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中
目錄
第一將讀華嚴經以水盥掌水所霑蟲類生天感應
第二諸小乘師以華嚴置阿含下恆在其上感應
第三釋靈幹講華嚴見天宮迎改生花藏世界感應
第四唐朝散大夫孫宣德發寫花嚴願感應
第五東市行證為親寫花嚴救苦感應
第六王氏感地藏菩薩誦花嚴偈排地獄感應
第七空觀寺沙彌定生見紅蓮地獄謬謂華藏世界感應
第八龍子從僧護比丘誦習四阿含感應
第九新羅國僧俞誦阿含經生淨土感應
第十書寫阿含經生天感應
第十一乾陀衛國阿羅漢富那捨昔聞中阿含經感應
第十二南海濱五百蝙蝠聞阿毘達磨藏作五百應真感應
第十三罽賓國鼠聞誦律藏得阿羅漢感應
第十四受持律比丘感天感應
第十五釋迦昔在凡地得大集經一函滅罪得通感應
第十六并州比丘道如唯聞方等名字生淨土感應
第十七曇榮僧定行方等懺法得授記感應
第十八隋朝智者大師講淨名經感應
第十九宋臨淄釋普明誦維摩經感應
第二十會稽山陰書生寫維摩經除疾救亡親感應
第二十一法祖法師為閻羅王講首楞嚴經感應
第二十二光宅寺雲法師講勝鬘經降雨感應
第二十三貧女受持勝鬘經現作皇后感應
第二十四道珍禪師誦阿彌陀經生淨土感應
第二十五曇鸞法師得觀無量壽經生淨土感應
第二十六并州僧感受持觀經阿彌陀經生淨土感應
第二十七西印度國講金光明經敵國得和感應
第二十八中印度國講金光明最勝經感應
第二十九溫州張居道冥路中發造金光明四卷願感應
第三十則天皇后供養金光明最勝王經感應
第三十一梓州姚待為亡親自寫四部大乘經感應
第三十二唐張謝敷誦藥師經除病感應
第三十三唐張李通書寫藥師經延壽感應
第三十四寫傳大毘盧遮那經感應
第三十五書隨求陀羅尼繫頸滅罪感應
第三十六尊勝陀羅尼經請來感應
第三十七童兒聞壽命經延壽感應
第三十八烏耆國王女讀誦般若心經除怨害等感應
第三十九畢試國王寫誦般若心經除怨害等感應
第四十遍學三藏首途西域每日誦般若心經七遍感應
第四十一大般若經翻譯時感應
第四十二大般若經最初供養感應
第四十三唐乾封書生依高宗勅書大般若經一袟感應
第四十四東印度三摩呾吒國轉讀大般若王供養感應
第四十五并州常慜禪師寫大般若經感應
第四十六京兆僧智諷誦大般若經二卷感應
第四十七并州道俊寫大般若經感應
第四十八唐豫州神母聞大般若經名死更得活感應
第四十九踏大般若經所在地離惡趣業感應
第五十釋迦趣菩提樹下時地神奉般若金夾感應
第五十一週高祖武帝代滅法時大品感應
第五十二阿練若比丘讀誦大品經感應
第五十三天水郡張志達寫大品經三行延壽感應
第五十四晉居士周閔大品般若經感應
第五十五朱士行三藏放光般若感應
第五十六釋清虛為三途受苦眾生受持金剛般若經感應
第五十七僧法藏書誦金剛般若經滅罪感應
第五十八唐玄宗皇帝自誦仁王經咒請天兵救安西感應
第五十九唐代宗皇帝誦講仁王般若降雨感應
第六十舊譯仁王般若經感應
第六十一無量義經傳弘感應
第六十二聞無量義經功德生忉利天感應
第六十三誦法華經滿一千部必有靈驗感應
第六十四書寫法華滿八部必有救苦感應
第六十五書寫法華經一日即速救苦感應
第六十六分七卷法華經講八座感應
第六十七曇摩懺三藏傳大般涅槃經感應
第六十八釋惠嚴刪治涅槃經感神責感應
第六十九書寫涅槃經生不動國感應
第七十聞常住二字感應
第七十一手觸涅槃經感應
第七十二諸王寫一切經感應
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之中
釋子非濁集
第一有人將讀華嚴經以水盥掌所霑蟲類生天感應(出經田及遊記)
執師子國沙門釋迦彌多羅。此雲能友。是第三果人也。麟德之初。來儀晨旦。情聖跡遍歷名山及寺。至京師西大原寺。勵諸僧轉讀花嚴經典。乃命譯語問雲。此是何經。答是花嚴經。能友肅然改容曰。不知此處亦有是經耶。合掌歡喜讚言。若聞花嚴題目字者。決定不墮四惡趣。此大方廣功德難思。西國相傳。有人以水盥掌。將讀此經。水之所霑灑及蟲蟻。因此捨命。後得生天。何況受持讀誦。益不可思議之福也。甞聞。於填國東南二千餘裡。有國名遮拘槃。王宮側有精舍。於中大乘沙門轉讀花嚴。王臣供養之。夜中分忽然有大光明。遍滿城中。光明之中。有百千天人。以種種天衣珠寶瓔珞。奉獻王及沙門。王問曰是誰。天答曰。我是精舍側蜫蟲也。沙門以水盥掌。將讀花嚴。水之所霑。因此捨命。生忉利天。天上法爾初知本因。故來下報恩。王聞天語。悲喜立制。我國偏重大乘。不可流通小法。從其已來。彼王歷葉敬重大乘。諸國名僧。入其境者。並皆試練。若小乘學。則遣不留。摩訶衍人。請停供養。至今不改。王宮內自有花嚴摩訶般若大集法華等經十二部並十萬偈。王自受持。親執戶鑰。轉讀。則開香花供養。如此等異蓋多矣。
第二毘瑟寺小乘師以花嚴置阿含下然恆在其上感應(出傳等文)
日照三藏雲。南天竺近佔波城。有一僧伽藍。名毘瑟奴。於中有諸小乘師而住。後有一大乘法師。持花嚴經一袟來至其所。小乘諸師。更不相敬。彼大乘師。乃留經一袟而去。諸小乘學者。情盡不信。投之井內。後見井中。光明如烈火。雖久在水中。都不霑溫。便信此經是佛所說。猶尚不及小乘。遂置在阿含等經律之下。及明旦輒見在上。乃訶若群小。誰後輒移。對雲。無人動經。乃還置下。明又如初。復在其上。若此者數焉。小乘諸師。咸大教驚嘆。方知此經過於己學。以身投於地。宛轉號泣。懺謝迴心。專共受持花嚴一經。盛於此國矣。
第三釋靈幹講花嚴經見天宮迎改生花藏界感應(出經傳文)
釋靈幹。每講花嚴。遠近涼燠。開皇十七年。遇疾悶絕。唯心不冷。未敢藏殯。後醒雲。我生兜率天。見休遠二法師。並座花台。光侇絕世。謂幹曰。汝與我諸弟子。復皆生此矣。至十八年正月卒於寺。春秋七十有八。乃火葬於終南之陰。初幹志奉花嚴。常依本作蓮花藏世界海觀。及彌勒天宮觀。至於疾甚。目精上視。不與人對。久乃如常。沙門童真。問疾在側。幹謂真曰。向見青衣童子引至兜率天宮。而天樂非久。終墜輪迴。蓮花藏是所圖也。不久氣絕。須臾復童真問。何所見耶。幹曰。見大水遍滿。花如車輪。幹坐其上。所願滿足。尋爾便車矣。
第四唐朝散大夫孫宣德發寫花嚴願感應(新錄)
唐朝散大夫孫宣德。雍州永安縣人也。德依因緣發願。將造花嚴經。間觸事生不信。即捨廢無惡不造。後射獵落馬悶絕。經一日醒覺悲泣投地。悔過自責。謂思邈曰。吾初死之時。見三人冥官驅沒官。到於大城前。五道大臣位次敘列。閻魔大王安處。於嗔呵吾言。汝癡人人恣造惡。依所殺禽獸愬非分召汝。即見庭中。吾所殺生百千萬。向王各各白非分奪命由。王彌瞋怒。時有一童子。自稱善財。忽至王所。王恭從座下。合掌向童子。童子曰。汝可放宣德。彼發造花嚴未果。所願之時。無不信心。豈以後惡捨前善。王歡喜曰。理實如然。宜可放還。即童子示歸路得醒悟。大花嚴經功德不思議。仍悔先愚。更盡所有書寫之。八十有六而卒。對親友曰。吾寫花嚴。生兜率天。奉事慈氏矣。
第五東市行證為親寫華嚴救苦感應(出經傳文)
雍州萬年縣康阿祿山。調露二年五月一日。染患遂亡。至五日蘇起。自說彼冥道。誤追在閻羅王。時見東市藥行人阿容師而去。調露元年患死。生時煮雞子。與七百人。入鑊湯地獄。先識祿山。遂憑囑曰。吾第四子行證。稍有仁慈。君為語之。今寫花嚴經一部。餘不相當。若適為寫此。七百人皆得解脫。山往東市賣藥阿家。以容師之言。具告行證。證大悲感。遂於西大原寺。請經令人書寫。初自容師亡後。家人無夢想。至初寫經之夕。閤家同夢。其父來喜暢無已。到永隆元年八月。莊嚴周畢。請大德法藏義學沙門慶經設供。祿山爾日亦在會中。乃見容師等七百鬼徒。並來齊處禮敬三寶。同跪僧前懺悔受戒。事畢曰。我等依經力。改報於天堂。言畢而去。山免備矚冥司。深信罪業矣。
第六王氏感地藏菩薩感應(出經傳別記等)
京師人。姓王失其名(餘記名定藏也)既無戒行。曾不修善。文明元年。因患致死。二人引至地獄門。王氏本事地藏菩薩。見有一僧雲。是地藏菩薩。乃教王氏誦一行偈。其文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菩薩曰。誦得此能排地獄。王氏盡誦。遂入見閻羅王。王問此人。有何功德。答雲。唯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記。王遂放免王氏。當誦此偈時。聲所及受苦之人。皆得解脫。王氏三日。蘇向諸沙門說而已(所言一偈者。花嚴第十二卷夜摩天宮無量諸菩薩雲集說法品文也云雲)。
第七空觀寺沙彌定生見紅蓮地獄謬謂實華藏世界感應(出別錄文)
沙彌定生。師僧法不能誦經戒。聞陳說花藏世界相。情恆慕樂。恣誤僧事。入紅蓮花地獄。謬謂花藏世界。歡喜稱花藏妙土。其時地獄變為花藏。聞唱受苦之人。皆坐蓮花。時獄官白閻魔大王。王言。此是花嚴大不思議經力。即說偈言。
歸命花嚴 不思議經 若聞題名
一四句偈 能排地獄 解脫業縛
諸地獄器 皆為花藏 而皆自見
坐寶蓮花
沙彌一日一夜始蘇。自說此緣。其後有通。集具已後。不知所遊方矣。
第八龍子從僧護比丘誦習阿含經感應(出僧後經文)
昔佛在世。舍衛國中有五百商人。入於大海。共求珍寶。請僧護比丘。以為聞法師。未至寶所。龍王至船住持。商人怖仰問。是何神祇而投船住。爾時龍王。現身請僧護比丘。商人恐威。捨與而去。龍王歡喜。將詣宮中。龍有四子。聰明智惠。作僧護弟子白言。為我教此四龍。各有一阿含。第一龍者。教增一阿含。第二龍者教中阿含第三龍者。教雜阿含。第四龍者。教長阿含。僧護即便教之。第一龍者。默然聽受。第二龍者。眠目口誦。第三龍者。迴顧聽受。第四龍者。遠住聽受。此四龍子。聰明智惠。於六月中。誦四阿含。顧在心懷。盡無遺餘。爾時大龍。問訊不愁悶也。僧護答雲。甚大愁悶。何以故。受持法者。要須軌則。此諸龍子。在畜生道。無軌則心。不如佛法受持誦習。龍王白言。大德不應呵予。護師命故。龍有四毒。不得如法受持誦習。何以故。默然受者。以聲毒故。若出聲者。必害師命。是故默受。眠目受者。以見毒故。迴顧受者。以取毒故。遠住受者。以觸毒故。時諸商人。迴至失師處。龍知商心。還即將僧護付之云云。龍尚要誦。況人倫乎。
第九新羅僧俞誦阿含生淨土感應(新錄)
新羅僧俞者。新羅人也。少出家歸心於淨土教。見諸誦持阿含者。毀呵言捨。夢至極樂東門。將入門中。爾時有無量天童子。在門外立。以寶杖驅出俞曰。小道滅沒。即大教滅相。以小法為梯撜登大道。是汝國式也。輕慢阿含捨不誦。不可入大乘門云云。夢覺悲泣悔過。兼持誦四阿含。得淨土迎。弟子亦夢。師坐蓮花。來語曰。我娑婆兼誦阿含。依本習故。先得小道。不久還入大矣。
第十書寫阿含經生天感應(出外國記)
昔如來滅後一百年中。夜分有一人天。放光來下阿難塔所。散花供養。時有大阿羅漢。號曰近護。即阿育大王師也。問天曰。汝何故常來禮塔。答曰。昔書寫四阿含。得生忉利天。是阿難恩。以此因緣。恆來供養。復問。如彼天有如汝者否。答有百千人同業者。其中持增一阿含生天甚多。
第十一乾陀衛國阿羅漢昔聞阿含感應(同記)
昔乾陀衛國瞿摩夷精舍。有一阿羅漢。名富那捨。六通三明清徹。晝夜誦中阿含。未曾暫廢。有人問曰。師更極聖。何偏好誦。阿羅漢答曰吾入宿住三昧。觀知先業。昔生在犬中。隨比丘而行。比丘誦中阿含。隨聞之受樂而不吠。乘此一善。生在乾陀衛國婆羅門家。出家乃得阿羅漢果。以是因緣。恆誦不廢矣。
第十二五百蝙蝠聞阿毘達磨藏感應(出西域傳)
昔南海之濱。有一樹枯。五百蝙蝠。於中穴聚居。有商侶止於樹下。既屬風寒。人皆饑凍。聚積樵蘇。溫火其下。煙焰漸熾。枯樹遂燃。時商侶中有賈客。夜分已後。誦阿毘達磨藏。諸蝙蝠雜為火困。受好法音。忍而不去。於是命終。隨業受生。俱得人身。捨家修學小乘法。聰明利智。並證聖果。近迦膩色迦王。與脇尊者。招集五百賢聖於迦濕彌羅國。作毘婆娑論。斯枯樹之中五百蝙蝠也。
第十三鼠聞律藏感應
昔罽賓國末田地阿羅漢精舍。有一阿羅漢。三明六通清徹。達三藏十二分教。於中戒律清高。一同在世優婆離。恆呵門徒雲。汝等當勤修學戒律。所以者何。吾昔在凡地。依惡業故受鼠身。在石窟中而住。時有一比丘。夜宿窟中誦律藏。吾聞之。乘此善根受人身。得阿羅漢。戒律精明。以鼠身聞律藏尚爾。何況信心修行乎。
第十四受持律藏感應(同文)
昔罽賓國可維精舍。有二比丘。一人受持律藏。一人受論藏。人皆以上妙食供律師。夜分天人來至。禮拜持律比丘。不禮持論比丘。如此一月餘。持論比丘。心懷忿恚。天呵雲。戒律開人天道。乃至涅槃道。以是因緣。天人重持誦者。不可悔恨。爾時持論比丘。其持律藏精勤修習。俱得初果。時天供二比丘矣。
第十五釋迦昔得大集經一函滅罪感應(出集法悅捨苦陀羅尼經。此是大集經中別流也)
釋迦昔無數劫中。在凡夫時名遮他。在加倫羅國。作於商客販賣活。虛妄無實。造諸惡行。害父愛母。逕由數年。舉國人民一皆知之。稱聲唱言。遮他陀害父愛母。爾時思念。與畜無異。時夜跳城。奔走趣於深澤。國王毘闍羅。告國人民。此又淫癡無道。其有能得者。當重賜寶物。國人各各受募。欲捕其身。即出國作沙門。在於他國。坐禪學道。晝夜泣淚。逕三十七年。以五逆障故。心不得三十七年。在於山窟。舉聲泣哭悲嘆。下窟乞食。時道中地得一大缽。中有一函經。更無餘經。唯有大集法悅捨苦陀羅尼經。此經能除百億劫生死五逆大罪。若有受持讀誦者。終不墮三途。何以故。過恆河沙諸佛所說故。是時得此經已。即不乞食。歡喜向窟中。燒香禮拜。悲淚讚仰。於窟中修習讀誦。經一年始得。以罪業障故。不能入心懷更數年修行。飛行無礙。見十方諸佛。復有行者。如法行之云云。
第十六并州比丘道如唯聞方等名字生淨土感應
并州有一比丘。名曰道如。此州之人。七歲已上。多解念佛。然此比丘。不修念佛不持戒。畜不淨物。身犯不悔。生年六十一。頓中風疾。月餘方死。三日始蘇。起居輕利。病盡除愈雲吾初死之時。見觀音勢至來。示教利喜曰。汝不修淨土業。唯聞大乘方等十二部經名字。以是因緣。罪垢微薄。遠來影向。餘命未盡。十二年後。將生淨土。即合掌流淚方醒活。更捨所有。造方等大集。兼修念佛。至第十二年正月十五日方卒。音樂在室。天花雨降。現所見聞矣。
第十七曇榮僧定二人行方等懺法得記感應(出唐高僧傳)
唐路州法住寺釋曇榮。貞觀七年。依清信士常凝保等請。於法住寺行方等悔法。至七月十四日。有本寺沙門僧定者。戒行精高。於道場內。見大光明。五色間起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語僧定雲。我毘婆尸如來無所著主真等正覺。以汝罪消故來為證。然非本師。不與授記。如是六佛皆同此詞。最後一佛言。我是汝本師釋迦牟尼。為汝罪消故來授記。曇榮是汝滅罪良緣。於賢劫中。名普寧佛。汝身器清淨。後當作佛。亦為普明。若斯之應現感靈祥信難聞矣。
第十八隋朝智者大師講淨名經感應(出傳及瑞應傳等文)
隋朝智者大師。諱智顗。姓陳氏頴川人也。生時地湧一山號大賢。終時山即隨沒。為大賢湖也。講淨名經。次忽見三道寶隋從空而下。阿閦佛土一會。儼然而現。十數梵僧。執香爐入堂。遶顗三匝。讚曰。
善哉智顗 玄悟佛意 吾來影向
感應如是
第十九釋普明誦維摩經感應(出梁高僧傳)
宋臨淄釋普明。誦法華維摩二經。誦維摩經。聞空中唱樂。又善神咒。所拯皆愈。有卿人王道真。妻病請明入內。婦便悶絕。俄見一物如狸長數尺許云云。
第二十會稽山陰書生寫經維摩經感應(新錄)
會稽山陰縣有一書生。失姓及名。身有少疾。發願寫維摩經。始立題夜。夢有天女。摩書生身夢覺。即身疾即無。更發信心。畢一部文。又發願為亡親寫一部。至問疾品。夢忽有乘雲天。來到住室雲。吾是汝父。以惡業故。墮黑暗地獄。汝為我等造經。光明照身。苦息生天。以歡喜故。來告所因。於復問。不審母在何處。答母依貪財墮餓鬼中。汝寫佛國品。離苦即生無動國。吾又不久當生彼。慇勤寫畢。夢覺流淚。畢一部又而供養。又夢有異服官人。捧旗來告曰。閻魔法王召牒中。有汝名。寫維摩經故。可生金粟佛土。王賜汝命二十年。努力莫怠。春秋七十有九而卒。身金色。反人皆謂生金粟佛土表示也而已。
第二十一法祖法師為閻羅王講首楞嚴經感應(出傳中)
帛遠字法祖。河內人也。乃於長安。造築精舍。以講習首楞嚴經為業時。有一人。姓李名通。死而更蘇雲。見祖法師在閻羅王處。為王講首楞嚴經。無量罪人。聞師講聲。生第二天。自云。講竟應生忉利天。彼天等若聞此經。得不退功德矣。
第二十二光宅寺雲法師講勝鬘經降雨感應(出傳中)
梁武帝欲祈雨。志公曰。將請光宅寺雲公即請講勝鬘經。雨降受潤自足矣。
第二十三貧女受持勝鬘經現作皇后感應(出三寶記)
昔佛滅度三百年中。阿輸闍國有貧女。六親俱無。拾薪活命。餘暇受持勝鬘經。貧女為薪更入山。身疲不能還去。而臥山中講經。爾時國王。遊獵入山。忽見此女。雲蓋其身。王異之近見。端正女人。歡喜還宮。立為皇后。其國此典久絕不行。當於此時。再興求法者。於此得此經本矣。
第二十四道珍禪師誦阿彌陀經生淨土感應(出瑞應傳等文)
梁朝道珍。念佛作水觀夢見水。百人乘船。欲往西方求附載。船上人不聽。珍雲。一生修西方業。何故不聽。船上人云。師業未誦彌陀經。並營浴室。於是船人一時俱發。既不得去。啼泣睡覺。乃誦經浴僧。他時又夢。一乘白銀樓台。舉手言曰。汝業已圓好用其心。故來相報。定生西方。臨終夜。山頂如烈數十炬火。異香滿寺。亡後於經函中。收得在生遺記矣。
第二十五曇鸞法師得觀經生淨土感應(同文)
齊朝曇鸞法師。得此土仙經十卷。欲訪陶隱居學仙術。後逢三藏菩提問曰。佛法中有長生不死法。勝得此土仙經否。三藏唾地驚曰。此方何處有長生不死法。縱得延壽。年盡須墮三有。即將無量壽觀經。授與鸞曰。此大仙方。依而行之。長得解脫。永離生死。鸞便須火。遂焚仙經。忽於半夜。感龍樹菩薩說偈。乃知壽終。自執爐面西。念佛即便壽終。聞空中音樂西來。須臾即還矣。
第二十六并州僧感受持觀經阿彌陀經生淨土感應(新錄)
并州有比丘名僧感。持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以為業。感夢見自身生羽翼。左觀經文。右阿彌陀經文。欲飛身尚少重。覺彌誦兩經。三年後夢。羽翼既長。欲飛少輕。更經二年夢。身輕飛騰虛空無礙。即指西方而飛行。到極樂地。爾時有一佛二菩薩。汝誦經力。得到極樂邊地。汝早還娑婆。每日誦四十八卷一千日。後方生上品地。夢覺如說修行三年而終。臥處頓生九莖蓮花。七日不萎落矣。
第二十七西印度小國講金光明經敵國得和感應(出開元錄及摩騰傳)
西印度有一小國。請摩騰邊尊者。講金光明經。俄而隣國師而來。既將踐境。輒有事礙。兵不能進。彼國兵眾。止有異術。密遣使覩。但見群臣安然。共聽其所講大乘經。明地神王護國之法。於是彼國請和求法。俱得安穩矣。
第二十八中印度有一中國講金光明最勝王經感應(出西國傳)
中印度有國。名奔那代彈那。如來滅後八百年中。國芒蕪五穀不登。王臣土民飢餓。疾疫流行。妖死滿路。王問臣曰。何方便將救此苦。智臣白王言。除國妖孽。不如佛經。王將修行佛教。王曰。何經典。臣曰。昔摩揭陀國。救責難依講金光明最勝帝王典。王將講聽彼典。王即請法師。一夏講經得五返。時夢諸童子。執竹杖追打惡鬼驅出國。即時疾疫頓息。又夢有大力鬼神掘地。甘水湧出滿一切田。即稼苗殷盛。五穀豐稔。未出一年國民富。以為年式矣。
第二十九溫州治中張居道冥路中發造金光明四卷願感應(出滅罪傳)
昔溫州治中張居道。因適女事。殺豬羊鵝鴨等。未踰一旬。得重病便死。經三夜活。即說由緣。初見四人來。懷中拔一張文書以示居道。乃是豬羊等同詞共訟曰。豬等雖前身積罪令受畜身。自有年限。遂被居道枉相屠害。請裁後有判差司命追過。即打縛將去。直行一道向北。至路中使人曰。未合死。當何方便而求活路。怨家詞主三十餘頭。專在王門底。悔難可及。居道曰。自計所犯。誠難免脫。乞樂一計。使人曰。汝為所殺生。發心願造金光明經四卷。當得免難。即承教再唱其言。少時望城門。見閻魔廳前。無數億人。哀聲痛響不可聞。使唱名王以豬等訴狀樂之。居道述願狀。所殺者乘此功德。隨業化形。王歡喜再歸生路。聞此因緣。發心造經一百餘人。斷肉止殺不可計數矣(更有安固縣承妻脫苦緣。煩故不述之)。
第三十則天皇后供養金光明最勝王經感應(出皇后傳)
三藏法師義淨齊州人。姓張字文明志游西域。所歷三十餘國。天後證聖元年。還至阿洛。天後受佛記敬法重。長安三年十月四日。於西明寺譯毘沙門婆崙。惠表惠治等筆受。同月十五日。即於西明寺而供養。即施百尺幡二口。四十九尺幡四十九口。絹百疋香花等供具。皆用七寶而為莊嚴。爾時紫雲蓋寺。經卷放光。大地微動。天雨細花。自非受佛記。誰後五百年中。得此感應矣。
第三十一梓州姚待為亡親自寫大乘經感應(出金剛般若記等)
梓州郪縣人姚待。以長安四年丁憂。發願為亡親。自寫四大部經。法華維摩各一部。藥師經十卷。金剛般若經一百卷。日午時有一鹿。突門而入。立經桉前。舉頭舐桉。家狗見不敢輒吠。姚待下床抱得。亦不驚懼。為受三歸。跳躑屈腳。放而不去。又有屠兒李迴奴者。來立桉前。取般若經而馳去。一去之後。不復再見。莫知所之(是時隣家夢。鹿是待母。屠兒待父。各依業故受異身。待自為寫。故來受其化而已)。
第三十二唐張謝敷讀誦藥師經感應(出三寶記)
唐謝敷姓張氏。頓得重病。其妻妾請眾僧。七日七夜。讀誦藥師經。滿夜敷夢。有眾僧以經卷覆身上。覺後平復如故。自謂經功力矣。
第三十三唐張李通書寫藥師經延壽感應
張李通。其年二十七時。相師見雲。君甚壽短。不可過三十一。李通憂愁。依投邁公。公曰。有長壽方。君以敬心。書寫受持。即授唐三藏譯藥師經。通雲。俗塵世務。甚恐君王責。受持實難。今先須寫。即請經卷。精誠自寫。世務相逼。才得一卷。時先相師見通雲。甚為希有。甚實希有。君有何功德。頓得三十年壽。通語上事。聞者歸心蓋多矣。
第三十四寫大毘盧遮那經感應(出經序)
昔北天竺國界內。有一小國。號為勃魯羅。其國城北有大石山。壁立千仞。懸崖萬丈。於其半腹。有藏秘法之窟。每年七月。即有眾聖集中。復有數千猿猴。捧經出曬。既當晴朗。髣髴見之。將昇無階。以觀雲雁。屬暴風忽至。乃吹一梵篋下來。時採樵人。輒遂取得。覩此奇特。便即奉獻於王。王既受之。得未曾有。至其日暮。有大猿來索此經。斯須未還。乃欲殞身自害。善巧方便。慇勤再三雲。經夾即還。但欲求寫。見王詞懇遂許。通融雲。且為向前受桝。三日即來卻取。王乃分眾。繕寫及限卻還。王唯太子。相傳其本。不流於外。近有中天大瑜伽阿闍梨。遠涉山河。尋求秘寶。時王覩闍梨有異。欣然傳授此經矣。
第三十五書隨求陀羅尼繫頸滅罪感應(出注上卷)
曾有苾芻。心懷淨信。如來制戒。有所違犯。不寫取現前僧物僧祇眾物。將入己用。後遇重病。受大苦惱。時彼苾芻。無救濟者。作大叫聲。則於其處。有一婆羅門。聞其叫聲。即往詣彼病苾芻所。起大悲愍。即為書此隨求大明王陀羅尼。繫於頸下。苦惱皆息。便即命終。生無間獄。其苾芻尸。殯在塔中。其陀羅尼。帶於身上。因其苾芻。才入地獄。諸受罪者。所有苦痛。悉得停息。咸皆安樂。阿鼻地獄所有勐火。由此陀羅尼威德力故。悉皆消滅云云。
第三十六尊勝陀羅尼經請來感應(出經序及目錄等文)
北印度罽賓國沙門佛陀波利。唐云覺護。忘身侚。聞文殊在清涼山。遠涉流沙。躬來禮謁。望覩聖容。見一老翁。從山中出來。語波利曰。師從從彼國。將佛頂尊勝陀羅尼來否。此土眾生。多造諸罪。出家之輩。亦多所犯。佛頂神咒除罪秘法。若不將經。徒來何益。縱見文殊。何必能識。師可還西國取彼經來。流傳此土。波利聞此語已。不勝喜躍舉頭之頃。忽老人。波利驚愕。遂返歸本國。取得經來。入於五台山。於今不出矣。
第三十七童兒聞壽命經延壽感應(出經疏序)
玄宗皇帝開元末歲有相者。聞聲知長短壽。於資聖寺。聞門外聲。唯有今日壽。即出見之。童子年十三。色貌端正。悲愍默入。明日復聞前童兒。年既七十餘歲延。生奇特念。即出問由致。童兒曰。吾今夜寄宿僧房。聞壽命經。更無餘事。相師嘆曰。佛法不可思議。以佔相智。不可識之矣。
第三十八烏耆國王女讀誦般若心經感應(出經明驗讚記)
昔烏耆國。舉群疾疫。皆悉滅倍於半民。有一王女。名曰典韋。懷任之後。漸垂玖[少/兔]。母被重病。胎子既死。王女臨冥。懼惶罔極。專逼悶絕。都無仰憑。女恐晝夜墮哭。讀誦般若心經。由誦經力。胎子復生。安隱產生。療病平成。其兒叫聲。絕世奇異。恆誦摩訶般若波羅蜜。王臣歡喜。唱名波羅。生年三歲。間說般若了義。至於七秋。太子聰睿。達三藏秀當時。公民踴躍。驚彼行事。舉國讀誦。病疾不興。天下泰平萬民安樂也。
第三十九畢試國王寫誦般若心經感應(同文)
昔畢試國。為小邊裔。王族斷嗣。役屬隣境。貴仁豪民。逃散他土。眾多怨王。互來侵逼。時有聖主。名曰聽祐。智惠高名。自心思惟佛法驗般若心經是。作是觀訖。領告國內男女大小。各令寫誦般若心經。明朝為期。制以淮刑。勸以舉爵。三年之間。每旦各誦勤於境界。龍神悅怡。此時諸國發起恶心。趣畢試國。時其軍眾死皆悉落。若有諸群賊至彼土。自然落失。有眾反逆。向其界者。下覺悶逆。爾時畢試國平定已訖。漸盈十年。三十餘國。成大聖主。諸方所貴胡三十四國。楚朝二十八國。名感二驗。別人寫誦護代。持者常為恆例。一切眾生。無不得護也。
第四十遍學三藏首途西域每日誦般若心經三七遍感應
玄奘法師。本名褘俗姓陳。以貞觀三年。杖錫道路。每日誦般若心經三七遍。作是誓言。貧道為求大法。發趣西方。若不至婆羅門國。終不東歸。縱死中塗。非所悔也。誠重勞輕。乘厄涉嶮。周遊西宇十有七年。耳目見聞百三十八箇國。若有留難處。誦般若心經。及念觀世音。必免怖畏。十九年正月。方始旋返。屆於長安。所獲經論六百五十七部。三藏自云。皆是般若心經。及觀音力也矣。
第四十一大般若翻譯時感應(出慈恩傳)
顯慶五年正月一日起首翻大般若經。經梵本總有二十萬頌。文既廣大。學徒每請刪略。法師將順眾意。如羅什所翻。除繁去重。作此念已。於夢中即有極怖畏事。以相驚誠。或見乘危履嶮。或見勐獸搏人。流汗戰慓。方得免脫。覺已驚懼。向諸眾說。還依廣翻。夜中及見諸佛菩薩眉間放光。照觸己身。心意調適。法師又自見手執花燈供養諸佛。或昇高座。為眾說法。多人圍遶。讚歎恭敬。或夢見有人奉己亦果。覺而喜慶。不敢更刪。一如梵本。佛說此經。凡在四處。一王舍城鷲峯山。二給孤獨園。三他化自在天宮。四王舍城竹林精舍。總一十六會。今為一部。然玄奘法師。於西域得三本。到此翻譯之日。文有疑錯。即校三本以定之。慇勤省覆。方乃著文。審慎之心。自古無比。或文乖旨奧。意有躊躇。必覺異境。似若有人授以明決。情即豁然。若披雲觀日。自云。如此悟處。豈玄奘淺懷所通。並是諸佛菩薩所冥加耳。經之初會。有嚴淨佛土品。品中說。諸菩薩摩訶薩眾。為般若波羅蜜故。以神通願力。盛大千界上妙珍寶諸妙香花百味飲食。衣服音樂隨意。所生五妙。憶種種供養。嚴說法處。時玉花寺主惠德。及翻經僧喜尚。其夜同夢。見玉花寺內廣博嚴淨。綺飾莊嚴。幢帳寶輦。華幡伎樂。盈滿寺中。又見無量僧眾。手執花蓋。如前供養大般若經。寺中內衢巷壚壁。皆莊綺飾。地積名花。眾共履踐。至翻經院。倍加勝妙。如經所載寶莊嚴土。又聞院內三堂講說。法師在中堂敷演。既覩此已歡喜驚覺。俱參法師。說所夢事。法師云。今正翻此品。諸菩薩等。必有供養。諸師等見信有是乎。時殿側有雙李樹。忽於非時。數數開花。花皆六出鮮榮紅白。非常可愛。時眾評議雲。是般若開闡之徵。又六出者。表六到彼岸。至龍朔三年冬十月廿三日。方及絕筆。合成六百卷。稱為大般若經焉。合掌歡喜。告徒眾曰。此於此地有緣。玄奘來此玉花者。經之力也。
第四十二大般若經最初供養感應(出翻經雜記文)
玉花寺都維那沙門寂照。慶賀翻譯功畢。以聞皇帝。經既譯畢。設齊會供養。皇帝歡喜。莊嚴嘉壽殿。設齊會。寶幢幡蓋。種種供具極妙盡美。即龍朔三年冬十月三十日也。此日請經。從肅成殿。往嘉壽殿齊會所講讀。當迎經時。般若放光。照觸遠近。天雨妙花。兼有非常香氣。時玄弉法師。語門人曰。經自說此方。當有樂大乘者。國王大臣四部徒眾。書寫受持讀誦流佈。皆得生天。究竟解脫。既有此文。不可緘默。又寂照自夢。千佛在空。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般若佛母深妙典 於諸經中最第一
若有一經其耳者 實得無上正等覺
書寫受持讀誦者 一花一香供養者
是人希有過靈瑞 是人必盡生死際(云云)
夢覺白三藏。三藏言。此是經中現千佛也。
第四十三唐乾封書生依高宗勅書大般若經一帙感應(傳新錄)
唐高宗乾封元中。有一書生。遭疾而死。一日二夜。始蘇雲。吾初死之時。有赤服冥官。以文牒召。即從冥官至大城門。使者雲。城內大王。是息諍王。以彼文牒召汝。是時驚怖見自身。右手放大光明。直至王前。過日月光明。王驚異從座而起。合掌尋光推之出門。問吾雲。公修何功德。右手放光。即答。更不修善。又不覺放光由。王還城內。撿一卷書。出城歡喜謂吾曰。公依高宗勅。寫大般若經十卷。右筆而寫。右手放光。爾時吾憶知此事。王曰。放公早還。時白王。吾亡來路。王曰。尋光而還。即如王教。近古宅光滅得醒。說此由緣。悲喜流泣。捨所有寫六百卷。此由親聞矣。
第四十四東印度三摩咀吒國轉讀大般若王供養感應(出求法記)
澧州僧哲禪師。思慕聖蹤。浮舶西域。既到西土。適化隨緣。巡禮略周。歸東印度到三咀吒國。王名曷羅社跋吒。其王既深敬三寶。深誠徹信。光絕前後。每於日日。造柘摸泥像十萬區。讀大般若十萬頌。用鮮花十萬。尋親自供養於王城內。僧居有四千計人。皆受王供養。每於晨朝。令便入寺合掌。房前急行疾國。大王奉問。法師等宿夜得安和否。僧答曰。願大僧咒願。大王無病長壽國祚安寧。怨國求和士民豐饒。大般若之力也矣。
第四十五并州常慜禪師寫大般若經感應(同記)
并州常便禪師。發大誓願生極樂。所作淨業既廣數難詳悉。後游京洛。專崇斯業。幽誠冥兆。有所感徵。遂願寫大般若經。滿於萬卷。冀得遠詣西域禮如來所行聖跡。以此勝福。迴向願生。遂詣闕上書。請於諸州教化。抄寫大般若。且心所至也。天必從之。乃蒙授墨勅。南遊江表。敬寫般若。以報天恩。深要心既滿。附舶西征。百千天人。奏伎樂之。即見乘舶是般若夾。後於天竺而卒。得淨土迎矣。
第四十六京兆僧智諷誦大般若經感應(新錄)
釋僧智京兆人。其母夢見吞銅香爐。而有身產生。生即唱大般若名字。人皆異之。至十歲。自然諳誦大般若經二百卷。餘無練習。每日為業。誦一百卷。內心怪謂餘無宿習。祈念欲知。夢一人沙門來。語智曰。前世受弊牛身。主人負大般若經二百卷。驅向精舍。於深泥踏蹶。而終即生人間。以是因緣。諷誦二百卷。餘無練習。汝捨此身。將生雷音佛國。夢竟悔謝矣。
第四十七并州道俊寫大般若經感應(出并州往生記)
釋道俊。一生修念佛三昧。不樂餘行。時同州僧常慜。勸寫大般若經。俊曰。我修念佛。全無餘暇。如何寫抄。慜曰。般若是菩提直道。往生要路也。汝須寫抄。俊都不諾曰。我生淨土自然圓滿。即夜夢。至海濱見渡。海西岸上有莊嚴殿堂。六人童子。棹舶在海渚。俊謂舶童。我欲附舶渡西岸。童子曰。汝不信舶。豈得附舶。俊問。如何信舶。童子曰。舶是般若。若無般若。不能渡生死海。豈得生彼不退地。汝設附舶舶即沒。夢覺驚怖悔過。衣缽寫抄般若。自然供養日。紫雲西來。音樂聞空。將非感應耶矣。
第四十八唐豫州神母聞大般若經名感應(新錄)
唐豫州有一老母。不知俗姓。唯事神通。不信三寶。人舉名稱神母。邪見覆心。不往詣塔寺邊。若行路時。遇比丘僧。掩目而還。時忽一頭黃牛。在女門外而立。經於三日。更無牛主。神母自謂神助。自往牽牛。牛力強遂不隨之。女解衣帶系牛鼻。牛牽入佛寺。女人惜牛及帶故。掩眼入寺。背佛而立。爾時眾僧驚出。生悲愍故。各稱南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神母捨牛走出。臨小河洗耳雲。我聞不祥事。所謂南無大般若波羅密多經。三稱此言。自謂與水墮。即還其家。牛忽不見。後時神母遭疾而死。嫡女思慕之。夢告曰。我死至於閻魔法王處。唯有惡業莊嚴身。全無少分善根。國王捻札而徵嘆云。汝有聞般若稱名善。還於人間。應持般若。然人業盡遂生忉利天。不應生憂念。夢覺而寫般若將三百餘卷見在矣。
第四十九踏大般若經所在地感應(出求法記)
釋靈運。天竺名般若提波。本襄陽人也。追尋聖跡。越南濱達西國。於那蘭陀寺。畫彌勒真容菩提樹像。至伊爛拏缽代多國有孤山。既為勝地。靈廟寔繁感應多種。最中有精舍。以刻檀觀自在像為尊。若有人七日二七日。祈諸願望者。從像中出妙身。慰喻其心。滿其心願。傍有鐵塔。收大般若二十萬偈。五天競興。供養像及經。靈運一七日絕食。請祈所願有三。一令身必離惡趣。二必歸本國廣興佛事。三修佛法速得佛果。即從檀像中。出具相莊嚴光明照耀妙身。慰喻運曰。汝三願皆成就。汝當入鐵塔將讀大般若經。踏經所在地。必免三惡趣。若人發心。將赴此地。步步滅罪。增進佛道。我昔行般若。得不退地。若持此經。書寫經卷者。必令滿足其人所求。說此語已。化身不現。即三七日。籠居鐵塔。禮拜經夾。方讀其文。經歷半年。以歸唐國。廣興佛事。翻譯聖教。實有堪能。是觀音加力。大般若威德也矣。
第五十釋迦從缽羅笈菩提山趣菩提樹中路地神奉般若函感應(出外國記等)
釋迦菩薩六年苦行。將證正覺。登缽羅笈菩提山。唐云前正覺山。從東北嶽登。以至山頂。大地震動。山將傾顛。山神恐怖告曰。此山非成正覺之地。若宿於此。入金剛定山震傾。即從山下。西南半崖大石室。結跏趺坐。地亦動搖。時須陀會天在空中曰。此非成道地。從此西南十四五里。去苦行處不遠。有菩提樹。其下有金剛座。三災所不能壞。堅固所依。三世諸佛。皆坐此座上。成道之地。菩薩當往彼處。爾時石室大龍。請世尊住。菩薩留影而去。諸天善道。將趣菩提樹下。地神於中路。從地湧出。捧三寸金夾。以奉上菩薩雲。此是先佛印函。收入般若波羅密法門。三世諸佛。皆得此夾。由般若力。降魔成道。轉大法輪。度脫眾生。若未得印函。雖坐樹下。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吾過去六佛初成道時。皆奉此夾。菩薩歡喜。申手而取頂戴。往至菩提樹下。坐金剛座。開金夾時。夾中廣轉。十方佛土。般若印文。皆反為佛。放白毫光。照菩薩頂。授法王位。方成正覺。先讚般若。十方梵王來請法輪。爾時釋迦默然思惟。不務速說矣。
第五十一週高祖武帝大品感應(出法苑殊等文)
周高祖滅法。經藉從灰。以後年中忽見空中。如[卄/困]大者五六。飛上空中。極目不見。全為一段。隨飄飄上下。朔宰立望。不側是何。久乃翻下。墮上士牆。視乃是大品經之第十三卷。人皆謂希奇感應。歸心者多矣。
第五十二阿練若比丘讀誦大品經感應(出西國傳)
昔有練若比丘。讀誦摩訶般若經。常夜分天人來至比丘處。以天甘露。供養比丘。問天曰。天上有般若否。答雲有。比丘問雲。若有經卷。何故來下。答為敬法故。又天上般若。諸天傳語。人中般若。正記佛言。是故來下。比丘復問。天上有受持者否。答天著樂故。不能受持。餘州亦無。唯此閻浮提。大乘根熟。能行般若。必畢苦際。比丘復問。守護受持般若者。汝一人否。答八十億諸天。來下人間。守護持般若者。乃至聞一句者。敬之如佛。持佛母故。不可廢退矣。
第五十三天水郡張志達寫大品經三行延壽感應(新錄)
天水郡志達。姓張。特巧書譽。而信道士不寫佛經。或至親友家見。書寫大品般若。不了謂老子經。問親友老子經否。友戲言爾也。達取之寫三行。知非老子經。[口*恚]忽起去。經三年遇疾而死。過一宿還活。流淚悲喜悔謝。至親友家語曰。君大善知識。令我延壽。令我得天堂。友驚異曰。如何有此言。答曰。我死見閻摩法王。王見我來雲。汝癡人。信邪師道。不識佛法。即取一卷書。撿挍惡業。二十餘紙。既盡殘唯半紙計。王止見我微笑。汝有大功德。至親友家。寫大品般若三行。我等依人間修習般若之力。三時受苦輕微。汝壽行既盡。今增壽業。放還人中。汝等受持般若。報今日放恩云云。聞是語已。還入本身。豈非君恩。即走歸家。捨所有財。書寫八部。而供養之。春秋八十三。無病而卒。後見遺書雲。千佛迎我。以般若經為雙翼。往生淨土矣。
第五十四晉居士周閔大品般若感應(出冥報記)
晉周閔江南人也。晉護軍將軍世奉法蘇峻之亂。都邑人士。皆東西被遷。聞家有大品。以半福八丈素。反覆書之。又有餘經數台。大品亦雜在其中。既當避難行。不能得盡持去。尤諸大品。不知在何台中。食卒應去。不展尋橡。徘徊嘆吒。不覺大品忽自出外。閔驚喜持去。周氏遂世寶之。今雲尚在。一說雲。周嵩婦胡母。有素書大品。素廣五寸而大品一部書在矣。
第五十五朱士行三藏放光般若感應(出傳等)
前魏廢帝。甘露五年。汝門朱士行者。講小品經。或云。常講道行般若。每嘆此譯理未盡。發跡長安。度流沙至于闐。得梵音正本九十章。彼國多小乘學者。譖於王曰。漢地沙門。欲以婆羅門書惑亂正法。何不焚之。聾盲漢地王之咎也。王即不聽齎經東去。士行因請燒之為驗。於時積薪殿前。畢而焚其經無損。王始歸信。士行寄經還國。竺叔蘭曇無羅叉譯。為放光般若者是也。
第五十六釋清虛為三途受苦眾生受持金剛般若經感應(出經驗記)
梓州惠義寺釋清虛。少誦金剛般若。去萬歲通天元年十月初。於齊靈岩寺北三總山中。發願為三途受苦眾生。受持金剛般若。從十月二十三日日西。於山中端坐誦經。忽然似夢。見一城縱廣可有五里。其僧下道至城東門。其門才了容一人入。僧問投門者自得知。大王何時放地獄受苦眾生。報曰。昨日未時。齊州禪師。手執錫杖。年可七十已上。來詣王前語王言。有一客僧。為三途受苦眾生。誦金剛般若。王得知不。大王何時息放地獄受苦眾生。王報雲。先知明日午時。為阿師放卻少分輕者。其投門人。謂其僧雲。阿師即去。請更莫語矣。
第五十七僧法藏書誦金剛般若經滅罪感應(同記)
隋鄜州實室寺僧法藏。武德二年閏三月。得患困重。經二旬餘。乃見一人青衣服飾花麗在高樓上。手持經一卷。告法藏雲。汝今互用三寶物。得罪無量。我所持經者。是金剛般若。若自造一卷。至心誦持。一生已來。所用三寶物罪。並得消滅。藏即應聲。若得滅罪。病又瘳差。敬寫百部。誦持不廢。藏即命終。將至王所具問。一生作何福業。藏即分疏造佛像。抄寫金剛般若百部。於一切人轉讀兼寫一切經八百卷。晝夜誦持般若。不曾廢闕。王聞此言。師造功德極大不思議。即遣使藏中。取功德簿。將至王所。王自開撿。並依藏師所說。一不錯謬。王言。師功德不可思議。放師在寺。勸化一切。讀誦般若。具修一切功德。莫生懈怠。師得長壽。無病安樂。後命終之日。即生十方淨土。乃得醒活。自對他說焉云云。
第五十八唐玄宗皇帝誦仁王咒感應(新錄)
唐天寶元年壬子。西蕃太石康五國。來侵安西國。其年二月十一日。奏請兵。玄宗詔發兵師。計一萬餘裡。累月方到。豈頓救之。大臣白言。且可詔問不空三藏。帝依奏詔請天王。為救帝秉香爐。不空誦仁王護國經陀羅尼二七遍。帝忽見神人可五百員。帶甲冑荷戈楯在殿前。帝驚異問三藏。答曰。此是毘沙門第二太子[月*蟲]健。領兵制陛下意。往救安城故來辭也。其年四月。安奏雲。二月十一日已後。城東北三十里。雲霧晦冥中有人眾。可長丈餘。皆被金甲。至酉時鼓角大鳴。聲振三百里。地動山傾經二日。大石康等五國。當時奔潰。諸帳幕間。有金色毛鼠。齧斷弓弩弦及器仗。悉不堪用。辭顧城樓上。有光明天王現形。無不見者。謹圖天王樣矣。
第五十九唐代宗皇帝講仁王般若降雨感應(出唐記)
代宗皇帝永泰元年秋。天下無雨枯渴。代宗以八月二十三日。詔於資坐西明兩寺。請百法師。講新翻仁王般若經。以三藏法師不空為都講。至於九月一日。黑雲聳空。甘露雨降。天下得潤雨澤。枯死草木。頓成榮茂。仁王般若威神不可思議。又羌胡寇邊京城又因星變。內出仁王經二卷。開百座仁王道場。皆有感應矣。
第六十舊譯仁王經感應(新錄)
德宗皇帝貞元十九年。有一沙門。不知名及住處。宿太山府君廟堂。誦新譯經四無常偈。府君夢示雲。吾昔在佛前。親聞此經。什公翻譯詞。質義味泯合。聞讀誦聲。身心清涼。新經又詞甚美。義味澹薄。汝持本又毘沙門與經卷副。沙門夢覺。兼持舊本矣。
第六十一無量義經傳弘感應(出經序及齊記)
此無量義經。雖法花首載其目。而中夏未覩其說。講法華者。每臨講肆懷疑。未甞不廢談而嘆想見斯文。忽有武當山惠表。勤苦求道。南北遊尋。不擇夷險。以建元三年。復訪奇搜秘。遠至嶺南。於廣州朝亭寺。遇中天沙門曇摩伽陀耶舍。手能隸書。口解齊言。欲傳此經。未知所授。來便慇勤致請。心形俱至。俺歷旬朔。僅得一本。仍還嶠北齊入武當。以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日。頂戴出山。見投弘通。奉覲真文。欣敬兼誠。詠歌不知手舞足蹈。莫宣輒虔。時有一人。生不信雲。此經何必法花序耶。夢有一神長丈餘。帶金甲以利劍擬之雲。汝若不信。當斬頭頸。此經正是法華序分。一經耳者。得不失菩提心。億劫時一遇。豈失二利。即覺悔謝矣。
第六十二聞無量義經功德感應(出齊記)
昔惠表比丘。武當山誦無量義經。後頂戴出山。投宿山中。初夜分有天來至。以百千天眾。以為眷屬。供養經及表。表問誰。天答曰。吾等是武當青雀。聚聞無量義經。命終生忉利天。欲報恩故。來謁供養。吾等本身。在山西南隅一處。聚集捨身。語此事已。忽然不見。表遣使者。尋青雀聚。實如所言。經功德如斯。歡喜見投弘通矣。
第六十三誦法華經滿一千部女有靈驗感應(出梁高僧傳等)
齊武成世。并州東看山側有人。掘地見一處土。其色黃白。尋見一物。狀如人兩脣。其中有舌。鮮紅赤色。以事聞奏。帝問道俗等。無能知者。沙門大綩法師上奏曰。此持法花者六根不壞報耳。誦滿千遍。其必徵驗矣。乃集持法花者。圍繞誦經。才始發聲。此靈脣舌。一時鼓動。聞見毛竪。以事奏聞。詔遣石函。藏之遷於室矣。
第六十四書寫法花經滿八部必有救苦感應(出經傳)
宋瓦官寺沙門惠道豫州人。釋惠果同母之弟也。生不修行業。但善於興販。當眾倉廚私自食用。知繒帛方便割盜。後遇疾而死。三日蘇雲。吾冥官被驅。向幽遠路。有沙門謂道曰。王若推問。應作是言。我昔有造法花八部願。數授此言已。忽然不見。即至王所。王問。修何功德。答吾有造法華經八部願。王咲曰。既雲有願。若造法花及八部者。必脫八獄。依此一言。還放人間。說此因緣。捨所有造八部。其經見在矣。
第六十五書寫法華經一日即速救苦感應(出經傳)
絳州有孤山。永徽年中。有二人僧。同坊而住。一名僧行。行三階佛法。二名僧法。行法花三昧。二人要期。若前亡者必告所。後僧行先亡。三年後。僧法祈請觀音。夢至地獄。勐火熾然。不可親近。鐵網七重。而覆其上。鐵扉四面開閉甚固。百千沙門犯淨戒。不調身心者。在中受苦。問此中有沙門僧行不。羅剎答曰有。又曰。欲見。答不可見。又曰。我等佛子。如何固惜。即時羅剎。以鋒貫炭示之。僧法見黑炭流泣。沙門釋子如何受苦。願欲見昔形。羅剎唱活。宛如平生。但身體燒爛。謂法曰。汝將救吾苦。法曰。如何救之。答為造法花經。法曰如何造耶。答一日之中。以可畢其功。法曰。貧道豈可一日中畢。答告苦不可忍。剎那難過。非一日勐利行。焉得苦息。夢覺即日。捨衣缽資具。以書生四十人。一日寫之供養禮拜。其夜夢。僧行離地獄苦。近生忉利天矣。
第六十六七卷分八座講法花經感應(出經傳)
釋惠明不知何處人。亦失俗姓。風帆甚閑聽惠多聞。頴悟佛乘。講法華經。天機獨斷。相訟說釋。或時入深山。坐石室講經。數群猿猴來聽法。經三月後。夜石窟上有光明。漸近窟前。是則天人。自稱。吾是猿猴群中。老弊而盲者是也。依聞公講。生忉利天。本身在室東南七十餘步外。思師恩故。聽師講故。降臨此處。願聞講說。明如何講說。天曰。吾怱怱欲還天。師以一部典。分八而講。明曰。所持七卷。將分七座。何必八講。天曰。法花是八年說。若八年講實久。願開八座。擬八歲說。略可佛旨。明即分七卷成八軸。為天開講。天以八枚真珠。奉施而說偈曰。
釋迦如來避世遠 流轉妙法值遇難
雖值解義亦為難 雖解講演眾為難
若聞是法一句偈 乃至須臾聞不謗
三世罪障皆消滅 自然成佛道無疑
吾今聞聽捨畜身 生在欲界第二天
威光勝於舊生天 勝利難思不可說
說斯偈已。還上本天。明具記事。彫石而收。今見在矣。
第六十七曇摩懺三藏傳大涅槃經感應(出傳目錄等文)
晉安帝世。中天竺國三藏法師曇摩懺。涼言法豐。齎大涅槃前分十卷並菩薩戒等。到姑臧。止傳捨慮告經本。枕而寢。夜有人。牽懺墮地。驚覺謂盜。如此三夕。乃聞空中聲。曰此如來解脫之藏。何為枕之。懺乃漸悟。別安高所。有盜者夜數舉。竟不能勝。明旦懺特不以為重。盜謂聖人。悉來辭謝矣。
第六十八釋惠嚴刪治涅槃感應(出傳記等文)
宋釋惠嚴。京師東安寺僧也。甞嫌大涅槃經文字繁多。遂加刊削。就成數卷。寫兩三通。以示同好。因寢寣之際。忽見一人。身長二丈餘。形氣偉狀。謂之曰。涅槃尊經眾藏之宗。何得輕加斟酌。嚴悵然不悅。猶謂意已立。未有愍心。至明夕復見昨人。狀有怒色曰。過而知改。是謂非過。故相告猶不已乎。此經既無片理。且君禍亦將及。嚴驚覺失聲。未及中旦。便馳信求還悉燒除之。識者諫曰。此誡後人。嚴雖以為然。終懷疑懼矣。
第六十九書寫涅槃經生不動國感應(新錄)
尚書刑部侍郎張行安。發願寫涅槃經。始立題夜夢。二人沙門來雲。汝寫深經。決定生不動國佛土。夢覺專志寫之。不知其後矣。
第七十聞常住二字感應(新錄)
楊州有居士。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理。更聞常住二字。不墮惡道。生不信雲。聞一部典。猶不可免惡道。況二字乎。後時居士。微疾而死。心上少暖未發葬。七日醒雲。吾至閻魔天子城。王呵雲。汝謗深經。報在阿鼻。爾時憶持因果。白王言。設謗故墮惡道。聞常住二字故。亦可閉惡道門戶。時空中忽有光現。光中說偈曰。
若信若不信 才聞常住字
決定不墮惡 即生不動國
王歡喜而放還。自說此因緣。流淚修行。臨終之時。得不動國迎乎。
第七十一手觸涅槃經感應(出西域求法傳)
昔西域有一婆羅門。從手放光。人異之問阿羅漢。不知因緣。後得通大士。來到彼家。見放光雲。善哉婆羅門。昔以手觸涅槃尊經。以是因緣。能放光明。汝未來得佛。亦名光明尊矣。
第七十二諸王寫一切經感應(出經錄法苑珠林文)
齊高宗明帝。寫一切經。陳高祖武帝。寫一切經一十二藏。陳世祖文帝。寫五十藏。陳高宗寅帝。寫十二藏。魏太祖道武皇帝。寫一切經。齊肅宗孝明帝。為先皇寫一切經一十二藏。合三萬八千四十七卷。隋高祖文帝。寫一切經一十六藏。十三萬三千八十六卷。煬帝寫六百一十二藏。二萬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此等皆有感應。不能備記。更撿史書矣。
三寶感應要錄卷之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