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欲為苦--警惕慾望的禍患

「多欲為苦」,意思是說: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對慾望貪求無厭,永無止境;總會遭到「求不得苦」的時候,就會苦惱叢生。所以說「多欲為苦」。

學佛者,應該特別警惕慾望的禍患,正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我們假使不能夠以智慧觀照慾望的話,就會處處為欲境所轉,等於在種地獄之因,不得不謹慎。

馬鳴菩薩所著的《大莊嚴經論》中也指出:「若其多欲者,諸根恆散亂,貪求無厭足,希望增苦惱。」假使一個人的慾望很多,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會如飢似渴地不斷向外攀緣,追求滿足,心無法安定,難免被外境所困擾和牽制,心神常常處於散亂之中。貪慾之心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也沒有停止的時候,不斷生滅的慾念化著希望的泡影,只能徒增無邊的苦惱。

除了貪色和貪財,每一個人都希望有好的名聲,喜歡貪求名譽、地位。更有一種人,認為名譽可以光宗耀祖,顯親榮己。因此不斷貪求,所以叫做名欲。

佛說《四十二章經》中第二十一章有關於「貪名危身」的開示:「佛言:人隨情慾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教人明白好求聲名的人,不單是沒有益處,而且有害處。所以佛說,人追隨著自己的情和欲,去追求世間的一個好名譽。等到功成名就了,這時候,這身也就快要老死了。實在沒有什麼大意思!貪求世間的功名利祿,而不學道,這就枉費了功夫,勞苦了身形。譬如一柱燃著的香,雖然令人聞著清香四溢,可是在不知不覺中,這柱香也越燃越短,最終化為灰燼。等到這柱香燒完了的時候,才知道當初追求的虛名正是危身之火。而這些往往是在人貪求虛名、陶醉其中時毫不察覺,到知道時已經悔之晚矣。

食慾:就是貪著種種飲食——山珍海味,甚至於貪食美味佳餚而殘殺生命,所以叫飲食慾。

中國人一向是很講究品嚐美味的,所謂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都是和吃有關係的。食在人生當中,是很重要的。

《楞嚴經》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一切眾生,所以能夠活在世界上,就是依靠飲食維持生命。

在《佛遺教經》中,釋迦佛告誡我們:「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

願雲禪師有一首偈說:「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是讓我們慈悲戒殺,奉行素食。

睡眠欲就是整天情識昏昧,昏睡如泥。像這種貪睡眠的,叫睡眠欲。依照社會一般的說法,每天起居三八制,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睡覺八小時。但是有的人喜歡睡懶覺,這種習慣是要不得的。

孔夫子有個學生叫宰予,老夫子上課的時候,他常常打瞌睡,因此,孔夫子很生氣地責罵他:「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大意是,宰予,你這麼大好的光陰不聽課,只想睡覺,他好像爛木頭一樣的,怎麼可以雕刻呢?用糞土建造的牆壁,也是不可以把它粉飾的。

無獨有偶,釋迦牟尼佛也有一個喜歡睡懶覺的弟子,名叫阿那律,每當佛講經的時候,他總是打瞌睡,佛很嚴厲地呵斥他:「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阿那律聽了佛的教訓,感到非常慚愧,於是精進修行,七日七夜沒有睡覺,這麼用功下來,真是過猶不及,把眼睛都修瞎了。佛陀見到這情形,就很慈悲地教他修「金剛照明三昧」,結果,他證得了天眼通,成為佛十大弟子中「天眼第一」的羅漢尊者。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的生命、人格,往往為資用欲而葬送。蘇東坡說:「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荀子說:「欲而不得必爭,爭必亂。」從這句話,可以知道欲的害處了。

《四書》中的《孟子》,一開始就講到被儒家尊為「亞聖」(次於孔夫子的聖人)的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很高興地說:「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大意是,老夫子啊!你不辭辛苦,千里迢迢趕到我這兒來,一定會給我的國家帶來很大的利益,一定會滿足我們好多的希望嗎?

但孟子的回答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意思是說,你做國王的,不要慾望心太強,一開口就講「利」字,只要有仁義也就好了啊。所以孟子又說:「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孟子的意思是說,做君王的一開口就是希望對我的國家有什麼好處,怎麼樣可以滿足我們國家的利益;而為官的假如一開口就說對我的家庭有什麼好處;或者讀書人、甚至老百姓都說對我們自身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可以滿足我的私慾,那麼,舉國上下,上自國君,下至老百姓,大家都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彼此相爭,這樣一來,國家就會危險了。可見儒家也是反對強調慾望的。

綜觀多欲的人,苦惱越多。貪財,財無所樂反添愁;貪名,名無所樂為名累;貪色,慾壑難填傷身多;可見佛說「多欲為苦」如警世鐘。我們可以從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塚間修行,從孔子的門人顏回居陋巷,得到證明。從這些道理來看,苦就是由於多欲而來,多欲就是苦的根源。「知足的人,雖臥地上,猶如天堂;不知足的人,雖處天堂,亦如地獄。」古人說:「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的境界就是無慾的境界,人能無慾,品格自然高尚。

當然,佛教並不是絕對要人禁慾的,佛教是要人遵行中道的態度,對於眷屬、資用、身體等的慾望固然不可放縱,但也無法完全脫離,所以,應該安住菩提道中,以智化情、以行善法欲而離雜染欲。以慈悲代替貪慾,以智慧融化情感,不讓心中生起雜染欲,自然就不會「多欲為苦」了。

佛陀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教導弟子們,欲想擺脫苦惱,超越輪迴,必須克制貪心,截斷慾望,清心寡慾,不為物累,不為欲縛,使自己心不為境所轉,身不為形所役;而於「身心自在」的狀況下,精進辦道,然後可粉碎名利枷鎖,跳出慾海狂瀾;甚至斷煩惱,了生死,恢復真我的本來面目,究竟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