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者懺前愆,「悔」者悔後過,懺無始至今所造罪業,期仗佛威神加被,能夠消除,「悔後過」,懺悔之後,不敢再作。懺悔最重要的是「改過自新」,舊過不改,縱懺也得不到實益。
懺悔依教理有三種:
一、作法懺——若有違犯,依戒律懺磨作法,向清淨比丘求懺。如犯僧殘罪向二十位清淨比丘懺悔出罪,犯波逸提向一位清淨比丘求懺等。全屬事相。
二、取相懺——拜懺求取清淨好相。如梵網懺法,依梵網菩薩戒雲,若有違犯,禮千佛求懺悔,拜至好相現前,如見佛或佛放光照耀,或見蓮花等瑞相,證明罪已消除。梵網、大悲、梁皇、三昧等懺皆屬取相懺法。
取相懺修法有十科行道,即一、嚴淨壇場,二、清淨三業,及供養、禮拜、讚歎、懺悔、隨喜、勸請等修法,也就是普賢十大願。 十科之第十是靜坐作觀、持咒、念佛等。
靜坐觀實相屬理懺,故取相懺有事有理,事理兼修,十科中前九屬事懺,後一屬理懺。
三、無生懺全屬理懺。
若造五逆大罪,須靠理懺,方能消除。
《法華經》之前有《無量義經》,之後有《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稱「法華三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簡稱《普賢觀經》上說:「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是理懺。
修無生懺者,要靜坐「念」即修觀,修實相觀,觀無生理,觀成就,一切罪業如春日晨霜,日出便除。喻智慧若開,罪障悉滅。
說易行難,因罪相都不清楚,怎能觀實相呢?須先了解罪相,才能觀無生之實相,所以,修無生懺,求證實相,是異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