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濟群法師出生於閩東,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幼時,在雙親的帶領下,全家信佛並吃長素。在他印象中,家裡常年有僧人來住宿、吃飯,而母親總是熱情招待,家中每天早晚都念經拜佛。一年秋天,母親發心到閩東支提寺幫忙修補藏經,14歲的濟群跟著同去,在支提寺生活了三個多月,這在他的內心埋下了深厚的善根,也成為日後出家為僧的緣起。1979年,他從福州鼓山湧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0年進入中國佛學院,1981年在北京廣濟寺受具足戒,1984年畢業後,到莆田廣化寺等處參學任教。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並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主講唯識、戒律、阿含、道次第等課程。近30年來,濟群法師在修學之餘發表了200多萬字的佛學論著,並積極從事弘法,時常在歐洲、澳洲地區和我國大陸及港台各地高等院校、信眾團體和寺院應邀演講。著有《濟群法師談人生》系列叢書、《真理與謬論》、《菩提心與道次第》、《認識與存在》、《菩提大道》、《開啟內在智慧的鑰匙》、《禪語心燈》、《心經的人生智慧》等。數十年來,濟群法師以兼容並蓄的思想,深入淺出地廣宣佛法,化導民心,利濟蒼生,並在佛法的現代傳承與弘揚方面做了諸多開疆拓土的探索,成績斐然,在教界廣大信眾和社會上,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2014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人民政協報在廈門南普陀寺和濟群法師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濟群法師:敢於審視傳統佛教中的陳規陋習

人生佛教的理念,由太虛大師於民國年間率先提出,與以往的傳統佛教相比,似乎是獨立於各宗之外的新生事物,但究其思想內容,並非創新之見。事實上,人生佛教正是對原始佛教的回歸。與其他宗教的以神為本不同,佛教的立足點是人本的。

雖然佛教傳入中國已有兩千多年,並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部分民眾對佛教充滿的是由某些現象得來的片面認識。看到有人來寺院燒香拜佛,就以為佛教只是保佑平安的途徑;看到信徒中老年人居多,則以為佛教是閑來無事後的精神寄託;看到個別文學作品中的描寫,又以為學佛是走投無路後的無奈選擇。而近年來的部分影視作品,更使很多人以為出家人都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豪俠之士。凡此種種,嚴重阻礙了人們對佛教的正確認識。我們通過人生佛教的正面弘揚,就是要使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正信的佛教。

佛教界目前存在的誤區現象,比較突出的有四點,即鬼神化、來世化、哲理化和學術化。經懺佛事的盛行,使很多人將佛教當做是為鬼神服務的手段,從而背離佛教的人本精神。淨土法門的特別弘揚,又使很多人覺得學佛只為求得來世,是老之將至時才需關注的問題。而哲理化的佛教,只適合具有相當文化層次的僧侶學習研究,普通民眾沒有時間也沒能力深入。至於學術化的佛教,也只是部分學者的專業,他們將佛教當做文化現象研究,很少和現實人生髮生關係,也很少考慮自己的安身立命,這些學術成果從文化傳承來說固然有一定意義,卻無益於現實人生,更無法激起他人的信仰。

人生佛教雖然定位於現實人生,但不是人們通常所以為的僅僅關注現實。入世只是其中一個層面,其內涵遠遠不止於此。太虛大師有首偈說得非常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首偈包含三層內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人為本,通過佛法智慧來正確認識人生,解決各種問題,從而建立幸福人生。其次,說明做人與成佛的關係,學佛要以佛菩薩為榜樣,克服自身的貪瞋癡,成就慈悲和智慧的生命品質。第三,佛是由人修行而成,每個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因而,人生佛教涵蓋了由人到成佛的整個過程。

可見,人生佛教的內涵非常豐富。佛法修行是以菩提心為基礎,具備這個前提,才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而在修行過程中,正見更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的宗派佛教,如三論宗「緣起性空」的正見,唯識宗「萬法唯識」的唯識正見,以及禪宗的「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對我們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如果說人生佛教和傳統的宗派佛教有什麼區別的話,只是在於它針對佛教發展中存在的誤區現象,特別提出為現實人生服務的宗旨,同時,在形式上採用更為契機的方式。除此以外,實在無法將人生佛教與傳統佛教對立起來。

傳統之所以成為傳統,自然有其相應的權威性。也正因為這樣的權威,使得人們往往只是埋頭順應,卻不敢加以審視。比如我們今天繼承的佛教傳統,包括我們的生活、修行乃至寺院建設,究竟是佛教的優良傳統,還是陳規陋習?這個問題,很多學佛者是不曾想過,也不敢去想的,似乎想一想就是離經叛道,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那麼,我們今天所認為的傳統,和唐朝的佛教是否一樣?和印度早期的佛教是否一樣?和南傳佛教是否一樣?和藏傳佛教是否一樣?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去觀察,會發現傳統並不是從上至下的唯一道路,也不是亙古不變的唯一樣貌。

在它的周圍,還有很多或並行、或交叉、或漸行漸遠的道路,還有許多或因時、或因地、或因社會背景和文化差異而展現的豐富變化。其中,究竟什麼傳統更符合佛法真諦?究竟什麼是主幹,什麼是枝末?究竟什麼是需要繼承的,什麼是需要揚棄的?

如果沒有一個開闊的視野,我們很可能成為所謂「傳統」的犧牲品,甚至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傳統」,只是佛教發展過程出現的某種變異。不幸的是,我們卻將這種變異「忠實」地加以繼承,進而發揚光大,代代相傳。從這一點來說,今天這個時代給我們提供了格外的機遇,讓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視野。否則,我們是沒有能力對傳統加以審視,進行甄別的。

2004年,我發表了《漢傳佛教的反思》,探討如何正確認識傳統的宗派佛教?如何繼承?2006年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召開,我又譔寫了《一個根本,三大要領》,針對當前佛教界存在的問題,提出佛教建設要抓住「一個根本,三大要領」。一個根本,是修學體系建設。三大要領,是僧人教育、僧團管理和弘揚佛法。佛教界存在的問題雖然很多,但如果做好這幾個問題,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目前我們成立了一個書院,根據佛法的五大核心要素,即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建立了一套三級修學模式,幫助學員快速地掌握佛法的核心要領,並有次第地修學。學習方式為自修與共修相結合,重視討論、交流和分享,重視佛法與人生相結合。從三年多的實踐來看,學員大多能在短時間內對佛法生起信心,進而使觀念、心態及生命品質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想這也是傳統佛教在現代社會弘揚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