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絕症患者,若知來日無幾,即會考慮生死問題,見死時房屋、財產等毫無用處,亦無法帶走,便會放下此等身外之物,以之供養三寶或作公益事業。
二、喻義:
如是若由念死,觀見為追求利養、恭敬、名聲等世間法所付出的一切辛勞,皆如風扇吹揚空空穀殼,毫無實義,唯是欺誑之處,如是便能遮止各種惡行,不復為求現法而造惡。再者,由發起恆常精進與殷重精進,修集歸依、淨戒等微妙業,如是即以本無堅實的身等諸事,攝取殊勝堅實。由此自己能逐漸升入勝妙地位,亦能將眾生引至此位,是故,還有何事能較念死意義重大?
此段宣說修習念死具有遮止罪惡、攝取堅實之大義。對此具體分析:
為何由念死能遮止罪惡?
此須觀察罪惡起因,人皆欲離苦得樂,然以迷亂誤以為恭敬、利養等現法上具有安樂自性,隨之以貪執而三門造集罪業,故罪業源於對現法之貪執,貪執又源於妄計恭敬利養等具有實義之迷亂。隨念死亡無常,即須觀察死時以名利等不能令人獲得絲毫實義,由此發現所渴望的名利等唯是欺誑之處,為此付出之辛勞,如以風扇吹揚空虛穀殼般,毫無實義。故由見現世八法欺誑之自性,能放下貪執而遮止罪惡。
為何由念死能修集善業?
因見死時能使人獲得安樂之法,唯一是歸依、持戒等妙業,生前若能修集此等妙業,臨終與後世皆得安樂,由見佛法具有大義後,即能發起兩種精進,晝夜恭敬修集善業,以無堅身等攝取堅實。
《普賢上師言教》云:「若自相續能對無常生起定解,則能徹底捨棄對今生世間一切事物之貪執,猶如嘔吐者不願食油膩之物。我至尊上師亦再三說:‘我雖見世上最高貴、有權威、極富裕、具美貌之人,然對彼等不起羨慕,唯注重前輩高僧大德之事蹟,此為自相續中生起少許無常定解的緣故。’」
三、教證:
論云:是故經以多喻讚美,《大般涅槃經》云:「一切耕種之中,秋實第一;一切跡中,象跡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慾無明我慢。」如是又以是能頓摧一切煩惱惡行大椎,是能轉趣頓辦一切勝妙大門,如是等喻而為讚美。
因此,經中以多喻讚美無常死想之利益,譬如《涅槃經》云:「一切耕種中,秋耕實為第一;一切足跡中,象跡最為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最為第一,以此等想能遣除三界一切貪慾、無明與我慢。」如是還以多喻讚美,譬如讚美無常死想是能一時摧毀一切煩惱惡行之大椎,是能趣入頓時成辦一切勝妙之大門等。
以下分析經中喻義:
1、「一切耕種之中,秋實第一」:
為何一切耕種之中以秋耕為第一?以秋天耕耘除去田中雜草,並將土地翻鬆,能長出好莊稼,故秋耕為第一。如是,以死亡無常之想,能遣除自相續中對現世乃至三界的一切貪執,又能令自相續調柔,產生功德苗芽,故無常死想如同秋耕。
2、「一切跡中,象跡第一」:
此喻有多種解釋,此處相合意義而言:
大象走路極具智慧,能預知何處有危險,行走時即繞開此險處,唯擇安穩之道,可謂「一路平安」,後來者僅須遵行象跡,即可避免一切損害,故象跡為一切跡中第一。如是生起念死無常之心,即能遣除三界一切無明、煩惱等損害,唯一遵行有益於後世的安樂之道,故無常死想如同象跡。
3、「以是能頓摧一切煩惱惡行大椎。」
「頓摧」即一時摧毀。此喻無常死想具有強大對治力。普穹瓦尊者說:「多修死無常與業果吧!即便犯四他勝罪,亦能淨治,此乃我遺囑。」
《涅槃經》以諸喻讚美一切想中無常死想第一,所謂「一切想」,應指緣世俗有為法之一切想,以無常死想能除三界一切貪執、無明、我慢等,故言一切想中第一。
論云:《集法句》中亦云:「應達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陽焰,魔花刃劍於此折,能趣死王無見位。」
《集法句經》中亦說:「應了達此身如瓦器般危脆不堅,如是了知諸法如陽焰般無自性,五毒魔花刃劍將會於此而折斷,從而能趣向死主亦不見的無死果位。」
此段宣說無常死想具有「魔花刃劍於此折,能趣死王無見位」之利益。「魔花刃劍」即色界天魔王射向人間的五毒魔箭,若執身是恆常實有,則會被貪婪、嗔恨、愚癡、傲慢、嫉妒之魔箭射中,喪心病狂,以致在六道中輪轉不休。相反,若知身是四大假合,如瓦器般無常或空無實質,如陽焰般現而無自性,如水泡般須臾不住,則不為身體假相所蒙蔽,不會以愛執自身而引發五毒。從此能令自心趣入正法,息滅五毒,而了脫生死。此即念死無常進而觀修空性之利益。
論云:又云:「如見衰老及病苦,並見心離而死亡,勇士能斷如牢家,世庸豈能遠離欲。」
《集法句經》又說:「若以智慧見衰老、疾病之苦,且見心識終將離身而死亡,菩薩勇士以此能斷除如牢獄般的三界之家,然而未見輪迴過患之凡夫豈能遠離貪慾?」
頌中第三句「勇士能斷如牢家」,是說念死無常之利益。菩薩以何因緣遠離三界繫縛?即見身命無常,了知輪迴之過患。頌中前二句宣說以智慧觀見無常過患,人老時體力衰退,做事無力,背駝牙掉,滿臉皺紋,六根能力衰退,且有種種無法堪忍之病苦,最後是心識與身體分離而死,死時以我執心仍須繼續轉生。以見無常過患之故,菩薩能發心求道斷除生死,凡夫則愚癡,不見此等過患,反如飛蛾撲火般追求五欲,以苦為樂,至死不肯放下,故說「世庸豈能遠離欲」。
《毗奈耶經》云:「我之眷屬中,猶如妙瓶者,比丘舍利子,及目犍連等,於如是百人,供齋與供物,不如一剎那,憶念有為法,為無常殊勝。」佛說:「若對我眷屬中如妙瓶般殊勝的比丘舍利子與目犍連等一百人,供養食物,不如‘一剎那憶念有為法無常’殊勝。」按常人想法,供養境是百位聖者,應是大福田,對其供養,功德極大,而佛說此供養不及剎那念修無常殊勝。因未修無常,縱對殊勝福田供養,亦多是耽著現世,而心中剎那觀無常,能令心放下現世,轉入成辦後世安樂之修行,以剎那轉變自心故,已勝未轉心的外相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