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
這段經文比較深,諸位要慢慢聽。這當中佛陀就講一個道理說,「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在這當中,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五蘊的境像,好像真的是顯現在我們眼前,好像我們可以感受得到它存在,可以見聞覺知的感覺,就是五蘊身心好像真的是有那麼一回事。
「元我覺明見所緣眚」,但事實上,它只是我們覺明心性當中一念無明妄想所創造出來的,它是如夢如幻地顯現在我們一念的心性當中,讓我們感受到這一念的色受想行識的果報。
「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而能夠去覺照這一念赤眚的,就是我們的本覺明心。也就是說,當我們去迴光返照心性的時候,我們才會看到自己的毛病,才會看到我們生命的真實相,所以「覺見即眚」。而真實覺悟的那個就是我們的「本覺明心」。一個人跟妄想在一起的時候,你看不到自己。所以我們說,一個人可以起煩惱,不能起顛倒。你看,煩惱在那邊動,你住在煩惱當中就完蛋了,就起顛倒了。煩惱在動,你住在真如本性,你看到它動,你不迷不取不動,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調伏它。
所以這個地方說,「覺見即眚,本覺明心」,當我們能夠覺悟到這個煩惱問題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正是安住在一個本覺的心性。
你一定要怎麼樣?先遠離它,你才有辦法調伏它的。「覺緣非眚」,那麼當我們這個覺照的功夫生起的時候,這個赤眚的妄想就不存在了,因為這個赤眚它是不真實的。它不真實,你一觀照它,它就消滅掉了。
所以,「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當我們這個覺照的功夫生起的時候,它就不再墮於赤眚的過失當中。所以「覺所覺眚,覺非眚中」,就是說,當我們覺照功夫生起的時候,我們已經不再墮於妄想當中,這個覺照的功夫,它已經不墮於赤眚——已經不墮於這個妄想當中,你就是跟它脫離了。
「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這個就是「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的道理,這就是見性的本體跟見分之妄想不同的地方。因為見分是帶妄的,而本體是清淨的。也就是說,當我們見分出了狀況,出現了不好的因緣,這個時候我們心先攝用歸體,你就不隨它轉,你才能夠去轉變它。這個就是見性跟見分之間的差別。
「云何復名覺聞知見?」身為見性是這樣,你的覺性、聞性、知性都是這個道理,六根門頭都是這個道理。見性的本體絕對不會隨你的作用而妄動。你不管是怎麼動,你不管動到天上去、動到人間、動到三惡道,本性永遠是清淨本然,永遠是不受染污,所以我們才可能會恢復清淨。這個就是見性不同於見分的道理。這一段當然是很重要。就是我們的本性從來不受染污,所以我們才有希望去恢複本來面目。
好,我們看總結。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所以阿難尊者你應該了知,你阿難跟我佛陀,乃至於你整個身心世界,乃至於整個器世間以及十類的有情眾生,這整個眾生是怎麼有的呢?
「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就是說,這個六道的十類眾生是怎麼來的呢?都是我們見分中的一念妄動而有的,不是見性本身有這種妄動的。也就是說,都是我們見眚所引生的,而不是見性當中有這個眚,是我們一念心妄動而有,但是見性裡面沒有這個妄動,所以它可以消滅。
「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身為見當中的一個真實的心性,它的體性絕對沒有這個赤眚的毛病,所以「故不名見」,所以見性絕對不是見分。
到這個地方,佛陀把清淨的本體跟變化的作用作了一個很清楚的分辨。他說,我們一念心性是本來清淨、本來光明、本來平等的,但是一念的妄動以後,如果我們往好的地方動,就出現安樂的果報;往不好的地方動,就出現痛苦的果報。但是不管你怎麼動,不管你怎麼變,心性永遠就是清淨本然,它不隨你妄動。所以這一段等於是從別業跟共業的相互發明當中,把我們不變的體性開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