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大願——(第29願)受經普得智辯

我成佛時,國中菩薩,於諸經法若受持、若讀、若諷誦、若憶持、若解說,悉能獲得無礙辯才與智慧。若此願不兌現,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發現四眾弟子或聞佛說法,因業障所蔽,不能快速得辯才智慧;或雖有修行,如周利槃陀伽,卻魯鈍無記憶;或如啞羊僧,無能弘宣佛說;或與外道論師辯論,每墮負處, 令佛教蒙羞。「擊犍椎塔」的因緣公案中,善辯外道禁抑僧眾不得擊犍,即為佐證。所以,興大悲願:我成佛時,國中菩薩具無礙辯才,有深廣智慧,堪能光大佛教,住持法道,續佛慧命。

這一願透露開發辯才智慧的方法。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亦云: 「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即五種法師——注)」,當獲六根清淨,顯發種種功德。其千二百舌功德,能令持經法師,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此為舌根辯才。其千二百意功德,能令持經法師,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此為意根智慧)。此世間受持《法華經》的五種法師,尚且能開顯如是辯才智慧,極樂世界菩薩得阿彌陀佛願力加被,其受持經法所獲辯才智慧,當更為勝妙。

此願開顯得辯才智慧的方法,凡有五種。

一者受持,由阿彌陀佛或諸大菩薩,乃至無情器界授與經法,國中菩薩由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此經法乃佛佛相傳之慧命,開發藏性之法寶,伏滅煩惑之妙方。

二者讀,看文為讀。宜以恭敬心、無分別心去讀,如對聖容。從首至尾,一直誦去,要不緩不急,不疾不徐。覺明妙行菩薩開示,有七種情形不宜持經: 「所謂心昏散不持,有過犯不持,入不淨處後不持,飲酒後不持,人擾不清淨不持,有事將作未作不持,心別有記憶不持。……誦至純熟,即於觀心中持之。果能如是,則功德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西方確指》)此為經驗之談,吾人當服膺踐行。

三者諷,梵音吟經,有音樂韻律、節奏,能歌詠讚歎,抑揚頓挫,清暢哀雅,感人肺腑,增強記憶力與理解力。

四者誦,背文不忘為誦。古人心清淨,記憶力強,如鳩摩羅什,日誦千偈;道安大師閱經,過目不忘;佛陀耶舍暗誦梵筴,翻譯《四分律藏》六十卷,一百餘萬字;龍樹菩薩暗誦《華嚴》十萬偈。極樂菩薩契入人我二空,其心清淨,猶如雪山,得聞持陀羅尼,其所誦佛經當有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偈品。

五者解說,經由讀誦經典,理解法義,廣為他人宣說。極樂菩薩善能說法,言辭巧妙,常勤演說,利益眾生。其所說言,令眾悅伏,以智慧力,建大法幢,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為大法將,住勝智境,赫奕慧光,智慧辯才,善根圓滿。

彼國菩薩以如是五法開發辯才智慧,吾人亦可步武芳躅,受持大乘經典,諸如淨土五經、《華嚴經》 《法華經》 《楞嚴經》,每日讀誦、禮拜、書寫,有機緣為人宣說經文法義,教學相長,師資道合。

又六字洪名乃無上大經王。 一心持名,淨念相繼,入一行三昧自得辯才智慧。文殊菩薩開示: 「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文殊菩薩以根本智修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即是開發智慧辯才之勝妙方法。

吾輩淨業行人,於此濁世,大多智慧短 淺,辯才譾劣,欲兼具智慧辯才,亟須傚法極樂世界的菩薩,受讀經法,諷誦持說。常常讀誦大乘經典,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名號,隨分隨力弘揚淨土法門,如是久久,自然開發般若智慧,顯現無礙辯才,俾令正法久住,慧燈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