什麼經常被妄想纏繞,揮之不去呢?就是我們娑婆世界佛寶的力量太薄弱了,大部分遇到的都是妄想的境界。你...信仰觀世音菩薩──慈悲精神的學習 在佛教信仰裡,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將會在未來接替阿彌陀佛,...
沿門托缽
【佛光大辭典】
上篇:泥融覺 | 下篇:河出圖洛出書 |
(術語)因果之道理,斷定為決無,名為邪見。有此邪見者,為斷善根之人,以其斷滅一切之善根不使發生故也。然此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