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印度陳那(梵 Dignāga)著,唐代義淨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書中主張宇宙間之一切萬法皆為心識所變現,實無外境。舉出五言四句之六頌,各作長行解釋之,而以蛇、繩、瓶、衣等為譬喻。凡有二譯,除本書外,另有南朝陳代真諦所譯之解卷論一卷,該書僅舉出五言四句之頌四頌半,而略作解釋,內容與本書大致相同。[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教錄卷十九、大藏聖教法寶標目卷六、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九] p495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應恭敬】 p1399 法蘊足論二卷十五頁云:應恭敬者:謂若識知,若不識知,皆應起迎曲躬合掌稽首接足而讚問言:正至...【定勝行】 p0807 瑜伽十四卷十六頁云:又有五種修定修智二勝行者,正心解脫生長之門。定勝行者:因聞依諦聖言...(界名)極樂之異名。以彼土之眾,總以蓮華為所居也。...亦名:治遮不至白衣家法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一、出過加治)遮不至白衣家者。謂於信心俗人前,到說四事,非法...(佛名)過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總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華經說,釋尊與阿難共於空王佛所發心。法華經人記品曰...【不如理分別】 p0331 世親釋四卷十八頁云:不如理分別者:謂諸外道及彼弟子,聞非正法類為因、分別。無性釋四卷二...(術語)Sattya,又作薩底也。譯曰諦。真實之義。大日經疏七曰:梵雲薩跢也,此翻為諦。諦謂如諸法真相,而知不倒不...(術語)宗義之實體也。又因明之宗法有宗體宗依之別。...【舍類福】 p0972 倶舍論十八巻十五頁云:舍類福者:謂由善心,但舍資財,施福便起。...梵名 Bhūmy-avacara-deva。為「空居天」之對稱。指欲界六天中之四天王天、忉利天。此二天依止須彌山中,故對夜摩、...梵名 Muktā-sāra。又稱堅固解脫長者。略稱堅固。為善財童子遍求法門,遊行南方所參訪五十五善知識之第四十六位。...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得到過別人的幫助,經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兩人彼此關係一直很...竊謂末法世界,於禪、教、律中,能斷惑證真,現身即出生死輪迴之外者,實難其人,以仗自力故。唯淨土法門,則不論上...汪居士是我們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實、勤奮,沒讀過書,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在念佛堂不打佛七時,她就成為素...我們做人應該向水學習,因為水具備人類值得學習的十一種特質,分別為清淨、透明、恆順、原則、謙遜、包容、調和、毅...我們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寶了,我們對佛法有沒有疑心?有沒有懷疑?一般的正常生活當中,你皈依三寶,你不懷疑。但是...我們無法要求環境都順我們的心,但是要練習把一切都當作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一切都幫助我們憶佛念佛周圍環境越是吵...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昔時,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從佛聞法後,證得須陀洹果。回到天宮中,即召集天人眾,同來讚歎佛法僧三寶的大威德力。在大...
掌中論
【佛光大辭典】
上篇:揵稚 | 下篇:掌珍論 |
為密宗所立之三種重罪。即:(一)退三昧耶,謂受法之後,退失本誓而不修行。(二)破三昧耶,謂已受密法之行者,對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