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貴族制度溯自西元前一千年頃,印度雅利安人自旁遮普漸向東遷移,直至朱木那河、恆河中間,佔據土地最肥沃之中國地方(指印度之政經中心)。戰爭結束後,遂確立一社會制度,雅利安人以婆羅門自稱,即最高階級,而稱被征服之先住民為奴隸。然西元前五百年頃,印度文化形成一大轉換期。文化中心逐漸東移,新興都市、新興階級次第勃興,婆羅門之權威亦漸被具有實力之王族、武士(梵 ksatriya,剎帝利)等所取代。佛陀即出生於此一時期。然出生貴族之佛陀始終以法(梵 dharma)之實現為其宗旨,嘗謂:不問出生,只問修行。即不以裝束、姓氏、出生為貴族,而以其人是否能悟真理與依法而行為貴。因此,入教團者,不分貴賤,亦不問階級,悉稱釋子。諸經典中每每昭示,佛陀不問貧富貴賤之別,而視強調貴族、渺視他人者為非真正完美之人。印度至今仍有複雜多歧之階級分別存在。 p527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仁王經謂三賢十聖之行法為十三觀門。配之於五忍則於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各有上中下三忍,為十二,又...身受業和心受業。身受業是欲界的惡業,由眼耳鼻等五根產生感覺相應的異熟苦果;心受業是色界中間定至有頂天的善業,...唐代僧。籍貫不詳。受法於慧(惠)果。住長安青龍寺東塔院。師學究三密,智達五明,化布綿亙順宗、憲宗、穆宗三朝,...(術語)深奧之坑穴,一墮,則終不能出,以譬二乘證涅槃者及斷善根之人。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曰:佛子,如來智慧大藥樹...(術語)謂一切之心所法也。是與心王相應俱起,故曰心相應。是有為法,故曰行。...(書名)一卷,唐玄奘譯。與不空譯之王法正論經同本,皆瑜伽論抉擇分中尋伺地之別行也。說帝王十種之過失,十種之功...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具九緣:一、對境是人,二、人想,三、境虛,四、自知境虛,五、有誑他心,六、說過人法,七...已得無間道。能證阿羅漢果。謂此無間證得最上阿羅漢果。或住不還果已。能進求阿羅漢果證。名阿羅漢向。...二種性楞伽經云二種性:種即能生之種,性即數習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聖種性 謂聲聞觀五陰苦空,厭惡生死...指趣向勝果之道,即望勝上之果而欲趣求之道。又稱勝勝道、勝道。四果之中,除阿羅漢果外,其餘三者皆有勝上之果可求...(術語)謂涅槃平等一味之性德也。勝鬘經曰: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脫等故得涅槃,清淨等故得涅槃。是故涅槃一味等味,...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三十年前,當我還是慈孝寺的沙彌時,洗碗可不是一件愜意的差事。結夏安居時,所有比丘都回到寺廟,有時甚至有兩百多...圓教和禪宗是一致的,佛說的法是對機不同,目的都是明心見性,不管是學禪、學淨、學密,佛出世間的目的,就是《法華...請對下列問題作出是或否的選擇,每題答是記1分,答否記0分: 1、有很多人總是故意跟我過不去。 2、碰到熟人,當我向...一直到現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總會多注視一眼。而每次走進超級市場,看到滿牆滿架的汽水、可樂、果汁飲...佛言多欲為苦者,欲希須為義,謂於所樂之境,希求而不舍也。多者謂其欲樂之境非一。故昔者,因貪多欲,而受逼迫身心...一位修行僧來到施主家,見對方正用楊枝漱口,並把牛黃塗在前額,頭頂戴著貝殼,手拿毗勒果高高舉起,然後貼在額上,...發菩提心是佛教常用術語,全稱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道意...在不空大師譯《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中有這樣一段普賢菩薩自問自答的話: 問:世有諸天鬼神,其數甚多,何唯供...
貴族
【佛光大辭典】
上篇:貴己等佛 | 下篇:貴霜王朝 |
【熱】 p1339 如老差別中說。 二解 雜集論七卷五頁云:熱有三種。謂貪瞋癡。由依止貪瞋癡故;不如正理執著諸相,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