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史略》云:「僧循萬行,故有跡焉,善行則謚以嘉名,惡行則人皆不齒。自漢、魏、晉、宋無聞斯禮,後魏重高僧法果,生署之以官,死幸之而臨,乃追贈胡靈公,此僧謚之始也。果為沙門統,封公爵,追贈胡靈,謚也。後周、隋世、唐初皆不行,至天後朝,有北宗神秀居荊州,神龍二年詔賜謚大通禪師矣。」
《白虎通》云:「謚者,何也?謚之為言引也,引烈行之跡也,所以進勸成德,使上務節也。故《禮?特牲》曰:『古者生無爵,死無謚。』此言生有爵,死當有謚也。死乃謚之何?言人行終始,不能若一,故據其終始,從可知也。」
《晉書?劉毅傳》云:「王宮上疏曰:臣謹按謚者行之跡,而號者功之表,今毅功德並立,而有號無謚,於義不體。」
《經國大典註解》云:「謚,誄其平生行跡以易名也。」
《竺仙仙禪師淨智錄》云:「帝詔徑山欽禪師至,賜國一禪師。此誠有道德感於君王,召賜如此。而本無道德而求討一個虛號,不知何用。後來六祖也不討,不知何人也謚他為大鑒禪師,達磨也有人謚他曰圓覺大師,如今才諷經迴向時,便口裡念。我道也不消得,他達磨、六祖心裡也不以為榮,也沒甚麼歡喜。者般說話,若如今人,本師已死,有師號者,必定怪殺我;其師未死,無號者,未定。我死後,必定小師也者般弄我,必在陰空裡打,莫言不道。又有好笑底事,你道是甚麼事?釋迦老子卻沒人謚他,不知如何,畢竟無德耶?」
《佛祖統紀?善月法師傳》云:「善月字光遠,將入寂,顧左右曰:『人患無實德為後世稱,若但崇虛譽,我則不暇。千載之下,謂吾為柏庭叟,則吾枯骨為無愧,幸勿為請謚,以污我素業。』言已,累足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