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能會得,就是百草頭上祖師意。
末法時代,就是人心不古,道德淪亡,互相唯利是事。
為什麼這麼爭呢?人就是把利益看得太重,把錢、權力看得太重,把道義都忘了,把互相尊重的德行都忘了。這是現在佛教很可悲哀的事。所以我們身為佛教徒,一定不要做佛教裡的蟲子,不要做「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這一類的佛教徒。
我們要學習「性盡人己參天地,心同日月耀陽春」。「性盡人己」,你盡人性、盡己性,又能盡物性。所謂盡性,明理就盡性。能盡性,就能立命,也就是「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就到那個最好的地方。你能盡人性,明白對方。盡己性,也明白自己。並能盡物性,天地間萬事萬物,沒有不是在演說妙法呢!你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沙一塵,都是第一義諦的表現。你若能會得,就是百草頭上祖師意。你若會不得,就是盡擺烏龍,以為是有妙計。所以我們若明白,就不要做糊塗人。你若是糊塗人,想明白,也是不容易的。
互相爭、互相奪,這都是一般世俗人所有的。我們修道的人,不應該見利忘義,不應該背道而馳,不應該不顧道德仁義,一意孤行。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自己不願意得到的事情,不要加到旁人身上。我自己不願意的事情,為什麼要給旁人呢?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學妖魔鬼怪的邪說,說:「己所不欲,必施於人。」不要這樣子,這樣子是邪說,是不正確的思想。又有說「矯枉過正」。矯枉不應該過正,可是他說「矯枉必須過正」,這都是邪說。所以,邪說就是差這一字,差之絲毫,就謬之千里。
我們現在在萬佛城,要學盡量吃虧、忍耐,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就要迴光返照,要想:「哦,這是我的德行不夠,感化不動他。或者在往昔的期間,我對他也是有這樣的行為。」或者你想:「這真正是我的善知識,他是想要我好。若不想我好,他為什麼說我壞呢?我壞與他沒有關係啊!他說我壞,是想我再往好的做。」 所以這樣一想,無論順逆,都是我們的善知識。我們切記,不要見利忘義,見到利益,就把志士之誼就忘了,就做一些顛倒、違背良心道德的事情,這是不可以的。
「性盡人己參天地」,「參天地」就是與天地合而為三。天、地、人,這是三,參天地的「參」,就是當「三」字講。「心同日月」,心像日月那麼光明。「耀陽春」,總是在春天的時候,照耀萬物,萬物得到陽光都生長。心要像日月那麼光明,不要有一些黑暗,不要盡裝一些妒忌、障礙、嗔恨,滿腔子都是那些比什麼都臭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