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業力,是我們不經意就可能造下的,種下惡因之後,若來不及懺悔清淨,在機緣成熟時,果報一定會顯現出來,影響會很大。
這些種子只會存在自己的阿賴耶識裡,不會存到其他地方,也不可能成熟在其他地方,一定是「自作自受」,就是佛經所說的「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現在還沒有顯露出來,是因為你沒有能力看到,等看到的那一天就是報應到了。
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心,分不清善與惡、好與壞,只是順著習氣,按照下意識的反應去處理問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造下大量惡業,卻還誤以為在行善積德,如此就會與解脫之路背道而馳而且越離越遠。
曾經有一戶草原上的藏民,過年時請我去他家念經。我到達時,看到有一頭才剛剛被殺的牛,他也知道殺生非常不好,正在向金剛薩埵佛懺悔,但是我完全感受不到他的痛苦與愧疚。他還非常開心地告訴我,說他今年沒有造殺業,因為牛不是他動手殺的,而是請別人殺的。
我告訴他:「你自己殺,還只是一個人造殺業,現在你讓別人替你殺,你們倆同時都造了殺業,而由於是你的要求,人家才殺牛,你還造了兩倍的殺業。」這就是因為無知而造業,卻還以為自己是在去惡行善。
聽到「因果報應,真實不虛」這句話,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有些人作惡多端,天天造惡因,為什麼還活得那麼輕鬆自在,沒有遭到報應呢?這是很多人經常會有的疑問。
要知道,如果沒有前世的惡因,今生不會有做壞事的能力,這也是果報。然而,做了壞事等於又播下惡種,在種子破土而出之前,我們是看不到的;但看不到不等於它不存在。
不可能今天播種,明天就結出果實,它總是需要時間和條件,才能發芽成長、開花結果的。
我們現在什麼都求快,什麼事都想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所以也希望看到對方的因果報應馬上出現,但這是需要時間和機緣的。
有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以我的所見所聞,所有善惡業都會有果報,一個都不會少,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有時惡報必須等到善報用盡,才會成熟。
一個壞富商為什麼不會變成窮人?就是因為他前世累積了大量善業,在福報沒有耗盡之前,當然還可以盡情享用以前累積的福報,等福報用完以後,就要開始承受惡報,而且通常是特別多又特別重,一般時間也都很晚。
當然,也有很多是活生生的現世報。如同佛經所說:「有些果報會在這一世成熟,有些在下一世成熟,有些則會在未來的某一世成熟。」
甚至龍樹大師也一樣要面對還未清淨的惡因之果。大師和當時的國王壽命一樣長,活了九百年都不死。
這時小王子想繼承王位,母親便告訴他:「大師和國王是同生同死的命,只要請求大師捨棄生命,國王就會一起死亡,而且大師慈悲為懷,一定會圓滿你的願望。」
於是,王子就去請求大師佈施他的頭,大師欣然同意,可是當小王子用劍無論怎麼砍,都無法傷到大師一根毫毛。最後大師告訴王子:「用刀劍砍眾生脖子的業力,我都已經清淨了,所以用刀劍是不可能把我的頭砍下來的。
我唯一欠下而未清淨的業力,是我曾經在采吉祥草時,殺死一隻小蟲,所以你只要拿吉祥草砍我的脖子就行了。」最後王子不是用劍,而是用草砍下了大師的頭。
無論有無信仰,因果都是存在的,種下的因,一定會有果報成熟的時候。痛苦從何而來?由造惡而來,惡因只會帶來煩惱和痛苦。
快樂從何而來?由積德行善而來,善因會帶來快樂和幸福。如果真的了解並深信因果,任何人對自己講過的話、做過的事,哪怕是心裡閃過的念頭,都知道要負起責任。
我們現在能做的是,既然知道不好的習氣會帶來痛苦,首先就不要繼續儲存不好的種子,而對於已經儲存的,要趁它還沒有真正紮根,依靠懺悔的力量,不給它生根發芽的機會,還要徹底清理乾淨,不讓有毒的種子停留在阿賴耶識。
因為一旦不好的種子累積多了,習氣會越來越重,最終內在的佛性會完全被包裹住,如同厚重的烏雲把燦爛的陽光完全遮蔽一樣。
理解這個道理以後,就要為阿賴耶識多儲藏一些能帶來福德善報的因。當善的種子越來越多時,福報自然越來越大,痛苦也就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