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案樹枝,得攀出池。靈禽翼從,往詣道場。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
這是八相成道的第六相——成道相。這個相裡面由五個層次展開:第一是沐浴形垢;第二是行詣道場;第三是受草安坐;第四,神力降魔;第五,現成佛道。我們這一段是表達了前面三種。
前面是談到了這位太子克服重重的障礙,終於實現了出家修道的願景。出家之後,開始了艱難的修行歷程。首先是參學那個時代的大修行人,像阿羅邏仙人、迦蘭仙人、跋伽仙人這些。通過參學,知道這些修行的方法是不能真正地解決生死問題的,都是世間禪定的範圍,不是出世間了生脫死的真實解脫之道。所以這位太子就只能自己走向了自我覺悟的歷程,這就是「端坐樹下,勤苦六年」。
為什麼要修六年的苦行?因為那個時代的修行人大部分都走修苦行的道路。這位太子最先進入苦行林——跋伽仙人的道場,就看到這些修行人或者以草為衣,或者以樹皮、樹葉為衣服,或者只是吃草木花果,或者一天吃一頓,或者三天吃一頓。外道裡面有自餓外道,他就是不吃五穀雜糧,只喝水;還有連衣服都不穿,裸行外道,擺脫一切對物質的依賴;或者折磨身體,躺在灰土之中,或者臥在荊棘之上,或者就在水中,在火邊五熱炙身;或者一天到晚舉著雙臂在那裡站立;或者兩個腳像俯臥撐一樣地撐著地,長時間都這麼撐著地。諸如此類的,這些苦行的方法。太子觀察到未來要度眾生,順應眾生故,要修六年的苦行,才能以後攝受這些修苦行的眾生,這就是勤苦六年。這也是示現,一個菩薩示現在五濁惡世隨順眾生的一種善巧方便。
這位太子修六年苦行,已經到了二十五歲的時候,他就在思惟:我現在每天食一麻一米。或者有時候就一日一麻,或者一日一米,甚至有時候就是七天食一麻米,這是非常艱難卓著的苦行方法。所以這位太子身形消瘦,就像乾枯的木頭,有時候走路都會昏過去,全身無力。雙眼深陷,就像深井;整個的裡面的骨頭、筋脈都顯現出來。這是為眾生故來修。所以修行這個苦行即將要滿六年的時候,這位太子就思惟:修了六年還沒有消息,不得解脫。所以知道這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
他就思惟,自己沒有出家之前曾經跟他的父王一起觀耕田,農民耕田,看到那個犁翻起來的昆蟲,一隻老鷹把那個昆蟲吞食下去。他就以悲愍心,覺得眾生相互地吞食,他就在閻浮樹下思惟這個事情,很快得到了四禪的境界,離開欲界的這種煩惱。所以他就覺得那時候都有這種覺受,為什麼六年苦行還是沒有好的消息?他就思惟,這個形體如果在苦的當中,心可能會擾亂,但眾生會偏一邊,如果眾生的身在快樂狀態當中,他又會對這種快樂的境界生起情執。這種苦和樂都不是解脫正因,所以要行中道。
行中道,其中一個重要的要素就是飲食。飲食,就是使六根得到充盈;六根喜悅了,心才能安;心安,才容易得禪定;得禪定寂靜,才能夠悟證正法。所以,他思惟到這裡,就覺得:我現在應當要接受飲食了,然後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雖然這位太子也自信就以這種苦行的方式也可以求證,但是為了避免未來那些自餓外道——你看,餓了才能成無上道。他為了避免這個。
他有這個決定之後,淨居天人就告訴牧牛女難陀波羅,說:「有一位菩薩即將成就無上正覺,你最先可以去作飲食供養。」八相成道的版本很多,在聲聞教的記載當中是比較接近人間的這種記載。牧牛女,又叫作善生女,她就是煎醍醐,然後用上好的粳米,來煮了香乳糜。按照大乘經典說,當這個說完之後,馬上地面就現出蓮花,蓮花上就有乳糜。善生女非常喜悅地把蓮花上的乳糜奉上,去供養這位菩薩。接受這種乳糜供養,馬上伴隨太子修行的那五個人就覺得:太子怎麼放棄苦行了?這不是墮落嗎?就離開了太子。
六年的苦行結束,這就成道之相第一個——沐浴形垢。「示有塵垢」,塵埃污垢。真正的最後身菩薩是金剛那羅延的身體,是身體清淨的,但示現在五濁惡世,雖然本來清淨,但示現有塵埃污垢。既然身體有塵垢,成道之前就得要沐浴,使身體潔淨。那就「沐浴金流」。金流就是尼連河,它的地下有金沙——黃金色的沙,就叫金流。當時,太子由於身體非常的瘦弱,連爬上來的力氣都沒有。那有一棵樹,樹有樹神,叫阿斯那,這叫「天案樹枝」,這個樹神把樹枝按得很低,讓太子攀著樹枝出了尼連河,登上了岸。
苦行六年之後,衣服就很破敗了,就得要找一件衣服。找了一件糞掃衣,要浣洗,動念頭:哪裡有水浣洗?馬上天人手一指,就有一個水池出來。得要有塊石頭來洗呀,忉利天就奉上了一塊方形的石頭,在那裡洗。忉利天都還說:「我代替菩薩來洗。」太子不同意,自己要洗。這就為未來的比丘作一個表範——自己的衣服自己洗。這時候淨居天人就給這位太子奉上了袈裟,成道的衣服可不是破敗的了,那是如法的袈裟,這位太子接受了。
成道的莊嚴時刻就即將到來了。這是我們南閻浮提整個時空當中非常輝煌的瞬間,它可以穿越時空,在每一個眾生的內心綻放它的異彩的。
沐浴形垢之後就前往道場——佛成道的道場——菩提迦耶畢波羅樹下。當時還不知道哪棵樹下是真正能夠成道的,所以開始試探著在一棵大樹下坐下來的時候,大地塌陷。因為要承受菩薩成佛的是有一塊金剛地才能承載,所以有天神在引路,引到了菩提迦耶的畢波羅樹。這是過去三尊佛都在這裡示現成佛的一個地方,是一個金剛地。就是從金剛際以上都是金剛所成,乃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中心。
前往這個道場的時候,「靈禽翼從」,就是有神靈的禽鳥來飛翔,恭敬地隨從著這位菩薩。記載有五百青鳥,甚至還有孔雀、白鶴、迦陵頻伽、共命之鳥,各有五百數來右繞隨飛,就是跟隨著這位太子前往道場。這些鳥是怎麼來的?這也就是天人變化過來的。整個的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時刻,鳥來翼從,各種樹木花卉都朝向了那棵菩提樹。
「往詣道場」。每一步都有震動。當時有一條黑龍,是壽命很長,它聽到了這個震動,就驚醒過來,一看,是看到一個菩薩很從容地走向這個道場。這條龍心生歡喜,因為它記憶當中知道,前面幾尊佛都是震動走向道場的,所以它也斷定這是即將成佛的一位菩薩,所以這條龍都來供養、讚歎。
到了道場,這位菩薩思惟在樹下應該安什麼座?在想,諸佛都是要布草而坐,哪裡有草呢?這就是第二小段「受草安坐」。釋提桓因——忉利天,知道了這位菩薩的念頭,就變化成了一個刈草人——割草的人,在不近不遠的地方站著,手裡拿著青綠色的草,非常的細滑。這位菩薩漸漸走近他,就問:「仁者,你叫什麼名字?」這位割草的人說:「我叫吉祥。」這位菩薩一聽:「你這個名字很好。」這就感征了,一般講外應了。這個菩薩說:「我今天就是要證吉祥果,現在正遇到叫作吉祥的人拿著草,這就決定今天是可以成就無上正覺的。」見到這樣的——瑞相,使太子更心生歡喜。太子問:「你這個草能不能佈施給我?」吉祥很願意,歡喜地給他。這叫「哀受施草」。這個外應感得的,叫吉祥草,來彰顯自己歷劫修行將要得大的功果了。
得到了這個吉祥草,就來到這棵佛樹下——成佛的樹下,有時候叫菩提樹,把它敷開。這個太子是甩在那個樹下,一般草這樣甩過去是會亂的,但是這個草竟然很有秩序地形成個「卍」字吉祥符號。就在這個樹下「跏趺而坐」,這是過去、現在、未來佛陀所坐的坐法,就是雙跏趺。一般分吉祥坐和降魔坐,以右腳押左腳,這叫吉祥坐;左腳押右腳,叫降魔坐。所以這位太子成就正覺的時候,在菩提樹下是深夜,安在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跏趺而坐。並且發了一個大的誓言:如果今日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話,縱然身碎如微塵,也不起座。
請看下面:
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這是降魔——神力降魔。這是八相成道裡面最驚心動魄的一幕。「奮大光明」,就是這位太子即將成道之前,要經過降魔這麼一個科目,所以是主動召請。「奮大光明」,奮,就是一種非常有精神振奮的,就放大光明,眉間白毫光遍照大千世界。尤其「使魔知之」,這個光明有一個直接的對境,就是對著魔王波旬。
一般講魔有四種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這裡特指天魔——第六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波旬,是欲界之主。使魔知之,就是讓魔在夢中有三十二種噩夢,這個噩夢一來,整個魔王的宮殿黑暗,各種器皿的粉碎,魔子魔孫失去光彩,等等這些,讓這個魔就很驚恐。然後這個光明當中現出音聲,告訴魔王,有菩薩在菩提樹下即將成佛了,如果你有大的力量,可以過來比試。魔是不希望有人成佛的,這一成佛,修無為出世間法,就使他的魔的境界空虛了。不僅一人出了魔境,他又講正法,使更多的人出魔境,這怎麼行呢?所以魔一定會來阻擾的。
魔王波旬有一千個魔子,還有魔女,還有很多大將,神兵鬼將那是很多。他就跟大家商議:一個菩薩即將成佛,怎麼辦?他五百個兒子裡面,以商主長子為代表的是勸父親不要去干擾,說這位太子的法力很大。第二個魔子就勸他的父王,一定要下去比試。魔王波旬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了,一定要去阻擾的。阻擾,怎麼做呢?太子眉間放的光明就是降伏、散魔軍眾的光明,主動地讓魔王波旬知道這回事,讓他過來。這裡是有深刻的含義的。佛成道之前一定要經過降魔,因為還有魔和佛的對待的話,這個成佛就不叫真正的成佛。
「魔率官屬,而來逼試」。逼,是用硬的方式,用武力;試,是試探,用軟的方式。魔王波旬先用軟的方式,派他三個女兒,魔女,那是欲界天長得最漂亮的、嫵媚的、很能迷惑男人的,先去誘惑。這三個魔女來到太子結跏趺坐的地方,現出種種女人誘惑的方式,讚歎慾望的可愛——現在春天到了,萬物都在生氣盎然了,我是天女當中最漂亮的,我們願意侍奉你等等。太子如如不動。最後這三個魔女還在用各種手法弄,太子就用神力把三個魔女變成了老母——你不是很漂亮嗎?很美麗嗎?變成老女人——發白面皺。所以,第一項用女色來試,就沒有行通,沒有奏效。
沒有奏效,波旬親自出馬。這一去,就說:「你趕緊離開這個地方,要麼我抓起你的雙腳把你扔到海外去。」太子說:「我觀這個世間,沒有哪個人可以把我扔到海外去。」旁邊有個淨瓶。這時候魔王是帶了很多的百萬魔軍,那是青面獠牙,各種兵器,各種象兵、馬兵、車兵,還有閻羅王的那些鬼卒,那是全都過來了。那時候太子很鎮定,說:「你說把我扔到海外去,你能夠動我這個淨瓶,能動得了的話,可以把我扔到海外去。」一個淨瓶,八十億的魔軍動這個淨瓶,動不了。動不了之後,這位太子又跟他說誠實語了,說:「你往昔就是受過一日的八關齋戒,供養了一個辟支佛才感得天王之位。而我無量劫以來供養了無數的諸佛,無數的聲聞、辟支佛和佈施了無量的眾生。」這顯示這位太子因地——你只是做了一點微小的善德,我是做了這麼多。
這位魔王說:「你說,我只是一日的齋戒,供養一個辟支佛,感得這個福報,誠如你所言。但你說,無量劫你修了那麼大的功德,誰來證明呢?」太子又用手指著地:「大地可以證明。」這一說,大地六種震動,地神從地下出來了,現出半身,手裡拿著七寶瓶,有種種的蓮花踴出來,對魔王說:「這位菩薩無量劫以來,以頭目髓腦佈施於人,所出的血浸潤大地,國城妻子象馬珍寶,而用佈施,不可稱計。」這就是《法華經》講的,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寸土地不是這位菩薩流出鮮血為眾生的地方。這個威德有多大!
魔王波旬我慢心還是很強,還不服氣,就開始下命令,全體的魔軍用武力,各種弓箭、各種猛火、把山、石頭全都扔下來,等等這些,全都過來了。但是這裡講,這位菩薩在這種情況下「制以智力」,對這些百萬魔軍的武力,是用般若智慧的慈悲的力量。不是對待法,不是你有百萬魔軍,我有億萬軍隊把你消滅的,他不是,制以智力。這個智力就顯出不可思議的情景,這些魔軍拋石頭的,這個要拋下來的石頭粘在手上,下不來;射出的箭,到了這位菩薩旁邊變成蓮花;從虛空扔下來的各種兵器、各種石頭都在這位菩薩周邊成為粉末。這個過程,整個的天人都在上面,淨居天、忉利天,這兩軍對峙,佛這邊的正面的力量和魔那邊的負面的力量,那是在那裡驚心動魄的,在膠著狀態。空中這些天人就在幫助, 「不要放過波旬」。但這個過程,這位菩薩都是神態怡然、寧靜,慈心三昧,所有的魔軍自然地驚恐,退下。魔王波旬看到自己的部下全都退下、敗退,才心懷慚愧,捨憍慢心,回到他的魔宮去。這是「皆令降伏」的過程。
降伏了魔,就「現成佛道」。降伏百萬魔軍之後,這位菩薩放大光明,就入甚深禪定,思惟實相。所以成道是成什麼道?可能藏通別圓四教,各有不同的表達。從聲聞教,會說這位太子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最後進入九次第定,斷見思惑,證人我空。於是在臘月初八,那是等於初七的夜晚,在甚深禪定當中,初夜分得了宿命通,二夜分有他心通,這次第的有神足通、天眼通、漏盡通等。如果是緣覺教,會說這位太子甚深地觀察十二因緣法——生死是從哪來的?一直追究到無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六入滅,逆順的十二因緣法。如果站在大乘佛法,可能是認為空假中,了達中道第一義諦。如果從淨土法門來說,這位太子怎麼成佛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成佛的。
這些各有所表,眾生的心性不一,他所見到的成佛的境界和方法各有差異。就像一般的聲聞教會覺得是一個太子,只是坐在草上來成佛的,但是在大乘經典說,就在成佛的那個晚上,天人供養了八萬四千個師子座,高廣。這位菩薩是坐在高廣的師子座上成佛的,而且每個天人看到的都是在自己供養的法座上成佛的。八萬四千個天人看到都是在自己供養的法座上成佛的,心生歡喜。這些有錯誤嗎?也沒有錯誤。佛身口意三密,他的身業的密,就能令一身顯現無量的身,一身滿一切眾生的願心,沒有差誤的。
所以我們看《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說,一聲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所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這個,聲聞教人肯定不承認的:他怎麼是念佛成佛的呢?但蕅益大師會隨便說嗎?
所以現成佛道,「得微妙法」。這個「微」,法體幽微;「妙」,不是思量分別的境界,談微妙法就是大乘的佛法。「成最正覺」,這就是在二月七日夜分明相出來的那個時候,這位太子豁然大悟,得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在大乘佛法就說,這位太子成就了佛的十種力——十力、四種無畏、四無礙辯、十八不共法。整個的天人在那裡,天鼓自然發出微妙的音聲,一片的吉祥,天人在那裡散種種的花,還有幢幡、寶蓋供養,一切眾生心生歡喜。這個世界就有一尊佛陀誕生了!這是一件大事,一切眾生都在無明黑暗當中,佛陀的誕生就是一輪杲日昇上了天空,照亮了眾生無明黑暗。
這是成道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