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說阿彌陀經》中,佛陀反覆提到了諸佛「說誠實言」一語。如經文說:「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經文中的「說誠實言」是佛教戒規對佛弟子言語方面的基本要求。
佛制「不妄語戒」的故事
作為一名真正的佛弟子,首先應當在言語上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這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佛說阿彌陀經》中所說的「說誠實言」。我們在諸多佛教經典或是佛教戒律中,都能夠見到戒律要求佛弟子在言語方面要說誠實言,不說妄語、綺語等虛假華麗的話語論述。在《十誦律》中專章介紹了佛陀為了讓弟子說誠實言,製定不妄語戒的因緣。
佛在維耶離國,與大比丘一起結夏安居。當時發生自然災害,人民衣食不繼,很多人被餓死。一般人都缺乏飲食,根本沒有多餘的食物給乞食之人。佛陀於是召集大眾說:「你們應當知道,這里人民自己及妻子兒女的飲食都無法解決,我們很難在這裡乞食。你們可到你的善知識處,或家鄉,或自己信任的人那裡去安居。不要再在這裡因為飲食的緣故受各種苦惱。」
眾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各自尋找去處安居了。其中有一些比丘到婆求摩河邊村落安居。在這個村落中有很多貴人,奴婢、財寶、谷米豐饒,各種物品應有盡有。當時在河邊安居的比丘這樣想:現在飢餓,乞討不到飲食。這個村落中多富貴人家。為了得到更多的飲食,我們應當妄言告訴他們:居士應當知道,你們將要得到大利益。今有大比丘僧在你們的村落中安居。在這些人中某某是阿羅漢、某某是阿那含、某某是斯陀含、某某是須陀洹。某人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某人得無量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捨心。這些比丘作這種思惟之後,就到村落中的富貴人家將自己所想的話告訴了這些貴人。
這些富貴居士聽了比丘的話,隨即生起清淨心。於是想:我們將得到大善的利益,有這麼多大福田僧來我們村落安居。並且他們都是有修有證的有成就比丘。這些居士得到這種信心,便將自己家中的各種上好飲食供養給這些比丘僧。那些安居比丘吃了這些飲食,精力充沛,容顏丰潤,皮膚光澤充滿。
按照佛陀的制度,每年有兩次比丘聚合大會。春末最後一個月和夏末最後一個月。當時正逢大眾夏安居三月已經結束,這時婆求摩河邊的比丘安居結束,來到維耶離佛陀住處。維耶離比丘遠遠見到這群比丘,便前來迎接,為其安排住所。維耶離比丘問他們乞食是否容易,旅途是否勞累。婆求摩河比丘回答說:「我們乞食不缺,但一路走來很勞累。」
維耶離比丘看到這些比丘容顏丰潤,便問道:「現在到處都沒有飯吃,你們是什麼因緣能夠乞討到食物,使自己顏色肥盛。」這些比丘就將自己說謊騙人的事情告訴了維耶離比丘。維耶離比丘便指責這群比丘說:「你們所做的事,不是沙門應當做的,不符合佛道,出家之人不應當這樣做。你們不知道佛陀經常呵斥妄語,讚歎不妄語嗎?你們僅僅因為飲食的緣故,自說言得,怠慢聖人之法。」維耶離比丘又將此事告訴佛陀。佛陀於是招集眾比丘,製定了不妄語戒條。
妄語害人命
說誠實言的反面就是對人說妄語。一個人若經常對人說虛妄的話語,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有時甚至還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據《佛說興起行經》載:有位大財主的兒子得了重病,就請當地一位名醫來為他醫治。他對名醫說:「如果你這次能治好我的病,我一定會重金酬謝你。」名醫聽了財主兒子的話後,就認真為他醫治。
幾天後,財主兒子的病就痊癒了,但卻沒有給名醫任何報酬。時隔不久,財主的兒子又生了一場大病,這次他又請名醫來為他醫治,他告訴名醫說:「這次你把我的病治好後,我將你這兩次治病的錢一起給你。」這次醫生還像上次一樣,用心為財主兒子療病。經過精心調養和醫治,財主兒子的病不久就好了。可是,這次財主兒子雖然作了承諾,卻仍然沒有兌現。醫生這次很生氣地走了。
又過了不久,財主的兒子再次生病。這一次,他又像往常一樣請名醫來瞧病。名醫這次心想,前兩次你都謊言欺騙我,而不兌現諾言。每次都讓我空手而歸。這次,名醫痛下狠心,在處方中加了不對症反而有害的藥,財主的兒子服藥後不久就一命嗚呼了。
可見,說誠實言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如果一個人對人不講誠信,即使他以後變得講誠信了,也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不僅如此,一個不講誠信的人,不僅傷害了別人,最終還會給自己帶來禍患,就像財主的兒子一樣,因失信於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誠實言和諾言
總之,在我們與人相處時,要有真誠待人的態度,對人說誠實言。只有在我們對別人付出了真心之後,才能得到別人的誠心相待。我們常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當你說誠實言來關心、安慰別人時,別人才會以真情來對待你。當你有困難時,別人也會不惜一切代價來幫助你。那種整天花言巧語到處騙人的人,他們永遠也不會有仁慈之心,更不會誠心待人,這樣的人永遠也得不到別人的真誠相待。
另一方面,在平時與人相處時,不要隨便對人許諾言。如果你真的願意幫助別人,付出行動比事先許諾的效果更好。對於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做,並且願意去做時,你可以答應別人。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能勝任,千萬不要向別人許諾。一旦你向別人許下諾言之後,就要盡快實現自己的諾言。否則,向別人許過願之後而不兌現,便再也難以取得別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