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仰淡化的原因

今天我們來講講修行佛法過程中常出現的一些情況。在佛門裡有不少人,尤其是信仰比較好、道心比較好的一些佛教徒,學了幾年以後,信仰不僅沒有得到加強、鞏固,反而有減弱、退化的現象;道心不僅沒有越來越得到增長,反而日漸退失。這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看到的、聽到的一些問題,更是常常發生在自己周邊的事,也有可能就是我們自己本身。我們學了佛法,應該要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能夠腳踏實地,走好路子,走穩路子,這樣才是正確的。

上述問題的產生,以及問題程度的加重,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沒有找到修道的方法、途徑和次第,難以入門,難以一門深入,把信仰佛法當成一種通俗的民間信仰。很多民間的神廟裡供了很多神,這些神也能夠起到保護、庇佑的作用。我們信仰佛教,不僅僅是因為這一點。佛陀所宣說的佛法,不僅僅為了要解決我們眼前的小問題。如果僅僅是解決眼前這些微不足道的問題,普通的神,甚至世間上的那些善人,都是能夠做得到的。我們信佛、學法、修道是有它不共的意義的,要從無限生命來審視信佛、學法、修道。

有些人信仰建立不起來、退失道心的原因,是對佛法的聞思不夠,因為不能很深入地對佛法進行聽聞和思維,要進行很深入的修行,難度自然就很大。

有些人信仰淡化、退失道心的原因,是實修方法不對路。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但是越修越苦,越修越難以體會到佛法的樂趣、佛法的作用。自己想修行,與怎樣好好修行是不同的。自己想修行僅僅是一個發心,內在的自我要求,如何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有次第、有步驟地認真去修行,又是一回事。

有些人信仰淡化、退失道心的原因在於慢心、懶散的習氣不能得到調伏和對治。因為我們的慢心在起作用,內在的對於人事物、對佛法執著的力量非常強;因為慢心的緣故,自然而然將佛法拒之於自己的心外,將自己拒之於佛教的門外。因為懶散的原因,我們不能專注,我們不能專心,我們不能把有限的、寶貴的、片段的時間很好地用在佛法的聞思修上面去。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可以做得到?歷代的祖師大德們為什麼能夠做得到?佛陀看到了老病死這樣的生命黑洞,感到無比震撼,為了要尋找出離生死、究竟解脫的菩提大道,毅然決然地放下自己世間的一切功名、利祿、成就,以自己的整個身心、生命來實踐佛法。對比我們自己,我們能不能以整個生命、身心的一切,像佛陀一樣來實踐佛陀的教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談得上一步一步向佛陀學習。整個的身心、整個的生命,這是代表一切的。我們學佛法,不僅僅是很簡單的一個概念,要真正下決心去學習,否則我們只是美其名曰來學習佛法,這是兩個不同的發心。

二、欲樂與法樂

1.五欲的過患

世間的人,大家都有種種的追求,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對五欲的放縱、追逐,能夠得到短暫的快樂;對佛法的希求和實踐,能夠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樂。

世間上的人擁有很多的財富,固然可以帶來快樂,但有時候錢也會引發很多災禍。常常聽到一句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財富也常常會給人帶來許多不幸和難以預料的痛苦,它不能跟佛法相比。

美色更是我們學佛修道的障礙。世間上的人,很多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都是因為美色引起的。美色不僅僅會給自己,也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甚至還會引發許多無謂的煩惱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難以自拔。這也就是說,財也好、色也好,它裡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普通不學佛的人是難以看到的。

名譽也是如此 ——「譽之所至,謗亦隨之」。常言道,爬得高,跌得重。那麼這種對於世間浮名的一種貪著、追求,也是我們修道中非常大的障礙。

五欲裡面的第四個慾望 ——食。現在人們對飲食、對食品很講究,吃的東西比過去要豐富許多倍,可惜現在人的病比過去也要多很多倍。常言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吃了很多自己的腸胃消化不了的東西,吃了很多本來都不是我們人需要吃的東西,就會生病。

第五種慾望 ——睡。睡眠也是一種很深重的慾望,有些人沒有事情的時候,就常常想去睡覺,人常說「好吃懶做」。有人以為我們睡眠沒什麼過失,也不會有什麼錯。表面看起來,睡眠好像沒有什麼問題,而實際上對自己來說,損失很大。因為我們不知不覺把這些時間浪費掉,並且養成了一個懶惰的習慣。

由此說來,世間普遍所認為的五種欲樂,他們雖然表面能帶給人一點點的快樂,而實際上給人帶來的痛苦更多、痛苦更大、痛苦更深。種種的勤勞、種種的追求所得到的一點點快樂,裡面也包含著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因素。

2.培養善法欲

千百年來,所有的聖賢 ——世間的聖賢和佛門的聖賢、佛菩薩,都告訴我們:這五種欲樂對自己的身家性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會有危害,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要好好地加以疏導。如何讓自己走出慾望的溝壑?如何走出慾望的迷途、深坑?就要靠佛法,靠善法欲。

善法欲能給人帶來法樂,五欲只能帶來欲樂 ——慾望的快樂,善法欲是善法的快樂。善法的快樂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快樂,是自己煩惱得到調伏的快樂,是內心得到了智慧、體悟到真理的一種快樂。比如世間的一個正人君子,他的所作所為能夠體現道德風尚,能夠體現仁愛精神,不僅自己身心得到愉悅,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

又如佛法裡面所談到的正知、正見、正念、正行,同樣會給很多人帶來法喜,帶來快樂。我們在學校讀很多聖賢書,明白很多道理,在寺廟裡面讀了很多佛教的經論,也一樣會給自己帶來法喜,帶來法樂。我們在經堂裡邊打坐、念經、念佛,內心也能夠得到和諧,得到安詳,得到喜悅,也會有一種在世俗社會當中各種欲樂難以達到的境界和心境。我們同行善友之間,彼此的虔誠、恭敬、接納、禮讓,互相包容,互相交流,互相勸勉,慈悲喜捨,助人為樂,這種精神、行為、感受,更是難以找到的、難能可貴的無價之寶,也是自己以及同行善友彼此之間,用自己的身心、生命來實踐佛法最真實的寫照、最真實的反映、最現實的結果。

3.以佛法來檢驗自身

我們需要認認真真去學習教理,去實踐教法。佛法一定是靈驗的,一定是能夠得到驗證的,我們一定是會有收穫的。反過來說,如果放縱自己的欲樂,這就是凡夫的行為、一般人的行為。一般人的行為都是在六道輪迴當中循環。當然我們也不是要強調與佛法不相應的、沒有利益的、自我折磨的那種苦行。真正的苦行也無益於生命的解脫。釋迦牟尼佛雖然最初苦行六年,最後還是放棄了,其原因是佛法是中道的。我們一個人如果遇到很多困難、問題和挫折,甚至失敗,那時我們還能不能有信心、有勇氣來面對自己,來認真學習佛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人活在世間,不可能不會遇到困難,也不可能不會遇到問題,也不可能不會遇到挫折,甚至遇到失敗,所有這些都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常常發生的。俗話說,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不可能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會滿自己的意願。

不能滿自己的意願又怎麼樣呢?我們就要來看,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所遇到的事情,能不能符合佛法的標準?能不能符合佛菩薩的心願?能不能符合祖師大德們的意願?而不是符合自己的意願,符合自己的心願。我們如果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符合佛菩薩、祖師大德們的心願和意願的時候,就不會錯。佛菩薩、祖師大德引導我們出離生死,走菩提道,究竟離苦得樂。

我們的意願、我們的心願僅僅是為了要解決眼前的小恩小惠、小問題,常常是不正確的。這些都是我們在學習佛法過程當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也正是這些問題會讓自己感受到佛法是靈驗還是不靈驗。因為我們自己的感受有問題,我們自己的感受不能同佛法聯繫在一起,僅僅是當下的一種苦樂情緒上面的感受,以自己情緒上面的感受 ——舒服不舒服、痛苦快樂來作為自己學佛法是否有進步的標準,再進一步,以此來檢驗佛法的作用和利益,自然而然我們離佛法也就會越來越遠。

剛才我講的這些,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明白,佛法是要讓我們從追逐欲樂轉化到追求法樂,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善法欲,要約束、克制、對治自己對五欲的追求、貪婪、執著——這樣的內心狀態和問題。貪慾 ——貪瞋癡三毒之一、三毒之首,它的表現就是財、色、名、食、睡。

三、以善法欲對治私慾

1.佛陀的悲願情懷

釋迦牟尼佛未出家的時候,有一天到郊外去遊覽。烈日炎炎之下,他看到一個農夫驅牛犁田,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那頭牛走得慢就會遭到鞭打,皮損見肉。農夫自己也非常辛苦。犁田以後,翻出來的泥土中有很多小蟲,這些小蟲又被飛鳥啄而食之。釋迦牟尼佛看到這樣的境界 ——牛、人、小蟲、小鳥……引發了慈悲心,無比憐憫他們。他就思索如何來解救這些眾生的痛苦,尋求解脫這些痛苦的道路。

2.我們的癡相

眾生彼此之間互相殘殺,恩恩怨怨,進行種種的勞苦經營。社會上有一句話「經營人生」,我們一輩子都在經營自己、經營自己的事業。我們面對和自己相關的人和事,各種各樣的動物、各種各樣的族群,以及所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似乎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不會覺得其他的眾生、其他的人有多麼地可憐,有多麼地痛苦。從這方面就能夠看得出,我們的同情心、慈悲心是不能跟佛陀相比的,百千萬分不及一。

佛陀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能夠有這樣一種心情,他看到一回就能夠發起這樣的心,並且一直去思索這樣的問題。我們看到這樣的境界可以說是不計其數的。為什麼如此慘烈的境界,還不能讓我們感悟,讓我們覺悟,讓我們認清自己生命的本質以及世間痛苦無常的本質?這說明我們內心思維的習慣,還是煩惱在推動、業力在推動,同佛法的距離依然是那麼遙遠。佛法在自己心裡的位置,還是那麼渺小 ,似有似無。我們追求財、色、名、食、睡 ——五欲追求的目標非常清楚明確,甚至非常篤定,而對佛法的信仰、行持,總是那麼搖搖擺擺、疑信參半。我們對自己的財富、名譽、權力,對這些判斷一個人在世俗社會成功與否的標誌和標準,總是非常在意,非常渴求,根深蒂固。

當然,財富、名譽、權力本身並沒有對與錯。可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它不是我們追逐的目標,不是我們生命的方向,不是我們今生今世成功與否的標誌。它是世間人成功與否的標誌,而不是佛教徒成功與否的標誌。當然,這些名譽、財富、地位、權力,對於自己養家餬口、承擔社會責任是有一定意義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這些僅僅是自己對家庭以及對社會所應該肩負的責任而已。對社會所肩負的責任,對家庭所肩負的責任,固然同佛法有一定的聯繫,但是它本身不是佛法。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不學佛的人也要對家庭和社會盡責任、盡義務。反過來說,我們應該要用佛法在家庭、社會中盡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要用佛法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和行為。

3.五欲的性相

財富、名譽、地位、權力等,在獲得的同時也具有排他性、競爭性、不穩定性、不連續性和不確定性。比如說,你有十塊錢,用這十塊錢去買了一支牙膏。你買了牙膏,就意味著不能再去買別的東西了,這就是排他性。你在去買牙膏時,很多的小攤小販希望你到他那裡去買牙膏,這樣的話,也就具有競爭性。你買了牙膏,回到家裡,可能會發現家裡沒有鹽巴、醬油,可能會想到:應該把這十塊錢拿去買鹽巴、醬油。這樣就說明,金錢的不穩定性。更何況我們並不是一直都能夠賺到錢,所以,它也存在著不連續性。我們如果不小心的時候,會把這十塊錢弄丟,因此,它還存在著不確定性。

我們如何來認識五欲的境界?長期以來,我們對這些東西的認識,總是覺得是好的、快樂的、圓滿的,沒有認識到其包含和具有的問題。剛才談到,從這些東西的競爭性到他們的不確定性都是一步之遙,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如果是佛法,如果是智慧,如果是一個人的慈悲心,這些作用和力量永遠不會消失,永遠會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快樂,永遠不會損害到別人的身心。它不存在排他性、競爭性、不穩定性、不連續性和不確定性。排他性、競爭性、不穩定性、不連續性、不確定性,都是世間煩惱的標誌,都是無常的特徵,都是痛苦的根源,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我們需要對治的地方。

我們想擁有財富、名譽、地位、權力而苦苦追求,這種貪慾的心理火焰,是非常猛烈的。我們本來就有貪慾的煩惱,自己的內心又向這樣一個強烈的境界去追逐,無疑是火上澆油。因為你在火上澆油,這個火就越燒越旺,自己的痛苦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烈。柏拉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貧窮不僅是個人財富的減少,更是個人貪念的增加。」這句話很有道理。不少人為了要過上好日子,往往是用拚命賺錢的辦法、用拚命工作的方法來追趕自己快速增長的主觀慾望需要,而不是自己實際生活上的需要。自己去工作賺錢,自己在世間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要滿足自己在名譽、權力、地位、財富上的慾望,而不是自己實際生活上的需要。這些都是障礙我們學佛法很重要的原因。

4.轉化私慾

有些人非常聰明、非常有能力,但是把自己的能力、聰明、資質都用在規劃自己的私慾上,也就是以自己的私慾作為一生的主要規劃目標。反過來說,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要滿足個人的慾望,就像剛才所談到的,為了取得自己在世俗社會的那些成就,而不是在佛法上的那些成就。這是非常不應該的,也是非常要不得的,更是我們的大障礙。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強調,每一個人一定要勉強去抑制自己的慾望,或者說假裝自己沒有慾望,這都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我們只有逐步培養對善法的慾望,就是我們常常所提到的善法欲,才能夠對治個人的私慾,以及個人為了滿足私慾在社會上所做的種種事情而產生的煩惱。

長期以來,我們都是忙著自己的一個小我。因此,自己的生命就會變得非常局限,非常瑣碎,甚至非常無聊。如果把我們自己生命的方向轉到佛法上去,轉到對善法的希求上去,轉到對佛法的欲求上去,我們的希求心就會越來越廣大,我們的虔誠、恭敬、包容、慈悲等就會不斷增長。這樣的人生,是非常美好的、善良的、有意義的,也是佛法告訴我們要這樣做的。

5.增強善法的力量

「欲」的概念:「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所樂境」就是那些自己比較好樂的境界,自己比較喜歡的境界,自己覺得這些境界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帶來快樂的境界。它以「希望為性」,就是希望得到它、希望擁有它、希望不要失去它。

而實際上,外在勢力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我們內心對外在的境界是沒有辦法選擇、沒辦法去決定的,內心的力量非常微弱。也就是說我們只有不斷增強善法的力量,才有這種可能和力量來面對外在那些雜染的境界,才能夠對它認識清楚。

如果內在佛法的力量增長不起來,肯定會隨著自己的習氣走,隨著自己的好樂走。自己好樂的東西就去追逐,自己不好樂的東西就不管不理。我們所好樂的是慾望,是問題。自然而然,我們所獲得的也就是問題,就是煩惱,也就是自己生命不需要的東西。這種對個人私慾的滿足是根本煩惱之一。

對善法的希求就不同了,「勤依為業」,它是引發自己精進的主要根據和動力。自己對善法有希求,對佛法有希求,才會努力去做,才會精進。如果我們對佛法、對善法沒有希求心,不想得到它,不想擁有它,精進自然無從談起。不要說精進,我們要堅持都是很難的。我們內心裡面能夠發起用功修行的心,都是很不容易的。

只有在自己內心非常清楚,心態非常平穩,情緒非常穩定的時候,我們才能夠認識到自己需要佛法。而自己在煩惱的時候,在工作、生活的時候,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我們的身語意三業完全都是世間法,完全都是世間的習慣,都是在習慣當中打轉,都是跟著自己的習慣走,跟著習慣在學習、工作、做事。「習慣」,用佛教的語言來講就是「習氣」;「習氣」用社會的語言來講就是「習慣」。我們要養成好習慣,不能養成不好的習慣。我們要養成好習氣,比如說喜歡念經、打坐、看經、做好事、說好話……諸如此類,就是很好的善法等流、習慣,很好的習氣。如果不是這些,那麼就是世間的習慣和習氣。

一個人用功不用功、修行不修行,固然是內在的境界和功夫,但是從外在也是能夠看得到的,就是自己的等流習慣是什麼,也是常常會表現出來的。如果我們對聽經聞法不好樂、對用功不好樂、對集資糧不好樂,這肯定跟佛法不相應。如果天天喜歡談天說地、談論是非,喜歡攀緣,喜歡講無意義的話,這肯定是跟世間法相應的。世間法同佛法的分水嶺、區別就在這裡。這是從我們自己心上去判斷的,而不是從外在去判斷的。

四、覺照無常智慧生

1.認識無常

聲聞乘的人,在修行佛法的時候,常常強調無常。密勒日巴尊者曾經說過,進入佛法之門的第一步就是學習無常。佛陀由四門看到老、病、死和出家沙門這四種人,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真正了解到了無常。

在佛道的修學上,我們能不能起步、起好步、踏上步,關鍵就是對無常的觀照和認識。我們能夠認識到無常的特點、無常的作用以及它的規律,才不會執著,不會迷失於自己的慾望。唯有真正了解到無常 ——世間的本質和規律,我們才會下工夫去克服,去對治自己內在對慾望的追逐心理,才不會把自己的私慾放在心裡。反過來,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心安在佛法上,讓佛法的種子不斷在自己內心深處紮根、發芽,起到種子的作用。我們如果能夠認識到無常,讓無常這個法能夠在自己的心裡現起、產生作用,就容易對治自己的昏沉、散亂、失念、不正知。

無常,不是說它是一種我們沒有辦法的、逃脫不掉的規律,而是可以讓我們來改變、來主導這種規律。因為是無常的,所以它存在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的人生,我們該如何著眼,該如何下手?這是我們要去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我們把整個人生看得還有很多很多的時間,覺得自己的路還很長很長,所以不著急去用功,不著急修行,不著急學習佛法,我們就容易把時間浪費掉,就容易散亂,容易起煩惱,內心裡面就容易產生種種的問題。如果我們內心能夠現起無常,內心就不會很在意外在的種種成就、外在的種種虛假的現狀。因為我們能夠有無常的心理,就會念茲在茲,佛法永遠在心頭,大到宇宙,小到個人的生命、個人每一個心念,都是無常。

2.讓佛法與生命交融

我們培養善法欲能夠對治自己的私慾,我們體會無常能夠對治自己的貪慾。一個人如果不會在善法欲和無常上面下工夫、去著力的話,那麼他就會有很多的、很強的貪慾,慾望很多、很廣泛,比如說喜歡好的衣服、好的手錶、好的汽車、好的房子、好的待遇等。我們一生可能就會在這方面去追求,我們天天內心裡面想的都是這些東西,自然而然我們的散亂心就會很嚴重。

只要我們在家裡好好孝順父母,好好與兄弟姐妹相處,在單位裡邊好好工作,盡職盡責、敬業,自然而然我們會有成就的,自然而然我們會得到單位、家庭、社會的承認和肯定。我們沒有必要把心思轉化到追逐慾望、滿足慾望這樣一條錯誤的路上。更何況,我們追逐慾望,常常也會感到疲勞、疲乏,因為我們追逐的慾望並不一定能夠得到滿足。不滿足,內心裡面就會有失落感,內心裡面就會有矛盾、有痛苦、身心疲乏等。身心疲乏就會引起昏沉、深重的睡眠。

如果我們有無常的心,對無常這個法類能夠有很深的體會,知道自己很快就會死了,自然而然就會思考:我死了以後要帶走什麼?我死了以後能夠帶走什麼東西?這是以死念,根治自己內心愚癡的表現、沒有佛法的表現、沒有無常心的表現。如果內心有無常,自然而然就會現起智慧,保持覺醒,不會被個人的煩惱慾望所迷惑,內心清明,就與佛法相應。

剛才談了,這麼多慾望對個人修學佛法的影響、危害,善法欲、無常對自己修習佛法的作用和幫助,以及它能夠對治自己的貪慾。我們作為人,具足暇滿,又能夠聽到佛法,就應該好好利用自己的人身,修行用功,讓自己的後世越來越好,一生比一生好,最後圓滿佛果。自己的心思如果不是用在修學佛法這條路上,而是用在造作世間種種惡業上,雖然擁有了人身,也聽到了佛法,依然會墮落,甚至下地獄、變畜生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們遇到了佛法,不等於萬無一失。我們只有真正認識到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是自己生命當中最需要的部分,是自己生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今生今世最不可偏離的 ,我們才會老老實實用自己的整個身心,用自己生命的一切去信仰、去實踐。自然而然,佛法就能夠同自己的身心、生命交融。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會代表佛法,就會體現佛法的精神。

以此勉勵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