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入團隊 利人利己
1.在團隊中承擔責任
諸位來到寺廟學佛法、當義工,積聚福德智慧資糧,成為師法友和合增上團隊當中的一員,我們如何能夠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和合增上團隊當中的一員?我們要怎樣才能夠感受到自己是團體當中一員的意義?
就個人來講,我們每個人有一具身體,自己把這具血肉之軀當成是自己,就會百般愛護,給予種種照顧 ——冷的時候穿衣服,肚子餓的時候要吃飯,身體髒的時候要洗澡,每天要洗臉、刷牙,等等。一天當中要花很長的時間去照顧自己的身體。如果自己能夠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當中的一員,很重要的一員,比如說,你是一個家庭裡面的家長,那麼你就會千方百計去工作,去賺錢來養家,照顧家庭裡面的每一個人,甚至自己所居住的房子,自己及家人的生活條件、用品用具,都會很用心去照料。如果自己能夠感受到是單位中的一員,那麼你在哪一個單位工作,都會很認真負責,天天為自己的單位著想,不斷去發展各方面的業務。
為什麼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家庭、單位會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發心?這根源於人的思想的認知。你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些方面對自己來講是很重要的,才會去盡心盡力,才會去想各種辦法。學佛法也是一樣,你只有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師法友和合增上團體當中的一員,接下去才會考慮如何來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在這些同行善友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自己如何為團體的發展出力、發心。
我們佛法的團體,顧名思義,是為了學習佛法,落實佛法的理念。佛法的理念就是要引導眾生究竟離苦得樂、圓滿佛果。佛教告訴我們:人的生命和其他的人是息息相關的,同一切眾生緊密相連、自他不二。也就是我們真正能夠把所有的人類、一切的眾生當成自己去關心、照顧和利益的對像,我們的心就是沒有分別的心,我們的心就沒有界限,我們就能夠以一顆平等的心、包容的心、清淨的心去對待所有的人,去對待所有的眾生,去對待自己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特別是我們以一顆清淨的發心去面對、接受一切人事物、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那麼我們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就會直接、間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我們的行為就會越來越有價值,我們的宗旨目標就會越來越明確。
假如一個人僅僅認為這個身體才是我,自己家裡的兄弟姐妹、父母以及單位裡的同事、同人都無足輕重,或者說這些人都是與自己不相干的,甚至都是自己的對立面,那麼我們對待別人就會有一種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態。父母對我們來講是最有恩德的,我們如果想以一種對待自己、關心自己、愛護自己身體的心情和態度去對待父母、兄弟姐妹和與我們有關聯的人,那我們就需要一步一步去學習,學習這種發心,學習如何來培養這樣一種善良的心態。學習佛法就是培養善良的心,增長自己的善心,要從動機、意樂、發心上面去下手。
2.用平常心和歡喜心面對一切
我們每個人內心當中都有很多痛苦,這種痛苦是因為煩惱和貪慾引起的。因為我們有煩惱,所以我們對外在的人事物、客觀環境,不能正確地認識和認知,我們總是很容易同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對立起來。
我們人的一生,就好像在足球場上踢一場球一樣,我們不僅僅是場上的運動員,同時也是場上的教練員。什麼意思呢?運動員也好,教練員也好,都希望自己的這支球隊能夠把球踢好,取得冠軍。但是真正進行比賽的時候,甲隊也好,乙隊也好,最後終歸有一支是失敗的。我們很容易為自己認為要成功的那支球隊的成功感到高興,會為認為要成功的球隊的失敗感到沮喪。所以我們真正在看球的時候,無形當中,內心就不平靜。總是希望哪一支隊要贏,哪一支隊會輸,這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期待。反過來另外一邊的人也是如此,他們也是希望哪一支隊要贏,哪一支隊要輸。總的來說人的內心都是不平靜的。其實,如果真正從體育的角度、從踢球的角度看,完全就是看他的技術、他的體能,輸和贏都是這樣一種結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人生幾十年,每天都在做事。做一件事情就猶如自己在看一場球賽、自己在踢一場足球一樣,不論輸和贏,都要以無分別心、平等心和清淨心去對待,不要被外在的、暫時的、不真實的輸和贏、勝與敗、是與非等影響了自己的心態、困惑了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的內心越來越無明,越來越黑暗。如果這樣,不知不覺,我們內心所注重的就是一些不真實的境界,一些渺小的情景,缺乏更遠大的目標、更大的抱負,缺乏一種更加冷靜、客觀的認識事物的態度,這些都是我們的問題。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有這樣一些問題,自然而然我們對外在的境界,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與自己有關的、與自己無關的,都會引發許許多多莫名其妙、無以言狀的痛苦和糾紛。
學習佛法,就是要培養對事物、對事情能夠有一個很正確的認識的態度。我們看到踢球最後的結果,不管誰贏,不管誰輸,我們都會高興,我們都會歡喜。高興與歡喜是自己內心裡面的一種感受。我們就是要用這樣一種高興的心、平常的心、歡喜的心來面對和接受世間的一切 ——一切的人與事、一切的環境。
二、培養良善的習慣
我們一生不斷地在追求,有物質方面的追求,也有精神方面的追求。物質方面的追求,這樣一個清單我們很容易開。在家裡的時候,那些小朋友、小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就會說自己要買什麼東西。或者父母上街,就會問小孩子,要買什麼東西。小孩子就會告訴自己的父母要買玩具、要買衣服、要買學習上的用具、生活上的用品等,他就能夠開出一份清單。我們從小到大,從生到死,內心當中的清單都是物質方面的,我們很清楚需要什麼東西。而精神領域的清單,我們內心所需要的精神資糧,卻不容易開得出來。我們很迷惑、很迷茫,搞不清楚需要什麼東西、不要什麼東西,這些東西到哪裡去找,我們怎麼樣才能夠找到,怎麼樣才能夠得到。這些我們都不知道。實際上,一個人的痛苦和快樂、歡喜和悲哀,都是人的一種情緒、人的一種心情,是內心當中的感受。內心當中的感受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也是非常微妙的、非常深奧的。
比方說我們覺得一個水果不乾淨、打過農藥,我們就會用水去清洗,用刀把皮削掉。反過來說,我們如果不認為水果、食品、蔬菜很髒,如果知道這些都是很乾淨的、清淨的、沒有問題的,就不會去削皮。我們要去削皮的時候,已經對這個水果的不乾淨做了結論,認為水果皮不乾淨,所以要把它去掉。但實際上,這個水果的皮究竟是乾淨還是不乾淨,吃下去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害,我們還是不清楚。有些皮可能很髒、不乾淨,吃下去有害,有些皮可能比裡面的肉更有營養。但我們會認為外面的皮不如裡面的肉,這就是我們一般人對事物的認識。不知不覺,大家都這麼認識,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生活上的一種習慣,行為上的一種習慣,這個習慣很不容易改,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我們學習佛法就要培養一種很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發心的習慣,甚至要來修改學習、生活、工作、發心中不好的習慣。要養成好習慣,修改不好的習慣。反過來說,我們只有把不好的習慣慢慢去掉,好的習慣才能夠一點一滴培養起來。這兩種習慣,是一體的兩面。壞習慣改不掉,好習慣就不容易培養起來。如果沒有好習慣,我們的人生就不知何去何從、何作何為,就顯示不出它的意義。
三、生命真正的價值
一個人如果僅僅是獨善其身,不管別人、不顧別人、不理別人,心量很小、心胸很狹隘,那麼他的人格自然也就有問題,不會圓滿,智慧和慈悲的力量也會很弱,生命的意義就會很渺小,更不要說有什麼終極目標,有什麼成佛的願心。
1.來寺廟的意義
從世俗的意義上面來講,放棄我們個人的一些比較渺小、有局限性的認識,是一般人很不容易接受的。比如說我們到寺廟裡面來學佛,從北京城裡坐一兩個小時車過來,回去又要一兩個小時,我們在這裡聽聽經、聽聽法、念念經,大家交流交流,如果是不學佛法的人,很難理解我們來到寺廟裡的意義。不學佛法的人,他更希望週末不要出門,同家裡親人團聚、吃飯,或者大家一起去做一些事情。不學佛法的人,不容易體會學習佛法的人的那樣一種心情、那樣的發心,以及所作所為的意義,更不用說出家了。因為出家更是長年累月不跟家里人在一起,到寺廟裡邊來,和很多原來不認識的人在一起。也就是原來大家是很不熟悉的人,到廟裡邊越來越熟悉,反而變成一家人。原來的一家人,出家後反而不能在一起,在一般的常理上,是很費解的,也不容易被接受。
到了寺廟裡面,因為佛法的攝受,因為師法友和合增上的團隊,大家彼此之間比自己的親人還親,見面都高高興興、歡歡喜喜,內心沒有障礙,沒有什麼疙瘩、隔閡。那為什麼大家會這樣呢?因為大家來到這裡,發心清淨,目標也很清楚,就是要修改自己的習氣毛病,要很好地發心,要培養好的習慣。
大家都這麼認識了,都來查找自己的問題,對治和克服自己內心裡的問題,自然而然外在的一些行為就不會去計較,外在生活差一點、好一點也不會去計較。大家不以物質條件的多少、優劣作為標準,而是以內心當中的成就作為標準。這樣的標準跟自己在家裡面不一樣。自己家裡的一個標準就是子女對父母、或者父母對子女好,總是要給他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用的,總是在物質上面著眼,至少這方面是主要的。當然,一家人如何相處,也講一些道理,但這些道理都是很簡單的。
在廟裡我們所聽到、所傳播的道理是不一樣的,廟裡面的是更究竟、更圓滿、更全面的。我們是以所有的人類、所有的眾生為我們要面對的對像,並且這些眾生都是平等的,冤親平等,沒有仇人。大家都是眾生,都是佛弟子,都是一樣的,都有習氣毛病,都有問題,都有煩惱,都是在修行。我們只有建立這樣的一些觀念,建立這樣的一種佛法的知見,才容易做到「兼濟天下」 ——也就是過去講的「小善獨善其身,大善兼濟天下」。
2.拓寬自己的生命
我們從無始以來,不斷地生死輪迴,從無始生死輪迴的鏈條上面來看,每個人都只是這個鏈條當中的一個環節、一個階段而已。也就是說,在家的父母、兄弟、姐妹這樣的人倫關係,僅僅是今生今世的。比如這世你的父母生了你,父母去世以後,也可能再投胎,再生到你家裡面,可能就會變成你兒子的兒子。也就是我們在生死輪迴過程當中,都曾經互為父母。所以《梵網經》裡面講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就是把所有的人都當成、看成自己的父母。如果我們從無限生命來看待、來推演,這樣的一個命題是能夠成立的。
從無限生命、無有窮盡的時空來認識自己的生命,或者僅僅從一生一世來認識自己的生命,或者只是從今天、眼前這樣一個境界上來認識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得出來的結論和答案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從更長遠、更寬廣的境界來認識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四、走進佛法
1.善用自心
大家到寺廟裡邊來,環境很好 ——這座山非常雄偉,晚上也常常能夠看到月亮,早晨能夠看到日出,傍晚能夠看到彩霞,等等;寺廟裡面有古老的石橋、古老的銀杏樹、古老的建築,也有這麼多法師在修行、在帶動大家,還有好多義工發心護持,所有這些都是非常殊勝的。我們要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注意,全神貫注於我們所接觸的這些境界。如果我們不細心、不專心去看待、去感受外在的這些境界,就不容易在內心當中產生作用。也就是說,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內心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2.建立內心的標準
內心的狀態、起伏是有標準的,也是有境界的。外在的人事物、環境,有形有相的東西,也是有標準、有境界的。也就是一個是外在的標準,一個是內心的標準。反過來說,只有內心的標準好了,內心的標準建立起來了,內心的標準比較高,我們對外在的評判才不會有錯誤,才能夠有個好的結果。如果內心裡面本來就沒有標準,或者標準很低、很差、不規範,外在再好的東西我們都會認識不清楚。
我們有些同行善友在廟裡面住的時間長了,就會覺得在廟裡住好像跟在家裡面住沒有什麼兩樣。剛剛開始時,覺得寺廟很好,住久了覺得和家裡好像差不多。實際上,這兩個環境是大大不同的。只是因為你自己剛剛開始的時候,很喜歡這個環境,到一定的時候,你又不喜歡寺廟這個環境了,內心當中喜歡的仍然是原來世俗的那種環境,你在廟裡,這種心又開始在起作用,不知不覺你就會覺得這種環境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想要的還是原來那種環境。這樣的話這個標準就模糊了,就錯亂了。實際上,都是自己的內心在起伏、在變化,都是一種無明在起作用,所以學佛法修行用功,固然同時間有關係,但不等於說學的時間越長功夫就越好。
為什麼佛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要不忘初心?最初的發心——最初發心學佛法時的一顆心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把自己最初對佛法追求的那顆心一直保護下去,一直持續下去,並且還要讓它增長廣大。最初這顆心就是善良心、出離心、菩提心。
3.為自己做主
當我們認為外在的環境有問題的時候,當我們認為修行不修行界限模糊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很多問題的時候,我們就要反觀自己,要問自己:我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這些想法是怎麼出來的?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學習佛法,不是為別人做主,是自己為自己做主。只有內心對善惡是非、煩惱與菩提很清楚,才能對外在其他的同行善友、居士們盡量去關照,盡量去幫助,盡量去啟發,這也是我們的一份發心和責任。而不在於說,外在的人有問題、有錯。它僅僅是人的一些行為在我們看來有錯,在我們的標準看來有問題,在我們的觀點看來不應該,實際上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不應該,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們一天當中要面對的、要接觸的人事物非常多,我們只有培養了能夠很好地去因應不同的人事物差別境界的時候,我們內心才能夠保持如如不動 ——不動搖,不受外在的環境所影響和左右。
反過來,當內在戒定慧的功夫越來越充足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去影響外在。也就是說,外在的人如果有問題,就說明自己內在的戒定慧的力量不足以去影響別人,我們的功力還不夠,所以不能去幫別人,我們應該這樣去認識問題。我們回到家裡也是一樣,不要總認為別人有問題。別人有問題我們有沒有去幫助?有沒有發過這種心?有沒有具體的行為?我們在幫人、利人的過程中,方法得當不得當?
我們只有在這些方面,不斷不斷地根據佛法來修行,來用功,來對治內在的無明狀態,我們這種功夫才能夠不斷得到培養和增長。否則的話,依然還是自己那種未學佛以前的動機和心態,佛法依然離自己很遙遠。
五、正見破無明 五蘊成假我
1.認識無明
無明不等於什麼都不知道。無明是充滿了錯誤的見解、片面的見解、稀奇古怪的想法,這些錯誤的觀念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不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不知道什麼是凡夫的世界,什麼是聖者的世界;不知道什麼是事,什麼是理。那就很成問題。因為我們不知道、不了知,內心當中完全沒有境界和標準,也就是善惡是非、因果,等等,我們都分辨不清楚了,那我們如何去種因,又如何去轉凡成聖?
我們要培養對善惡是非、因果觀念的認識、標準,已經很不容易了,能夠將善惡是非這些觀念真正建立起來,有這種分辨的能力,需要學很長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我們分清善惡是非之後,才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從更深一層的意義上面來講,無明狀態還表現在,我們很容易把世間所有一切無常的東西當成永恆的。世間很多痛苦的現象、不快樂的現象,我們都會把它當成是快樂的;世間很多不真實、虛假的東西,我們都會把它當成真實的。
2.常見與斷見
我們常常談到的無常無我,我們會把它當成有常有我。反過來說,對生死流轉、生死還滅,這樣一些對生命本質有最大價值的命題,我們不清楚。要麼是常見,要麼是斷見。所謂「常見」,我們會認為大家是人,人就這麼一回事,生老病死,死了以後再成為人。持斷見的人認為死了就沒有了,死了就死了。持常見的人認為我死了以後會再做人。實際上,你今生做人,後世能不能再做人呢?那也未必。你後世要再做人,跟你今生今世的行為有關。你如果造了做人的業,後世才能做人。常見、斷見的觀念深深地在我們內心當中紮了根,會左右我們一生的行為。我們只有通過對佛法教理的認識和學習,才能知道什麼是成佛、什麼是寂滅、什麼是寂靜、什麼是永恆。內心當中的這些觀念建立起來,自然而然就會對世間虛假不實的東西、有漏有為的東西有另外一個更好的、更超越的、更通達的生活態度,我們就不會被這些東西所左右、所影響。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在內心當中建立起佛法對世間上種種問題的態度、觀點。
3.自我的假象
人的心心念念都是有生滅的,從小到大,從少到老,都在變化,人都是一個相續存在的假我。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是相續存在的,是虛假的、不實在的,由此我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我見。今天的我會認為我今天要怎樣做,我今天要怎樣生活,我今天要去哪裡,我今天要做些什麼事情。每一個人常常都會在今天這樣一個狀態下,去考慮、去做那些自己今天所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我們要把昨天、今天、明天這樣生命相續的狀態當成不實在的、變化的。人都是在變化的,都是一種五蘊和合的假我,更何況外在的境界,更是虛假的,更是不實在的。在這些方面,我們要常常去學習,這就是佛法的根本立場,佛法的根本觀念。只有這些立場站得穩,這些觀念、知見真正建立起來以後,我們對佛法才能夠談得上有正確的認識。
六、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1.開顯內心的光明
佛法是以人為中心,以有情為中心,以一切眾生為中心的,它的著眼點是在眾生,在人,在人心,在眾生心,是從眾生的心理去作功夫,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內心方面去說明有哪些狀態、哪些問題、哪些煩惱,是從內心裡去開顯出無量無邊的智慧、功德、寶藏。
我們在世俗社會中,常常認為自己痛苦的根源是外在的,是外在給我們造成的。不容易很真切地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在我們的內心,也不容易認識到我們所有的快樂也根源於我們的內心深處,而不是來自外在。
當一個人能夠真正認識到苦樂的根源在自己內心的時候,自己就會從內心上去關注。我們內心當中做不到這一點,就說明我們具有的佛性還沒開顯出來。我們需要去突破、去尋找皈依,需要去學佛法。內心開顯出來,內在智慧的寶藏才能夠顯露出來。也就是說,內心真正有法了,內心就會真正與佛法相應。內心與佛法相應,就不會與煩惱相應,煩惱就會得到淨化。煩惱得到淨化的時候,自然而然內心這種景仰、虔誠、恭敬就能夠產生、發揮作用。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就不同於一般的人,自然而然,我們的舉動、言行,它所代表的一種意義,所散發出來的一種善良的氣息就會影響很多的人。很多人就會因為我們的發心、努力、造作,因為我們的出現,感受到快樂、清淨,感受到有光明、有希望。也就是自己到什麼地方去,不僅不會給別人添麻煩,還會給別人帶來歡喜和快樂,帶來希望和光明。這些都是佛法的力量,都是佛菩薩給我們的力量,都是歷代傳承祖師大德們給我們的力量。
2.學佛法的意義與價值
世間的種種學科,無論教育、經濟、法律、科學、政治,沒有一個學科、一件事情、一個領域,不與有情的生命有關係,沒有一件事情不與人有關係,沒有一件事情不與人的心有關係。也就是說,世間上種種學說、種種技能,都是因為有情而出現於世間的,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因為有情而存在的。
如果離開了人,離開了眾生,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法律也就沒有意義了。反過來說,政治、經濟、文化、科學,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人服務的,都是要讓人的心越來越快樂、越來越幸福,都是要告訴我們怎樣去關心人、幫助人、利益人。所以,佛法一開始就在這一點上特別關注,就是要指出人性的弱點,指出人性的問題,告訴我們人內心的陰暗面,然後慢慢去培養光明面,讓我們內在的無明狀態一點一點淡化,讓我們的無知一點一點消除,智慧一天一天增長,佛性一天一天開顯。這些就是我們學佛法的意義和價值,也是人生奧妙之所在。
大家到三寶地,就是要來尋求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來揭開自己生命當中的一些奧秘,來認識自己生命的真相。所有的佛法、佛經,都是告訴我們這些經驗、方法、下手處,以及修行用功的過程當中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怎麼辦、怎麼去面對、怎麼去解決,讓我們越學越有信心,越學越好。
龍泉寺每個禮拜六、禮拜天都有共修。諸位皈依之後,有時間常常來參加共修,這是很重要的。只有常常來參加共修,常常來熏習佛法,內心裡面佛法的力量才能不斷得到增長。如果皈依以後,常常不來寺廟,或者說就不再來寺廟,那就很難把佛法學好。所以,我們皈依了,找到了生命的依靠,就要真正把佛法僧三寶作為我們今生今世的依靠,乃至生生世世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