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求因果的回報,因為真如會回報你

圓頓止觀為什麼對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沒有用?就是說,圓頓止觀的修法,簡單就四個字,就是「無住生心」,在無住的情況生起菩提心。這個無住是理觀,就是你一念安住真如本性,莫向外求,在無住的情況,內觀真如,外修六度。無住是沒有錯了,因為一旦向外求,你就落入了業力的陷阱。

在《楞嚴經》上這樣說,你向外追求,因果會報答你;但是因果報答你,你要付出代價。就是說,你要訴諸因果的報答,那你就要受因果的折磨。這很公平。就是我修了佈施、我念佛,我應該有個回報。好,你想要回報,因果就回報你。但是,你讓因果來回報你,你就要付出代價,「有諸煩惱故,有諸業力故,有老病死故」,這個三界之火就會燒你。

如果說,我在修的時候我是無所求,我只是「托彼依正,顯我自性」,我透過念佛、透過六度開顯自性的功德。就是我不求因果回報。恭喜你!真如就要回報你了。總之,你一定要有回報,就一定會有回報,要麼就因果回報你,要麼就是你的真如本性回報你。但是真如本性回報你的時候沒有過失,那叫做功德的顯現。

但是,這種思想一般人不容易接受,因為違背我們一般輪迴的習性。我們輪迴,為什麼?我們就有所得嘛。所以首先這個理觀就很難建立了,更不要說事修了。就是說,你努力地去修習一切的善法,但是請你不要求因果回報,真如會回報你。這種觀念要接受就很難,更何況事修!這個事修還要有因緣的抉擇,「應無所住」,還要「而生其心」。

大乘佛法是認為人生是不決定的,諸法無自性,如果你操作錯誤,人生充滿了障礙,如果你操作成功,人生充滿了寶藏。所以大乘佛法對人生,是認為不決定的,但是聲聞人認為,人生是完全沒有價值的,理由是他深深地被苦諦所影響。我們來看看他是什麼心態?他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他認為三界啊,只要你待在三界,即便你生到天上你都不得自在,只要有生死輪迴,就像怨家一樣的可惡、可怕!

所以,他只有一種心情,想辦法早一天離開三界,但是他呢,也就顧不得別人了,他不是不發心,他實在是被苦諦、對痛苦有太深刻的認知,所以他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此發心,名之為小。這種人有極度的厭離心,在他的生命當中他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價值可言的。

大乘人,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大乘人他是有理想抱負的,他不像凡夫那麼樂觀。凡夫的樂觀是盲目的樂觀,凡夫認為娑婆世界有很多可愛的地方,就跳進去追求弄得傷痕累累;小乘人是完全的排斥;大乘人對人生是相對中道,他心中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你看小乘人,在《法華經》上說,他觀一切法空,大乘人他也觀一切法空,這沒有什麼兩樣,每一個人要解脫,三乘共坐解脫床,你要從三界跳出去,你只有觀一切法空,你只有無住才跳得出去,人生你要執取你就被抓住了。那麼觀一切法空,為什麼兩個都觀一切法空,怎麼結果不一樣呢?小乘人的空他不帶相,他真是空了,偏空了;大乘佛法的空是帶相觀空,這個地方不一樣,他不否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