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大願——(第30願)智辯無有限量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國中菩薩智慧辯才無有限量。若此願不能兌現,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因地,考察他方諸佛剎土,見諸佛座下的聲聞菩薩大眾雖然也有一定的智慧辯才,尚有限量,或不能應對維摩詰大士的詰難,或與外道辯論,墮在負處等。是故發願,要令我剎土的菩薩悉具無邊智慧與無礙辯才。為諸眾生通達法藏,弘宣正法,普度群萌。

此智慧即是般若,般若即是諸法空性,通達真如法性。菩薩以無所得為方便,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般若無知,又無所不知;般若無為,又無所不為。般若非空非有,離四句,絕百非,畢竟空無所有,空空亦空,一空到底。般若圓頓高妙,般若波羅蜜乃出生一切世出世間善法之母。

摩訶般若波羅蜜,體達諸法空性,超越對待,於絕待圓融中,顯現般若。阿彌陀佛啟發國中菩薩智慧——因自性無量故,智慧亦無量。因智慧無量故,辯才亦無邊。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能生起七種辯才。

一者捷疾辯。應對敏捷,有問必答,無有障礙。

二者利辯。語言表達的法義深刻。

三者不盡辯。稱性演說諸法實相無邊無盡。

四者不可斷辯。般若廣談實相真諦,無諸戲論,沒有人能夠問難阻抑。如脅尊者立論,令馬鳴默然無對,墮在負處,依約作弟子。維摩詰居士以默然無言,乃真入不二法門。

五者隨應辯。得般若波羅蜜的菩薩人法二空,斷法愛故,隨諸眾生的根機說法。

六者義辯。菩薩所說的悉為趣向大涅槃利益之事,不說無益無利戲論之言。

七者世間最上辯。稱性說一切世間第一之事——大乘摩訶衍。諸佛本懷,唯說一乘法,蓮宗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即是彰顯一乘法的精髓。

般若能夠攝菩薩的七種辯,然以勝義諦而論,無有說者、聽者。因說者聽者自性本空,不可得故。於畢竟空無所得中,離開一切心意識,顯發無作妙用,智慧辯才無有限量。

可見,智慧辯才,我等眾生本自具足,不由外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力,亦是令國中菩薩悟證妙明心性,使本具之智慧辯才現前,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阿彌陀佛對國中菩薩菩提慧業之加持,妙德難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