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寶藏的探索

快樂的主因和外緣

快樂之道在哪兒呢?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要探索自心的奧秘,開啟自心的寶藏。

當然,要深入了解和開啟,需要你親自去通達、證悟,短短一兩個小時的講座,我講者也好,你們聽者也好,恐怕都難以觸及,只能象徵性地解釋和體會。

不過,就淺近的層面而言,一個人活在世上,學會觀察內心很有必要。我也知道,現在人很難接受所謂的理論和修證體驗,但那些提取過的簡單教言,應該還是受歡迎的。畢竟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學生也好、老師也好,誰都嚮往愉悅的心境,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嘗試著探索內心,找尋快樂的因緣,保持開心的狀態呢?

1、快樂的主因是內心

當然,光是嘴上說「開心、開心」,不見得真的開心。我讀過一本書,書名就叫《開心》,但它的「開心」是指證悟。證悟了,當然開心了,而如果能用智慧觀察,提陞自己的認識,也可以調整出一種開心的狀態。

要知道,我們之所以不開心,往往是被日常的瑣事困擾,難決難斷,糾糾纏纏。所以,這裡我想告訴諸位一個最好的觀察方法,就是古印度寂天論師在《入菩薩行論》中提出的:「若事尚可改,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我經常用這句話提醒自己,你們也可以這樣想:當自己遇上了不開心的事情,不論事大事小,如果還有轉圜的餘地,那為什麼不歡喜呢?如果就像碗被打破了一樣,事情已無法挽回了,那你沉浸在痛苦當中,不停地怨天尤人,又有什麼用呢?

能想明白這一點,我想你也會信服:前輩大德的智慧,與我們平常的認知相比,確實是最珍貴的財富!

當然,這些若想在生活中用上,還要學會思考。亞里士多德曾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但現在很多人正好相反,他們只在意「生存」,計較得失,甚至為此愁眉苦臉,好像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了。

如果人人都如此,那人類跟動物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動物就只是生存而已,除了吃、喝、睡,與同類生活在一起,它們沒有更高的思維。而人若在社會壓力的驅使下,心也漸漸轉入這種狹隘狀態,那跟動物就差不多了。

因此,若想獲得快樂,就應善于思考、善於調心,不論遇著什麼事都要想得開,一旦想開了,心也就能容納下整個世界了。誠如雨果所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2500多年前的佛陀也說:「心如虛空。」既然心是如此寬廣,又何必為一些區區小事糾結,放不下呢?

如今,我們其實並不缺乏開心的方法。且不說佛教中的理論和修證,這對一般人來講,未免高深莫測,體系也過於龐大。單就是世間的很多暢銷書,也都提供了種種好方法,足以讓人開心起來。

一個人不開心,主要是因為有壓力。尤其在21世紀,無論東方西方,人類的生活方式基本一樣,在機械化、電子化連續不斷的擠壓和逼迫下,人如果沒有調心的竅訣,那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只剩下痛苦、焦慮、疲倦了。這樣的狀態,又何談生活的品質?

因此,要開心,首先就要解壓,讓心放鬆下來。隨著藏傳佛教傳入西方,很多大德都教人坐禪,併稱之為「放鬆解壓法」,讓人們在初步的經驗體會中,感受一種放鬆的心境。心一旦放鬆下來了,不管你碰到什麼事,完全有力量不執著它。那時候你會知道,其實自己以前的痛苦,就是因為執著,越執著越束縛,直至被壓垮了,崩潰了……所以,生活中壓力太大的人,要學著放鬆,有時間就坐坐禪、修修心。

這種放鬆的修心法,也可以叫「安心法」。本來,「安心」一詞,在禪宗有特別的意義,不過從淺顯的角度解釋,了解事物通常的真實面,不受束縛,也算是一種安心。

就像一本書中所說:曾有一個名人,他的心很不安,一直在浮躁、焦慮中飽受煎熬,始終不明所以。後來他不經意讀到《無量壽經》中講:「人在世間,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他當下豁然大悟,心放鬆了下來。

這就是安心——明白了真相後,心便踏實了。真相是什麼呢?我們生存於世,被愛慾所牽,日日夜夜奔波營造的一切,不過是虛幻的聚合,而我們每一個人,到頭來都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並且苦樂自受,沒人可以分擔……

當你知道了這一點,就不會把快樂再寄託在外境上了。很多人認為,找一個好的伴侶就會快樂,找一個好的工作就會快樂……其實這些都不一定。或者說,即使得到了快樂,也只是暫時的。因此,佛教告訴我們:快樂的根本在於自心——說來說去,我就希望各位能明白這一點,並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

2、快樂的外緣靠不住

關於「真實的利益」,有不同生活背景和需求的人,理解上一定有許多差異。但是,如果你拋去想像的成分,再來看時就會明白:實際上,快樂不在財富或愛情上。

那麼,這些需不需要呢?對世間人來說,確實需要,但這只是幫助你快樂的外緣。外緣起不起作用呢?也確實起作用,但是靠不住、不長久。

就好比沒有錢的窮人,心心念念想著發財,結果腰纏萬貫了,照樣還是快樂不起來;沒有地位的無名小卒,成天都渴望飛黃騰達,可是一朝大權在握,心裡還是不滿足。愛情、美名、婚姻等也是如此:得不到時,認為得到了就一定會快樂,但得到以後,不僅沒帶來快樂,說不定還讓自己深陷痛苦,無法自拔。

我曾看過林肯的傳記,他說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長達23年的婚姻。他的太太脾氣暴躁、喜怒無常,對他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看不順眼。每當林肯出現在她面前時,她就會喋喋不休,嫌他的頭太小,手腳太大,鼻樑不直,下腭突出,看上去像只猩猩。她最討厭的,就是林肯的走路姿勢,成天逼著林肯在房間裡學她的步法。甚至有一天,當林肯跟別人一起用餐時,因為沒有答她的話,她竟然將一杯熱咖啡,潑到了林肯的頭上……當然,這是林肯在步入婚姻之前,絕對不曾想到的。

無獨有偶,托爾斯泰的婚姻,也是悲劇的典型。這位俄國著名大文豪,有無數的人崇拜他,在他那個年代,只要他說一句話,馬上成了頭條新聞。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家庭生活極為不幸,甚至成了他致命的導火索。

他結婚之初,對妻子非常溫情,兩人經常一起許願、祈禱,希望這種快樂的日子能長久。但遺憾的是,好景不長,婚後一段時間,兩人就開始爭吵不休,昔日的愛意每況愈下,最終變成了怨恨的敵意。

在經歷了漫長的猜疑與痛苦之後,晚年的托爾斯泰熱衷於人類和平,並將大量稿費捐去做慈善,解救貧困窮苦的人。但這與妻子的想法完全相反,因為她的虛榮心太強,守著錢財不願意行善。終於,在每日不斷的爭吵之後,82歲高齡的托爾斯泰,於一場大雪中棄家出走,離開了共同生活48年的妻子。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天,他顛簸在四處漏風的火車車廂裡,最後患上肺炎,死於一個小車站的木屋裡。

在臨死之前,所有子女都來到他膝下,但他唯獨不想見妻子最後一面。

如今許多年輕人,對愛情充滿了憧憬,戀愛時總認為:「他就是我永遠的幸福!」可時間久了以後,當無常上演時,才意識到「永遠」原來並不遠,於是開始哭訴:「為什麼我的命這麼苦?為什麼他這樣沒心?……」其實,與其到時候這樣怨天尤人,還不如早點了知:自己的快樂要靠自己掌握。有了這種認知,當他帶給你快樂時,你會感激他;即使相反,也不會太執著。否則,恩恩愛愛,糾纏太深,最終肯定會自嘗苦果。

當然,上述那種悲劇的婚姻,並不是人人都會遭遇的,但即使在一般的婚姻中,無常的變故也隨時在發生著,這是不爭的事實。了解到這點以後,你就會明白,把快樂建立在一個人身上,是相當不明智的選擇;以此類推,把快樂建立在錢財上或其他外緣上,也不例外。所以,我們應掌握好快樂的主因,也就是自己的心,進而通過修行開啟心的寶藏,獲得真實的快樂。

心的寶藏需要開啟

要知道,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寶藏。什麼寶藏呢?佛在《如來藏經》、《楞嚴經》、《解深密經》、《楞伽經》、《涅槃經》等許多經典中都講過,就是眾生皆具的佛性光明——如來藏。

這個寶藏,從最高層面來講,十地菩薩也無法徹底現見,但從淺顯的層面上說,只要你去學、去修、去挖掘,多多少少都能獲取一些。打個比方說,像比爾·蓋茨、巴菲特那麼多的財富,人人擁有也是不現實的,但只要你肯努力,想維持比較好的生活,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遺憾的是,現在大多數人普遍只重視物質,雖然這無可厚非,就像車不加油便會拋錨一樣,人不從早到晚拚命地幹,生活就沒有保障了。但是,你們也想一想:當自己一味地為這些忙碌時,若沒有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會不會得不償失呢?

從小到大,我們了解的「幸福」,全來自於外在。比如有錢了就幸福,沒錢了就痛苦;有人愛就幸福,失戀了就痛苦……但實際上,這一切並不穩定,隨時可能發生變化。而佛教所揭示的「幸福」,建立在內心的基礎上,這是人人平等具有的,只是很少有人懂得該怎樣挖掘。可一旦你認識了它,才知道何為不變的幸福。

《入菩薩行論》中也告訴我們:「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這個竅訣非常重要!假如我們不了知心的奧秘,縱然整日忙忙碌碌,想從外物上尋求快樂、逃避痛苦,終歸也只是徒勞而已。

現在許多人都喜歡「幸福」兩個字,並將此常常掛在嘴上,特別是作家、媒體、影視,天天拿「幸福」大做文章。但是,又有幾人真正得到了幸福呢?少之又少。問題的關鍵出在哪裡呢?就是沒有找對幸福的來源。

如果我們想要幸福,就要多少探索一下心的奧秘。當你真正去做了,是利根者的話,一反觀自心就會了悟。這不需要長期研究,也不需要用理論細細推敲,只是依靠上師的一種表示——簡單而甚深的竅訣,當下就會證悟心性本面。而這樣的證悟者,在漢地、藏地的佛教歷史上,也可以說很多很多。

從前,慧海禪師去參訪馬祖時,馬祖問他:「你來這裡有什麼事?」

他回答:「來求佛法。」

馬祖說:「我這兒什麼都沒有,來求什麼佛法?你自家寶藏都不顧,跑來跑去做什麼?」

慧海禪師忙問:「哪個是我自家的寶藏?」

馬祖說:「如今問我的這顆心,就是你的寶藏,一切具足,無有欠缺,何須外求?」話音一落,慧海禪師就開悟了,從此認識了本心。

所以,對有緣者來說,上師只需幾句話指點一下,他當下反觀自心,便了解了:「哦,原來世界的真相就是如此,除此以外,什麼也沒有……」

這就是「大道至簡」!不了解的人,彎彎曲曲地探索、追尋,以中觀的方法觀察,以唯識的方法觀察,以其他方法觀察……但這些都是分別戲論。同樣,學術界的人士,今天用考古研究佛教,明天用哲學分析佛法,雖然很想揭示其中奧義,但因為沒有掌握關要,也始終觸及不到深的層面。

這種層面,確實是一種深奧的境界,說深就極深;但說淺的話,也很淺,認識起來並不難。下面我簡單地講一講——不過,講密法可能不太方便,這要求聽者修過加行、得過灌頂,有很多嚴格的條件。所以,我只是從密宗的理論上,講一點與禪宗相似的道理,與諸位分享。

不管是教授、學者,還是一般的佛教徒,現在請你們觀一觀自己的心——

觀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這顆心,並不是像機械唯物主義所說的那樣在大腦上,也不是在心臟裡,更不是在別的什麼地方。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認為有個「我」存在,認為「我」有一顆「心」,但是這顆「心」,到底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樣貌?……這麼一一觀下來,你會生起一種前所未有的認識:「稀有啊!原來心的本體是空性,同時又是光明。」

這種認識,在詞句上,就是經論中所說的「如來藏」、「光明」、「法性」、「現空無別」、「明空無別」……但詞句畢竟是詞句,不是真正的認識,如果誰通達了這些名稱背後的真實意義,那即使他看似只是普通人,也已經與眾不同了。

就像藏傳佛教的偉大上師麥彭仁波切,有一次他去求見大名鼎鼎的蔣陽欽哲旺波,被傲慢的侍衛擋在門外。麥彭仁波切奮力把門衛推到一邊,強行闖進院內。一進門,見蔣陽欽哲旺波披著斗篷,蒙頭坐著,他嚇得大氣不敢出,低頭乖乖跪在上師面前。突然間,蔣陽欽哲旺波從斗篷裡伸出頭來,一巴掌重重拍到他頭上,大喝:「你是誰?」麥彭仁波切當下開悟。

這是什麼?就是禪宗的「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當你的分別妄念被打死了,法身智慧就活過來了。在佛教歷史上,依靠這種方式證悟的,可謂比比皆是,有直接獲得極高境界的,也有一般的明心見性。所以,當我們開啟自心寶藏時,這種直接的方式最為殊勝。像密宗的直指、禪宗的棒喝,都是以這樣一種簡單的表示,驅散修行人內心的貪瞋癡烏雲,當下現前心性的光明。

其實,了悟心性,對任何一個人都至關重要。而且,這並不是修行人才能做到的,世間各階層人士中,都不乏「見性」者,只不過他們不明說而已。所以,希望諸位在心性上多下點功夫,以認識自心,開啟自心寶藏。

透視「色」與「空」的關係

倘若我們做不到像利根者那樣很快開悟,花一些時間,用顯宗的中觀教理一點點分析、研究,也不失為一條捷徑。

只要你以推理的方式,懂得心的本體不是有,不是無,不是亦有亦無,也不是非有非無,乃至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推得多了,到了一定時候,就會認識空性的道理。誠如《心經》所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過,有人對此很不理解:「色怎麼是空,空又怎麼是色?」甚至有人解釋:「空,是色之外的空;色,是空之外的色,色和空完全分開……」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我建議你們知識分子,可以借助量子力學的分析,作類比推理。量子力學認為:物質是可以不斷細分的,分子、原子、夸克、亞夸克……我們暫以「夸克」作為物質的最小構成單位。從瓶子的角度來說:瓶子的本體是不是夸克呢?是。那它是不是離開夸克之外的瓶子呢?不是,它「不異」於夸克。再從夸克的角度看也是一樣:組成瓶子的夸克,就是瓶子,它不是離開瓶子之外的夸克。

如此從量子力學的分析中,也可以推出同樣的結論:色不異夸克,夸克不異色,色即是夸克,夸克即是色。這個推理很有借鑒性,現在推薦給你們,以後理解《心經》的這四句時,不妨一試。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瓶子是夸克,甚至是空性,那怎麼用它喝水啊?」其實這裡有兩種層次,不能混淆:在真實的層面上,也就是詳細觀察時,瓶子是夸克等細微粒子,乃至空性,除了這些以外,的確不存在瓶子,當然也談不上喝水這回事;而到了顯現的層面,也就是不作細緻觀察時,瓶子就是瓶子,它不是夸克,也不是空性,我們可以用它喝水。

但有些人太過分了,認為所謂的「空」,就是不存在,整天宣稱「沒有因果,不要執著」。其實,如果你真的不執著,那也可以不吃飯、不上廁所,因為這一切都是空的,但你能做到嗎?

所以,這些人說「空」,只是一種口頭禪,是把勝義和世俗混淆了。畢竟在世俗顯現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不虛的,這是名言規律,任何人都不能逾越。然而如今有不少人,對佛教的這些基本理論,自己不懂不說,還斷章取義地隨便解釋,這樣不僅錯解了經義,還讓人誤解了佛教。

剛才講到了色和空不二,這個不二的狀態,就是我們的自心寶藏:心的本體是空性,但這種空性並不是單空,還有與之同時並存的光明。不然,假如只是單空,我們現在的起心動念就失去了基礎,而將來也無從現前色身與法身。所以,現和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才是心的本來面目。

這些義理雖然比較深奧,但我們可以相似地觀察和理解,並通過修行獲得證實。在觀察的時候,以顯宗的推理可以大概地認識心性,這一點並不難;而在修行的時候,則需要一些加行的次第。

在佛法中,很多修法都需要基礎,否則,法再殊勝,修起來也有一定危險性。所以,對學佛的人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依次修完所有加行,之後依靠密宗「直指心性」或禪宗「不立文字」等方式,直截了當地認識心性。

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最好經由上師的指點。有時在恰當的因緣下,上師的一個表示,比如讓你看看陽光,看看花,或者隨便說一句話,利根者當下就開悟了。開悟以後,當你用智慧觀照無邊眾生,見他們因為不認識這一點,而毫無自在地漂泊輪迴中,日日夜夜飽受煎熬,自然就會生起悲心。這種悲心深刻而週徧,即是大乘佛教中所說的「大悲心」。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開悟時所現見的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所謂「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個本具的佛性,就是我們自心的寶藏,我們每天夜裡都抱著它入睡,清晨又與它一同醒來,從來沒有遠離過。就像水,哪怕變成了堅硬的冰,水的本體也沒有離開;或者像海里的波浪,無論是小浪花還是滔天巨浪,跟大海也是無二無別的。同樣,你我不論生起什麼分別念,貪心、嗔心、癡心……在起現的當下,與本來的佛性都並未遠離。

不過,雖未遠離,我們卻不認識,這也是最悲哀的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通過學習來了解,尤其要接受善知識的引導,否則,我們照樣還是不認識,照樣迷惑,照樣在輪迴中感受三大痛苦、八大痛苦的折磨。

沒有信仰的人生是悲劇

當然,對每個人來說,如果暫時沒有認識心性,了解一些佛法,有一個信仰也是好的。否則,缺乏引導和約束的人生,終究是一場悲劇。

現在的學校不缺高科技,現在的人也不缺智慧,但是缺什麼呢?缺傳統文化的教育,缺乏信仰。缺了這些,即使是碩士、博士,進入社會後也難以立足,既不會做人,也不會做事。一個人若沒有信仰,其實不是個小問題,我看到一份韓國的資料中說:沒有信仰,就等於沒有希望,沒有幸福!

乍一看,有些人可能覺得離譜,但你要知道,沒有信仰的人,只會盯著眼前的得失,執著這一生的成敗榮辱,卻從不知道為來世準備。在這種錯誤理念的引導下,他們幾十年活得庸庸碌碌,甚至為達目的而無惡不作,這又怎會有幸福可言?

現在有些大學生很可憐,從小沒受過傳統文化的教育,也沒有正確的信仰,所以性格比較自我,經常跟導師產生矛盾,跟同學們發生衝突;他們平時喜歡揮霍,但又沒什麼錢,看到別人逛街、消費,心裡就很不平衡;再加上學習又不用心,雖然身處於平靜的校園,但內心相當浮躁,成天胡思亂想……總之,大學時代一旦缺乏信仰,人就會變得自私、焦慮,對周圍的一切也充滿了敵意。

這些人在學校裡不知珍惜時光,等到畢業以後,找了工作、成了家,又覺得被瑣事纏繞,淪為生活的奴隸,開始懷念起學生時代的美好……如此從小到大、乃至到老,因為沒有信仰的支撐,無論生活在什麼環境裡,都覺得非常空虛,心裡很不滿足,一輩子這樣白白空過,徒留遺憾。

其實,人有沒有信仰,跟自己的福分有很大關係,此外,親友的言行、環境的熏陶,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有了信仰,身心就會得以自在,行為上也會自覺約束自己,這種人誰都願意親近,生活上自然也輕鬆、愜意。

所以,信仰真的必不可少,不然,就算你有房子、有車子、有愛情、有地位,也無法帶來內心的寧靜。倘若你的人生只圍著「我」轉,整天想「我多賺錢」、「我過好日子」,而從來沒有想過利他,對社會也沒有責任感,那不論你在學校裡學習再好、在社會上賺錢再多,也體會不到真正的快樂。

因此,想要獲得快樂的人,就應該把眼光放遠一點,多為周圍的人著想,培養一顆利他心。這方面,我建議大家多看佛書——當然,光是看還不夠,還要對裡面的教義,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來感悟。有了這顆心,哪怕只讀了一本書、一段話,乃至一個句子,效果都和平時截然不同。甚至對有善根的人來說,心念可能會立即轉變,過去的行為再惡劣,當下也會得以重生。誠如思業禪師所說:「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

當然,心的本性,需要你們自己去認識、去體證,否則,我口頭上講得再多、再好聽,也不過是詞句而已。蓮花生大士也說:「不了解心的本性,就算是宣講一切要訣的大法師,也擺脫不了迷惑;懂得了心的秘要,即使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小牧童,也會獲得解脫。」

《六祖壇經》裡還有一句精闢的告誡:「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假如不認識心的本來面目,學法、修行都對解脫無益,只不過是種個善根而已。

聽說你們很多人喜歡作火供,這些善法固然很好,但最關鍵的不是這些,而是應該先了解佛法,並對此真修實證,以認識心的本性。就像一個大學生,在學校裡可以參加各種活動,以此豐富自己的見識,鍛煉自己的能力,但最重要的學業卻不能丟。同樣,在學佛的時候,分清主次相當重要。

另外,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學佛的話,不論學顯宗、密宗,都應彼此和睦相處,只要是清淨的佛法,就應當同等恭敬,沒必要在一些小事上爭來爭去,說是說非。

前兩天我遇到一個潮州的佛友,我問他:「以前我在新加坡和泰國見過許多潮州人,人都不錯,也很成功,你們是怎麼做到的?」他說:「年輕一代就不知道了,但我們老一輩潮州人,既勤儉又團結,一聽說是潮州來的,大家都互相幫忙,不分彼此……」聽了以後,我在想:同一個家鄉的人尚能如此,更何況是我們佛教徒了?

當然,佛教徒要團結起來,並不是為了排斥其他宗教或者非佛教徒,而是為了共同維護佛陀的利他理念,為了更有力地傳播真理。往昔佛陀創立佛教,是源於種種因緣,而在此之後,佛教若想發展壯大,以利益更多的眾生,也需要因緣的推動,離不開大家的眾志成城。

在這個過程中,佛教若想日益為世人接受,遣除大眾內心的困惑,不能缺少的就是佛法的教育。離開了它,就算是佛教徒,甚至是知識型的佛教徒,也很難對佛教生起正信。這樣的人我接觸了不少,有些人的專業是佛學,但感覺上好像投入的時間並不多,學得也不夠深入,如此一來,當他給別人傳法時,說是在講「佛法」,但與佛法的本義還是有一定差距。

所以,佛教學者也好,修行人也好,係統學習佛法很有必要。而且,只學一兩部論還不夠,只在理論上了解也不夠,唯有廣泛、深入地學修,才有可能生起定解。就像世間的學問,比如數學、物理、化學,走馬觀花地看一下,然後就給出「結論」,這顯然不夠嚴謹,也得不到學術界的認可。而佛教的教義,相比之下更廣大、更甚深,若只浮皮潦草地看幾本書,又怎麼可能真正通達?

要知道,佛教若離開了系統的教育,就會失去原本的精髓,到頭來只會淪為一種形象。像現在的很多人,學佛只是磕磕頭、燒燒香、念念咒、求灌頂加持……這些表面行為雖然也有利益,但跟真實的利益相比,實在太微不足道了!其實,佛教能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這些。如果你沿著佛法的教導向內心探索,就會發現,佛教中不僅有解除痛苦、淨化身心的關要,還有提陞利他心的方法,乃至明心見性的竅訣,這才是最珍貴的寶藏。

當然,若對此不去學習、不去修行,寶藏雖然就在你心裡,可還是得不到。你明明懷揣著寶藏,卻四處流浪,在外面拚命尋寶,這不是一種悲哀嗎?

所以,大家學了佛以後,應隨著各自的緣分,圍繞內在的「佛性」做些努力,以期早日開啟本具的寶藏,這是至關重要的!

境界再高也不忘因果

最後,我還想強調一點: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如果你有一定的覺受和修證,此時千萬不能輕視因果。

在佛教歷史上,雖然是有「南泉斬貓」、「丹霞燒佛」、「濟公吃肉」等奇特行為,但這是大成就者才能行持的。當他們證悟了至高境界時,為了調伏個別眾生的執著,故意那樣去示現,而我們作為凡夫人,萬萬不可傚彷!

漢地的藥山禪師曾說:「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你的修行境界再高如山巔,行為上也要低如海底。此外,藏地的蓮花生大士也說:「是故見比虛空高,取舍因果較粉細。」可見,祖師大德們的意趣是相通的:哪怕你的境界再殊勝、見解再高妙,行為上也務必要謹慎,不能妄造任何惡業。

總之,希望大家要學會調心,放下執著,用善行來潤澤心靈。若有一天,你真正打開了自心的寶藏,必定可以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求,令其獲得暫時與究竟的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