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無量方所妙飾間...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祗獲法身 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佛說聖法印經...華嚴經旨歸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門法藏述 夫以。主教圓通盡虛空於塵剎。帝珠方廣攬法界於毫端。無礙鎔融盧舍那之妙境。...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淨土紺珠 釋 虛舟德真 輯 一心(阿彌陀經)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上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時有眾多大苾...止觀義例卷上 天台沙門湛然述 第一所傳部別例 第二所依正教例 第三依正消釋例 第四大章總別例 第五心境釋疑例...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佛常降魔處夏安居中,與舍利弗經行山頂,而說偈言: 「一心善諦...五陰譬喻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靡勝國,度河津見中大沫聚隨水流,即告比丘言:「諸比丘!譬...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長者賢護品第一之一 如...徹悟禪師文集卷上 門人(喚醒、了睿)輯錄 法語 示眾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雜譬喻經 比丘道略集 雀離寺師將沙彌下喻 聖王生九百九十九子喻 兄弟二人共為沙門喻 伎兒作種種伎喻 比丘被擯喻...【五種義】 p0256 顯揚五卷三頁云:五種義者:一、所遍知事。二、所遍知義。三、應遍知。四、得遍知果。五、受用遍知...(術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三門,舊譯曰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三門皆為欲破凡夫實我之執而施設。為凡夫之迷執有偏頗,...
淨土之為教,仰承阿彌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願力,攝取十方一切眾生,凡具信心者,皆得往生。 信者,信有西方淨土...
在電影院排隊買票,我前面是一對年輕戀人,剛排到他們,一位媽媽領著孩子急匆匆擠過來,直接沖售票小姐說:我們的已...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種妙行。利他謂之修福,自利謂之修慧。菩薩發心,勤求無上菩提,菩薩雖知法性空寂,...
一切大乘經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實相般若所流現出來的智慧靈文,被稱為佛的法身舍利。 摩訶迦葉說那些肉身舍利就讓...一隻流浪狗因為偷吃了一戶人家廚房裡的食物,所以被這戶人家的男主人一路追打。流浪狗一路猛跑,終於擺脫了那人的追...
破魔四個重點: 一、多聞法、研求、深入知解魔所行事以及所現境界。 二、持心不貪世間一切,尤其是財、色、名、利、...一進大學,蔚兒就覺得和同宿舍的梅梅很有眼緣,就主動和梅梅接近,很快兩人就成了形影相隨的好朋友。 可有一天,兩人...
我提倡念《地藏經》也有我的原因 我提倡念《地藏經》也有我的原因的。我們眾生造的業太多了,都是下地獄業,先念念《...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發心、修行、證果。發心就是成佛的親因緣,就是種子,就是你對未來的規劃如何。我們淨土宗兩個規...諸位居士!每個夏曆月之初一,本堂舉行金剛法會,都對諸位略說法要,諸位亦能靜心聆聽,實在是個很好現象,本人亦覺...
1、讀佛經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讀經,必先靜坐片刻,默念偈云:【無上甚深微妙法,...有一次,釋尊在舍衛國祇園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個修行道人在河畔的樹下修行了十二年。雖然他修行了這麼久,始終不能除...
【註音版】佛說四輩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
上篇:【註音版】佛語法門經 | 下篇:【註音版】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
解深密經
【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早課(朝時課誦)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註音版】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
【註音版】佛說聖法印經
華嚴經旨歸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淨土紺珠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止觀義例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五陰譬喻經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徹悟禪師文集
佛說雜譬喻經
【佛教詞典】五種義
【佛教詞典】三科

當妄心雜亂之頃,念佛自然隨念寂靜

該讓的讓過,福報在後面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種妙行

學佛為何要讀誦大乘經典
兩隻流浪狗的遭遇

破魔四個重點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為什麼要提倡念《地藏經》

佛法的修學是由內而外,先端正其心
演培法師《學習地藏菩薩的孝親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