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語。又作唯識比量。系唐代玄奘大師於印度戒日王所設之曲女城無遮大會上提出之三支比量。據因明大疏卷中載,其量(論式)為(大四四·一一五中):「真故極成色定不離於眼識(宗,命題),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理由),猶如眼識(喻,譬喻)。」其中「真故」為宗體之簡別詞,表示依大乘勝義立宗,與世間及小乘有別。「極成」為「色」之簡別詞,表示主詞「色」為立者(立論者)與敵者(問難者)共同認許,排除其中雙方不一致之成分。「定不離眼識」為宗之賓詞,亦為立、敵所共承認者。「自許」(立論者自己之同意、承認)為因之簡別詞。因支「初三攝眼所不攝故」本為立、敵共許(共同承認、同意),單就「真唯識量」而言,不加「自許」亦為正因,符合因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之規定。此加「自許」,僅為預防論敵此後可能提出之「有法差別相違」過,並未排除因中原有之「共許」成分。喻支之「眼識」,亦為立、敵雙方共許。一方面具有因支之「能立法」,為「初三攝眼所不攝」,他方面具有宗支之「所立法」|「定不離眼識」(眼識不離眼識自身)。此真唯識量系依據護法之唯識學說,而進一步論證「境色不離識」,即客觀世界不能脫離主觀意識之理論。 p421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普賢菩薩之三昧也。大疏十謂佛境界是諸佛自證真實境界,非聲聞等所能及,如法華方便品中所說,莊嚴者,即是...(術語)謂佛應眾生之機類,於諸處為相異之說法也。特就戒律之說相而言。...亦名:釋迦子 子題:四姓出家同稱釋種、能仁、海有八未曾有法、四河、四姓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釋子者,如阿含中...(譬喻)誦經之妙音,以金鈴譬之。智度論五曰:持誦廣宣振法鈴。...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問:『何以出色身血,得逆罪耶?』答:『以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害色身得逆罪。故智...(雜語)百論曰: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來化世間,世間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二字留著於口之左右,即阿與漚也。故...【外道於無我法性難入難了】 p0494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一頁云:由二因緣,卽此所說無我法性,彼諸外道,難入難了。謂...(譬喻)以譬不可動,又譬無容嘴之處。碧岩三十八則曰: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同著語曰:千人萬人撼不動。五燈會...(術語)聞彌陀之名號而發信心之後也。...(術語)Saṁvara,又名三婆羅,三嚩羅,譯為禁戒,或護。禁戒護人不使墮於三塗也。又名戒體之無表色。玄應音義十四...阿賴耶識的別名,因阿賴耶識是有為無為諸法的根本。...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問: 煩惱心雖在當下放下,過一會兒又上心頭。請問心要如何真正放下?所謂當下大徹大悟,是悟了什麼呢? 中台禪寺答...錢放在銀行裡會貶值,它在十年後,十萬可能會當一萬花。而投資房產,在當今飄搖不定之際,也未必是上上策。況且,有...【原文】 阿彌陀佛慈悲願力,遍周法界,普接眾生,作大攝受,不令漏失。阿彌陀佛陰入界①身,遍同法界,普示眾生,...紐約位於寒帶,所以冬天常有大風雪,撲面的雪花不但令人難以張開眼睛,甚至呼吸都會吞入冰冷的雪水。有時前天晚上還...問: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學中提到兩種世界觀,唯物與唯心。我理解佛教的心與哲學的心並不是同一個...這個憶佛就是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光明,憶念佛的神通,憶念佛對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你去憶這個...我們眾生的煩惱,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些人貪煩惱重,有些人嗔煩惱重。嗔煩惱重是這樣,他整個生命是完全放逸的,你只...佛在《善生子經》上講: 【淫邪有六變當知。何謂六。】 說如果作了邪淫的事情,當會令自己的生命中會有六種變化。...
真唯識量
【佛光大辭典】
上篇:真假大勢 | 下篇:真堂 |
(雜語)心念散亂,不住於一處也。勝鬘寶窟下本曰:心不住於一境名為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