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人菩薩經卷第二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持人菩薩經持施王品第四闕第三品
佛告持人:「乃往過去無央數劫,加復越是不可計劫,爾時有佛號意普玉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世尊。其佛世時,有八十億姟沙門眾,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習學不學,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亦復如是各八十億姟,諸菩薩八十四億兆載,集會佛所。」
佛言:「持人!彼時如來壽八萬歲。時世有王名曰持陀,君二萬國,民人熾盛,風雨時節五穀豐饒,萬姓安隱。王所居城,廣長正方各四百八十里,其城皆以琦珍四寶成之;其牆七重,樹木深塹欄楯周匝各復七重,網縵珠珞各復七重。諸牆壁上及諸行樹,皆以四寶交露帳幔而圍繞覆。其二萬國,各有五百郡縣屬之。又其樹上皆生好衣,自然七寶諸細被服。一一池水各有五百浴池從之。又其浴池皆七寶成,生七寶蓮華,青紅黃白滿其池中,其華大如車輪,斯池中水自然八味。其土國王,有八萬四千夫人婇女,中宮正後有二太子:一名無限意、二名無限界,其太子各十六。
「時二太子適臥寐,於夢中見如來形像端正姝好,紫摩金色相好莊嚴,威德巍巍不可限量,光照十方。夢中見是,心中踴悅欣然無量。其二太子,從夢覺已心中坦然,各以宿懷識道正真,而嘆頌曰:
「『我今夜夢見, 天人中最勝,
體紫摩金色, 百福成其相。
以在其夢中, 觀一切功勳,
以得覲尊顏, 懷悅豫無量。
觀聖神光明, 猶日演暉曜,
意中甚歡樂, 超越一切眾。
威光極高峻, 猶如寶山王,
若目覩其形, 靡不抱欣喜。』」
佛告持人:「其二太子見是瑞應,往見父母具說此意:『我等兄弟今日夜夢中,目見如來、至真,故啟二親欲往奉詣。如來興現在世,教化以來久矣,我等放逸沒五所欲不覺佛興,而為五陰之所縛結,諸惡羅網之所覆蔽。在於自大無恭恪心,以斯迷惑,不見如來諮受道慧。』二親然之。
「時,二太子啟父母已,往詣意普玉王如來所,前稽首足,白世尊曰:『罪蓋所覆迷世榮祿,邪位所惑不時奉覲,諮受訓誨慚愧形顏。世尊大哀!威光見照,開發愚冥乃得奉覲。今欲請佛菩薩聖眾,盡斯三月供以飲食衣服床臥具病瘦醫藥一切所安。』其彼大城園觀樓閣,父王所居嚴飾莊校,懸繒幢蓋浴池蓮華,啟其二親貢上如來、諸菩薩學、諸聲聞等,供佛聖眾見盡三月一切所安。父母同心亦皆哀之,供養盡節辭其二親,在如來所信無慕家,出家學淨行作沙門。
「時意普玉王如來、至真,見二太子捨國出家,察其志性,則為二人無限意無限界,班宣於斯曉了菩薩五陰衰品,二太子聞咸共啟受。八萬四千歲未曾睡寐,亦不思食復不寢臥,唯坐思義經行諷誦。八萬四千歲未曾起想有他異念,常正精思暢五盛陰了之虛無,本末慌惚悉空不實,存在顛倒。是五盛陰以解如是,不能覺者迷惑其中,當修梵行,思是法已解達深義,不見盛陰之所歸趣,志存大猷無所希冀,壽終之後生兜術天。
「其時如來滅度之後,從兜術天下,還生世間閻浮利地大長者家,至年十六,夜臥夢中見如來像,在於夢中復從如來聞如是法,曉了菩薩斯五盛陰諸種入品。從夢覺起心懷悲喜,於一萬歲淨修梵行,複分別了是五盛陰諸種入品。終而復始,壽終之後生忉利天。適生尋復終沒,還生世間在梵志家,見本宿世意普玉王,最後末世餘正法訓留一千歲,以宿本德,信不慕家出家為道,博學廣聞智如大海,曉了盛陰諸種衰入,求其本末覺如真諦。時方便勸立,二萬世間人,二萬億天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以是因緣,其二太子行菩薩業俱共和同,見十億姟諸佛世尊,最後末世逮得無所從生法忍,更復值供億姟兆載諸如來眾。二人俱等,於一劫中逮得無上正真道為最正覺,一號無量音,二號無量光。
「是故,持人!若有菩薩疾欲得成無上正真道為最正覺,當勤修學如是像典,如來所暢諸陰入種,分別有無諸法之無。」
持人菩薩經十八種品第五
佛告持人:「何謂菩薩曉了諸種?若能分別十八諸種,而順思惟識別於觀。眼種本末則無眼界,悉空無我我所,入不久存,眼種虛無則曰自然。用眼自然故曰不真,因迷惑思想而合成,眼無所成不得識行為虛空形,猶如虛空悉無所成,悉無所有亦無處所。眼無內外亦無中間,欺詐之業無有真實不可護持,從因緣生無去來今,則為自然,本淨無形。罪福所成從顛倒興,為現在緣之所見轉,故曰眼空界不可見。
「計於眼者則無有界,識游其中因曰眼界,眼根清淨、其色晃燿,合於意根,因緣所縛三事合會,眼色識集眼界空,其眼界不成界無界,其明智者乃覺知,是故菩薩分別眼界解了真諦,以了色本則無所有。
「何謂以了色無有界?不與色會亦不離矣,無所生長,雖說色界則無所有、色無處所。何以故云色無有界?色無有色,無內無外亦無中間,立存虛無,因其思想眼覩色光。眼種清淨以見好色,假號曰色,無得有處,猶如明鏡見其面像,無垢清淨反想有色,雖現鏡中有形色,其影乃從內出不從外入。用外形照內鏡現,眼亦如是,以用清淨雖由於色,為之見鏡覩夫面像,以見色空色之自然,無有境界而不可取悉無所成。其色想者本無所生,眾生不解。適見色已,其以解色,界無所生則無有界,以解色界了色本末,無去來今虛無自然,嘆詠光斯緣合所謂也,色界如是,以眼識故。
「真諦觀者知之無界。云何觀之?無眼識種,其眼色者則無處所,本淨所致眼色叵得悉無所有,眼識無法假號現耳,眼識不合無真實形,眼識之界因顛倒雜,從宿世成,現在因緣之所見縛,與因緣會號曰眼識,用眾生在顛倒。
「若至聖見分別了之,眼識無界。所以者何?眼無所成,十二因緣起對合生,託於所作假號眼識,慕樂識行起所習行合成於識,雖有所覩皆虛不真,託有形相因緣現耳!
「宣說眼識使眾生了,如來班宣分別眾形,諸想合成故曰識無所成。眼以清淨識之本相因行所趣,故曰所見,雖習眼識故曰無界。所以者何?眼不求斯我得眼識,及與不得。了之色識無獲令自然。所以者何?無所成故也。假託有言而現斯義,為眾生故救攝危厄。眼本所行意念是地,識相自然眼界色界識界,三事合成諸界集會,因緣業相宣諸法會,故有託眼色識。如是計惟,是以便入眾生達彼無眼,無有色界亦無識界,如是所教斷除諸著。
「若能有了如來所達覺眾方便,則能曉解一切三界則無有界。所以者何?計於諸界實無有界,色不可得,耳聲識界亦復如是。鼻香識,舌味識,身觸識,意法識,計挍思惟觀無所成,意界虛無不有真實悉無所有。
「又是種者則無所成,猶如有人下種在地稍稍生牙,水為因緣日光照之,其種所牙無所造行,其種不與牙共合成,因種生牙,種不離牙牙不離種,意界如是,從其意業顯現種矣!
「故有意界,意不離念,念不離意,意界雖別因緣合成,其意界者無內無外意無中間,皆由宿命本行所立,悉由意業因界合會,現在因緣之所合生,故假曰意。從己所部罪福所生,十二緣起顯有所宣,故曰意界。
「方便說之欲令眾生解其本末,究竟求之實無本末不可得之。所以者何?心自放逸無處所故。所有至識柔軟言辭,其意界者悉無真諦,無有過去當來現在,明者曉了意界無界法界無有。
「何謂觀察法界自然,悉無所有而不可得?法界無成不得形像,唯顛倒立無有人壽,從虛偽生興受識矣,故曰法界。
「何謂曉了法界之無顯現其界?所以者何?其法界者則無所有,從因緣生,以因緣生故曰無界。所以其界因緣合成轉成顛倒,如來、至真解眾生界,故曰法界。託集假號,法界無內亦無有外亦無中間,然住合結除善不善法,斷一切諸義,宣佈道教,故曰奉行。
「論無所有法界虛空,無成就形假有號耳。法亦如是無所成像,以斷法想取現要說,悉無境界故先嘆之。無去來今為現在緣而見繫縛,從緣合成,眾生不解。明者曉了而證明,法界無界不多不少,則以方便因言法界。
「其了法界,皆除一切三界所生,以斷諸法無說法界,因緣言相用處諸法,故曰究竟。明者宣曰無所生相。所以者何?法界之相悉無所成,法界無處,無處非處,無合住處,亦無不住。察了法界永無所住,法界無生,無能者,無合會處,無合無散,法無所造亦不成就,以能如是觀法界者,則察意識而無有識,當作何觀?
「無生界則曰識界。所以者何?計其意識無所有故,虛偽不實合於顛倒,從意念有故曰意識,由因愚冥凡夫所行,唯賢聖達見知之耳。以二事宣意識所緣,用眾生類不能解了,明者所別從虛無,不真正想所生有意識。其意識界無有殊特,班宣究竟假託有言,借於眾生,不解意識本末無界,因緣所集輪轉無際。
「諸賢聖等不求識界,無內無外無有中間,明者曉了其意識者不覩意識,皆從緣起從顛倒興,以二因緣而有眾生,不真思想受於虛偽,從心行生,隨俗相有意識耳。
「眾生本心從是緣現,意識無去當來現在,意識計本亦無所著,意識所在無去無來無所存立,意無所住。所以者何?意識本淨則無有二無相無二,所在立處而不可見,明者曉了意識如是。其意識者無有法說,無合會亦無離別,無所生想無言教相,獨賢聖了。
「何謂識界?從所來者無所從來,無有因緣。所以者何?其意識界從因緣生,察其本末無有見者,明者曉了意成如是,本無有作,眾生自造悉無所生,眾生所出相無所生。」
佛言:「持人!若有菩薩當作是觀,曉了意識則無識著。」
持人菩薩經曉三界品第六
佛告持人:「菩薩大士以曉意識,則不著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當作是觀,雖存三界,不見欲色無色之界。既有是界,悉暢無界,班宣光顯眾生本末,在於欲界而自示現,在色無色而自示現,在是諸界現無有界,粗示要說,曉了諸法自然無界,三界之事無形無處,從因緣生,流於三界輪轉無際。
「智者分別三界所有境界悉無所有,從虛無合顛倒而有,是能覺了則解虛偽,自然永無便捨生死。眾生以除顛倒之業便棄三界,如來、至真頒宣三界,眾生所在悉無有界,無智習之迷惑作是,本淨自然而無有界,不猗三界,明者解之,此無有界。
「觀是三界眾生無界,己身虛空無有若干,一切諸法從因緣生,從顛倒合假有號耳。則無所成空而無作,自然清淨等御虛空,於一切界悉無所有,猶如虛空悉無所有。所以者何?究竟永寂,虛空本淨而不可獲,一切諸界亦如是矣!無內無外無有中間,界無有界,悉無所著皆無所生,諸明智者不有所生亦無所得,無住無不住、不等不邪本淨無獲。智者明瞭,不獲假託無念不能,由是智者不以諸界為境界也,相無所生隨俗名耳。無所分別以無生想,若滅是已無一切界,假有言耳。究暢本末悉不可知,以不可知一切亦然,明者所覩。」
佛言:「持人!若有菩薩暢了如是,解十八種及與三界,眾生之界及己身界、上虛空界達之平等,以觀如是則應平等不見境界,以無所見解一切界,假託言矣!
「一切諸界悉無有界,好喜入道曉了諸界,解脫眾生其相無二,以見無二並見諸界,以權方便頒宣示眾,十二因起假託有言,開化眾生入究竟義,以暢見慧一切諸界,故曰無形。所以者何?持人!如來、至真不得一切諸法處所亦非無得,無所亡失平等思惟,逮得無上正真之道。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永無所有,本悉自然無成就者,諸界皆空覩實空無,以等如空無所生相,如來如是解一切界。如來不雲諸界自然無界無形。所以者何?其無所有不可強有,以無所有則知自然。
「持人!當知如來所說,若有曉諸法所來,其菩薩大士便能分別一切眾生境界本末,以解本末分別麁細,頒宣諸界合散之義,諸界所入曉無自然,一切諸界虛空界,還自燒然無界無入,假託有辭永不可得,眾生無知故有是耳。猶如幻師工學其術,為諸眾生現若干變,以現諸化不可計形。若干種人不能知者,聞信所化謂之實有;其曉知者知幻自然。」
佛言:「如是,若能曉了幻化虛無眾生欺惑,若有明智,自解己身猶如幻化,了之假託,是世若斯自然知幻。若有菩薩曉了入是,暢幻自然以解自然,世之所居亦復如幻,以權方便為眾生類,現說一切悉如幻化。
「若有聞見解了幻法皆無所有乃至正真,其愚冥者不能達之,故為頒宣暢一切法。若了諸法一切如幻,欲入是義便當學者,深要之法不求得色,以不得色便不斷除,說其不斷除一切界,皆為假託。演諸合散分別諸界,宣權方便所造因緣,根元本末剖判真諦,現世度世有為無為,有順無順諸應不應,宣權方便究竟盡言,有義無義所暢因緣,而說分別處所無處,皆當達是一切如幻。」
持人菩薩經諸入品第七
佛告持人:「何謂菩薩曉了諸入?於斯菩薩觀十二入解其本末。云何觀之?所可觀者得不見眼之所入處,眼無成就悉無所有。所以者何?眼所入者,皆從緣對、從顛倒興,色之所縛、緣起所合。
「有二事因:一曰眼入;二曰從對。坐色故曰眼入,如是眼色有二猗著,眼色所入、色是眼品,自見色已以幻為門,故曰諸入。則盈生受,眼不着色、色不著眼,色不着色、目不著目,皆從緣起。以色為緣故號色入,自以見緣對,故曰有相,以入為業。
「何謂入業?由以顛倒用以豐饒以如究竟,不得入眼諸色之無,其明智者不求諸入便見真諦。從顛倒合愚冥凡夫有二相矣。眼以入色便顯入諦,已解真諦色入於目,無內無外無有中間。其眼眾色無去來今,現目覩色,現目覩色則貪受取,愚冥凡夫所行不可。明智達之虛無無真,思想顛倒便成諸入,諸入自然云何有乎?其無入相皆從緣起,故曰諸入。如來曰諸入虛無,悉從顛倒託於因緣,無有諸作無使作者,眼不召色色不召眼,亦無所知各各寂然。眼色諸入俱共澹泊,無有作者從因緣起,愚冥凡夫心處顛倒,賢聖達之,然無所生無所滅矣!
「無來無去,眼色諸入眼不斷眼,目不想目、色不捨色,便知自然。色不想色。所以者何?各各空故,各各澹泊知自然故。眼不猗眼、色不知色,自然之故。眼色自然無成就者,眼不求眼亦不合散,各各空無,目不習目是我所眼,色不習色色是我所,幻自然相,眼色虛無則曰自然,假託言矣!
「耳聲、鼻香、舌味、身更、心法而不可得,悉無所有亦無所成。所以者何?從因緣起,處在顛倒,立在二因,從心法興諸品入故,故曰諸入。以法因緣假託入門,法不著心,心不著法,法不著法,心不著心,著從緣起以立法事,因心見相不得入法,明智達之。
「求諸入本覩見真諦,皆顛倒合,愚冥凡夫見有二相,無內外亦無中間,心不入法法不入心,無去來今,皆從緣生,愚者不了,明智達之。所以者何?悉無所有處自然故,無意入法無有真相,不得成就假託現耳。
「如是,持人!菩薩以得曉了若斯諸所眾入,便了一切十二諸入,不著不縛便斷諸入,以造立證入諸分別使無所起,曉了無相猶如流水在所合矣!故曰水普無所不入。其十二入亦復如是,所云內外皆從因緣,其水流至多所成就。
「雖言自然不得處所,以見縛著,其諸入者向塵勞門,愚冥凡夫不斷塵勞,故曰入門。眼著於色,耳鼻口身心亦復如是,無所歸趣。菩薩大士曉了自然分別諸入,已分別入悉除眾結。如是,持人!菩薩大士曉了諸入。」
持人菩薩經十二緣品第八
佛告持人:「何謂曉了班宣諸入?十二緣起觀十二。以何觀之?以用諸法悉無明業,故名曰癡;不了無處,故曰無明;不解諸法有生無明,故曰為癡。以不了是何故無明?無明緣故有行,若不達法不行是法,故曰無明緣故便有行。有行緣故生其識,故曰從行致識。有其二相致名色矣,故從識緣而生名色。從名色便生六入,故曰從名色緣得致六入。因有更痛,故曰從六入緣便生所更。因有痛癢,故曰從所更緣致有痛癢。則生恩愛,故曰從痛癢緣便生恩愛。從恩愛緣生所受,故曰從恩愛緣便生所受。從所受便生所有,故曰從所受緣便致所有。從所有便致生矣,故曰從所有緣便致所生。從所生緣便有老病死啼哭愁慼不可意法大患苦會,故曰從生致若干苦。
「以何等故合是眾惱?以無明故。習諸顛倒,從恩愛行忻樂貪慾,其心在在樂慕不捨,是則世俗十二品有緣起自閉,盲冥無目無明羅網,志存疽癩入於幽闇。無明為首,十二緣以觀如是,了斯無明虛偽不真。又其本際而不可知。何以故不可知?不可知,不逮明故。用無明故,其生本際而不可知。若有明智當觀察之,曉了本際則達無際,不起思想亦不無想,便斷眾想。以斷眾想不猗無明,一切諸法不違無明。是諸法者不去無明自大之心。所以者何?以捨無明,以故曰名一切諸法皆為無明矣!以能覺了一切諸法皆無明者,則達明業不更致明,以消無明則曰明業。
「何謂消無明者,解一切法悉無所有,一切諸法皆虛不真,處存顛倒法無所有,假託有耳!是則名曰以斷無明,亦斷有明。明與無明悉虛不真,所曰無明,用無明故有眾行業,便致十二,愚冥凡夫所不能達自投邪冥,悉無所有反造所有,故曰為行。無處無言不言不知,明亦不冥,諸行之業悉本空無,所法無有反行所有,故曰無明之緣使成諸行。
「其行無常,從是非業致眾行來。又察眾行無去來今,其無明空分別無明。諸行本空行悉自然,行無所著,因其無明故生諸行,其無明者不著諸行,明行不斷無明便消,行不除行,是行無明則發闇弊,處存顛倒無明叵得,則曰自然行不可得,亦曰自然。用幽冥塞,故曰無明,用冥無明便立行耳。
「若法無無明無所有,以虛偽法便成無明,行識行無所著行,不起識行。所以者何?行不知行,行無有法所可至奏,從行識生眾顛倒。其行與識,無內無外亦無中間,無起識者,以行逸生其識耳。彼若明智求識不得,識無所生亦無所見,不別於識,名色、六入、所更、痛癢、受、有、生、老病死憂慼啼哭痛不可意大苦陰會,輪轉無際生死不斷,投於五江四瀆之間不能自濟。曉了無根悉無所著,無致無極平等之業,觀十二緣亦復如是,斯名曰明無二,故勤精進求一切諸法,以慕諸法無想不想,是柔順明入十二緣。
「是為,持人!諸菩薩眾曉了頒宣十二緣起在合會緣有所生起,分別無會,是曰逮得解無所生,曉了緣起觀十二緣,不當察生不至權慧。若能達知十二緣起無所生者,乃曰曉了逮無生慧。
「是故,持人!菩薩大士欲入無生慧建立證明,當分別暢十二緣起而奉行之,以餘奉行於諸緣起而無所生,以作是觀,乃謂逮得無所生慧,以能逮得無所生慧,造立證明,乃曰逮得無所從生曉了道慧。
「是故,持人!菩薩大士如是行者,於所生緣而無所生,悉斷三界,因緣證明觀無所生。若有菩薩至無生相,便疾逮得無所從生法忍,輒得親近菩薩之行,己身所奉面緣諸佛而受道決,當逮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得決不久以近受決。又以自己如是色像奉行佛教,是諸正士各便受決得許信樂,分別一切世間諸法以度方俗。曉了十二緣起之元以達緣起,諸佛世尊現在目前,不復恐懼諸魔波旬。若見現在陸地水中,一切諸物覩見生死,已度眾厄拔無明根,如是比像永得安隱覩見正士。」
佛言:「持人!若有菩薩如是解了,吾我所有皆因緣故,若有聞是曉了十二緣起本末,信樂不疑,諸如來所成其根元,不久受決,得無所從生法忍,以受決本如來不久,諸如來便得道決,當逮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持人菩薩經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