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一
‘佛法’是什麼?他原是一種‘覺悟學’。吾人處在宇宙間,萬事萬理,好像都帶著神秘。你看著是黑,結果他卻是白;你看著是圓,結果他卻是方。差不多總給你猜的相反,所以人就感覺著苦悶了。
佛法就是對於宇宙人生,萬事萬理的一個解答者。因他有這等的重要性,所以人人都應當去研究。不過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千頭萬緒,頗為複雜,佛法也就顯得玄妙了。
有一般人,嘗責備佛法,立論太高,陳義太深,極不通俗化,所以不易普及。且不要錯怪!這並不是佛法本身問題,其實是宇宙森羅萬象,本不簡單。佛法要解答這許多問題,自然就顯得高深了。
但是,佛法雖然頭緒複雜,義理高深;假能尋一條線索,提幾條大綱,作一個初步的介紹,先使學者得到一個輪廓,或可就引起探討的興趣,這是編這本書的意義。古人說:‘登高自卑,行遠自邇。’大家要想深入佛海,這本書也未嘗不可作個津梁。
這本書的編輯,就是本著上面說的意義。材料取綱要,組織取條貫;並且詞采語體,篇采簡短。舉綱要,有條貫,就可得一個輪廓;語體便是通俗化;篇短免去用腦厭煩。用他教課或是自修,似乎都還適用。這本書雖然才三十六課,也等於廣大的佛法,縮了一個小影。說是見了一斑固可以,說是見了全貌也可以。
小序二
佛經三藏,浩如煙海,求學的人,差不多都存著望洋興嘆的感想。況且‘佛事門中,不捨一法’,所有宇宙萬象,自是應有盡有。這樣說來,不但數量繁多,內容也就很複雜了。一般學人,莫說三藏精通,就是在具體上,能有大概的正確認識,這人的佛學,也就算是善知識。
話雖這樣說,但是發大心求深造的人,還是很多。我的看法,經典繁多,只要時間允許,費上四五年的功夫,耐煩讀下去,便可圓滿;內容複雜,只要世間學術博洽的,也能融會貫通,得到解決。
除此以外,卻有很大的兩塊攔路石,每每為他阻礙前進,這確成了嚴重問題。一是‘真如實相’難明難悟,一是‘術語名數’難記難解。說到欲明真如實相,那就得靠著多聽多問、思維體驗,等等條件幫助開悟;因無跡象可尋,困難感覺大。若求了解術語名數,只要分類摘出,加以說明,一看一聽,便能明白,了解以後,記憶也就容易了;因有跡象可尋,困難感覺小。
這本書的編輯,術語名數成分比較多;因一大藏經教,處處離不開術語名數。初步佛學,術語名數似乎就是根基,也就是通常知識;如果術語名數記憶不忘,了解清楚,真如實相明悟,也就快接近了。
更應知真如實相是大道,術語名數是學問。從根本上講,學佛貴乎明道,其次才是學問。但是大家讀了這本書,當然可稱是有學問,不過還希望進一步,再求明大道!
佛學常識課本
第一課 總體
‘佛’是印語‘佛陀’的簡稱,在中國文字是‘覺’的意思。此覺與普通說的覺不同,因常人的覺多是錯覺;此覺乃是對一切事理,能真正證明的實智。任何人能證得實智,就是佛。
‘法’是種種事物及道理的總名;在這裡講是專指佛的教法,就是教內一切經典。因為經中說的就是種種事物及道理,所以稱之為法。
‘僧’是印語‘僧伽’的簡稱,譯成中文是‘眾’的意思。三人以上曰眾。僧字也是比丘三、四人以上的名辭。但是今日相沿,比丘一人就稱他是僧,這也未嘗不可。例如古時兵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若指其中一人叫他軍人,亦講得通。
‘佛’是來救度眾生的,‘法’是佛度眾生的工具,‘僧’是佛的傳教度眾代表人。
第二課 教義
佛家的教義,以‘慈、悲、平等’三事為根本;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三事為行持。前三事是體,後三事是用。
給與眾生一切安樂,是名曰‘慈’。救拔眾生一切憂苦,是名曰‘悲’。但是與樂拔苦的目標,是不分那一類的有情,也不分別親故怨仇,這樣的存心,名曰‘平等’。必須有平等心,慈悲方能作到圓滿!
怎樣是‘諸惡莫作’?就是事無大小,只要有害眾生,便避兔不作。怎樣是‘眾善奉行’?就是事無大小,只要有利眾生,便努力去作。怎樣是‘自淨其意’?因眾生的心意是染污的,不斷虛妄分別是非人我,所以自害害他;若能修到不起妄念分別,染污的心就轉成清淨的心,斷惡生善才能圓滿!
第三課 教主略史
教主名釋迦牟尼,是中印度迦毗羅國淨飯王的太子,母是摩耶夫人,國城在恆河支流羅泊提河岸。太子俗名悉達多,生時距今二千五百餘年,舊說二千九百餘年。
印度階級很嚴,分為四等:一、婆羅門主持宗教,二、剎帝利為王族掌理政治,三、吠舍為商賈,四、首陀羅為農人奴隸。太子即是剎帝利種,娶夫人名耶輸陀,生子名羅侯羅。
太子少年遊覽田野,見農夫勞苦,更見耕地出蟲,鳥來啄食,因此察知動物界生活,多是害他存自,很覺痛心。又因出遊見到老者、病者、死者,覺到人生,空、苦、無常,遂決意尋求解脫。
太子到了十九歲,決心捨去富貴出了家,在雪山苦行六年,坐菩提樹下證了佛果,說法度眾四十九年,後在拘尸城外娑羅雙樹下涅槃。
第四課 三藏結集
佛滅度以後,諸弟子恐怕佛說的法日久失傳,又怕有人攙入異見邪說,所以有結集的組織。
結集的法,是多數的比丘組織一會,推一人陞座,眾人發問,使其答覆,再問會眾證明不錯,就記載出來,定為佛典。但是結集並非一次,各經說法所以不同。大概的情形,可分三說:一是王舍城外七葉窟,五百阿羅漢結集,阿難誦經,優波離誦律,富樓那誦論,大迦葉為上首,名‘界內上座部’;未及入窟的,尚有多人,也組織結集,婆師婆為上首,名‘界外大眾部’;這是小乘的結集。文殊、彌勒二菩薩,將阿難在鐵圍山陞座,說出菩薩、聲聞、戒律三藏,是大乘的結集。金剛手菩薩、阿難尊者,又記出金、胎兩部大經,這是秘密結集。
第五課 七眾弟子
眾生皆可學佛,不分在家出家,學佛一律平等,因為戒相少示差別。出家的男女眾有五類:一、比丘,男子受過二百五十大戒的。二、比丘尼,女子受過五百大戒的。三、式叉摩那尼,是沙彌尼欲受五百大戒以前,先學六法的,比喻學校預科的制度。四、沙彌。五、沙彌尼,男女受過十小戒的。
在家的男女眾二類:一、優婆塞;二、優婆夷。即男女受過五戒的;但雖未受五戒,曾受三皈依的,亦是佛弟子。
‘比丘’的意義有三,為‘乞士、破惡、怖魔’。‘沙彌’是‘息惡行慈’的意思。‘式叉摩那’是‘學法’的意思。‘優婆塞、夷’是‘親近、奉事三寶’的意思。
第六課 世界
‘世’是去來今,‘界’是方位,這是豎說時間,橫說空間,也就是說天地的意思,更表明天地原是遷流變化無常的。世界先以須彌山為中心,最下層是空輪,層層向上是風水金等四輪體,金是指含金質的固體地形。
從地面向上,至須彌山之半,是第一層天。至山頂為二層天,再往上有四層天,因這六層天,都有男女飲食之欲,所以稱是‘欲界天’。再向上有十八層天,分為四禪,只有莊嚴形色,所以名為‘色界天’。再向上還有四層天,不著形色之相,所以名為‘無色界天’。
須彌山四方有四個大星球,有八個中星球,有數萬小星球,前人稱名曰‘洲’,外圍層層有七山八海,更有鐵圍山為外廓。
第七課 世界數量
合計須彌、鐵圍兩山環抱的大小星球,及七山八海,下自空輪向上,一直到色界的初禪天為止,這名‘一個世界’。以這樣一個世界的橫豎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個世界,上至色界二禪天為止,名‘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的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上至色界三禪天為止,名‘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的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個中千世界,上至四禪天為止,名‘大千世界’。因此數中有小千、中千、大千的分別,所以有三千大千之名。
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個,是無量無邊說不窮盡。這無量無邊大千里的六道眾生,也是說不窮盡。但是世界是不斷‘成、住、壞、空’的遷流,眾生也不斷‘生、住、異、滅’的演變。
第八課 界分內外
三界本來無常,在內的眾生又被一切煩惱纏縛,不得自由,不斷生死,所以稱三界為‘火宅’,稱眾生為‘凡夫’。
凡夫共分六類:一、天,二、人,三、阿修羅,此三強稱曰‘善道’,因著雖處火宅,尚享有小安樂;四、畜生,五、餓鬼,六、地獄,此三直稱曰‘惡道’,只是受苦罷了。
總起來看,眾生煩惱未盡,生死不斷。被業力牽引,此道死,彼道生,往來奔馳,似車輪般旋轉不息。偶生善道,雖享小樂,也是暫時不究竟的。
若能除盡煩惱,就能脫離六道,超出三界,斷了生死,不生不滅,這樣名曰‘界外聖人’。共分四類:證小乘果的是聲聞、緣覺,證大乘果的是菩薩、佛。
第九課 大小乘
‘乘’是運載的意思,如船車等,坐在上面,就能載到目的地。佛法稱乘,原是比喻,是說希求的道果,依著佛法就可達到。
菩薩上求下化,圓成佛果為究竟。這果是具足三德:一、圓一切種智,名曰‘般若’。二、出三障,具一切功德,名曰‘法身’。三、滅盡一切苦,脫離了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名曰‘解脫’。這樣廣大成就,普遍度眾,所以稱是‘大乘’。
聲聞、緣覺證到阿羅漢果,便為滿足,只不過脫了分段生死,得了一半解脫。其餘的般若、法身,尚未思證,對於度眾,還未發心,這樣成果,比佛狹隘,所以稱是‘小乘’。
第十課 五乘說法
凡夫有善道兩種成就,聖人有界外三種成就,合起來看,共分五類,皆稱證果;不過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別,所以統叫作‘乘’。
只守五戒不失人身,能行十善可得天身,這是不究竟的‘凡果’。明四諦證聲聞果,觀十二因緣證緣覺果,這比凡果得稱究竟。修六度固然是菩薩,必由這個階段才能證得佛果,這是最究竟的‘聖果’。
為什麼還說不究竟的法,這是為眾生根器不同,不得已的方便。一、利根的聽到聖果教義,固能開悟,鈍根的就不了解,只好為說方便,免他再墮三途。二、有的聽了能解,卻沒勇氣承當,也只得先說方便,引他前進。三、聖果義既不了解,或是不肯承當,這等眾生自是很多的,若不別開方便,那就把眾生為善的路塞絕了。
這五乘有一比喻:人乘比幼稚園,天乘比小學,聲聞乘比初中,緣覺乘比高中,菩薩乘比大學。這是夠什麼程度,方能入什麼學校,佛法更是要觀察根器而說,不然就不契機了。
第十一課 因緣果
‘萬法因緣生’,這是說一切事的發生,先必有因,再遇見緣,他就發生結果。
‘因’是事的本原,‘緣’是一種助力,‘果’是後來的結局。由因得果,全是緣的力量,這是值得注意的。
緣有四種:一、親因緣,二、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茲舉一喻:‘因’比一粒種子;‘親因緣’比種子本身的生機;‘無間緣’比使種子的生機不斷;‘所緣緣’比這粒種子的希望;‘增上緣’比風日水雨等;‘果’比這粒種子生成結的果實。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與果是不會錯的。這就是說作善定得善果,作惡定得惡果;因果定率,最合科學。不種善因,專去信命運,或是禱天求神,希望得福,皆是枉然。
第十二課 因果通三世
因結成果,是有時間性的,分為‘現果、來果、後果’。當生成熟的稱‘現果’;再生成熟的稱‘來果’;多生成熟的稱‘後果’。
這是什麼道理?一是因的遲早力量。譬如一粒瓜種與一粒桃核,同時種在地裡,瓜種是當年生成,可以結瓜的;桃核生出,須經三、四年才能結桃。二是緣的強弱力量。四種助緣,次第推進,自然成熟的就早些;或是幾種緣不充足,譬如土壤不良,以及風日雨水短了成分,自然成熟的就遲些。
因果定率,尚有應當知的兩個要點:一是因果永不消滅,遇緣便起現行。要想不受惡報,必須斷盡煩惱,證得界外聖果,方能免除。二是善惡不相抵銷,分受其報。但是多增善緣,可使惡報由重轉輕;勤杜惡緣,能使善果疾速成就。
第十三課 本性
真性是眾生本有具足的萬德萬能,所以叫做‘本性’。但是從無始以來,染了虛妄,蓋住本體,具足的德能,就不能顯現了。
虛妄名曰‘無明’,這是比喻。性如鏡子,本來光明,染了塵垢,就掩蔽了光。塵垢就是鏡子的無明,虛妄就是真性的無明。
為什麼真性無始就有虛妄?這還得另舉一喻:金是從礦裡出的,卻是無始就與塵沙混雜;真性染虛妄,也是這個道理。
鏡子去一分塵垢,放一分光明;去十分塵垢,放十分光明。真性去一分虛妄,顯一分德能;去十分虛妄,顯十分德能。可知為善為惡,是真性染淨的關係;超升墮落,也是真性染淨的關係。
礦金經過熔煉,汰去塵沙,以後自不再為塵沙混雜;真性經過修持,斷絕虛妄,以後自不再被虛妄染污。
第十四課 煩惱
本性光明名‘覺’,無明蓋住名‘迷’。無明愈蓋愈厚,本性愈迷愈深,這樣就失了自在,稱作‘煩惱’。其實無明與煩惱不是二事,無明是說因,煩惱是說果。
煩惱有‘根本’與‘隨起’的分別。若按《百法明門論》來說,根本煩惱,共有六種,這是應該先知道的。一名‘貪’,就是貪愛五欲六塵,不肯暫捨。二名‘嗔’,就是有不如意的事,便發怒氣,或是憎惡。三名‘癡’,就是昏昏迷迷,不明事理。四名‘慢’,就是自高自大,輕慢他人。五名‘疑’,就是對於實事實理,猶豫不定,似信非信。六名‘邪見’,就是顛倒邪正,謗無因果。
因為這些煩惱,迷住本性,以後起心動念,皆是煩惱來用事,自然多造作惡業,長受苦的果報。
第十五課 菩提
無明蓋住本性,是由覺入迷,名‘起煩惱’,從此就入了生死苦海。本性要求解脫,是由迷轉覺,名‘發菩提’,仗此能達到涅槃樂岸。
了知煩惱是性的賊,必借菩提來充門衛。但是防賊不是偶爾的事,總要隨時加以警覺,稍一疏忽,賊就會衝進來。菩提也須時刻發心,若稍懈怠,煩惱就來纏縛本性。
煩惱是本性從來的冤家,菩提是本性原有的能力,卻是地位相反,互不相容,各有各的相當力量,雙方交爭的勝敗,全在發展力和相續力。菩提若不住的發展相續,自然能斷除煩惱;煩惱若不住的發展相續,也會挫毀菩提。
第十六課 涅槃
‘涅槃’譯為圓寂。‘圓’是一切德能圓滿;‘寂’是不生不滅,萬緣寂靜。
本性原自清淨,這名‘本覺’;染了無明,變成‘不覺’。發菩提心,稱作‘始覺’;證得涅槃,是‘究竟覺’。
證涅槃後,即得‘常、樂、我、淨’四種淨德。脫了出胎、入胎輪迴生死,才是真的常存;既不生死又具德能,才是真的安樂;離開四大和合假相,獲到佛性自在法身,才是真的我體;從後不受欲塵,及一切煩惱的染污,才是真的清淨。
得到真我真樂,這就是‘圓滿’;得到真常真淨,這就是‘寂靜’。
第十七課 漏無漏法
‘漏’是向外泄漏的意思。這漏是說的煩惱,不過取一比喻。假如一個水瓶,若有孔洞,那水是要向外漏的。
漏有四種解釋:一、由眼、耳等六根不斷攀緣欲塵,引的生起煩惱,向外泄漏。二、煩惱比瓶破處,心比注水,只有煩惱,就有漏心。三、因起煩惱,正道就會漏失。四、因有煩惱,就能漏落生死。
世間諸法,未知煩惱為害,不思斷除,不問事是善惡,總是有漏的。出世法,就是專斷煩惱,證取涅槃,所以名為無漏的。
第十八課 五眼
眼比鏡子,能照事物,不但能見,並且能察。有形的物體,見須用眼,這名曰看。無形的事理,觀察須用智慧,這也名看。既統曰看,不問見與觀察,就不妨說是眼的能力。
五眼是‘肉、天、慧、法、佛’等。‘肉眼’就是只見有形色的,肉體眼睛,遇暗遇阻,就不能見了。‘天眼’不問遠近晝夜,都能見到,是無阻礙的。‘慧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之理,不致誤假當真,著迷顛倒。‘法眼’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門,都已徹了。‘佛眼’是兼有前四種眼,能以圓融。
前兩種眼,卻是實用眼睛來看。三、四兩種,就是用智慧觀察。後一種用眼用智,圓融無執。
第十九課 六神通
‘神’是神奇不測,‘通’是通達無礙。有了這樣的能力,那就得到自在了。
一、‘神足通’,是自身變化隨意,遠近飛行自在。二、‘天眼通’,是遠近晝夜都可看到。三、‘天耳通’,是遠近聲響都能聽到。四、‘他心通’,他人心裡的念頭,都能盡知。五、‘夙命通’,自己及他人若干前生的狀況,能以曉了。六、‘漏盡通’,就是斷盡煩惱,得了解脫。
得到神通,大略可分二種原因:一是‘報得通’,就是依靠報身自然感得來的,如諸天有前五通,鬼神也有小通等類。二是‘修得通’,如阿羅漢證得六通,外道仙人修得前五通等類。
但是神通也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別,只有前五通,是不究竟的,若得漏盡通,才是究竟。
第二十課 三皈依
‘皈’是歸順投托,‘依’是依靠仗賴。眾生在娑婆世界備受諸苦,生死海里頭出頭沒,這樣的環境中,一切不得自由,不得解脫,是必歸順一種聖教,依靠著尋一個出路。
這必須仔細審察,真能解決諸苦及生死的聖教,才可皈依;免得走錯了路,反而苦上加苦,越墜越深。
‘佛’是天中天、聖中聖,萬德萬能的。‘法’是經典,一切諦理說的無餘無欠。‘僧’指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是依照教義自修化他的實行者。這名‘三寶一體’,是應當皈依的。
‘皈依’就是以三寶為師,要依著三寶指示的教法去作,求到一個光明的歸宿。
第二十一課 五戒
眾生我見太重,一切動作,往往有害對方。現造惡因,將來定受苦果,合起來看,正是損人損己。
‘戒’是‘禁止’的意思,就是損害對方的事,不許去作。不造惡因,也沒苦果,合起來看,正是利人利己。
一、‘不殺生’ 凡是動物,皆愛生命,若被殺害,皆有恐怖,皆有痛苦。應該發同情心,所以要戒。
二、‘不偷盜’ 明搶暗竊,固然是盜,就是對方未曾許可,自動檢取,也稱作盜。使他損失,又傷自己的廉潔,所以要戒。
三、‘不邪淫’ 正式夫婦同居以外,男女須要嚴分界限。奸邪的行為,最是無恥,又能擾亂社會,破壞風化,所以要戒。
四、‘不妄語’ 有的說無,無的說有,皆是欺騙他人。正直人要說真實話,所以要戒。
五、‘不飲酒’ 這件事好像不與對方相干,但是醉了以後,心性就會迷亂,便要妄作非為,所以要戒。
第二十二課 十善業
‘業’是眾生造的一切事業。這業有善有惡,凡夫知見不正,卻還辨不清楚。有些人不斷造惡業,能自覺悟的,實在很少。這事雖然複雜,佛經裡也有個簡單標準。這須分三類來說。
第一是身的動作 犯的惡業有三種:一、殺生,就是自出生以來,直接間接殺的生物。二、偷盜,就是檢取非本分應得的財物。三、邪淫,就是不合理的行淫,正式夫婦若不論時間,不管地點,也是邪淫。抬手舉足,造這樣的業,豈不是個惡身?若能不犯這三種惡業,才能稱是‘身善’。
第二是口的動作 犯的惡業有四種:一、妄語,就是欺騙人不實的話。二、兩舌,就是對甲乙兩方挑撥是非。三、惡口,就是罵人的穢語,及粗暴傷人的話。四、綺語,就是演說淫穢的話。搖唇鼓舌,去造這樣的業,豈不是個惡口?若能不犯這四種惡業,才能稱是‘口善’。
第三是意的動作 犯的惡業有三種:一、貪,就是貪愛五欲,迷戀不捨。二、嗔,就是稍不隨意便生怨恨。三、癡,就是迷惑顛倒,不信因果。起心動念,去造這樣的業,豈不是個惡意?若能不犯這三種惡業,才能稱是‘意善’。
第二十三課 四諦(一)
‘諦’是真實道理,絲毫沒錯的意思,有‘苦、集、滅、道’四類,這須要分開說明。
‘苦’是心、身受到的痛苦;種類很多,略說分‘已定’、‘未定’兩種。(甲)已定的苦有八:一、生苦,在母腹中作胎的時候好像坐牢獄。二、老苦,風燭殘年,身體衰敗,精神昏沉。三、病苦,臟腑傷損,皮肉瘡癰,全身疼痛。四、死苦,絕命的時間,風刀解體,又好像生龜脫殼。五、愛別離苦,父母夫婦子女兄弟眷屬,不是生別,就是死離。六、怨憎會苦,冤家仇人,偏要時常遇到。七、求不得苦,希望富貴平安的事,隨了心願的很少。八、五陰盛苦,因有這假心、身,就時刻愛取欲塵,如火不息。(乙)未定的苦,就是水、火、旱、潦、大風、地震、賊盜、刀兵、牢獄,這些天災人禍。
‘集’是心、身積聚的罪惡。心裡起的‘貪、嗔、癡、慢’等煩惱(參第十四課),身口造的‘殺、盜、淫、妄’等惡業。
‘滅’是清淨寂滅。聲聞、緣覺得的小涅槃(參第九課),既除了已定、未定兩種苦,也脫了生死輪迴出頭沒苦(參第八課)。
‘道’是法要,也就是依著修行的門徑。在這一諦裡有三十七道品,分為七科,便是‘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等,義理很繁多,必須專列一課,分別述說。
第二十四課 四諦(二)
四諦有兩重因果。‘苦、集’二諦,是說的世間因果;‘滅、道’二諦,是說的出世間因果。
苦、是得到的惡果;集、是造作的惡因;滅、是得到的樂果;道、是修種的樂因。這要明白:凡是受果,必有前因。
這個法門,是佛成道以後,在鹿野苑初次說的;連續著說了三次,稱作‘三轉法輪’。
第一次,只說苦、是有逼迫性的;集、是有招感性的;滅、是可以證的;道、是可以修的。這次的說法,名曰‘示轉’。上根的人聽罷,就覺悟了,起了信心。
第二次,說苦、汝應該知曉;集、汝應該斷去;滅、汝應該去證;道、汝應該來修。這次說法,名曰‘勸轉’。中根的人聽罷,也得覺悟,發起信心。
第三次,說苦、我已知曉了;集、我已斷除了;滅、我已證到了;道、我已修過了。這次說法,名曰‘證轉’。下根的人聽罷,才有覺悟,肯發信心。
第二十五課 三十七道品(一)(此即前課四諦法之道諦)
(甲)四念住
‘念’是觀念,‘住’是安住。這是用智慧把妄心安住在某一處,不讓他迷惑散亂,使對宇宙人生得一個正確認識。
(一)‘觀身不淨’ 自身後來有九種現相,宜於常常提念:一、死,二、脹,三、青瘀,四、膿爛,五、壞,六、血塗,七、蟲啖,八、骨鎖,九、分散。觀他有五法,即‘種子、住處、相、體、畢竟’,俱不清淨。
(二)‘觀受是苦’ 身、心本有八苦交煎;逆境現前,更有飢渴、寒熱、勞役、刀杖的逼迫,這是苦上加苦,名曰‘苦苦’。偶有假的樂來,總是要散的,散時仍感覺苦,名曰‘壞苦’。不苦不樂的境雖好,但是剎那變遷,保持不住,這還是苦,名曰‘行苦’。
(三)‘觀心無常’ 念頭起滅,變遷無常,對於一件事,忽然歡喜,忽然又厭惡,一念才去,一念又來,好像波浪滾滾,這樣就教八識田裡撤下許多生死種子。
(四)‘觀法無我’ 這‘我’字當主體解。應知一切事物,皆是眾緣和合,現出一個假相,並無自體,這是萬法的真相。
第二十六課 三十七道品(二)
(乙)四正勤
‘正’指正當的事業,‘勤’是不懈怠的去作。凡一切善的事業,皆是正當的;惡的事業,就不是正當的。
善的事業,須要勤作;惡的事業,更須要勤斷。並且要把‘身、口、意’三業合起來省察,才得究竟。
(一)已經生起的惡業,要勤懇的把他除斷。(二)還未生起的惡業,勤懇的防備,不使他發生。(三)還未生起的善業,勤懇的使他生起。(四)已經生起的善業,勤懇的再使他增長。
第二十七課 三十七道品(三)
(丙)四神足
‘欲、勤、心、觀’是四種禪定。‘神’是神通,‘足’是身的兩足,這是比喻話。身能起立,全依兩足;神通的發生,全是依靠禪定。
上來的四念住、四正勤,修圓滿了,就可發生四種善根:一、暖法,聖道比火,見火必先和暖;見道以前,也有一番和暖氣象。二、頂法,好比到了山頂,說不定要進要退;是說行人雖然進到高處,仍要提防退轉。三、忍法,決定四諦是最勝的法,把心安住了。四、世第一法,有漏的智慧,已達到極處,再進一步,就得無漏智慧。但是這四善根的進級,仍是要修觀四諦作成的。
在四善根上,依著很勝的希望力,修到的定名‘欲’;依著精進力修到的定名‘勤’;依著一心止住力修到的定名‘心’;依著觀察力修到的定名‘觀’。能修到這四種定,自然會發神通。神足的名稱,是總合因果來說的。
第二十八課 三十七道品(四)
(丁)五根五力
根力都是譬喻。‘根’譬樹木有根,才能生長;‘力’譬樹根堅固,才能茂盛。二緣和合,才能開花結果。求道若能立住根本,再得了堅固力,才能得到道果。
(一)信根,信四諦聖道,合三十七道品等,理皆真實。(二)進根,精進求道,決不休息。(三)念根,把心安住在道上,不起雜想。(四)定根,心與道合,不向外散。(五)慧根,視察四諦的義理,很能了悟。有這五個字,就是道心長了根。
(一)信力,是不受一切外道邪說誘惑,不為環境改變。(二)進力,是能不怕困難,打破一切,勇猛前進。(三)念力,是偶起雜念,立即斷去,不使他相續。(四)定力,是內心不動,且能離開外境的攪擾。(五)慧力,是能破除無明,心得解脫。如能作到這樣,就是五根生了力量。
第二十九課 三十七道品(五)
(戊)七菩提分
‘菩提’是覺的意思,這是得了無漏智慧,修行的七種方法,也名曰‘七覺支’。
(一)‘擇法覺’ 一切事理,要用智慧觀察,能以明白,那是真假,不致錯誤。
(二)‘精進覺’ 佛法固須精進,要能明白,無益的苦行,不去妄作。
(三)‘喜覺’ 心得佛法,自然喜歡,這名‘法喜’。要能明白,法有了義,有不了義,必須認得準確,不可顛倒。
(四)‘除覺’ 煩惱必須斷除,要能明白,煩惱與菩提非一非二,不可錯損菩提。(此一另解法)
(五)‘捨覺’ 一切境界,如夢如幻,要能明白,虛妄不實,既已捨去,不宜再去追想。
(六)‘定覺’ 禪定有世間禪,出世禪多種,要能明白,世間的禪,報盡還墜,不了生死,不可貪著。
(七)‘念覺’ 這念有觀察的意思,好比醫生診病;前六覺好比藥品。修行要定慧平均,定偏了就昏沉,當該用擇、進、喜來提起;慧偏了就浮動,當該用除、捨、定來安穩。
第三十課 三十七道品(六)
(己)八正道分
‘正’是不偏邪,‘道’指涅槃的法門。這八種道,就是無漏的法。
(一)‘正見’ 四諦各有四行相觀,合成十六行觀,名曰‘無漏行觀’(甚繁不述),能修此觀,見解才得正確。
(二)‘正思維’ 用無漏智發動思維,不是識心發動妄念,這種思維,能以斷惑證真。
(三)‘正語’ 是口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四種惡業。
(四)‘正業’ 是身不犯‘殺、盜、淫’三種惡業。
(五)‘正命’ 出家眾戒五種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德、佔相吉凶、高聲現威、說得供養),在家眾不作惱害眾生,或迷惑眾生的職業來謀生活。
(六)‘正精進’ 是對趨證涅槃的道,勤加修行。
(七)‘正念’ 是專念證心的正道,合萬行的助道法。
(八)‘正定’ 是修出世間禪定,遠離有漏禪定。
第三十一課 十二因緣
‘因’說事的原素,‘緣’說果的促成;這是窮究眾生涉歷三世,輪迴六道的由來。
(一)‘無明’ 是本性從無始一念不覺,起的煩惱。
(二)‘行’ 是依著無明造的善惡事業。這是‘過去’世的二種因。
(三)‘識’ 是過去二因,混合入胎的神識。
(四)‘名色’ 是神識依父精母血生起的胎體。
(五)‘六入’ 是二、三月後漸長成六根。
(六)‘觸’ 是胎出生以後,在二、三歲時,與外界的接觸。
(七)‘受’ 是六、七歲時,漸能分別苦樂。這是‘現在’世的五種果。
(八)‘愛’ 是十歲以後,依苦樂的感覺,愛把苦離開,愛把樂接受的一種思想。
(九)‘取’ 是成人以後,愛慾發展,便執取不捨一切的造作。
(十)‘有’ 是依愛的思想,取的造作,遂有了種種的業力。這是‘現在’世的三種因。
(十一)‘生’ 是依著現在的業力,牽著將來去投生。
(十二)‘老死’ 憂悲苦惱,是既有了再生身,就免不了受這些悲苦。這是‘未來’世的二種果。
第三十二課 六度
‘度’的意思,是說眾生在生死苦海里,要度到涅槃樂岸上。有六種方法,按著去作,就可達到目的。
(一)‘佈施’ 是用自己財物或某事,分佈施給對方。略舉三種:
一、財,用財物賙濟缺乏的。二、法,說法使人得益。三、無畏,救拔眾生的厄難。
(二)‘持戒’ 是應止的應作的,都遵守戒律去辦。事相甚繁,略說三聚:
一、攝律儀,所有戒條謹持不犯,就是‘諸惡莫作’。二、攝善法,就是‘眾善奉行’。三、攝眾生,就是‘救護眾生’。
(三)‘忍辱’ 是忍耐一切逆境的逼迫。略舉二種:一、耐世怨害,忍受有情侮辱戕害等事。二、安受眾苦,忍受時緣飢渴寒熱等事。
(四)‘精進’ 是磨勵身心,進修前後五度。略舉三種:
一、披甲,發了大心,不畏一切,好像穿上鎧甲,不怕衝鋒。 二、有勇,聽到難斷的事,難能的事,心不怯懦。 三、不退,遇到任何障礙,決不退轉。
(五)‘禪定’ 是止住散亂的妄心,使他寂靜觀照。方法繁多,不能枚舉。修那一門說那一門,不修,說也不懂。在這裡只好舉出三大類的總名,略知他的大概而已。
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間上上禪。
(六)‘般若’ 是證得的智慧。略舉三種:
一、實相,離一切虛妄的性體。二、觀照,能以照察實相的真智。三、方便,能以分別諸法的權智。
第三十三課 宗派(一)
佛教分為各種宗派,這是我國學者見到佛法如海,為著便利修習,各擇一條路,去求專精,並非樹立門戶,是此非彼。各宗命名,有取地、取人、取法的不同。現下雖尚有十宗的名目,實際上已經有數宗很少有人研究了。
(一)‘成實宗’(也名空宗)訶犁跋摩法師造《成實論》,很與大乘的學理相似,大旨是‘成立修多羅中實義’的意思。姚秦時代,鳩摩羅什大師譯出,才創立的。
(二)‘俱舍宗’(也名有宗)俱舍譯為藏或繭,是包含的意思。印度小乘,異論紛紛,後經結集為《大毗婆沙論》;世親菩薩依著折衷作《俱舍論》,義為‘解釋發智’。陳代真諦、唐代玄奘兩位法師,譯來我國,才創立的。
(三)‘禪宗’(也名心宗)禪是‘禪那’的簡稱,譯為‘靜慮’的意思。梁代達摩祖師西來創立的。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大概悟後方許起修,雖說不立文字,但這一宗多是研讀般若類的典籍。
(四)‘律宗’(也名南山宗)是依著佛制,淨除‘身口意惡業’的一種方法。創始的是唐代終南山道宣律師,依著《四分律》作主要典籍。
(五)‘天台宗’(也名法華宗)隋代天台山智者大師,取《法華經》為根本經典,創立這一宗,發明‘一心三觀’的妙理。對於判教解義,都有精確的體系,各宗演教,也多采他的方式。
第三十四課 宗派(二)
(六)‘賢首宗’(也名華嚴宗)唐代杜順和尚,取《華嚴經》為根本典籍創立的。到了第三祖賢首大師,又加了一番整理,格外顯得精采。發明‘一真法界’,是此宗的奧義。
(七)‘慈恩宗’(也名法相宗,近稱唯識宗)這一宗所依的主要經典,是《楞伽》《解深密》等經,及《成唯識論》,主張‘轉識成智’。唐代慈恩寺玄奘法師翻譯弘揚,才創立的。
(八)‘三論宗’(也名性宗)龍樹菩薩造《中論》、及《十二門》,提婆菩薩造《百論》。這三種書,大概是說明‘大乘之中實的義理及破執破障’的意思。姚秦羅什大師譯出,才創立的。
(九)‘密宗’ (也名真言宗)密是‘秘奧’的意思,為佛的最深境界,非到‘等覺’不能明白,取‘三密相應,即身成佛’的方法,根本典籍是《金剛頂經》、《大日經》等,唐代金剛智及不空兩師創立的。但現在中國流行的,卻是藏、蒙密教,更分紅、黃、白等派。
(十)‘淨土宗’ (也名蓮宗)晉代慧遠大師創立的。取《彌陀》《無量壽︾《觀經》三種為主要典籍,主張‘四法念佛,帶業往生極樂’。這一宗的方法,因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在家的人修習,尤覺方便。
第三十五課 宗派(三)
這十宗的次序,乃依照明季吹萬老人《釋教三字經》。該書在清代時候,經過印光大師重訂,以後又由楊仁山居士刪改。這次序或有取意,茲用淺意揣測,試說如下:
(一)按宗乘說 分二小乘,七大乘,律是通小通大。這自然應先小後大,所以成實、俱舍在前,律夾中間,其他在後。
(二)按教義說 禪學傳佛心印,法是最高,故列在大乘的起首。淨學普被三根,法是最廣,列在最後,這好比車有雙輪。其餘列在中間,好比輿的軌軫等件。‘輿’有載乘的功能,‘輪’有運轉的力量。
(三)按行持說 戒律是諸行根基,知禪明宗以後,列在以前,使先正本。學貴求解,台賢相性,都是教理南針,列在其次,使明教相。解後尤貴實行,密淨是專講修持方法的,列在最後,使知歸宿。
這十宗的律、淨兩宗,皆是具普通性的,就是不問何宗,都須受持戒律,皆可兼修念佛;因著無戒行萬德不立,有念佛成就最穩。
第三十六課 入寺須知
佛教團體,最重紀律。受了戒的人,習過威儀,自然動作合禮;普通學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譏笑。特為寫出幾條通常規矩來,作個參考。
(一)入寺 入寺門後,不宜中央直行,進退俱當順著個人的左臂迤邊行走。入殿門裡,帽及手杖須自提攜,或寄放他室為佳,萬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二)拜佛 大殿中央拜墊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禮拜,宜向兩旁的墊橙,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頭前行走。
(三)閱經 寺中若有公開閱覽的經典,自可隨便坐看。須先淨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作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經上。
(四)拜僧 見面稱法師,或稱大和尚。向他頂禮時,假若他說一禮,就不必再繼續強拜。凡人禮佛、坐禪、誦經、飲食、睡眠、經行、入廁的時候,俱不可向他禮拜。
(五)法器 寺中鐘鼓魚磬,不可擅敲;錫杖衣缽等物,不可戲動。
(六)聽經 隨眾禮拜入座,如己後到,法師已經陞座,須先向佛頂禮畢,向後倒退一步,再向法師頂禮。入座以後,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談話。如不能聽畢,但向法師行一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