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論卷中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無生行品
論曰。菩薩觀行成就之時。知自觀心順理修行。非有生心非無生心。亦非有行亦非無行。但為離增益邊故假說為無生。不於有生生心。不於無生生心故。為離損減邊。亦假說為行。雖非有有行之行。而非無無行之行故。是故立名無生行品。
經曰。爾時心王菩薩聞佛說法出三界外不可思議從座而起叉手合掌以偈問曰。
論曰。別顯觀行有六分中。第一遣諸境相顯無相觀竟在於前。此下第二泯其生心明無生行。就文有三。一者正說。二者讚說。其第三明聞說得益。初正說中有其四分。一者往覆問答。二者反徵問答。三者菩薩領解。四者如來述成。初中有六。一問二答三難四拒五請六釋。初中有二。先經家序。心王菩薩者。從體立名。然心王之義略有二種。一者八識之心御諸心數故名心王。二者一心之法總御眾德故名心王。今此菩薩入無生行證一心王故。從所體以立名也。今此品中明無生行。所以心王菩薩發問出三界外不可思議者。是出所聞之法以為發問之本。其所聞者謂前品說。今且舉後以攝其前。謂最後頌言。超然出三界乃至所成故。
經曰。如來所說義出世無有相可有一切生皆得盡有漏斷結空心我是即無有生云何無有生而有無生忍。
論曰。此二頌是問辭。於中初頌領前所說。上半領前一味法印。下半領次一乘所成。後一頌正發問。於中上半牒無生義。下半問無生忍。既無有生。應無忍心故。
經曰。爾時佛告心王菩薩言善男子無生法忍法本無生諸行無生非無生行得無生忍即為虛妄。
論曰。是第二答。答意有二。先示無生忍相。後顯有得過失。無生法忍者。達法本無生。是則定慧諸行亦無有生。非於無生。有能忍行。故言非無生行。於中有得能忍之行則乖真忍無住無行。故言即為虛妄。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得無生忍即為虛妄無得無忍應非虛妄。
論曰。是第三難。難意而言。若謂有得有忍是虛妄者。則謂無得無忍應非虛妄。反虛妄故。諸學大乘無所得者。作如是計。自謂非妄。為顯彼妄故作是難。
經曰。佛言不何以故無得無忍是則有得有得有住是則有生有生於得有所得法並為虛妄。
論曰。是第四拒。於中有二。不者直拒。何以故下第二釋拒。拒意而言。若彼意謂無得無忍則雖不得有得有忍之有而猶得其無得無忍之無。既得於無者則心住於無。心既有住即是有生。謂有心生於有所得故。亦違於無生無得。是故說言並為虛妄。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云何無忍無生心而非虛妄。
論曰。是第五請。追難路窮意不能詣。故須仰諮。請為將導。
經曰。佛言無忍無生心者心無形段猶如火性雖處木中其在無所決定性故但名但字性不可得欲詮其理假說為名名不可得心相亦爾不見處所知心如是則無生心。
論曰。此下第六為釋。於中有四。先開無得道理。次示無生道理。三者舉非。四者明是。初中有三。謂法喻合。初言無忍無生心者。是牒正在法忍之心。言心無形段者。顯心無所得。形之言體。段之言分。就諸緣中求心體分。若即若離皆無所得。由是道理故無形段。非謂無色形段相也。喻中火性雖處木中者。喻於忍心。雖處理中。其在無所者。就此木中有諸極微。於中都無火性所在。如是理中有恆沙法門。於中求心永無所在。如是火性無處道理。有佛無佛法性常爾。故言決定性故。火性名下義不可得。如是火性雖不可得而其木中非無火性。欲詮此理說火性名。推析此名但有諸字。轉求諸字皆無所得。忍心名相當知亦爾。故次合言。心相亦爾。得忍菩薩知心如是。何得於中能取心生。以之故言則無生心。
經曰。善男子是心性相又如阿摩勒菓本不自生不從他生不共生不因生無生何以故緣代謝故緣起非生緣謝非滅隱顯無相根理寂滅在無有處不見所住決定性故。
論曰。此下第二明無生理。於中有二。先喻次合。喻中有二。先明四不。後顯八不。言四不者。待緣故不自生。自種故不他生。無作故不共生。有用故不無生。又復未生時無自故不從自生。已生時已有故不須自生。自既不成。待誰有他。自他既無。何得有共。有因而生。既不可得。何況得有無因而生。如是求生皆無所得。言不因生無生者。明不無因而生。謂不能生因無而果得生也。何以故下次釋伏疑。疑者意曰。三不可爾。第三云何。意謂菓生種子為親因。地水為疎緣。此二共合故有菓生。云何而言不共生耶。是故問言何以故也。緣代謝故者。明彼二緣先代後謝不得暫停。停時既無則無功用。功用無故俱不生果。如偈說言。諸行皆剎那。住尚無況用。故又求代謝。無生無滅。所以然者。既無暫住則無有生。生無有故。則無有滅。故言緣起非生。緣謝非滅。如是推求隱顯皆無。隱者種子在土下故。顯者芽莖出地上故。根理寂滅者。推其樹根及樹幹理求生菓因畢竟無起。故言寂滅。在無有處不見所住。所以然者。決定性故。決定性義如前所說。
經曰。是決定性亦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入不出不生不滅離諸四謗言語道斷無生心性亦復如是云何說生不生有忍無忍。
論曰。次明八不。非直法爾。唯前四不亦乃具絕一異等八。所以然者。菓種不一。其相不同故。而亦不異。離種無菓故。又種菓不斷。菓續種生故。而亦不常。菓生種滅故。種不入菓。菓時無種故。菓不出種。種時無菓故。不入不出故不生。不常不斷故不滅。不滅故不可說無。不生故不可說有。遠離二邊故不可說為亦有亦無。不當一中故不可說非有非無。故言離諸四謗言語道斷。阿摩勒菓如是絕言。法忍之心亦不異此。故言無生心性亦如是等也。
經曰。若有說心有得有住及以見者即為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是為長夜。
論曰。此是第三舉非。謂有說言無生忍心心體可得住於無生。及與能見無生理者。不了心性。直是妄執能障菩提及其般若。是明不得性淨菩提能證般若。又菩提者。始起菩提。言般若者。菩提之因。不得覺因故為長夜。無始妄想是大夢故。
經曰。了別心性者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無生行。
論曰。此是第四顯是。言了別心性者。即以自心了自心性。如經言。若能以其能取作意還能通達能取作意。如是方乃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無漏智生通達聖諦故。知心性如者。知自觀心體性平等故。是性亦如者。是能知用。用性平等故。如是觀心體用平等。無生無滅無始無終。以之故言是無生行。上明四不之無生者。顯無生理。理通凡聖。今明知如之無生者。明無生行。行別在聖。在聖之行與理一味。遍通之理與智平等。平等一味故聖人所不能異也。有通有別故聖人所不能同也。不能同者即同而異也。不能異者即異而同也。同者辨同於異。異者明異於同。明異於同者非分同為異也。辨同於異者非銷異為同也。良由同非銷異故不可說是同。異非分同故不可說是異。但以不可說異故可得說是同。不可說同故可得說是異耳。說與不說無二無別矣。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心若本如無生於行諸行無生生行不生不生無行即無生行也。
論曰。此下第二反詰問答。於中有八。一舉行難理。二反詰有證。三仰報無證。四反詰有得。五仰報無得。六述無證得。七更陳所疑。八決其所疑。此即第一舉行難理。言心若本如無生於行者。舉前所說行無生義。謂即前言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無生行。謂無生於生滅之行。即是正舉無生行相。言諸行無生者。舉理無生。謂諸眾生五陰諸行本來無生。生行不生者。明理無生異行無生。謂生起行即空不生非由證理滅心不生。言不生無行者。顯理不生類行無生。謂不生門亦無心行。如無生忍無分別行故應即是無生行耶。若如是者一切凡夫莫不證得無生忍矣。
經曰。佛言善男子汝以無生而證無生行耶。
論曰。此是第二反詰有證。詰意而言。汝於入觀無生忍時以依諸行無生之理而得無生行耶。所以如是反詰問者。彼以理無生別異行無生而難理無生亦是行無生故。今詰言。汝入觀時理行別異。有能所耶。
經曰。心王菩薩言不何以故如無生行性相空寂無見無聞無得無失無言無說無知無相無取無捨云何取證若取證者即為諍論無諍無論乃無生行。
論曰。此是第三奉答無證。於中有三。初明無證。二者舉非。三者顯是。初中亦二。前標後釋。如無生行性相空寂者。是總標句。言性空寂。謂觀心體性離生滅相。即前所說知心性如也。相空寂者。觀心知用。用相亦如。即前是性亦如之謂也。下以十無釋此總句。無見無聞者。心性希夷。夷故絕色非像所表。希故絕聲非教所詮也。無得無失者。顯空而無所得。遣生而無所失故。如是四無釋性空寂也。無言無說者。心行既寂不起言說故。無知無相者。心行寂滅遠離二分故。無取無捨者。既無分別無性可取無相可捨故。如是六無釋相空寂也。無生行中如是空寂。云何於中而有取證。作是答時自知前難不成難也。舉非顯是。攻即可知。
經曰。佛言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論曰。此是第四反詰有得。問曰。菩薩未得阿耨菩提。如來何故問汝得耶。解雲。此雖未得究竟菩提。而已證得初地菩提。如法華論曰。八生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謂證初地菩提故。以離三界中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謂究竟滿足如來方便涅槃故。桉雲。是約真如佛性說名菩提。能證見故名得菩提。如經言諸法性空即是菩提。此之謂也。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無得無失無覺無知無分別相無分別中即清淨性性無間雜無有言說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諸可法行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見處所決定性故本無有得不得云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曰。此是第五仰報無得。於中有三。謂標.釋.結。釋中有二。先明所得菩提無所得性。後顯能得諸行無能得相。初中言菩提性者。謂真如性虛通無礙性離闇弊故名菩提。於中本無真性可存。亦乃本無妄想可亡。故言無得無失。如是本覺遠離思搆之覺亦亡率爾之知。故言無覺無知。既無分別之見亦離所行之相。故言無分別相。由如是故非惑所濁。本性離染故言即清淨性。縱非生滅所間橫非能所所雜。故言性無閒雜。無有言說者。能言所言無不絕故。非有非無者。雖非有如而非無如故。非知非不知者。雖非本覺而非不覺故。菩提性然無可得義。諸可法行已下次顯無能得行。如前品說六度之行無非真軌故。言可法亦如是者。同前無得故。一切法行者。六度等行。不見處所者。不見得失覺知乃至有無知不知等所可行處故。與菩提平等平等。所以本無有能得不能得也。云何已下總結無得。
經曰。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心行不過無相體寂無生。
論曰。此下第六如來述成。於中有三。一者正述。二者舉非。三者顯是。初中亦三。總述.別述.後還結成。初言如是如是者。述前無證及後無得。一切已下第二別述。先述無生後述寂滅。言無生者。是無生行。述無能證能得。言寂滅者。是寂滅理。述無所證所得。初言一切心行者。所有出世無分別智相應心行不取諸相證會無相故。言不過無相體於空寂冥然無生故言體寂無生。
經曰。可有識識亦復如是何以故眼眼觸悉皆空寂識亦空寂無有動不動相內無三受三受寂滅耳鼻舌身心意意識及以末那阿梨耶亦復如是皆亦不生寂滅心及無生心。
論曰。此是第二述寂滅義。謂諸世間八識空寂。於中有二。一者例前。二者廣釋。初言可有識識。總攝所有世間八識。如言處處。攝一切處故。亦如是者。空寂之理同前出世心之無生故。何以故下第二廣釋。眼者眼根。眼觸即是遍行中觸。依三和生。令三和合欲明散空故偏舉之。識亦空者。眼觸既空眼識不生故。無有相續遷動亦無剎那不遷故。言無有動不動相。言內無三受者。三受生起本來寂滅故。諸心數中觸受相近。有大勝能故舉此二通遣餘法也。耳鼻舌身者。謂耳耳觸耳識等也。心意意識者。是第六識。未來名心。過去名意。現名意識。依隨轉門舉此三名。為顯三世皆空寂故。末那梨耶第七第八皆同眼識故亦不生也。廣釋文竟。次言寂滅心者。近結八識空寂之文。及無生心者。遠結體寂無生之文。
經曰。若生寂滅心若生無生心是有生行非無生行內生三受三行三戒。
論曰。此是第二舉非。謂有所得。大乘學者不空八識違其寂滅。故言生寂滅心。不知出世心之無生。謂有心生證無相理。故言生無生心。直是世間流轉之行而乖出世無生忍行。故言是有生行等也。言三行者。身口意作通善不善。言三戒者。身口意止唯取其善。生此三行三戒為因而生三有具受三受。如是流轉不得解脫。
經曰。若寂滅生心不生心常寂滅無功無用不證寂滅相亦不住於無證可處無住總持無相即無三受等三悉皆寂滅清淨無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禪無生無行。
論曰。此是第三顯是。言若寂滅生心不生者。反前若生寂滅心句。遣諸生心不取生故。心常寂滅無功無用者。反前若生無生心句。離諸生滅起動之相亦無作意分別功用故。不證寂滅相者。雖遣生起之心。不存寂滅相故。亦不住於無證者。雖無取寂滅相不墮無證過故。可處無住者。總明離住著過。諸可住處皆無所住故。可住處者。若遣生起則可住寂滅。若遣有證則可住無證。如是可處皆無住故。總持無相者。總顯具功德。謂無生心持諸行德而同一味無差別相故。則無三受等三者。反前內生三受等句。遠離流轉因果相故。悉皆寂滅者。達三受等本來空故。清淨無住者。能達之心無住空故。不入三昧者。能亡世間入定心故。不住坐禪者。亦遣世間住禪靜故。若能如是則無生起之心亦無分別之行。故言無生無行也。
經曰。心王菩薩言禪能攝動定諸幻亂云何不禪。
論曰。此是第七陳疑。疑意而言。凡諸禪定能攝掉動之念令定散亂之心。云何出世無生行心亦不入住於禪定耶。如其不禪則應是動。有如是疑故乘彼問也。
經曰。佛言菩薩禪即是動不動不禪是無生禪禪性無生離生禪相禪性無住離住禪動知禪性無有動靜即得無生無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動以是智故故得無生般若波羅蜜。
論曰。此是第八決疑。言禪即是動者。謂世間禪雖非散亂而取境相。取相心生生起動故。能離如是生動之禪乃能得入理定。故言是無生禪。如是理定性無生動。故言禪性無生。非直無生亦無住寂。故言禪性無住。若有生則是相。有住著則是動。今即反此故言離生禪相。離住禪動。上來諸句明理定相。知禪性下顯理智相。唯就一體義分為二。知禪性無有動者。知禪性無生故。無有靜者。知禪性無住故。即得無生者。得理無生故。無生般若者。得行無生故。亦不依住者。謂無生智不依理住離能所故。心亦不動者。雖不依理住而非生心動故。由如是智能到彼岸。故言般若波羅蜜也。上來八分合為第二反詰問答。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無生般若於一切處無住於一切處無離心無住處無處住心無住無心心無生住如此住心即無生住尊者心無生行不可思議不思議中可不可說。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一切處者。一切真俗動寂等處。言無住者。於此一切無所得故。言無離者。於此一切無所不得故。所以然者。彼一切處悉皆非然非不然故。心無住處者。無所住處故。無處住心者。無能住心故。無住無心者。合前二句。以無有處有住之心故。心無生住者。不無無生無住之心故。如此住心者。結前於一切處無住乃至無離。無離之義假說住故。即無生住者。結前心無住處乃至心無生住。住即無住。無住即住故。心無生行不可思議者。離言絕慮故。不思議中可不可說者。以離言亦離離言故。以離言故言不可說。離離言故亦可得說。言可說者。非不然故。不可說者。非是然故。故總說言可不可說。如說言說有可不可。當知其思亦有可不可。但舉一邊影顯之耳。
經曰。佛言如是如是。
論曰。此是第四述成。如前領解非直契當道理。亦乃仰稱佛說。所以重言如是如是。長行正說竟在於前。
經曰。心王菩薩聞如是言嘆未曾有而說偈言。
論曰。此下第二以偈讚說。於中有二。先序後頌。聞如是言者。聞此一品之內佛言也。
經曰。滿足大智尊廣說無生法聞所未曾聞未說而今說。
論曰。此下三頌非別頌文但是總嘆。於中有四。法喻合結。此是第一法說。讚歎未說而今說者。雖前廣說。而今此經言略義豐文省理詳。若斯之妙未先說故。
經曰。猶如淨甘露時時乃一出難遇難思議聞者亦復難無上良福田最上勝妙藥為度眾生故而今為宣說。
論曰。此下二句是第二喻。言甘露者不死之藥。以喻此經能出生死。次有四句。是第三合。無上良福田者嘆能聞者。最上勝妙藥者合所聞法。下之二句第四結也。
經曰。爾時眾中聞說此已皆得無生無生般若。
論曰。此是第三時眾得益。地前凡夫聞說此品能得初地無生忍故。
本覺利品
論曰。一切有情無始已來入無明長夜作妄想大夢。菩薩修觀獲無生時。通達眾生本來寂靜直是本覺。臥一如床以是本利利益眾生。此品顯是道理故名本覺利品。
經曰。爾時無住菩薩聞佛所說一味真實不可思議從遠近來親如來座專念諦聽入清白處身心不動。
論曰。別明觀行六分之中此下第三明本覺利。依無生行能會本覺。方得普化饒益一切。由是義故次演說之。就文有三。一者廣明本覺利益。二者以偈讚頌。三者時眾得益。初中有二。一者因動明靜略標本利之宗。二者從微至著廣說本利之義。初中有三。一者寄身移動以標本利。二者因言往覆以標本利。三者放光讚頌本利。初中言無住菩薩者。此人雖達本覺本無起動。而不住寂靜恆起普化。依德立號名曰無住。無住之德契合本利。故因此人以表其宗。言一味真實不可思議者。則前品說心無生行不可思議等也。從遠近來親如來座者。其先座處去佛座遠。聞前品已遷至近處。表其先時未聞深法。位在凡愚去佛果遠。今聞佛說得本覺利。自知當得佛果在近也。專念諦聽入清白處身心不動者。已近佛座時專念於諦聽。入本清淨明白之處。隨本覺靜身心不動。因此即表入本覺時達本無動得無所得也。
經曰。爾時佛告無住菩薩言汝從何來今至何所無住菩薩言尊者我從無本來今至無本所。
論曰。此下第二因言往覆。於中有三。問.答.述成。第二答意明從凡位來至聖位。至聖位時顧尋古今。古在凡位始發趣時自信己心本無起動。起動之本不可得故。今至聖位得無生時證知自心本來無生。生起之本無所得故。故知始從無本處來。今所至處亦無本所。既舉無本。當知無末。無末無本者。無來無至矣。但仰順佛問之辭假寄來至之言。雖復不有來至而非都無來至故。故因來至顯無來至。至所來處同無本故。
經曰。佛言汝本不從來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是大菩薩摩訶薩。
論曰。此是述成。述成意言。來處至處既同無本。無本處同則無來至。所以然者。來處不異於至處故。本無從來。至處既同於來處故今無所至。又復來處既無本故無來不來。今所至處亦無本故無至不至。既無來無至本來寂靜。故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既得本利自利利他。故言是大菩薩摩訶薩也。
經曰。即放大光遍照大千界而說偈言大哉菩薩智慧滿足常以本利利益眾生於四威儀常住本利導諸群庶不來去去。
論曰。此下第三如來放光表讚菩薩。於中有二。先經家序。所以放大光明照大千界者。為表得大智慧光明照世間闇令得光明故。證成如來前所讚故。大哉菩薩者。別讚無住菩薩。智慧滿足者。以無所知無所不知故。於四威儀常住本利者。如前所序從遠近來親如來座。因此示現本覺利故。不來去去者。寂而恆化故。言不來者。隨所導化令得出世不退還故。言去去者。隨得不退展轉出離而善逝故。
經曰。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唵摩羅。
論曰。此下第二廣演本利之義。於中有二。一者直廣。二者重演。初直廣中先問後答。以何利轉者。是問能化轉利義。問前導諸之句。而轉眾生等者。是問所化轉諸識義。問前去去之句。一切情識即是八識。唵摩羅者。是第九識。真諦三藏九識之義依是文起。如彼章說。
經曰。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
論曰。是答正廣本利之義。於中有二。先標後釋。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者。是標能化之本。而轉諸識入唵摩羅者。是標所化之轉。釋中有二。正釋轉釋。正釋中言一切眾生本覺者。釋前能化之本一覺。一切眾生同一本覺故言一覺。諸佛體此乃能普化故言常以。以此本覺令他覺故。故言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者。是釋所化轉入之句。本覺正是唵摩羅識。得本覺者。是釋入義。入本覺時覺諸八識本來寂滅。覺究竟故諸識不生。故言諸識寂滅無生。是句正釋轉諸識句。此文具顯本始二覺。謂一切眾生本覺等者。是本覺義。覺諸情識寂滅無生者。是始覺義。是顯始覺即同本覺也。何以故下第二轉釋。釋前始覺所覺寂滅。雖諸八識隨緣動轉。而求定性皆無所得。故言決定本性本無有動。本無動故本寂滅也。
經曰。無住菩薩言可一八識皆緣境起如何不動。
論曰。此下第二重演。於中有二。先演始覺。後演本覺。初中亦二。一演諸識空寂。二演諸識無生。前是始覺之所覺。後是能覺之始覺。初中即有六番問答。於中有三。一者前二問答正明空寂。二者第三問答明不同相。三者後三問答明不異相。此初問答明無起動。言可一者。一切之謂。謂一切眾生所有八識。皆緣境起者。四緣之中且舉緣緣以難不動。
經曰。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論曰。且遣境緣顯識無起。
經曰。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如何見佛言見即為妄何以故一切萬有無生無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見。
論曰。此下第二問答明見是妄。妄故真空。謂境空故見有境即是妄。見亦空故計有見亦是妄。釋中有二。總明別顯。總明者。陰界等有本不自名我為色等。但由妄心名為色等。是故一切悉皆空寂也。別顯中言一切法相亦如是者。謂外山河等六塵法相。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者。內色受等五陰之身。身體尚無。何有見用故。
經曰。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識空覺亦應空佛言可一覺者不毀不壞決定性非空非不空無空不空。
論曰。此下第三番明覺不覺之不同相。問意言覺亦應空者。從緣生識既空。從緣起覺亦空。識既空故其見是妄。覺亦空故其覺亦妄也。佛答意言一切覺者。不壞道理故非可空。不存自性亦非不空。是故覺中無空不空。諸識不爾。妄取諸法違反真理。可空可遣。如是不同。何得相類也。決定性者。謂真如性不可破壞。性自爾故。言不毀者。不取有相。以傷空故。言不壞者。不計無性。以損真故。謂不毀壞於決定性也。
經曰。無住菩薩言諸境亦然非空相非無空相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決定決定性根無有處所無住菩薩言覺亦如是無有處所佛言如是覺無處故清淨清淨無覺物無處故清淨清淨無色。
論曰。此下三番明不異相。於中前二番明覺與境同相。後一問答顯覺與識同相。初中前番明境同覺。謂諸妄境本來不有。既無其有。何有空相。既非有空。何得無空。故言非空相非無空相。以此而言則不異覺。答中言性本決定者。明本不有故非空相。無有處所者。明非有空故非無空也。後番問答明覺同境。覺亦如是者。覺亦緣生。本性空故。答中言清淨無覺者。覺空之理離一切相故曰清淨。覺性既空空中無覺。如色空中無色相故。前明境同覺者。以境非空非不空義同於前覺非空非不空義。今明覺同境者。以覺性空無相之理同於境空無相之義。二文不同應如是知。
經曰。無住菩薩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佛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何以故色無處所清淨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淨無上無有起處識無處所清淨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
論曰。此第三番明識同覺。心眼識者。謂眼識種子積集之心及此種子所起眼識。略舉此二標其性空。下就四緣明眼識空。色無處所者。色性自空故。清淨無名者。空中無色故。不入於內者。不與眼根作境界故。是明所緣緣空也。眼無處所清淨無見者。眼性空中無眼根故。不出於外者。無能行於色境界故。是明增上緣空也。心無處所清淨無上者。種子空中無種子故。四緣之內為上首故。無有起處者。無親起識之處所故。是明因緣空也。識無處所清淨無動者。既無三緣眼識不起故。無有緣別者。以無緣色了別識故。是明等無間緣及眼識空。緣者前滅之緣。別者後生了別。此二皆空故言無有。如是四緣及識皆空故。總結言性皆空寂。如說眼識四緣皆空乃至意識應如是說。謂法無處所清淨無名不入於內。意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淨無上無有起處。識無處所清淨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此中意者是第七識。此中心者是第八識。是明八識。皆悉空寂所以同於一切覺空也。
經曰。性無有覺覺則為覺善男子覺知無覺諸識則入何以故金剛智地解脫道斷斷已入無住地無有出入心處無在決定性地其地清淨如淨瑠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覺妙觀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諸識不生。
論曰。是第二明諸識不生。欲明本隨無明諸識生起。今隨始覺還歸心源。歸心源時諸識不起。識不起故始覺圓滿。於中有二。略標廣釋。標中亦二。初言性無有覺覺即為覺者。是標始覺圓滿章。覺知無覺諸識則入者。是標諸識不生章。言性無有覺者。謂空性中非但無識亦無始覺。覺知無覺之理則為始覺之智故言覺則為覺。言覺知無覺者。牒前始覺。始覺圓時八識不起。隨覺無覺無諸識故。隨覺究竟歸心源故。故言諸識則入。何以故下釋中有二。先明因滿。後顯果圓。金剛智地者。謂等覺位始覺因滿。金剛喻定義如前說。今約覺因名金剛智。解脫道斷者。不生因滿。然此中斷有其二義。若對生得無明住地。即金剛心為無間道。妙覺初心為解脫道。無間道時與無明俱。解脫道起方能正斷。若對諸識戲論種子。則其前心為無間道。與彼種子俱起俱滅。最後一念金剛喻定是解脫道。正斷種子。今約斷其種子義門故言金剛解脫道斷。此時現有異熟識者。由其前念種子所生。生起因果不同時故。此後異熟不更生者。此時已斷一切種故。故知此言解脫道斷正是諸識不生之因。次顯其果。於中有二。先明覺圓滿。後顯識不生。初中言斷已入無住地者。金剛解脫斷種子已即入妙覺無住之地。二諦之外獨在無二故言無住。無住之心雙泯二諦故無出俗入真之異。既無出入不在空有故言心處無在。無在之處唯是一心。一心之體本來寂靜故言決定性地。一心顯時八識皆轉。故於是時四智圓滿。所以然者。即此一心離闇成明。明白清淨無影不照故言其地清淨。如淨瑠璃。是顯大圓鏡智之義。即此一心遠離二邊通達自他平等無二故言性常平等。如彼大地。是顯平等性智之義。如是一心無所觀故於諸法門無不觀察。故言覺妙觀察。如慧日光。是明妙觀察智之義。如是一心無所作故於利他事無所不作。故言利成得本如大法雨。雨潤萬物令成菓實。此智亦爾。利他事成令得本覺。是明成所作智之義。四智既圓是始覺滿也。入是智者已下次顯諸識不生。得是四智正是妙覺之位。故言是入佛智地。是時既歸一心之源。八識諸浪不更起動故。入智地者諸識不生也。上來二分演始覺竟。
經曰。無住菩薩言如來所說一覺聖力四弘智地即一切生本根覺利何以故一切眾生即此身中本來滿足。
論曰。此下第二演本覺義。於中有二。一者正明。二者遣著。初中亦二。先明本覺無二之理。後示除障入證之門。初中亦二。先問後答。問中言一覺聖力四弘智地者。領次前說四智之義。始覺圓滿即同本覺。本始無二故名一覺。無所不為故言聖力。一覺之內俱四大智持諸功德。故言智地。如是四智同一心量皆無不周。故名弘智。如是一覺即是法身。法身即是眾生本覺。故言即一切生本根覺利。本來具有無量性德熏眾生心作二種業。故名本利。由是本覺無二義故無一眾生出法身外。故言即此身中本來滿足。
經曰。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眾生本來無漏諸善利本今有欲刺為未降伏。
論曰。是答述許所問。明本覺中無量性德不為三漏之所染動。故言本來無漏。以此為本生諸善利。故言諸善利本。雖有本覺而由客塵欲刺所覆故。今未得自本覺耳。
經曰。無住菩薩言若有眾生未得本利猶有採集云何降伏難伏佛言若集若獨行分別及與染迴神住空窟降伏難調伏解脫魔所縛超然露地坐識陰槃涅槃。
論曰。此下第二示其除障入證之門。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採集者。明三有欲取生死果故言採。此諸煩惱與心相應故言集。從無始來現行不絕故言難伏。治道方生其力微劣。云何能伏。如是疑也。答中有三。先出所伏。次明能伏。後顯降伏所得勝利。若集若獨行者。眾生心行麁細不定。或時煩惱相應故集。或時離惑心行故獨。離煩惱時猶有法執分別。煩惱俱時即為煩惱所染。故言分別及與染也。次明能伏。謂。依佛經迴其心神。遣人法相住二空理。故言迴神住空窟。此心方起而順道理。故有勝能。彼惑無始而逆道理故不能敵。故言降伏難調伏。是明地前伏除二障。由是伏道入斷道位。漸拔種子乃至永盡。永盡之時遠離四魔。故言解脫魔所縛。次明降伏所得勝利。勝利有二。謂菩提果及與果果。菩提果者。超出有漏五陰聚落坐於道場得無上覺。故言超然露地坐。言果果者。以無上覺證大涅槃。覺知無覺諸識皆入。故言識陰般涅槃也。
經曰。無住菩薩言心得涅槃獨一無伴常住涅槃應當解脫。
論曰。此下第二遣著。於中有二。先明無住以遣有住之著。後示無得以除有得之執。初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獨一者。八識轉時成一覺故。言無伴者。人法二執斯遠離故。無伴之覺常住於涅槃。常住之智解脫一切縛。有作是執故作是問也。
經曰。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何以故。涅槃本覺利。利本涅槃。涅槃覺分即本覺分。覺性不異涅槃。無異覺本無生涅槃。無生覺本無滅涅槃。無滅涅槃本故無得涅槃。涅槃無得。云何有住。善男子。覺者不住涅槃。何以故。覺本無生。離眾生垢。覺本無寂。離涅槃動。住如是地。心無所住。無有出入。入唵摩羅。
論曰。是答正遣有住之執。於中有二。初略破執。後廣顯理。初中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者。設有常覺住於涅槃即是執著縛於涅槃。云何常住是解脫耶。何以故下廣顯道理。理無住故有住違理。違理之心非縛是何。釋意如是。於中有二。先約本覺以明無住。後約始覺以顯無住。初中約無異義以明無得無住。此無異義有其四種。一者本理無異。如經涅槃本覺利。利本涅槃故。是明涅槃。是本覺利。此本覺利是本涅槃。其始覺者即同本覺。所以無異故無得也。二者覺分無異。如經涅槃覺分即本覺分。是明涅槃眾德。即是本覺之德。無異無得如前說也。三者一味無異。如經覺性不異涅槃無異。是明覺性一味無差別相。即是涅槃之無差別。四者無二無異。如經覺本無生。涅槃無生覺本無滅涅槃無滅。是明本覺本無生滅。即是涅槃之無生滅。由是四種無異道理本無異故無得涅槃。是明無能得涅槃覺。次言涅槃無得者。是明涅槃無所得義。既無能得所得。何有能住所住。以之故言。云何有住。即顯常住不應道理。次約始覺以明無住。先標後釋。言覺者者。謂始覺者。釋中言覺本無生者。覺知生死本來無生。所以離著生死之垢也。言覺本無寂者。覺知涅槃本無寂靜。所以離入涅槃之動。心無所住者。不住生死及涅槃故。無有出入者。不見俗有及真空故。入唵摩羅者。一心之體離二邊故。歸此心源故名為入。如是無住方得解脫。故住涅槃不離縛也。
經曰。無住菩薩言唵摩羅識是有入處處有所得是得法也。
論曰。此下第二遣有得執。於中有四。一者正明無得。二者重遣疑情。三者領解。四者述成。初中有二。先問後答。依前入言如言取義。謂無垢識有所入處。入時證得故有所得。有作是疑故作是問。
經曰。佛言不。何以故。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遊行十方經五十年。貧窮困苦。專事求索。而以養身。而不充足。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謂子言。汝執金錢何不取用。隨意所須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錢。心大歡喜。而謂得錢。其父謂言。迷子汝勿欣懌。所得金錢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
論曰。是答正明無得之義。於中有三。謂法.喻.合。初言不者。總非有得。何以故下喻顯無得。於中有四種喻。一者迷子不知有金錢遊行貧苦喻。二者其父示子有金錢令得充足喻。三者喜得金錢喻。四者告非有得喻。初喻中言迷子者。謂諸眾生迷自心源。如來大悲如視一子。故喻迷子。法華窮子局喻聲聞。此中迷子通喻群生。手執金錢者。喻諸妄識。五縛煩惱執著分別。覆自淨心不知有故。遊行十方者。遍計五相及五事故。經五十年者。受五陰生五十惡故。貧者少有世間善故。窮者都無出世財故。困者或墮三途受劇苦故。苦者或生人天受輕苦故。專事求索者。求世間樂作福業故。而以養身者。受人天樂而受用故。而不充足者。受世間樂彌增渴愛盛必有衰無義利故。第二喻中其父見子者。佛歸心源同體大悲。為諸眾生作慈父故。有如是事者。有如初喻所說事故。而謂子言者。為眾生說大乘教故。汝執金錢何不取用者。示有淨心應信解故。隨意所須皆得充足者。若用淨心本覺勝利法身慧命得圓滿故。第三喻中其子醒已者。聞大乘教而生信解。位在地前故。而得金錢者。得入初地正通達位。證見佛性本覺利故。心大歡喜者。後得智中念當現得生極喜故。而謂得錢者。出觀失念有漏心中故起法執。謂有得故。第四喻中所得金錢是汝本物者。示其所證本覺之利本來屬汝非始有故。汝非有得云何可喜者。既本屬汝非今始得。不宜於得生著心故。汝勿欣懌者。遮其分別。謂有所得於中生著而欣懌故。
經曰。善男子唵摩羅者亦復如是本無出相今則非入昔迷故非無今覺故非入。
論曰。是第三合。於中有二。總合別合。總合中言唵摩羅者。此雲無垢。本覺本淨性無改轉似彼金錢性無改故。又金有四義喻。本覺中常樂我淨通合四喻中金錢也。別合中有四句。本無出相者。合初喻中手執金錢故。今即非入者。合第三喻而得金錢。昔迷故非無者。合第二喻。汝執金錢何不取用。是昔迷故不用。而手執故非無也。今覺故非入者。合第四喻。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今覺本物不出自心。既本不出何得有入。非有入故非有得也。
經曰。無住菩薩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經五十年十方遊歷貧窮困苦方始告言佛言經五十年一念心動十方遊歷遠行遍計。
論曰。此下重遣疑情。三番問答次第遣疑。此初番者。問依喻疑。答就法遣。答意而言經五十年。喻於一念心動。十方遊歷。喻於遠行遍計。斯則一念之頃遍計諸法。即於此念其父告言。告言之時即得醒悟。念究竟時得無所得。如覺金錢而無所得。所以父告非為經久。但為顯一念具五十惡故。喻中說經五十年耳。答意如是。是義云何。謂由無明力而起四相。四相無明和合力故。能動一心生住異滅。一心既動帶此四相。是故說名一念心動。如起信論雲。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乃至廣說。於中委悉。如彼記說。
經曰。無住菩薩言云何一念心動佛言一念心動五陰具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
論曰。是第二番遣第二疑。顯所治惡。欲明一念四相攝諸生死故具五陰有五十惡。云何五陰具五十惡。謂識陰有八。即是八識。受想二陰隨識各八。行陰有九。八是相應。一不相應。色陰十七合為五十。言十七者。能造四大。所造十三。謂五根.五塵.法處所攝有三種色。如顯揚說。謂律儀色.不律儀色.及定自在所生色故。且就一門立為五十。如是五十是真實惡。皆是流轉違涅槃故。對彼涅槃真實善故。
經曰。無住菩薩言遠行遍計遊歷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惡云何令彼眾生無生一念佛言令彼眾生安坐心神住金剛地靜念無起心常安泰即無一念。
論曰。是第三番遣第三疑明能治道。令彼眾生者。十信已前一切眾生故。安坐心神者。十住已去安心三空決定不退名安坐故。住金剛地者。初地已上證得法身。離諸滅壞如金剛故。靜念無起者。等覺位中覺其動念本來寂靜令不起故。心常安泰者。至妙覺位得見心源無起無滅。本無動念。無始無終。無起滅故常。無動念故安。無始終故無不泰然。如是修行得究竟覺。即無生死一念四相。以之故言即無一念。為顯是義故。起信論說言。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麁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麁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桉雲。此中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即釋此經心常安泰之句。餘句准釋如前應知。上來大分演本覺竟。
經曰。無住菩薩言不可思議覺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覺利利無有動常在不無無有不無不無不覺覺知無覺本利本覺覺者清淨無染不變不易決定性故不可思議佛言如是。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第四述成。不可思議者。總領嘆深。下別領解。於中有二。先領言句。後領義理。言覺念不生其心安泰者。領前靜念無起心常安泰之句。此是始覺之究竟處。下領義理雲。即本覺利者。領無始覺異本覺義。如論說雲。若得無念者。即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桉雲。實無始覺之異者。是釋經中即本覺利之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者。是釋經中利無有動。如是始覺覺知無異故。以能得常在不無。言常在者。直謂不無。然此中言常而無當有。故言無有不無。既無當於有始覺故。雖不無覺而不有覺。故言不無不覺。覺知如是無覺道理。即知始覺不異本覺故。覺知無覺本利本覺。如是究竟覺知之者。遠離無明所覆故清淨無染。清淨者。本來淨故。無染者。今離染故。永無生住異滅故不變不易。不易者。無生住故。不變者。無異滅故。若如是者。即同真際等於法性。故言決定性故。既同平等離言絕慮。故言不可思議。前已言不思議。今重言不思議者。亦不可思議於不可思議故。佛言如是者。第四述成文。如前所領解。不違道理故。
經曰。無住菩薩聞是語已得未曾有而說偈言尊者大覺尊說生無念法無念無生心心常生不滅一覺本覺利利諸本覺者如彼得金錢所得即非得。
論曰。此是第二以偈讚頌。頌中有三。初之二句總讚能說。次有四句頌前法說。後有二句頌彼喻說。初言說生無念法者。說諸眾生成無念法究竟覺故。無念無生心者。無生死念成無生心故。言心常生不滅者。略頌演文。彼言心常安泰乃至常在不無故。生之言在。滅之言無。故一覺本覺利利諸本覺者者。彼諸眾生無無本覺。是故說言諸本覺者。下之二句頌前四喻。總頌可知。
經曰。爾時大眾聞說是語皆得本覺利般若波羅密。
論曰。此是第三聞法得利。隨所說義隨得利故得本覺利。始覺般若平等無異。如前說故。
入實際品
論曰。言實際者。離虛之稱。究竟之義離幻究竟故名實際。依教修理。理入行入。故名為入。然實際以無際為際。二入是無入之入故名入實際品。
經曰。於是如來作如是言諸菩薩等本利深入可度眾生。
論曰。別明觀行六分之中第三依本利物分竟。此下第四從虛入實。又前品明心生滅門。今此品顯心真如門。就文有四。一者略標大意。二者廣顯道理。三者身子領解。四者時眾得益。初中有二。先開令入方便。後示所入實際。開方便中總標別開。此文總標令入大意。
經曰。若後非時應如說法時利不俱順不順說非同非異相應如說引諸情智流入薩般若海無令可眾挹彼虛風悉令彼庶一味神孔。
論曰。此是第二別開方便。於中即開四種方便。一者知時方便。二者識機方便。三者引入方便。四者出離方便。知時方便者。如經若後非時應如說法時利不俱故。後有三義。佛滅度後故。正法滅後故。五重五百中後五百歲故。言非時者。非純熟時故。非易悟時故。異見盛興相非時故。若於如是非時直應真如說法不當彼時無所利益。時利不並故言不俱。是為知時方便。識機方便者。如經順不順說非同非異相應如說故。順不順說者。若直順彼心說則不動邪執。設唯不順說者則不起正信。為欲令彼得正信心除本邪執故。須或順或不順說。又復直順理說不起正信。乖彼意故。不順理說。豈生正解。違道理故。為得信解故順不順說也。若諸異見諍論興時。若同有見而說則異空見。若同空執而說則異有執。所同所異彌興其諍。又復兩同彼二則自內相諍。若異彼二則與二相諍。是故非同非異而說。非同者。如言而取皆不許故。非異者。得意而言無不許故。由非異故不違彼情。由非同故不違道理。於情於理相望不違故言相應如說。如者而也。引入方便者。如經引諸情智流入薩般若海故。諸情者。大小情慾差別故。諸智者。空有知見差別故。引接此輩皆順道流。令入一覺一切智海。無上菩提深廣義故。如百川流同入大海。大海深廣同一味故如是名為引入方便。出離方便者。如經無令可眾挹彼虛風悉令彼庶一味神孔故。挹者斟也。是取納義言虛風者。謂游空風。能起諸浪。喻諸境界動諸識浪。可度眾生挹境界風故。從前來諸識浪轉。今無令挹識浪靜息也。庶者庶幾。是希望義。言神孔者。謂神仙窟。遠離城邑無事閑靜長生之處。喻大涅槃不死之宅。圓寂平等故名一味。令彼眾生希大涅槃。止諸識浪出離流轉。如是名為出離方便。
經曰。世間非世住非住處五空出入無有取捨何以故諸法空相法性非無非無不無不無不有無決定性不住有無非彼有無凡聖之智而能測隱諸菩薩等若知是利即得菩提。
論曰。是示所入道理。於中有四。一者略明。二者重釋。三者偏執不當。四者達者勝利。初中言世間非世者。世間五法無所有故。住非住處者。常住涅槃無所得故。修觀行者達五空時。出有入空故言出入。入空之時不取空性。雖不取空而不捨空。以之故言無有取捨。既入五空。何故不取。若無取者如何不捨。為答是問故。第二釋諸法空相法性非無。故說入空。非無不無不無不有。故無取捨。言非無者。謂法性理。不同免角故。言不無者。謂觀行者而不遣故。不遣之者非無理故。言不有者。謂觀行者亦不存故。不存之者非有理故。法性如是非定有無。是故達者不住二邊。故言無決定性。不住有無。由是道理故無取捨。第三中言非彼有無凡聖之智者。凡夫存有而背於空。二乘背有而趣空寂。如是不離有無之智而能測量安隱法性者。無有是處故言非也。第四中言諸菩薩者。地前菩薩若知法性不有不無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切言即得菩提。謂即發心知法性時。是時即得無上菩提。是義出華嚴經發心功德品也。上來諸文每言決定性故。何故此中乃言無決定性是不相違。所以然者。無決定義無改定故。
經曰。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大力即從座起前白佛言尊者如如所說五空出入無有取捨云何五空而不取捨。
論曰。此下第二廣顯道理。於中即以四門分別。一顯實際義。二明趣入義。三開入之階位。四示入之方便。初中亦四。一名五空。二明三空。三明空是真。四明真是如。初中有二。先問後答。問者名大力者。此人得入實際法門。遍周法界。無所不為得大自在。故名大力。故於是門開發顯揚。言如如者。佛所說言契當如理故。前如是當義。後如是道理。先領後問。問其二義。一問五空法門。二問無取捨義。
經曰。佛言菩薩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是空心識義是空菩薩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無空相無相之法有何取捨入無取地即入三空。
論曰。如其次第答前二問。五空即顯三種真如。何等為三。一流轉真如。二實相真如。三唯識真如。是義具如顯揚論說。此中前二空即前二真如。後三空是第三真如。是義云何。初三有是空者。由三有愛流轉三界。三界流轉無前後性。剎那無住空無所得。即是流轉真如門也。第二六道影是空者。由善惡業各二品故。六道果報似本現影。影無離本空無所得。即是實相真如門也。後三唯識真如門者。前二是遣所取義名。名義互客不成實故。後一是遣能取心識。能所相待不獨立故。唯識道理最難可入。故開三空遣其能所。能所空故得無分別。菩薩已下答第二問。如是等空者總舉五空辨其理智。空不住空者。空智無住與理平等故。空無空相者。空理無相與智平等故。理智平等無能所相。何容取捨於其間哉。所以入中即入三空。無取地者。謂十地也。
經曰。大力菩薩言云何三空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無真實文言道斷不可思議。
論曰。此一問答是明二空。空相亦空者。空相即是遣俗顯真。平等之相亦空。即是融真為俗。空空之義如銷真金作莊嚴具。如涅槃經言。是有是無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名空空。是明俗諦有無是非差別之相是空空義。空於平等空顯俗差別故。故此差別名為空空。空空亦空者。空空即是俗諦差別。亦空還是融俗為真也。如銷嚴具還為金缾。第三中言所空亦空者。謂初空中空所顯俗。第二空中空所顯真。此二無二故言亦空。是融一諦顯一法界。一法界者。所謂一心。然初空門內所遣俗者是所執相。第二空中所融俗者是依他相。俗有二種相故所遣所融非一也。又初門內遣俗所顯之真。第二空中融俗所顯之真。此二門真唯一無二。真唯一種圓成實性。所以遣融所顯唯一。第三空者非真非俗非二非一。又此三空。初空顯俗諦中道。次空顯真諦中道。第三空顯非真非俗無邊無中之中道義。言如是等空者。總舉三空。不住俗相。不住真相。亦不住於無二之相。故言不住三相。如是不住究竟顯實故言不無真實。雖不無實而非有實。由如是故文言道斷。道斷之言亦不可寄故亦說言不可思議。
經曰。大力菩薩言不無真實是相應有。
論曰。此下第三明空不無真而不有真義。先問後答。問意而言。凡言有無必也相對。不有必無。不無即有。若言不無真實之理則應是有真實之理。凡諸學者每作是計。為遣彼執故作是問。
經曰。佛言無不住無不無不有不有之法不即住無不無之相不即住有非以有無而詮得理菩薩無名義相不可思議何以故無名之名不無於名無義之義不無於義。
論曰。答中有二。一者正答。二者嘆深。初中言無不住無者。先言不無真實句中謂無之名不住無義。是故不無之名亦不當於有義。以之故言不無不有。是明無名之名不當有義之義不有之法不即住無者。雖融俗為真而不守真無之法故。不無之相不即住有者。雖融真為俗而不守俗有之相故。以真俗不住有無故。不無真實無二之理。真俗不無二諦故。不有真實無二之理。故言非以有無而詮得理。是明無義之義不稱有名之名。菩薩已下第二嘆深。於中有二。直嘆釋嘆。無名之名不無於名者。佛所說名不當有義之義故為無名之名。而當無義之義故言不無於名也。無義之義不無於義者。佛所體義不稱有名之名故為無義之義。而稱無名之名故言不無於義也。如是不有名義而亦不無名義。由是道理不可思議也。
經曰。大力菩薩言如是名義真實如相如來如相如不住如如無如相相無如故非不如來眾生心相相亦如來眾生之心應無別境。
論曰。此下第四明真不有如而無不如義。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亦二。先立道理。後問所疑。言如是名義者。如前所說不可思議之名義相。名義相稱無倒無變故名真實。如是名義遠離能所一味平等故名如相。如是名義平等如相諸佛如來所體故言如來如相。如不住如者。是明無名之如名當於無如之如義。如無如相相無如故者。無如相之如相稱於無名之如名。如是稱當能所平等故。若名若義非不如來也。相無如者。如相無如。如相正是無相為相。當知如無如相是明不有如之無相。相無如者。是明不有無相之如。如之體相雖是不有而亦不無如之體相。如是無如相之如相方稱無名之如名也。眾生心相相亦如來者。謂諸眾生分別心相相即非相無不平等。是故彼相亦是如來。上來正立平等道理。次言眾生之心應無別境者。是問所疑。眾生心相既是如來。則眾生心應無別境。無別境者。即無分別。無分別故應無染污。無染污故即無三界。有作是疑故作是問。
經曰。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無別境何以故心本淨故理無穢故以染塵故名為三界三界之心名為別境是境虛妄從心化生心若無妄即無別境。
論曰。是答所疑。先與後奪。與者就自性淨。本無染故。奪者約隨他染。有別境故。自性淨者。如寶性論引經說言。善心念念滅不住非煩惱所染。不善心念念滅不住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乃至廣說故。即是染而不染門也。隨他染者。夫人經言。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即是不染而染門也。心本淨故理無穢故者。自性淨心本覺之理非諸塵穢之所入故。以染塵下奪其所問。於中先顯不覺染塵。後對不覺略示始覺。不覺中言以染塵故名為三界者。住地煩惱略有三種。謂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以此住地起三界愛。三界愛故三界心生。由是妄心。變作虛境。以之故言從心化生。次明始覺。心若無妄者。依理觀行妄心不生故。即無別境者。妄作境界隨心滅故。上來四門合為第一廣實際義。
經曰。大力菩薩言心若在淨諸境不生此心淨時應無三界佛言如是菩薩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見諸境唯所見心心不幻化即無所見。
論曰。此下第二廣趣入義。於中有四。一者總明趣入。二者別顯趣入。三者入之離過。四者入之離邊。初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此心淨時應無三界者。初地已上證見本淨故。隨所應得三界滅無。三界事相者。或於初地或第八地而得滅無。三界自性者。等覺位中而得滅無。三界習氣至妙覺位方得滅無。此義具如二障章說。答中總許故言如是。三界滅無時心境不相生。所以然者。唯心妄見變作境界。心無妄時則不作境。境界無故不生心也。
經曰。菩薩內無眾生三性空寂則無己眾亦無他眾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即無三界。
論曰。此下第二別明趣入。於中有二。一者總標舉數。二者問答別顯。此是初文。內無眾生者。謂十住位得內人空故。三性空寂者。十行位中得內法空故。則無己眾亦無他眾者。十迴向位得平等空遍遣自他人法眾故。所言眾者。眾生名眾。五陰之法亦名五眾故。是相似空未得真證。乃至二入者。通舉地前地上入數。
經曰。大力菩薩言云何二入不生於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為無有分別是名理入。
論曰。此下問答別顯。問中有二。先問後難。答中亦二。先答後通。答中有三。牒數列名次第辨相。此中理入者。順理信解未得證行故名理入。位在地前。行入者。證理修行入無生行故名行入。位在地上。理入文中有其四句。深信已下乃至翳障。是十信入。不一者。謂眾生相不異真性而非一故。不共者。非亦一亦異故。第二句言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者。是十住入。悟眾生空故不來去。於人空門靜住其心覺察佛性無去來故。第三句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者。是十行入。已得法空依法空門諦觀佛性。不有法相不無空性故。第四句言無己無他凡聖不二等者。是明十迴向位。理入已得自他平等空故心如金剛堅住不退。梵網經中名十金剛。仁王經中名十堅心。是十迴向之異名也。
經曰。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我救度眾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
論曰。是明地上證入之行。心不傾倚者。如理智心不攀緣故。攀緣之心不生起故。影無流易者。如理之境離三際故。流變境像不復現故。所有一切世間福樂乃至菩提大涅槃果。於是一切皆無願求。通達平等無此彼故。故非境界風所鼓動。是明自利行入。捐離己下令他入行。以證二空離人法相故。能普遍救度一切。雖心無生亦無境相。而不取其寂滅之性恆不捨於一切眾生。以之故言不取不捨。如是二行名為行入。
經曰。菩薩心無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為入。
論曰。此是第二通彼所難。證理之心遠離生滅無始無終故心無出入。無出入已亦無昔日出入之心故無出入心。去昔有出入心。入此不出入心故言入不入故故名為入。如是前難得善通也。
經曰。菩薩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虛棄何以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爾清淨。
論曰。此下第三能入離過。於中有二。略明廣釋。此即略明。如是入法者。謂入實際無出入法。是不無法能所平等離諸過患具諸功德。非心非影者。心境平等離能所故。法爾清淨者。無始無終離諸相故。
經曰。大力菩薩言。云何非心非影。法爾清淨。佛言。空如之法。非心識法.非心使所有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不相應法.非心無為相應法.非所現影.非所顯示.非自性.非差別.非名.非相義。何以故。如故非如之法亦無無如無有無如非無如有。何以故。根理之法非理非根。離諸諍論。不見其相。菩薩如是淨法。非生之所生生。非滅之所滅滅。
論曰。此下第一廣釋離過。先問次答三領四述。答中有二。先釋非心非影之句。後釋法爾清淨之句。初中亦二。先明入法離諸心影。後明心影無非如理。初中言空如之法者。入實際時遠離諸相曰空。能所平等曰如。如是入法離諸心影。心影差別略有六雙。一者心及心所為雙。二者虛空與色為雙。三者不相應行及諸無為為雙。四者影像及與本質為雙。五者自性差別為雙。六者名言及與相義為雙。此六雙中初之一雙能緣心類。後五雙者所緣影類。離此六雙故非心影。如其次第有六雙句。非心識法者。以離八識心故。非心使所有法者。以離六位心所有法故。非空相法者。離無色相虛空法故。非色相法者。離顯形表三種色故。非心不相應法者。離二十四不相應行故。非心無為相應法者。離餘七種無為法故。依心所顯故名心無為。三種無為之相相應法故名相應法。亦離三種真如法者。入證門中無三別故。非所現影者。離方便觀之所顯現本法同分之影像故。非所顯示者。亦離影像之所顯示本質之法骨鎖等故。非自性者。離色心等之自性故。非差別者。離無常等差別相故。非名者。離名句文能詮相故。非相義者。離名所詮相當名之義故。何故離此六雙相者。能所平等無差別故故言如故。非如之法已下第二明心影法無不如理。非如法者。謂前所非六雙法相。亦無無如者。如理遍通故。無有無如者。無一有相之法而無如理者故。非無如有者。設有無如之法可得為有。既非非如之法不得為有故。何以故下釋非有義。根者。樹根喻於種子。理者。木理喻於現法。如前菴羅果喻中說。離諸諍論不見其相者。覺慧求之無所得故。上來二分廣非心影。如是淨法已下次廣法爾清淨。非生之所生生者。離生相故體非生故下句亦爾。離滅相故體非滅故。如是淨法離有為相無生無滅無始無終。由是義故法爾清淨也。
經曰。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法相不合成不獨成不羈不伴不聚散不生滅亦無來相及以去相不可思議。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不合成者。非心非心所。心與心所別體相應故。不獨成者。非自性非差別。是二義別無二體故。不羈者。非名非義故。名義互為客故。不伴者。非影質故。影質相類而為伴故。不聚散者。非空非色故。聚集為色散壞為空故。不生滅者。非不相應非無為故。不相應行是生起故。諸無為法滅所顯故。此領前說離六雙義。亦無來相者。非生之所生生故。及以去相者。非滅之所滅滅故。是領後說法爾清淨。初言不可思議者。非如之如離心言故。後言不可思議者。離心之心亦離二故。
經曰。佛言如是不可思議不思議心心亦如是何以故如不異心心本如故。
論曰。此是第四述成。如其次第述彼二種不思議句。所言心者。謂入證心。無心之心入於不入故不思議。如不異心者。釋前不思議。心本如故者。釋後不思議也。
經曰。眾生佛性不一不異眾生之性本無生滅生滅之性性本涅槃性相本如如無動故。
論曰。此下第四所入離邊。於中有二。先明佛性離一異邊。後顯如如離有無邊。初中有二。略明廣顯。此即略明。此中亦二。先離一異。後釋離異。離一異者。謂眾生與佛性不一亦。不異故。言佛性者。真如佛性。如涅槃經言。佛性者名第一義空故。若一若異皆有過故。眾生之性本無生滅者。此下釋離異義。不一之義易可見故。此句明人不異佛性。生滅之性性本涅槃者。是明生死不異涅槃故。性相本如如無動故者。眾生人性生滅法相本來是如故不異也。
經曰。一切法相從緣無起起相性如如無所動因緣性相相本空無緣緣空空無有緣起一切緣法惑心妄見現本不生緣本無故心如法理自體空無如彼空王本無住處凡夫之心妄分別見。
論曰。此下第二廣顯。此中唯廣離異邊義。一切法相從緣所生。一切果法從緣有故即無生起。起相性如如無所動也。下明能起諸緣亦空。因緣性相相本空無者。種子因緣無所有故。緣緣空空無有緣起者。所緣緣法非一眾多莫不皆空故曰空空。是故無緣之能起也。一切緣法惑心妄見者。謂增上緣等無間緣唯心妄見故亦空也。現本不生緣本無故者。結成二空。緣所現果本來不生。能起諸緣本來無故。心如法理自體空無者。前說因果是所取法。所取法無故能取心亦空。如說所取法空道理。能取心體亦如是故。上來法說。下引譬喻。言空王者空有二。一者空界謂明暗色。二者空王謂虛空法為一切色之所依故。如王為諸民之所依故說虛空名為空王如是空王本無住處。而凡夫心妄計分別。此處虛空彼處虛空唯是妄見。無此無彼。因果諸法當知亦爾。妄心所取無因無果。是約遍計所執因果。而作是喻妄見處故。
經曰。如如之相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菩薩如心之性不無自體自體不有不有不無菩薩無不無相非言說地何以故真如之法虛曠無相非二所及。
論曰。此是第二明如如法離有無邊。於中有四。初句正明如如離邊。次句反舉有邊是妄。三者引心離邊為例。四者還明如如離言。第三中言如心之性者。猶如一心之體性也。不無自體者。謂離無自體邊如兔角故。自體不有者。謂離有自體邊如牛角故。非謂他相無故不有故言自體不有而已。不有不無者。不有即是不無。不無即是不有。由是義故更合明也。如一心法不有不無。如如之理亦同是說。是故句首曰如心也。無不無相非言說地已下第四還明如如離言道理。無不無相者。明初句中本不有無。非諸言談安足處故。非二所及者。非尋伺二之所行故。尋伺二法是語言足。非此二所行故非言說之地也。
經曰。虛空境界內外不測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論曰。此下大分第三入之階位。於中有四。一明所入甚深。二舉能入位行。三者別顯階位。四者覈明入心。初中言虛空境界者。謂如如之法虛曠無相故名虛空。內外不測者。謂內道中二十八聖及外道中九十五種。此等凡聖不能測量也。第二中言六行之士乃能知之者。是舉菩薩二入階位也。
經曰。大力菩薩言云何六行願為說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迴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覺行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論曰。此是第三別顯階位。唯顯行位除其果位。所以不取妙覺之地。此六行中前四位是理入階降。後二位者行入差別。於中略義在本業經。廣分別義出華嚴教。
經曰。大力菩薩言實際覺利無有出入何等法心得入實際佛言實際之法法無有際無際之心則入實際。
論曰。此是第四覈明入心。問中言實際覺利無有出入者。舉後二位得二利行與理相稱無出入義。何等法心得入實際者。正問於中能入心法。答中言實際之法法無有際者。舉所入法。法爾無際縱無前後際無始無終故離三世時故。橫無此彼際無中無邊故離六方所故。甚深無際無邊不離故。廣大無際無所不遍故。具此四義故言無際。能入之心亦具四義。故於實際無所不入。當知實際離能所邊。心亦如是離能所際。即無其入乃能得入。是謂不可思議義也。
經曰。大力菩薩言無際心智其智無涯無涯之心心得自在自在之智得入實際如彼凡夫軟心眾生其心多喘以何法御令得堅心得入實際。
論曰。此下大分第四入之方便。入方便者。位在地前四位。理入門內方便觀也。於中有二。先明能入方便。後顯方便勝利。初中亦二。先略後廣。略中先問。問中亦二。一領於前。二問於後。領中言無際者。心體無際故。無涯者。智用無涯故。
經曰。佛言菩薩彼心喘者以內外使隨使流注滴瀝成海天風鼓浪大龍驚駭驚駭之心故令多喘菩薩令彼眾生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以禪定故心則無喘。
論曰。答中有二。先出所治障相。後示能治方便。初中言心喘者。驚心不安其出入息急速曰喘。以喻六識掉動不停。內外使者。末那四使內緣自我故。意識六使外緣諸境故。隨使流注者。謂忿恨等小隨煩惱。其沉掉等大隨煩惱。及無慚愧中隨煩惱隨使等流集註現識故。滴瀝成海者。本使隨惑一切現行皆熏本識積集深廣故。天風鼓浪者。業力所感六塵境界任運現行故名天風。鼓隨眠海起七識浪故曰鼓浪。大龍驚駭者。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住在本識隨眠海底故名大龍。如是無明違反寂靜常能增長麁動之心故曰驚駭。由是諸緣令心多喘。此是令知所治障相。自下示其能治方便。存三者。能遮天風方便。守一者。能伏大龍方便。入如來禪者。正治多喘之方便也。
經曰。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
論曰。此下第二廣顯方便。有三問答。此初番中舉數總標。守一心如者。一心法中有二種門。今先守其心真如門。為伏無明大龍勢故。無明正迷一心如故。此中守者。入時靜守一如之境。出時不失一味之心。故言守一。如本業經十行中言。十為自在轉大法輪故。所謂菩薩三寶。菩薩爾時於第一中道智為覺寶。一切法無生動與則為法寶。常行六道與六道眾生和合。名僧寶。轉一切眾生流入佛海故。桉雲。三時不失中道一味即是此觀守一之用。此觀在於十行位也。餘門後顯此中不論。
經曰。大力菩薩言三解脫法是何等事理觀三昧從何法入佛言三解脫者虛空解脫金剛解脫般若解脫理觀心者心如理淨無可不心大力菩薩言云何存用云何觀之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內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無得失一不一地淨心流入是名觀之。
論曰。此二問答別顯觀行。初答中言三解脫者。則是三慧攝八解脫故名解脫。如本業經十住中言。六為諸佛所護。所謂八解脫觀。聞慧得內假外假二相不可得故一解脫。思慧內五陰法外一切法不可得故二解脫。修慧六觀具足色界五陰空三解脫。四空五陰及滅定觀皆不可得故。五解脫如相故。桉雲。八解脫觀略有二門。若就事相唯修慧觀。是共二乘。如餘處說。若就三慧觀人法空。是大乘觀。如此文說。初解脫者。內有色相外觀色等。謂內存色等。五陰法相觀內我空。外存色等觀眾生空。是空易入聞慧所得。故言聞慧得內假外假二相不可得故。不遣色等以觀空故。有似虛空不遣色相故。說是為虛空解脫。第二解脫者。內無色相外觀色等。內遣色等五陰法相。外觀一切山河等空。欲界諸法無所不空。是空難解思慧所觀。故言思慧內五陰法外一切法不可得故。推求析破內外諸法。如似金剛破諸色法。是故名為金剛解脫。後六解脫皆是修慧。觀上二界一切法空故言修慧。六觀皆是修慧依定所發。是故總名般若解脫。於中六種差別相者。第三名淨解脫。身作證色界五陰光潔寂靜觀悉空故名淨解脫。自內所證名身作證故。言具足色界五陰空三解脫。第四名空處解脫。觀空處五陰空故。乃至非想解脫亦爾。觀滅定法亦不可得。故名滅盡解脫。皆從所遣以立其名。故言四空五陰及滅定觀皆不可得故。五解脫如相故。如是三慧觀人法空。伏離二執現行二縛故名解脫。既遣內外一切假法能遮諸境天風吹鼓也。理觀中言心如理淨無可不心者。順理無相心無分別故。後答中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者。是名存三之用勝能。若人未得存三之用。靜心觀空涉事失念。取我我所著違順境。天風所動心事各異。若能熟修三解脫者。出觀涉事觀勢猶存不取我他之相。不著好惡之境。由是不為天風所鼓。入出同忘心事不二。如是乃名存三之用也。是觀始修在十信位。存用得成在十住位。如本業經十住位中立此觀故。內行已下答第二問以明觀相。內行者。入觀寂照行。外行者。出觀化物行。若出若入不失中道故言不二。如本業經十向中言。十以自在慧化一切眾生。所謂中道第一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無二。其慧轉轉入聖地故名相似第一義諦觀。而非真中道第一義諦觀。乃至廣說故。不住一相者。二諦觀故。心無得失者。平等觀故。依此二種方便觀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故言一不一地淨心流入。如彼經。言三觀者。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乃至廣說。桉雲。此中二諦觀者。遣俗觀真故。即是正體智之方便。平等觀者。融真觀俗。即是後得智之方便。觀俗如幻不取得失無適無莫故名平等。言一不一地者。初地之異名。所以然者。初地即是十地。一時頓入十重法界故。十地即是初地。直以遍滿為初門入故。良由十地即初地故名一。初地即十地故不一。是故名為一不一地。依二方便以淨其心。由是流入一不一地。以之故言淨心流入。此中唯廣初後二觀。中間一觀準可知故。
經曰。菩薩如是之人不在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故雖無法服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入布薩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不住二乘入菩薩道後當滿地成佛菩提。
論曰。此下大分第二方便勝利。於中有四。一者得果勝利。二者得供勝利。三者無患勝利。四者無住勝利。此即第一得果勝利。初中亦有四種勝利。一者離邊勝利。不墮道俗二邊相故。如經如是之人不在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故。二者自在勝利。不為教門戒律所制。能以自心決判道理。蕭然無為而無不為故。如經雖無法服乃至而獲聖果故。三者入道勝利。如經不住二乘入菩薩道故。四者得果勝利。如經後當滿地成佛菩提故。
經曰。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入涅槃宅著如來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門宜應敬養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心起三界著如來衣入法空處坐菩提座登正覺一地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況沙門而不敬養。
論曰。此下第二得供勝利。得三勝德堪作福田。一切道俗所應供故就文有三。先明菩薩福田。次顯二乘不見。後顯菩薩能見。初中即現三種福田。入涅槃宅心起三界者。是三解脫存三之用。三界空寂名涅槃宅。安心棲託之淨處故。三解脫觀入三界空而不取證。還起俗心普化三界故言心起三界。起三界心而不染著即是存用。著如來衣入法空處即是守一心如之觀。謂涉三界普化之時。著忍辱衣而不疲倦。還入法空守一心如。如法華經言。柔和忍辱衣故。坐菩提座登正覺一地者。是如來禪理觀之心。謂坐法空。進修方便得登初地正覺真觀。如法華經言。諸法空為座故。如是三位皆觀二空。人我法我二執伏滅故言心超二我。超二我故斷德具足。修三觀故智德亦備。故能堪作道俗福田也。
經曰。大力菩薩言如彼一地及與空海二乘之人為不見也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著三昧得三昧身於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數劫猶不得覺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後得佛身。
論曰。此下第二二乘不見。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一地者。謂所登地。十地即初地名為一地。空海者。謂前三觀所入之空。甚深廣大故名為海。答中言如是者。許不見也。下釋二乘不見所由。味著三昧者。樂著靜定而趣寂故。得三昧身者。如所樂趣入滅心定。因入涅槃灰身滅智。智心滅處滅定體生遮心心法。如是名為得三昧身故。樂寂熏習在本識中。因是不悟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數劫猶不覺者。須陀洹人八萬劫住。乃至羅漢二萬劫住。辟支佛者十千劫住。住於涅槃而不覺悟。今總相說乃至數劫。酒消始悟方修是行者。隨其樂著熏習厚薄。著氣消息得還起心。起心之時迴心入大。方修如前三種觀行。如楞伽經頌曰。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悟。得佛無上體。是我真法身。乃至廣說。
經曰。如彼人者從捨闡提即入六行於行地所一念淨心決定明白金剛智力阿鞞跋致度脫眾生慈悲無盡。
論曰。是明菩薩種性之人。從捨闡提不信之障。即入六行之初十信。於修行地之所即發一念淨心。即是十住之初發心。決定明白者。謂十行位眾行明淨故。金剛智力者。謂十迴向堅固智力故。阿鞞跋致者。謂初地已上真證無退故。度脫眾生慈悲無盡者。即於前位利他行故。為別二乘不能行故。
經曰。大力菩薩言。如是之人應不持戒。於彼沙門應不敬仰。佛言為說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識海澂九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諸集滅定不離三佛而發菩提三無相中順心玄入。深敬三寶。不失威儀。於彼沙門不無恭敬。菩薩。彼仁者不住世間動不動法。入三空聚。滅三有心。
論曰。此是第三離患勝利。謂離凡夫因果患故。於中先問應不持戒者。如前說言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故。於彼沙門應不敬仰者。既不持戒故不須敬持戒者故。答中有二。先許前問。次奪後問。初中言為說戒者者。所為說戒之人即是諸聲聞也。恃自持戒懱諸破戒。故言不善慢故。是人未得諸法空故。隨眠海中七識浪轉。故言海波浪故。是舉持戒之人過失。如彼心地者。謂菩薩心證諸法空入大地故。第八識內二執隨眠分別起者皆已滅盡。故言八識海澂。澂者澄也。無分別智證入本覺地地增長離諸雜染。故言九識流淨。本覺正是第九識故心無分別非境所動。故風不能動。不能動故染七不生。故言波浪不起。是人既證一切法空。七支戒性達皆空寂。故言戒性等空。而聲聞人不達法空。執有戒性恃自能持。故言持者迷倒。是答初問明不持戒而非過失。如彼已下次答後問以明無慢。七六不生者。末那四惑不現行故見惑種子已斷滅故。諸集滅定者。諸生起識心心所集皆滅盡已入理定故。不離三佛而發菩提者。明發心來普敬心生。如來藏佛是諸眾生依彼發心不輕慢故。三無相中順心玄入者。得行入時拔無明根。如前所說三解脫中順一心法而深入故。由是義故深敬三寶。謂形像佛。紙素等法.四種僧等。無所不敬。故於沙門不無恭敬。以依三佛而發心故拔憍慢根無明種故。上來明其離諸因患。自下顯其離諸果患。不住世間動不動法者。欲界人天富樂之果名為動法。散善果故。色無色界寂靜之果名不動法。定善果故。於彼不著故曰不住。入三空聚者。如前所說。展轉增入故名為聚。非直不著亦令不生。以之故言滅三有心。
經曰。大力菩薩言彼仁者於果滿足德佛如來藏佛形像佛如是佛所而發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滅三有心不居寂地不捨可眾入不調地不可思議。
論曰。此是第四無住勝利。於中有二。先領上說。後顯無住。領中二句.先領不離三佛之句。果滿足德佛者。始覺究竟萬德圓滿故。如來藏佛者。一切眾生本來本覺故。形像佛者。金銅泥木能表尊像故。因果理事無所遺故。入三聚戒不住其相者。是領前戒性等空之句。入戒四緣。不著戒相故。三聚四緣後品當說。自下正顯無住勝利。雖復入三空聚。滅三有心而不住寂地。普涉六度多喘眾生所居之處名不調地。由所留惑依不系業於彼受生故名為入。言留惑者。謂不速盡。如小乘人於三無數大劫時中漸次而斷。得菩提時方滅盡故。不謂金剛已還一向不斷故名為留。
經曰。爾時舍利弗。從座而起前。說偈言具足般若海不住涅槃城如彼妙蓮華高原非所出諸佛無量劫不捨諸煩惱度世然後得如泥華所出如彼六行地菩薩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直道。
論曰。此下第三身子領解為令小眾發大心故。於中有二。一者領解。二者述成。初中亦二。在前三頌頌前所說。其後二頌陳自發心。初中有三。一前二頌頌無住道。次有二句頌六行位。後之二句頌三空聚。初中言具足般若海者。謂三解脫具三慧故。不住涅槃城者。滅三有心不居寂地故。高原非所出者。如彼二乘離煩惱泥。八萬劫等不發心故。不捨諸煩惱者。不如二乘二二生中速斷盡故。如泥華所出者。由所留惑入不調地。於中具修菩薩行故。因是能證菩提果故云行三聚。在文可知。
經曰。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說來所還復來具足然後出復令諸眾生如我一無二前來後來者悉令登正覺。
論曰。此是第二陳自發心。於中有二。初之二句陳今發心之位。後一頌半表其後修之行。我今住不住者。今聞佛說已發大心即住不住寂地之心故。來所還復來者。無始流轉之來之處我先所離。今還復來來入三界度眾生故。邊際定力延所受身隨其所宜而示現故。具足然後出者。具足菩薩一切行後出離此身得佛身故。言前來者。過去善根已成熟者也。言後來者。於未來世方成熟者也。窮未來際不休息故。
經曰。爾時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議汝當於後成菩薩道無量眾生超生死海。
論曰。第二述成。印其所說。
經曰。爾時大眾皆悟菩提諸小眾等入五空海。
論曰。此是大分第四時眾得益。言大眾者。是大乘眾。悟菩提者。悟入一地菩提心故。諸小眾者。謂聲聞眾。得入三種真如門故。
金剛三昧經論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