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學名字也。知一切法,從因緣生。不從時、方、梵天、極微、四大等生,亦非無因緣,自然而生。知因緣所生法,皆悉無常、無我。

名字,當我們確定了聲聞人的目標是趨向於寂滅為樂的偏空涅槃以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學習藏教的語言文字的教法,所謂的聞經達理,斷疑生信。

他學習的重點有三個:

第一個,知一切法,從因緣生。

就是首先要知道,生命會出現快樂,生命會出現痛苦,它的背後是有道理的,是有軌則的。這個地方就否定了兩種的邪見:一種是邪因緣論,邪惡的因緣,是一種錯誤的因緣;第二種就是無因緣論,認為人生是沒有理由的。從這因緣當中,我們看什麼是因緣生呢?

看第二段,不從時、方、梵天、極微、四大等生,這個是破邪因緣論。

比方當初印度的外道有些人說,人生的快樂跟痛苦是時間決定的。春天百花開,大家心情快樂;秋天黃葉凋落,大家情緒就不好,就感到一種憂鬱的感覺。所以你看,這不是天氣影響我們的苦樂嗎?這是時間決定了快樂跟痛苦。當然這是個助緣,不能是一個主因。

第二個,方。就是你的環境。方所就是說,你住在一個比較好的環境,你自然快樂;你住到一個不好的環境,你就痛苦,這是方所決定我們生命的苦樂。

第三個,大梵天。是天意如此,是上天的意思,所以我們必須要供養上天,去向上天祈禱,因為他會賜給我們快樂。

第四個,是極微。這就是順世外道。就像現在科學家說的,我們的生命體是由很多的中子、電子、質子等所謂的基因所構成的。你有這種遺傳基因,就容易有快樂;你有另一種遺傳基因,就容易有痛苦,由這個四大的極微的基因來決定苦樂。

最後一個,四大等生。四大:地水火風,就有點像道家的調身,就是調那個氣。比如說,地水火風以風大為主,道家說,你的氣血要調順暢了,地水火就調順暢了,風調一切法調,所以這叫調氣。

這些思想都是錯誤的。你的快樂是因為你有善業,這些時間、方所等只是一個助緣。比方說,你吃一個蛋糕,覺得很快樂,我們會產生錯覺,說蛋糕給我快樂。其實不是,是你有這個善業,只是假借蛋糕的因緣,蛋糕只是個橋樑而已。

蛋糕的背後是因為你有善業,這個善業的力量是透過蛋糕的因緣把快樂傳給你,其實你還是在享受自己的善業。這就是為什麼福報享盡時,你吃什麼都不快樂。如果蛋糕真的給你快樂,你永遠都會得到快樂,但事實不然,當你罪業現前時,你吃什麼都不快樂。

所以,物質只是業力傳遞的一個橋樑。這個人今天說了我不喜歡聽的話,所以我痛苦,其實他是一個橋樑而已,因為你有罪業,透過這個人的身口意的活動,你自己去感受到過去生的罪業,這就是所謂的諸法因緣生了。這第一個概念,破邪因緣論。

第二種,破無因緣論。無因緣論更可怕,它說生命的快樂跟痛苦完全是沒有軌則的。就是說,人生是個偶然,你會快樂、他會痛苦,這件事情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所以這就造成了及時行樂的斷滅見,這個人更可怕。

既然它不是邪因緣生,也不是無因緣生,那應該怎麼正確來了解生命呢?知因緣所生法,皆悉無常無我。所以二乘人的因緣觀,比人天乘的造善得安樂的果報、造罪得痛苦的果報更高層,他從因緣當中得到了三個道理:

第一個,諸行無常,生命是不安穩的。

第二個,諸法無我,人生是不能主宰的。

按照業感緣起的章法,人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來還債的。你只能夠規劃來生,今生的果報你只能夠認命,因為你一點講話的餘地都沒有。你會遇到什麼事情,會遭受什麼待遇,你完全不能主宰,諸法無我。

第三個,涅槃寂靜。既然生命如此不堪,又是動盪不安,又不能主宰,生命的希望在哪裡呢?涅槃寂靜,這是生命唯一的皈依處。這就是二乘人從因緣當中得到的三種結論。

最關鍵的地方在哪裡呢?在無常。二乘人的切入點,第一個是無常。要是感受不了無常,那你娑婆世界就很難放下了,因為要放下娑婆世界,要邁出的第一個檻,就是破壞你的常見。

我們凡夫有一個問題,就是面對事情,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只有第一念知道外面是怎麼回事,只有在那一剎那,就是這樣。第二念以後就開始打妄想了,因為昨天看到我的車子在,今天看到車子也在,明天看到車子還在,我們就打妄想:喔,結論——這個車子是不可破壞的,所以我們很容易被妄想遮蓋了生命的本質。

其實,我們很少看到生命的本質,絕大部分都活在心中的妄想。

我們舉個例子,什麼叫諸法因緣生,它的一個無常相。

請維那師父本松法師敲一下那個磬:叮……

這是一個生滅的現象,音聲,對不對?它的相貌有兩個:第一個,諸行無常。它從大聲變到小聲,不是穩定的狀態,它有曲折變化;第二個,它的變化過程。什麼時候結束,它自己不能主宰,是敲的那個力道在主宰,是那個業性。就是你敲得大聲,它的聲音就延續得久;你敲得小聲,它的聲音就延續得比較短。所以聲音本身,它沒有主宰性。

諸位!聲音如此,你的生命,所有的色受想行識都是這樣。如果這個聲音是你的生命的話,今生的變化你都是不能決定的。敲聲音的那隻手,就是你過去的業力。當你過去生把業造了的時候,你今生就大概決定了。所以,你來到這個人生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把過去的業還掉;第二個,創造一個來生新的業力,就這兩件事情。

我們一般人太重視果報,忽略了去創造來生。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重視業力,就是重視過程——怎麼面對人生。但是凡夫的世界是重視結果,其實結果已經決定了,重視結果不是浪費時間嗎?所以,無常觀就是說,你要看到無常,就會得到很大的覺悟,你自然會從人生裡面慢慢跳脫出來。

《天台教觀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