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三聖
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
(一)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意為遍一切處。謂佛之煩惱體淨,眾德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又稱法身。
(二)普賢菩薩,以其居伏道之頂,體性週遍,故稱普;斷道之後,鄰於極聖,故稱賢。
(三)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意為妙德。以其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故稱妙德。
毗盧遮那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菩薩主智門,立於毗盧遮那佛之左;普賢菩薩主理門,位於毗盧遮那佛之右。
華嚴五祖
華嚴五祖分別為:華嚴初祖,杜順大師;華嚴二祖,智儼大師;華嚴三祖,法藏大師;華嚴四祖,澄觀大師:華嚴五祖,宗密大師。
華嚴初祖杜順大師(公元五五七至六四〇年),雍州(今陝西省)萬年人。俗姓杜,法號法順,十八歲依止因聖寺的僧珍禪師出家習禪。一生禪通妙用,濟世度人,時人號之為「燉煌菩薩」。隋文帝敬信,以月俸供養。專宗華嚴,著作《法界觀門》,將華嚴高深的理論,融貫為禪定的觀門,而創出「真空絕相、理事無礙、週遍含容」的法界三觀,是一位融理論實踐為一體的大德。唐貞觀十四年(公元六四〇年)圓寂於義善寺,深為朝野所敬重,唐太宗尊稱他為帝心尊者。
華嚴二祖智儼大師(公元六〇二至六六八年),天水人(今甘肅)。別號至相大師、雲華尊者。孩童時代喜歡堆石成塔,串花成蓋,自己當法師,為玩伴說法。十二歲時,初祖順和尚上門度化,父母欣然應允。智儼乃跟隨順和尚至終南山至相寺,其後跟隨師兄達法師悉心受學,兩年後出家。二十七歲,作《華嚴經疏》五卷,也就是有名的《華嚴搜玄記》,成一宗之規模。其它的著作,將近二十餘種。他除了以著述弘法,以教育徒眾為職志外,一生不求名聞,風範清高。
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公元六四三至七一二年),康居國人,出生於長安。世稱康藏國師、賢首國師、國一法師、香象大師。法藏是他的名字,賢首是武則天皇帝封賜給他的名號。大師十六歲時,曾經在陝西法門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燒一指,以表示對佛教奉獻的虔誠。
後來聽智儼大師講《華嚴經》,就歸投在他的門下。法藏大師一生宣講《華嚴》三十餘遍,多弘大法於宮廷。每有瑞應,或有光明從口而出,或見五彩祥雲凝空,或感大地震動。景龍二年奉中宗旨,集百位法師於薦福寺祈雨解旱,七日後,感應道交,大雨滂沱。中宗深受感動,發心受持菩薩戒,並賜師號「國一法師」。
景雲二年(公元七一一年)冬,奉旨祈雪,精誠上感,雪乃盈尺。法藏大師有感於寺院有導天地祥和的功能,乃奏請中宗,於東、西兩都(長安、洛陽)及吳、越、清涼山五處興建華嚴寺,收藏佛經典籍。時人敬慕,尊稱他為「大乘法師華嚴和尚」。
華嚴四祖澄觀大師(公元七三八至八三九年),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法號澄觀,字大休,號清涼國師、鎮國大師、大統國師、華嚴疏主。華嚴教法,遙承於法藏。隨本州寶林寺霈禪師出家。二十歲,於曇一大師處求受具足戒,於常照禪師處求受菩薩比丘戒,親近錢塘天竺寺法詵法師,修學華嚴教法。
大師在出家受具戒後,立下「十願」自勵,每天必誦《華嚴經》,施食給餓鬼孤魂。大師刻苦自勵,終成為華嚴宗的一代祖師,曾參學於南山律宗及南禪、北禪、《三論》、《涅槃》等當代名師。
綜觀澄觀大師一生宣講《華嚴》五十遍,設無遮大會十五次,身歷九朝,先後為七帝講經。
華嚴五祖宗密大師(公元七八〇至八四一年),果州(今四川)人。法名宗密,世稱圭山大師、圭峰禪師。二十七歲,依止遂州(四川巴中)大雲寺道圓禪師出家。受戒後,參訪荊南惟忠禪師、洛陽報國寺神照禪師。公元八一〇年,抵襄漢,遇恢覺寺靈峰闍黎,病中授以澄觀大師《華嚴大疏》六十卷、《大鈔》四十卷。宗密得法,欣慶踴躍,立志尋師。
元和五年(公元八一〇年),入澄觀大師座下,跟隨澄觀大師學《華嚴》,大師曾讚歎他說:「能夠追隨我遨遊於毘盧華藏世界的人,只有你一人了。」讚為不可多得的英才,繼承清涼大師,宗弘華嚴。師又隨荷澤宗的禪師學禪,提倡教禪一致,影響後代甚鉅。
大師畢生的貢獻之一是對《圓覺經》的精闢註釋。他以《華嚴經》為根據,對《圓覺經》做詳盡的批註,著有《圓覺經大疏》、《圓覺經大疏釋義鈔》等書,為歷來註解《圓覺經》的泰斗。
太和元年(公元八二八年),文宗詔入內殿,問諸法要,因賜紫袍,敕號「大德」。會昌元年正月六日,坐化於興福塔院。世壽六十二。裴休宰相為撰碑文,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八四七年)追諡「定慧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