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人們普遍忙於工作、學業,除了跟自己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之外,對身邊其他人的關注度都不夠,不知不覺間,彼此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大,覺得周圍的人冷漠、自私、不關心自己,自己有話不容易找人說,變得孤獨、壓抑、不快樂。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對別人的苦樂憂喜沒有用心,沒有付出,怎麼會有回報呢?如果能夠用心感知別人的情緒,這種狀況就會改變。
對方的眼神、表情、姿態、說話的聲音,都會告訴我們此刻他的身心狀態:身體舒服不舒服,心情是好還是壞。感知到了對方的情緒,還要進一步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先觀察他的負面情緒是不是由我們引發的。通常人們的心都很粗,不是昏沉就是散亂,給別人帶來了不愉快還不知道。如不敲門就進入別人的房間,離開時又忘了關門;洗完手四處亂甩,水珠濺到別人臉上;起身時拖動椅子,發出刺耳的聲音;上下樓梯腳步粗重;走路時鞋子在地上蹭;上完衛生間不輕手掩門;走廊裡大聲說話……雖是細微之處,卻常給別人帶來不快。
說話、做事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更是給別人帶來煩惱和痛苦:刻薄的話語、嘲諷的語氣、輕蔑的眼神、冷漠的表情、粗魯的動作、無所謂的態度、嫉妒的心理等,都是無形的刀劍,在別人心上劃下傷痕。每個人都體驗過被傷害的痛苦,也體會過被關愛的快樂,推己及人,經常給別人帶來麻煩和不快樂,不可能有和諧的人際關係。
如果對方對我們有不正確的看法、不合理的對待,我們必須先告誡自己,不能憤怒和憎恨。用心去感受對方此時的身心狀態,會發現他正被不良情緒折磨,內心已經失去了安寧和快樂。如果我們也情緒失控,無異於在對方的傷口上撒鹽,也等於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倘若不合理的對待對自己的影響不是太大,不妨接受、包容,等待合適的機會進行善意的溝通。雙方互不相讓,只有自討苦吃。當然,包容不等於縱容,如果退讓只會招致更壞的負面結果,就必須採取適當的對策,但前提一定是不能出於憤怒和憎恨。
假如對方的負面情緒不是由我們造成的,我們也可以用心去感知對方現在最需要什麼。透過體會他的煩惱,讓彼此間心理距離縮短、關係更加親近。真誠的慈悲心至少會在心理上減輕對方的痛苦。
多用一份心,多去關注別人,少為自己打算,人際關係就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