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出什麼

如何才能培養解脫能力?應當從出離心開始。

其實,出家就是出離心的重要實踐方式。當我們選擇出家作為人生道路時,盡管對佛法的認識角度不同,體會程度不同,但多少總會有些出離心。而這種出離心和任何心行一樣,都是變化不定的,可能加強,也可能衰減甚至退失。如果出家後沒有相應的因緣來滋潤它,鞏固它,它自然會逐漸邊緣化,逐漸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在不知不覺中,忘卻出家的初衷。除生活方式和在家人稍有不同外,出家的目的,出家的本分,都變得模糊不清。每日得過且過,蹉跎時光。

真正的出家生活,是建立在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具備這一前提,我們所做的一切才能和佛法相應,和修行相應。否則的話,無非是在個人生活中增加一些佛教元素,在世俗形態上增加一些佛教包裝,徒有其表而無其實。

如何才能生起這份出離心和菩提心?如何才能將我們的生命導向解脫?這就必須經常念死無常,念輪迴苦。惟有洞察輪迴本質並保持對死亡的警覺,我們才會有出離的動力。否則,往往會被日復一日的假象所迷惑,好像死亡只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只是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傳說。如果對死亡和輪迴缺乏警惕,我們往往也會像世人那樣,落入世俗生活的慣性中,並在習慣中耽於習慣,日漸麻木。所以說,念死、念輪迴苦是令心與解脫相應的重要認知,也是我們必須時時敲響的心靈警鐘。

這一認知需要通過不斷思維來加強,不是偶爾想一想就可以,而要天天想,時時想,直到確認輪迴的本質是苦。在佛法修行中,出離心的生起是有標準的。這個標準,就是我們對輪迴的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對世間的名利享樂不再有任何愛著。如果沒有徹底放下這種期盼和愛著,心就會具有粘性,就會被塵勞所沾染,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