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轉識成智。瑜伽行派及唯識宗認為經過特定之修行至佛果時,即可轉有漏之八識為無漏之八識,從而可得四種智慧。即:(一)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識)轉至無漏時,得成所作智(又稱作事智),此智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二)第六識(意識)轉至無漏時,得妙觀察智,此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能依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教化眾生。(三)第七識(末那識)轉至無漏時,得平等性智(又稱平等智),此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能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四)第八識(阿賴耶識)轉至無漏時,得大圓鏡智,此智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如大圓鏡之光明,能遍映萬象,纖毫不遺。[大莊嚴經論卷三、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四智心品」1771) p662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一)密教行灌頂時,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曼荼羅建於同一壇之謂。系「兩壇構」之對稱。兩壇構是以金、胎兩部之曼荼羅分...全一卷。譯者佚名。又作五百問事經、五百問。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記述佛陀答目連所問末世比丘違犯戒律罪報之輕重...教相門與觀心門之併稱。全稱教門觀門。簡稱教觀。為天台宗就教義理論與修行實踐方法而分判之二門。佛教聖典之各種說...【半尸迦】 此雲女。十誦云:有好善容,評堪直半尸迦國,為人欲抄斷故,令遣使僧中代受戒。...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止,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這...(職位)禪林司煎點茶者。在諸寮舍。...位於山西省太原西方,與響堂山同為北齊佛教文化之代表,以石窟聞名於世,稱為天龍山石窟。自北齊文宣帝之佛岩石窟寺...梵語叫做優婆夷,即在家親近奉事三寶的女子的通稱。...行事鈔·頭陀行儀篇:「三千雲,不得數數食,應一食。以長淫怒癡結,不異俗人。」 資持記釋云:「以飽食之人,多...【五趣】 p0252 瑜伽二卷十五頁云:如是安立世界成已;於中五趣可得。謂那洛迦、傍生、餓鬼、人、天。又云:云何那...六現觀: 一、思現觀 為思觀察諸法,別生現觀之智,而使力強,故與其現觀之名。 二、信現觀 於三寶以決定...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所有的腳印當中,大象的腳印最殊勝;所有的觀念當中,無常的觀念最殊勝。 為什麼大象的腳印最...一、叢林之興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為生,那裡化緣很辛苦,不住寺院,住在旁邊,老的就住在屋裡,年輕的化飯,回到寺...第二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佛說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有位名人,曾對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說:人!生死很可怕,隨時都有變化,不一定能讓我們有個完整...身為一個菩薩,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處理自己內心的問題;第二個處理外在眾生的問題,你跟眾生要怎麼樣保持互...欲動,則心動;心動,自然煩惱叢生。得與失、榮與辱、起與落,這些東西,你在乎的越多,心裡就會越痛苦。你舍棄的越...一場目連與舍利弗的神通較勁,讓我們了解神足第一的神通終究不如智慧;而宿命通的限制,也可能造成不明業報,誤導因...一天早晨,一個農人挑了一擔菜進城去賣,在街上,農人拾到一疊錢,他點了一下,共有15張。 回家後,農人把15張錢交...
轉識得智
【佛光大辭典】
上篇:轉識 | 下篇:轉疊 |
【器世間無常性】 p1385 瑜伽三十四卷二頁云:又世尊言:苾芻當知,此器世間,長時安住。過是已後,漸次乃至七日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