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誠的迴向,讓逆子回頭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我們跟眾生,人跟人是要有因緣的,我看到你很歡喜;你看到我也歡喜,怎麼說呢?過去有結善緣。這個結善緣,在大乘的佛法也是蠻重要,因為你以後要度化眾生,除了你自心的功德以外,你跟眾生的緣也是蠻重要的,他是不是能夠接受你的教化,這跟「緣」是有關係的。

我們看諸佛菩薩的國土,有些佛陀的國土眾生特別的多;有些佛的國土,他的眾生是不多。當然以佛的功德是平等的,佛佛道同,每一尊佛的功德是圓滿的,圓滿就沒有再圓滿了,這個眷屬的差別,就是這個緣有問題,跟眾生結的緣有差別。

幾年前有一個斗南的居士,這個居士是方丈和尚的信徒,他有兩個兒子。這個大兒子非常的孝順,也很自愛,讀書什麼,都不要父母親的擔心。第二兒子就是有問題,看到父母親就不歡喜,這個過去生是要討債的,你跟他講什麼,他也不理你,到學校也不好好上課,回到家裡面,就偷父母親的錢,怎麼跟他講就是不聽。你再多講,他就兩、三天不回來。這個信徒他很苦惱,一點辦法都沒有,自己的兒子,是又愛,內心又生氣,愛恨交加,就是問方丈和尚。

方丈和尚說:這之間有一點惡因緣,你每天晚課以後,把功德迴向給他,把你們冥冥之間過去結的惡因緣,把它消滅掉。果然這個居士他是有信心,他做了差不多是從開學以後,做了半年,快到放假的時候,差不多一個學期。一個學期以後,他再跟方丈和尚報告,這個事情就有轉變,這個小孩子就放暑假、寒假,不但不出去,回來還幫忙洗碗,還幫忙掃地。所以這個世間上的因緣是會轉變的。

所以我們這一念心力的確不可思議,你冥冥觀想他,把功德迴向給他,這個因緣就轉變了。雖然我們只是內心的作意,但是這個世間這個因緣就轉變了,你能夠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 ,雖然我現在還不能夠度化他,但是大家先結個緣,這第一點。所以有些人,他能夠講經說法,那是他緣結的很廣;有些人會講經說法,緣比較淡薄,這個就是跟過去生有關係,這是就著這個利他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