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把造業的過程,依據初、中、後來說明業力的輕重:
一、造業前:造業前的意樂很重要,意樂即是動機。有些人造業前心的意樂很強,譬如他要去拜佛、念佛,誰也不能阻礙他,他是主動積極的。造業前如果是依止強大的上品意樂,所造的業力就特別強大。造罪業亦復如是,造罪業時,心如果是主動積極,別人皆無法勸諫你,你的心如石頭般堅固,則這個業力所召感果報的業力也強大有力。
所以造罪之前所依止的意樂,對得果報影響很大。如果所造的業只在特殊的因緣之下,偶而為之,這業力就輕微,因為他沒有強大的意樂。因此造業之前的意樂,影響了業力的強弱。
二、造業中:在造業過程中所面對的境界,如果造業的所緣境是上品的境界,如父母、師長或清淨的佛法僧三寶境界,對這上品境所造的業力,它的勢力特別強大。所以在什麼樣的所緣境中造作,這也影響業力的強弱。
三、造業後:造業後是否後悔、追悔,若有追悔,這追悔會折損業力的力量。如果造善業後卻後悔,這後悔也會折損善業的力量;反過來說,造惡業後能後悔,這後悔也會折損惡業。
這裡佛陀說:未生惡業令不生,這是最高的標準。我們在修學的自我調整過程中,雖然還做不到未生惡業令不生,但起碼自己要安住在慚愧心中,若有造罪業,事後要自我反省,呵責消滅恶心的相續,如是罪業才能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在大乘佛法中也很強調這觀念: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若探討罪業的根源,身體及口這兩者都不能造罪業,它們只是工具,業力的出現一定是由心所推動,罪從心起,所以懺悔也是由內心所發動,心若滅時罪亦亡,若造業的惡念已消滅,則罪業也會被改變。所以心能造業,心也能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