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木也稱為楊枝,磨齒刮舌的木片,古代比丘常用的十八僧物之一,功能類似於現代的牙刷。
在古代,當比丘口臭時,佛陀允許他們通過咀嚼齒木清除口腔中的異味。對於比丘咀嚼齒木的緣由,《五分律》卷二十六云:「有諸比丘,不嚼楊枝,口臭食不消。有諸比丘,與上座共語,惡其口臭,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應嚼楊枝,嚼楊枝,有五功德,消食、除冷熱涎唾、善能別味、口不臭、眼明’」齒木除了清除口臭之外,還具有消食、除去口中涎唾、明目等多種功能。
嚼齒木之前,應當念誦必要經咒。永平道遠禪師曰:「嚼楊枝,先右手取楊枝,咒願,可誦《嚴華經·淨行品》偈云:手執楊枝,當願眾生,心得正法,自然清淨。」及嚼,復誦偈云:「晨嚼楊枝,當願眾生,得調伏牙,噬諸煩惱。」
齒木的正確咀嚼方法是,先把齒木的一端緩慢地嚼碎,順便把汁液咽到喉中。然後用嚼碎的一端,輕輕地摩擦牙齒。擦罷之後,再把「齒木」撕開,曲成彎月形狀,刮除舌垢。對於齒木的咀嚼方法,《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中記載:「每日旦朝,須爵齒木,揩齒刮舌,務令如法。盥漱清淨,方行敬禮。若其不然,受禮禮他,悉皆得罪。」
對於齒木的質料,戒律中也有明確的規定,如《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記載,除了漆樹、毒樹、捨夷樹、摩頭樹、菩提樹等五種樹不應嚼外,其餘皆可嚼。不過在實際應用中,由於其他數目常有怪異之味,或者清除異味的效果不如楊枝好,因而僧人多採用楊枝作為齒木。《毗尼日用切要》云:「今咸以柳條當楊枝。柳條垂下,乃小楊也。若無柳處,將何梳齒?須知一切木皆可梳齒,皆名齒木但取性和有苦味者嚼之,不獨謂柳木一種。」可見,比丘通常情況下用楊枝作齒木,沒有楊枝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有苦味的樹木取代。
對於齒木的尺寸,佛教律典中也有明確的規定。《五分律》卷二十七云:「有諸比丘,作楊枝太長。佛言不應爾,極長聽一穕手。有一比丘,嚼短楊枝,見佛恭敬,便吞嚥之。佛威神令得無患。佛言不應爾,極短聽長並五指,亦不應太粗太細。」
對於齒木的長度,《四分律》卷五十三云:「極短者長四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十三云:「此有三種,謂長中短。長者十二指,短者八指,二內名中。」 《玄應音義》卷十五云:「長者十二指,短者六指。」《十誦律》謂六寸至一尺二寸間。總之,齒木不可過短,以防被吞下,但也不可太長,以免使用不方便。
咀嚼齒木應當注意場合和必要的禮儀。《五分律》卷二十七云:諸比丘不住一處嚼楊枝,處處污地,佛言:「不應爾。有阿練若處,比丘往一處嚼楊枝。」…… 有諸比丘用楊枝竟不洗,蟲食而死,佛言:「不應爾,用竟,淨洗乃棄。」有諸比丘乏楊枝,佛言:「聽截去已用處,餘更畜用」有一比丘以盛革屣囊盛楊枝,革屣糞污之,佛言:「應更以餘物盛」。有諸比丘於溫室、講堂、食堂、作食處、和尚、阿者梨、上座前嚼楊枝,佛言:「不應爾。」有諸比丘病,和尚阿者梨上座看之,不敢於前嚼楊枝,佛言:「病時聽。」佛陀規定比丘在嚼楊枝時,不應隨地亂吐,可在無人之處咀嚼,也不可在井邊咀嚼,以免污穢井水。用作咀嚼的楊枝要洗淨,以免楊枝中有蟲被誤食。在大眾場合,或者在和尚、師長面前,不應嚼楊枝,以免不恭敬。類似規定,如《百一羯磨》亦云:「嚼楊枝須在屏處,不得顯露及往還潔淨處。或棄齒木,先以水洗,乃馨、、、或彈指警覺,方可棄之屏處。若其異者,得越發罪。」
《南海寄歸內法傳》談及嚼齒木的禮儀,也有明確的說明:「一頭緩須熟嚼,良久淨刷牙關。若也逼近尊人,宜將左手掩口,用罷繴破,屈而刮舌,或可別用銅鐵作刮舌之菎,或取竹木薄片如小指面許,一頭纖細以剔斷牙,屈而刮舌,勿令傷損。亦既用罷,即可俱洗,棄之屏處。凡棄齒木,若口中吐水,及以咦唾,皆須彈指經三,或時過兩,如不而者,棄便有罪。」
比丘咀嚼齒木有諸種功德利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甘露火唐經作無厭足章》云:「嚼楊枝具功德者:一銷宿食,二除痰廕,三解眾毒,四去齒垢,五發口香,六能明目,七澤潤咽喉,八唇無皴裂,九增益聲氣,十食不爽味。晨朝食後,皆嚼楊枝。諸苦辛物,以為齒木,細心用之,具如是德。」佛陀在本經中明確指出,嚼齒木(楊枝)具有消食化痰,解毒去垢,明目潤喉,香口益氣,潤唇正味等多種功德利益。
《十誦律》中也談及嚼齒木的功德利益。律云:「佛言:嚼楊枝有五利益: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風,四除熱病,五除痰廕。復有五事利益:一除風,二除熱,三別味,四能食,五眼明。」齒木不僅是古代僧團中常用僧物,民間也被廣泛採用,並且賦予齒木特殊的含義。古代印度、西域等請俗人參加宴席,首先贈送齒木給來客,表示誠懇邀請之意,兼表祝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