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水陸法會緣分甚深,水陸儀文中許多辭藻和韻律俱佳的篇目就出自他手,可以說,蘇軾對水陸法會流傳至今的儀軌內容有著極大的貢獻。
元祐六年,蘇東坡和駙馬張敦禮請禪師在汴京修營水陸道場,並為法會上召請的上下堂共十六方聖賢、龍天和六道眾生作了《水陸法像讚》。
蘇軾與妻子王氏,半生同甘共苦,感情深篤。在蘇軾不得意的歲月裡,王氏不僅是他生活的伴侶,同時也是最理解他的人。
王氏死後第十年,蘇軾夢見往昔,寫下那首著名的悼亡詞《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此詞情深意切,哀婉悲涼,千百年來膾炙人口。不過,蘇軾對亡妻的追念,遠不止一首悼亡詞這麼簡單。為薦拔超度亡妻之靈,蘇軾還舉行了一場水陸法會。全篇至今保存在其文集中,引文云:
蓋聞淨名之缽,屬饜萬口;寶積之蓋,遍覆十方。若知法界,本造於心,則雖凡夫,皆具此理。在昔梁武皇帝,始作水陸道場,以十六名,盡三千界,用狹而施博,事約而理詳。後生莫知,隨世增廣。若使一二而悉數,雖至千萬而靡周。惟我蜀人,頗存古法,觀其像設,猶有典刑。虔召請於三時,分上下者八位。但能起一念於慈悲之上,自然撫四海於俯仰之間。軾敬發願心,具嚴繪事,而大檀越張侯敦禮,樂聞其事,共結勝緣,請法雲寺法湧禪師善本,差擇其徒,修營此會,永為無礙之施,同守不刊之儀。軾拜手稽首,各為之讚。
宋神宗駕崩後,蘇軾還為宋神宗皇帝在福寧殿作了水陸法會齋文三首:
《冬至福寧殿作水陸道場資薦神宗皇帝齋文》:「伏以聖神陟降,釋梵後先。適更來復之辰,茂薦往生之福。虔修淨供,仰導靈游」。
《正旦於福寧殿作水陸道場神宗皇帝齋文》:「伏以棄黃屋以上賓,莫追風馭; 抱烏號而永慕,再歷春朝。敢仗勝緣,式開淨供。仰頌義堯之德,永追梵釋之遊」。
《內中福寧殿下寒節為神宗皇帝作水陸道場齋文》: 「伏以甚雨疾風,感春律之將變; 鑽燧改火,悼喪期之不留。爰啟淨筵,以資冥福。願登大覺,永濟函生」。
蘇軾還為《焰口》譔寫召請文,《焰口召請文》是佛門法會《瑜伽焰口》中施食餓鬼時念誦的。這些召請文詞句優美,意境深遠,凝練的篇章卻道盡了人間遺憾,也詳述了五濁世間沉淪之苦,唯有藉著佛力加持,一一為其超度,方能使彼等脫離苦海,安穩常樂。
《焰口召請文》
一心召請。累朝帝主,歷代侯王。九重殿闕高居,萬里山河獨據。西來戰艦,千年王氣俄收。北去鑾輿,五國冤聲未斷。
嗚呼!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如是前王后伯之流,一類金靈等眾。
一心召請。築壇拜將,建節封侯。力移金鼎千鈞,身作長城萬里。霜寒豹帳,徒勤汗馬之勞。風息狼煙,空負攀龍之望。
嗚呼!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如是英雄將帥之流,一類神魂等眾。
一心召請。五陵才俊,百郡賢良。三年清節為官,一片丹心報主。南州北縣,久離桑梓之鄉。海角天涯,遠喪蓬萊之島。
嗚呼!官貺蕭蕭隨逝水,離魂杳杳隔陽關。如是文臣宰輔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黌門才子,白屋書生。探花足步文林,射策身游棘院。螢燈飛散,三年徒用工夫。鐵硯磨穿,十載謾施辛苦。
嗚呼!七尺紅羅書姓字,一抔黃土蓋文章。如是文人才子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出塵上士,飛錫高僧。精修五戒淨人,梵行比丘尼眾。黃花翠竹,空談秘密真詮。白牯黧奴,徒演苦空妙偈。
嗚呼!經窗冷浸三更月,禪室虛明半夜燈。如是緇衣釋子之流,一類覺靈等眾。
一心召請。黃冠野客,羽服仙流。桃源洞裡修真,閬苑洲前養性。三花九煉,天曹未許標名。四大無常,地府難容轉限。
嗚呼!琳觀霜寒丹灶冷,醮壇風慘杏花稀。如是玄門道士之流,一類遐靈等眾。
一心召請。江湖羈旅,南北經商。圖財萬里遊行,積貨千金貿易。風霜不測,身膏魚腹之中。途路難防,命喪羊腸之險。
嗚呼!滯魄北隨雲黯黯,客魂東逐水悠悠。如是他鄉客旅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戎衣戰士,臨陣健兒。紅旗影裡爭雄,白刃叢中敵命。鼓金初振,霎時腹破腸穿。勝敗才分,遍地肢傷首碎。
嗚呼!漠漠黃沙聞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如是陣亡兵卒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宮幃美女,閨閣佳人。胭脂畫面爭妍,龍麝熏衣競俏。雲收雨散,魂消金谷之園。月缺花殘,腸斷馬嵬之驛。
嗚呼!昔日風流都不見,綠楊芳草髑髏寒。如是裙釵婦女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懷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鸞鳳和鳴,次望熊羆葉夢。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時。璋瓦未分,母子皆歸長夜。
嗚呼!花正開時遭急雨,月當明處覆烏雲。如是血湖產難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蠻夷戎狄,瘖啞盲聾。勤勞失命庸奴,妒忌傷身婢妾。輕欺三寶,罪愆積若河沙。忤逆雙親,兇惡浮於宇宙。
嗚呼!長夜漫漫何日曉,幽關隱隱不知春。如是冥頑悖逆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飢寒丐者,刑戮囚人。遇水火以亡身,逢虎狼而失命。懸樑服毒,千年怨氣沉沉。雷擊崖崩,一點驚魂漾漾。
嗚呼!暮雨青煙寒鵲噪。秋風黃葉亂鴉飛。如是傷亡橫死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法界五道,十類孤魂。面然所統薜荔多眾,塵沙種類。依草附木。魑魅魍魎。滯魄孤魂。自他先亡。家親眷屬等眾。
惟願承三寶力,仗秘密言。此夜今時,來臨法會。受此無遮甘露法食。
召請文中,召請的對像眾多,統統召請他們前來接受甘露法食。更為重要的是為他們說無上妙法,令其解脫開悟,祈諸佛菩薩慈悲加持,早日脫離苦趣,成就菩提。一句一偈,盡顯佛法中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普濟六道的精神和水陸法會的廣大功德。
如同宋代宗賾法師在《水陸緣起》所說:
今之供一佛、齋一僧、施一貧、勸一善,尚有無量功德,何況普遍供養十方三寶、六道萬靈,豈止自利一身,獨超三界,亦乃恩沾九族,福被幽明,等濟群生,同成佛道,可謂無央無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大海矣。
蘇軾在水陸法會上的聖像前「拜手稽首」,虔敬頂禮,在他看來,水陸法會是「起一念於慈悲之上」,能救度天下生靈與六道亡靈,迴向之力,不可思議,遍照三界,恩撫蒼生。
水陸法會承載了古往今來的佛法理義和民間信仰,同時也鐫刻著蘇軾與其殊勝因緣的歷史印記。作為佛弟子,若遇水陸法會之勝緣,萬不可輕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