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聽無生曲 ,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如果我們要走上既堅固又圓滿的菩提道,所謂的真修,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聽聞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跟小乘和人天乘是不一樣的。你修聲聞乘,你可以在山中,「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你可以自己覺悟無常,是可以的。但是真修的思想是不思議境。真如的思想,你只有透過諸佛菩薩跟善知識的傳承,沒有例外。所以我們一開始要聽聞大乘法,而了解無生跟不死的道理。其實無生就是不生,不死就是不滅,就是你要先了解你內心當中那種不生不滅的真如,你先把這個了解。
我們凡夫,其實我們的心是真妄和合,真心是在深處,妄想是在表層。我們一般來說都是把妄想當作自己,就是迷真起妄以後就執妄為真。你看我們今天去吃一個好吃的東西,你說,欸,我現在很高興。其實是你的妄想很高興,妄想釋放一種快樂的訊息。但這個妄想是由外境的刺激產生的,它只是一時的想像,但是我們把它解讀成「我很高興」。然後別人刺激我一下,我們會解讀成「我很痛苦」。其實那都是一種生滅妄想產生的一種感受跟想像。你要把這個妄想撥開來以後,棄生滅,才開始顯出真常出來。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到我們的內心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因為這種生滅心不能代表「我」,那是一時的感受、想像、執著所捏造的一個影像而已,它是一種假相。所以你要修真修的人,第一件事情,「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知道這種生滅的妄想跟你是沒關係的。
那麼接下來呢?「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當然我們也不要去否定妄想,因為妄想,當它調伏了以後,它當體就是真心。就像波浪,你看到的是波浪,但是它調伏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平靜的水。所以從這個即妄是真的道理來說,「翻恨自蹉跎」。我們回顧過去,就是一念的顛倒妄想,去攀緣這個顛倒妄想,起惑造業,枉受輪迴之苦,真是冤枉。
所以我們從一種真如的修學角度來看,從這個偈頌來看,你要做的有兩件事情:
第一個,你要懂得去分別真妄。你起一個念頭,你要有能力去判斷,這是生滅心,還是不生滅心。你要有判斷能力。雖然你改變不了妄想,但是至少你要知道它是妄想。你連它是妄想都不知道,那你怎麼修呢?你不知道什麼該放棄,什麼該安住。
這個地方講到一個判斷標準,就是,只要是隨境生滅的都是妄想,就是你的這個想像是外境給你的。記住!外境會給你快樂,它也一定會把這個快樂帶走,所以這個東西不是你的,是你跟外境借來的。所以,凡是透過外境的刺激產生的任何的念想,這個都是妄想。
那麼什麼是真實的心呢?就是你把所有的妄想都撇開以後,那種常住真心,那種不生不滅的明瞭的心性現前,這個就是你的自性清淨心,這個是真實的心。它不隨妄想生,它也不隨妄想滅,它就是一念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個就是真心。所以我們修《法華經》,第一個,你要知道怎麼去觀察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這第一件事。
第二個,你要能夠直下承當。前面的分別真妄是一種理解,這以下就是考驗你的信心了,信根了。你要知道,你要能夠相信:眾生本具的心性,就是諸佛所證的法身。就是「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趙州禪師,說是「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趙州禪師八十歲還在那個地方到處去訪善知識。後來他有一天開悟了,他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是我以前沒有開悟之前,我去參訪善知識,追求無上法門,無上的妙法;現在我才知道,無上妙法,你只要迴光返照就找到了,你本來就具足的。我們以前被妄想迷惑了。
所以,諸位!我們跟一般學者最大的差別,我們是一個三寶弟子,所以明白道理以後你要怎麼樣?直下承當。「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就不要猶豫了,這個就是我的真如本性了。
所以,名字位,你怎麼知道你進入名字位呢?兩個標準:第一個,你會分別真妄,雖然你控制不了妄想,但你先知道它是妄想就夠了;第二個,你能夠對真實的心直下承當。這是表示你進入了名字位,這兩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