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六卷。唐代彥悰撰。又稱沙門不敬俗錄、集沙門不拜俗議、沙門不應拜俗事、不拜俗儀等事。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本書集錄由東晉咸康六年(340)至唐高宗龍朔二年(662)關於沙門應否拜俗之奏、詔、敕、啟、表、狀、事、書、難、答等。總分三篇,即故事篇、聖朝議不拜篇、聖朝議拜篇。其中,故事篇錄隋代以前沙門致敬等事,聖朝議不拜篇記唐高宗時代沙門不應拜俗之事,聖朝議拜篇集同代沙門應致拜之事。卷首有太原王隱客(字少微)之序,卷末附譔者沙門不應拜俗總論一篇。[大唐內典錄卷五、唐書藝文志第四十九] p532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譬喻)煩惱之惑覆智眼,不見不可思議之光明,流轉於生死界,故譬以長夜之闇黑。...含注戒本·三十舍墮法:「不犯者,聽五眾出家人共易,應自審定,不相高下,如市道法;不得與餘人貿易,令淨人貿;若...(本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之後半偈也。涅槃經十四謂釋迦如來往昔入雪山修菩薩行時,從羅剎聞...【心不相應行法】 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又作心、色不相應行。指不屬於色、心二法,與心不相應的有為法的聚集,計...受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二與愛作緣。...【杜多功德】 p0710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一頁云:問:何故名為杜多功德?答:譬如世間或毛或[疊*毛],未鞭未彈未紛...(書名)即成唯識論隨註。文約義豐,理明詞達,唯識入門之要書也。武林錢伊庵因此疏而著唯識隨疏翼二卷。...阿難陀言。云何智者於緣起善巧?佛言。智者於十二支緣起順逆。如實知見。是緣起善巧。謂如實知見依此有彼有。此生故...梵語 vīrya。音譯作毗梨耶。又作精進。即修善斷惡,致力於善事之勇猛心。為「懈怠」之相反詞。繫心所(心之作用)...(720~814)唐代僧。福州長樂人,俗姓王(一說姓黃)。自幼即喜遊訪寺院,年二十,從西山慧照出家,後從南嶽之法朝...(術語)禪定之名。六祖壇經曰: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過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學畫畫,他的畫本來就不怎麼好。有一次他平靜地用心作畫,他一靜下來,他在靜中看到一幅好畫...人的健康是身心的和諧狀態,生理和心理同時擁有健康,這只是相對而言,因為幾乎世界上就不存在身心絕對健康的人(就...這是發生在浙江省岱山縣衢山鎮法華禪院的一件真實奇事。法華禪院的厚存老法師,一生修行以念佛為主,2009年12月示現...一個人的善根也是無始劫來累積而成的,人們常常只見其果,而忽視其往生因地的勤苦修行。 在《雜譬喻經》中有這樣一...佛陀證得無上的佛果以後,很多人跟著出家學道。在佛陀的教導下,很多人成了羅漢,解脫生死的痛苦,到處可以自由自在...【勝者招致憎恨,而落敗帶來愁苦,唯有放棄勝敗之心,才能快樂、平靜。】 我們的態度取決於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想...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因為它探討的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於我們生...● 以下論理事: 世出世間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眾生沉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
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
【佛光大辭典】
上篇:集古今佛道論衡 | 下篇:集法智 |
縛者,煩惱之異名。煩惱能繫縛於人,不得自在,故曰縛。縛有三,即: 一、貪縛 二、嗔縛 三、癡縛 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