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婆羅尊者本緣

過去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城中有一位月光長者,饒財多寶,象馬七珍、金銀寶器不可稱計。遺憾地,月光長者沒有子息,他常求禱於天神,以及一切天地鬼王、梵天、山神、樹神、五道之神、鬼子母等,無不奉祀祭禱,懇求得賜一子。

不久後,月光長者的夫人有孕,長者十分歡喜,給與夫人敷設軟好床座,甘美佳饌,著好衣裳。經過了八、九月,夫人生了一男孩,面如桃華之色,顏貌端正,世間希有。這小兒一出生,兩手捉執無價摩尼珠,開口說偈道:「此家頗有財,寶物及谷食,我今欲惠施,使貧無有乏。若此無物者,財寶及谷食,今有無價珠,常用惠施人。」

家人們聽到出生的小嬰兒,竟然開口講話,無不嚇得東奔西跑而驚呼:「怎麼生出這種鬼怪呢?」唯有父母愛愍幼兒,沒有逃走,夫人向兒輕聲問道:「你是天神嗎?還是鬼魅或羅剎?可不可以告訴我,你是誰?」小嬰兒對母親說:「我不是天神,也不是鬼魅羅剎,我是父母所生,是人,不用懷疑。」夫人非常地歡喜,於是向月光長者述說。

長者心想:「這是什麼因緣?我應該去問尼犍子。」長者於是抱著小孩至尼犍子處,頭面禮足,在一面坐,向尼犍子具說此事。尼犍子聽後告訴長者:「此兒為福薄之人,留之無益,應該要殺除。如果不殺他,則門戶衰耗,全家皆死。」

長者思惟:「我一直沒有子息,為此懇天求地,無處不禱,歷經這麼多年,才生下這個兒子,今日怎麼忍心殺兒子呢?我應該再去問問其他的沙門、婆羅門,來解除心中疑惑。」

當時如來成佛未久,一般人尊稱其為「大沙門」。月光長者想:「我可以去向那位‘大沙門’請教!」於是長者起身,便抱著此兒前往拜見世尊。可是走到半路又猶豫了起來,心想:「長老梵志年過耆艾,聰明黠慧,眾人恭敬,而此沙門瞿曇,年少學道未久,豈能知道此事的因緣?恐怕他也無法解開我的疑惑,算了!我還是回家好了。」

這時有位天神,是長者昔日舊交,遙知長者心念,便在虛空中告訴他:「長者,你應當前去不要躊躇,一定能獲得利益、得大果報,而且能到達甘露之處。如來出世甚難遭遇,如來能降法雨甘露,令諸有情時時得受滋養。長者!有四事雖小確不可輕慢。哪四事呢?國王雖小不可輕;火苗雖小不可輕;龍子雖小不可輕;學道之人雖然年少不可輕。長者應知!有此四事最不可生起輕慢之心。」

天神便說偈言:「國王雖復小,斬害由其法,小火雖未熾,焚燒山草木。神龍雖現小,降雨隨時宜,學者年幼稚,度人無有量。」月光長者聞此心開意解,十分歡喜。隨即來到世尊的住處,頭面禮足,在一面坐,告知世尊事情原委。

世尊對長者說:「這孩子有極大的福德!將來長大以後,會帶著五百徒眾,到我座下出家學道,並證得阿羅漢果,此兒在我聲聞弟子中福德第一,無人能及。」長者聽了,踴躍歡喜向世尊說:「當如世尊所教,絕非如尼犍子所言。」這時長者又對佛陀說:「唯願如來悲愍小兒,與比丘僧眾共同接受我的供養。」世尊默然受請。長者見世尊默然應允,即從座起,頭面禮足而退。隨即回家備妥種種甘饌飲食,敷好坐具,次日清晨便自語:「時已到,唯願世尊慈悲應供。」

世尊知時已到,便帶領比丘眾,前後圍繞入舍衛城長者家中。長者見佛與比丘僧眾,次第安詳坐定後,即親手斟酌種種飲食,以歡喜心循序齋僧;等僧眾們食畢,又為除去缽器,行清淨水。之後,更取小座,恭敬地坐在如來面前,一心渴仰佛說妙法。此時長者稟白世尊:「我今所有居家田業,將全數給予此小兒,唯願世尊慈悲,為兒立名。」世尊說:「此兒生時,人皆東西馳走大叫,以為是尸婆羅鬼,今日就為他立字‘尸婆羅’。」

世尊接著為長者夫婦演說妙法,從佈施、持戒、修福生天等漸次增進,又說欲為有漏不淨的過患,出離煩惱之勝妙。夫婦聞法後,心開意解,生起淨信而不再疑惑。世尊見二人根機成熟,又為開示諸佛所說之常法——苦、集、滅、道四聖諦,令發歡喜增上道心。長者夫婦當下塵垢皆盡,得法眼淨,猶如新白之氈易染為色。二人因見法性,能分別諸法,盡除心中之疑,得無所畏,體解如來深奧微妙之法,隨即受持五戒。

世尊便為夫婦說此偈:「祠祀火為上,諸論頌為首,王為人中尊,海為眾流源,月為星中明,日為眾明最。八方及上下,所生萬品物,欲求其福者,三佛最為尊。」世尊說完此偈,即從座起領眾而去。

後來長者廣求五百童子,侍衛、陪伴尸婆羅。等到快滿二十歲時,尸婆羅來到父母跟前,稟白父母:「唯願二慈尊,聽許出家學道。」雙親即便應允。

尸婆羅及五百童子,頂禮父母雙足,告退而去,到世尊處,頭面禮足,站在一旁。尸婆羅稟白世尊:「唯願聽許出家學道。」世尊便聽許尸婆羅出家,未經幾日即證阿羅漢,六根清徹通達,成就八解脫。五百童子也同時求出家,未經幾日也各個成就羅漢果位。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五王品第三十三(二)》

省思:

如是因,如是果。富貴,從佈施、持戒中來。尸婆羅尊者生於豪富之家,出生不但有雙手執珠之瑞相,還普告一切:「今有無價珠,常用惠施人」,無非過去生以來,常懷慈心佈施眾生,因累世善願相繼、跬步積行所感得的勝報;反觀人人心中都有顆「無價寶珠」,發心行菩薩道,恆思利他,與樂拔苦,精進不懈廣行饒益,如此這顆寶珠便能光照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