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Vāmalokayāta。又作縛摩路伽耶陀。意譯作左順世、逆世間行。謂行左道之順世外道,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派。順世外道主張最極端的唯物論見解,認為人生之目的乃在享受快樂,故被貶稱為左順世。北齊隱士劉虯注法華時,將之區分為順世、左順世兩種,以順世外道類比為重禮儀名教之儒墨者流,而以左順世類比為棄仁絕義之老莊者流。現存梵文法華經中,相當於逆路伽耶陀處為 lokāyatamantradhāranā,意為「持順世之秘密辭者」,西藏之譯本亦與此同,皆無縛摩(梵 vāma)之語。vāmalokayāta 恐與大乘入楞伽經卷四中之咒術詞論(梵 mantrapratibhāna)同義。[法華玄讚卷九、玄應音義卷六](參閱「順世外道」5353) p432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世雜染所作過患】 p0514 瑜伽九十二卷十二頁云:世雜染所作過患者:謂愚癡者,於現在世,有貪染縛。於過去世,有...【第三靜慮】 p0964 瑜伽十二卷十七頁云:又於第三,喻有差別。如嗢缽羅等離喜之樂。彼相應法、及所依身、當知亦爾...五種熏發名言熏習發識等種,未必一時。雖有前後,雜亂不定。於生果相,未辨何前,何者為後。然此五種,由業熏發,必...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波逸提)毀毗尼戒七十二。然戒為眾善之本,滅惡之源,越生死之舟梁,趣涅槃之正路。理宜讚...以愛染明王為本尊之密教修法。略稱愛染王法或愛染法。此一修法,有「三十七尊立」與「十七尊立」二種,後者系依金剛...(術語)二乘之人,證無餘涅槃而歸入寂滅也。...(名數)一小乘外道,計人死如燈火之滅者。二方論師,以方角為諸法之生因者。三風仙論師,以風為萬物之生因者。四韋...【諦依處】 p1376 瑜伽九十七卷四頁云:云何諦依處?謂已獲得八支聖道,斷諸煩惱;由此依處,當來眾苦,畢竟不生。...凡九卷。日僧住信著於正嘉元年(1257)。全書分為印度、中國、日本等三部分,類聚有關佛教之種種因緣事蹟而成,共收...(雜語)Pratiti,譯曰順,至。唯識述記四末曰:缽刺底是順義。俱舍論九曰:缽刺底是至義。...凡三卷。宋代晁迥(明道)著。乃有關佛教教理之隨筆集。原名為「道院集」,有十五卷,至元祐年中(1086~1093)王古...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
袈裟,梵語音譯為迦沙曳,義譯為不正、壞、濁、染等。因為佛教出家人所穿的法衣,避開青、黃、赤、白、黑五種正色,...【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
一、幼而穎異,發出世志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 諱際醒,字徹悟,一字訥堂,又號夢東,京東丰潤(今河北省...昔日,在舍衛城有兩位長者,一位名為最勝,一位名為難降。這兩人雖擁有無數珍寶,馬車、僕從、奴婢、谷食、家產不可...
凡皈依佛法之人,無論男女,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愛惜物命。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修財布施的因,感財富的果報,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大眾。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服膺布施,並得到布施果報的民族之一。 在...
剛到新梅園圓通素食城(深圳店)時,感覺很是驚訝。一是驚訝其4000 m2的超大營業面積,這個規模在素食自助餐廳中極...
問: 我媽媽信仰佛教幾十年了,現在除了住在家裡之外,所有的全像和尚一樣。請問為什麼我媽媽一夢見保家仙,或死去...
逆路伽耶陀
【佛光大辭典】
上篇:逆罪 | 下篇:逆緣 |
尼師講說經典之意。據大宋僧史略卷上尼講條所載,東晉廢帝太和三年(368),洛陽東寺一尼師道馨,俗姓羊,為沙彌尼...
世雜染所作過患
第三靜慮
識等五支
毀毗尼戒制意
愛染明王法
無餘入寂
二十種外道
諦依處
私聚百因緣集
缽剌底
道院集要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袈裟的由來與殊勝之處
恭敬稱念觀音聖號即能遠離淫嗔癡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慳貪長者的布施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惡業
猶太人的布施與福報

【推薦】深圳最大海鮮酒樓改賣素餐 看老闆改變的心路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