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karma-sthāna,巴利語 kamma-tthāna。又作行處。即業止住之所。為成就禪定之基礎,或修習禪定之對像。此係南傳佛教重要教義之一。修習禪定時,必須選擇適應自己性質之觀想方法與對像,俾使禪定發揮效果。此種觀想之方法、因緣、對像即是業處。
清淨道論有四十業處之說,即:(一)十遍處,指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二)十不淨,指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三)十隨念,指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至念、安般念、寂止隨念。(四)四梵住,指慈、悲、喜、舍。(五)四無色,指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六)食厭想。(七)四界差別。上述七項總共為四十業處。
又觀無量壽經所說之清淨業處,一般解釋為「以清淨業所感得之處所」(淨土)之意,而視之為淨土之異名;然其原語 karma-sthāna 並無「以業所感得之處所」之意,且此語亦不解釋為十不淨等之不淨觀,而應解釋為有關佛與淨土之清淨觀想。
此類業處之法盛行於現今南傳佛教諸國,由於特重師徒相承,遂趨於秘密化,而有業處阿闍梨(梵 karma-sthānācārya)之產生。[善見律毗婆沙卷一、觀無量壽經義疏卷上、觀經疏卷二] p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