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gotra。又作種姓。即佛及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證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變者,與後天修行而得者二種,前者稱為本性住種性,略稱性種性,後者稱為習所成種性,略稱習種性。說一切有部等部派不認為眾生具有先天之性得佛性,故僅說後者;大乘唯識宗則承認五姓有先天上之區別,故說性種性,此外亦說習種性,此乃屬於護法之學派。換言之,種性究屬先天或後天,在唯識十大論師中已有異說。據成唯識論卷二載,由於對種子之見解有所差異,護月主張「本有性種性」(先天),難陀主張「新熏習種性」(後天),護法則對以上兩者皆表認同。唯識宗大抵採用護法之說,天台宗、華嚴宗等則主張一切眾生本具佛性。唯識宗復承認三乘有種性,可分為二種性,即至得三乘果之有種性(有性)與完全無法脫離迷界之無種性(無性),並從中再細分五姓之區別,允許「無性有情」之存在。
有時亦轉用種性之意義,以表示菩薩修行之階位。如仁王般若經卷上立三種性之說,即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依序可配於大乘菩薩修行階位中之十信心、十住心與十堅心。又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立有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等六種性,依序可配於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階位;其中除妙覺性,其餘五項併稱五種性。此外,大集經卷八等亦列舉十種性,即:(一)凡夫性。(二)信行性,聽聞善知識之教,而如是信受奉行之三賢位。(三)法行性,信奉佛說及善知識之教而修行之四善根位。(四)八忍性,即具有八忍七智之見道位。(五)須陀洹性。(六)斯陀含性。(七)阿那含性。(八)阿羅漢性。(九)辟支佛性。(十)佛種性。[解深密經卷二無自相性品、入楞伽經卷二、菩薩地持經卷一種性品、佛性論卷一、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卷三十五、華嚴經探玄記卷五](參閱「五種性」1179、「六種性」1302) p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