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svabhāva 或 bhāva,巴利語 sabhāva 或 bhāva。(一)實體或體性之意。乃法之本質,亦即法存立之根本條件。於古代印度,數論派主張一切法,其體為一;勝論派主張一切法,其體各別;說一切有部以為諸法其體各別,皆為實有;唯識宗則主張一切法有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之別,而以圓成實性為一切法之真實體性。此外,於十八空論、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乘起信論等諸論書中,則揭出「真如」為一切現象諸法之實體。[佛性論卷一、卷二、摩訶止觀卷五上、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參閱「有體無體」2461)

(二)因明用語。於因明論式中,稱宗(命題)之後陳(賓詞)為義,而稱前陳(主詞)為體。如「聲是無常」之命題中,「聲」為體,「無常」為義。蓋前陳與後陳僅能表示位置之不同,未能表示兩宗依(宗體之所依,即前陳與後陳)間之作用與關係,故因明學者另立「體」與「義」之名稱,以表示各宗依所特具之作用及其關係。所謂立宗,即是用後陳內所說之義,來論說前陳內所說之體(即用義顯示體之性能、特色,並以別於其他不同之類)。故體是「所論說者」,義是「用以論說者」。如「聲是無常」中,「聲」是體,「無常」是義。此命題以無常顯示聲之特色,同時亦令其與他物區別。體與義系相對而非絕對,體與義之互轉,因明學上稱為「得名不定」。於「聲是無常」中,「聲」是體,「無常」是義。若說「耳所聞是聲」,則「聲」為義。故知體與義之得名,取決於論說之關係而非名詞之本身。

體與義雖已表示各宗依之特色與兩宗依間之關係,然仍不夠周詳,故因明學者更進一步,為體與義各立三名,以詳示其作用與兩者間之分別及關係。體之三名為自性、有法、所別,義之三名為差別、法、能別。其中,自性與差別、有法與法、所別與能別各自成對,依次說明如下。

(一)自性與差別:自性與差別之區分標準有三:(1)局通對,以「局」與「通」為自性與差別之標準。前陳所說局限於本宗,不貫通宗外,故前陳又稱自性;後陳所說貫通至宗外,不局於本宗,故後陳又稱差別。自性局限於本宗,故範圍狹於差別。如「聲是無常」之命題,前陳之聲僅指本宗所說及之聲,不能貫通至本宗以外之色、香等,故前陳限於本宗;後陳「無常」則不限於聲音一種,可適用於本宗以外之其他事物,故後陳貫通於宗外,範圍寬於前陳。准此,自性與差別系用以顯示「體狹義寬」之關係。(2)先後對,「體」居於宗體之首,正待後陳為其顯示特色,說明其類別,並非其前別有他名待前陳論說,故前陳稱為自性;「義」居於宗體之末,其作用在於為前陳示性別類,故稱差別。前陳僅說「聲」,尚未顯示其所具之特色或所屬之種類,故稱自性,及至說出「無常」,於聲之特色與類別始明白顯示;後陳「無常」既將前陳之「聲」從異類中分別出來,亦將之歸入其應屬之種類,故稱差別。依此,自性與差別乃在顯示體與義間之歸類作用。(3)言許對,「言」指言陳,即言語所陳(以言語明白陳述)之意;「許」指意許,即意中所許(未形於言語而為意中所認許者)之意。然從自性與差別相對之觀點而言,言陳係指言語所陳與意中所許兩相一致,意許係指言語所陳與意中所許不完全一致。言陳表裡如一,故稱自性;意許表裡不同,故稱差別。蓋依「言許對」所成立之自性與差別,與依「局通對」及「先後對」所成立之自性與差別,其名稱雖同,意義不一。「局通對」與「先後對」中所說之自性一定為體,其所說之差別一定為義;「言許對」所說之自性可能是體,亦可能是義,所說之差別可能是義,亦可能是體。體中所說與其意許一致,則體為自性;若不一致,則體為差別;義中所說與其意許不相一致,固是差別,若相一致,則義亦為自性。

(二)有法與法:前陳又稱有法,後陳又稱法。法有二義:(1)能持自體,(2)軌生他解。必須兼具軌、持二義,方得稱為法。如「聲是無常」一命題中,前陳「聲」雖能保持自身,但並未界定他事,無從令生新解;後陳「無常」既能保持其自身為無常,又能界定前陳之「聲」,令其發生新解(是無常而非常住)。故後陳既具持義,又具軌義,得稱為法;前陳「聲」雖不是法,然能具有此「無常」法,故稱有法。准此而言,前陳是能有,後陳是所有。

(三)所別與能別:前陳又稱所別,後陳又稱能別。立宗系用後陳來論說前陳,以闡明其屬於後陳所說之類,並以別於其他之類。如「聲是無常」一命題中,以「無常」論說「聲」,闡明其屬於無常之類而別於常住之類。故「聲」為所別,「無常」為能別。此一名稱,係由自性與差別之「先後對」推衍而得,將差別分為能與所,以稱其義與體。

以上所說關於宗及其成分之各種名稱,列表如下:[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 p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