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雲懺摩,此翻悔往,有言懺悔,梵華雙舉。准《業疏》云:取其意義謂不造新,懺謂止斷未來非,悔謂恥心於往犯。有將懺字訓首訓鑒,義雖通得,華梵須分。
「梵雲懺摩,此翻悔往。」最早在古印度的原文叫做「懺摩」。「懺摩」是一個梵文,早期的翻譯,翻成中文叫「悔往」,就是對於過去已經造作的罪業,我們內心深深的悔過,就是「悔往」。「有言懺悔」,到了後代就直接把它翻成「懺悔」。「懺悔」這兩個字怎麼來的呢?「華梵雙舉」,就是把印度「懺摩」裡面的第一個字,跟中文的「悔往」的第一個字結合起來,叫做「懺悔」。所以這個詞傳到現在叫「懺悔」,怎麼來的呢?「華梵雙舉」,取印度原文的第一個字,跟中文的第一個字結合起來的。這個地方先把「懺悔」這兩個字做一個說明。
我們看第二段。「懺悔」的真實義是什麼呢?「准《業疏》云:取其意義,謂不造新。」我們前面說過,佛教消除業障是從根本,所以你一定要有善根,不能只是造善業。什麼樣的善根呢?懺悔的善根它造成什麼後果呢?就是「不造新」。就是我們透過懺悔以後,不但是把過去的罪業給滅掉,重點是什麼?重點是你以後對這個罪業有免疫功能。就算遇到同樣的境界,你真正如法懺悔的,你也不可能再造作了。這是佛教高明的地方,它可以把你的過去罪業滅掉,而且會讓你至少在這個罪業裡面得到了解脫,就「不造新」。
那麼要滿足這個「不造新」,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懺謂止斷未來非」;第二個,「悔謂恥心於往犯」。所以我們今天要真誠的懺悔,要有兩個善根成就。第一個,「懺」,就是針對未來,我們內心生起堅定的誓願,決定不再造作,就是發願。所以懺悔,第一個善根,你針對未來要發願永不造作。第二個,「悔,謂恥心於往犯」。這個是針對過去,對於已經造作的罪業,生起堅定的慚愧心而深深的悔過。所以針對過去叫做懺悔,針對未來叫發願。
所以,諸位!你不管修什麼法門,拜《大悲懺》也好,修《淨土懺》也好,拜八十八佛也好,你要產生懺悔的效果,內心一定要兩種善根,第一個,懺悔,第二個,發願,你才能夠把那種懺法的效果表現出來,形成一個「不造新」。
我們看總結。「有將懺字訓首訓鑒」,也有古人把懺悔這個詞的「懺」字解釋成「首」,就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或者是「鑒」,就是表示你內心的觀照智慧生起了,開始防非止惡了,這都是可以的。「義雖通得」,義理上是相通,但是「華梵須分」,就是「懺摩」是梵文,「懺悔」是華梵雙舉,這個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