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當願,剩下的就是盡形壽念佛

淨土法門他是怎麼揀擇種性的?他不在三乘或者不定種性上揀,他是揀擇的是決定種性。什麼種性呢?只要你有佛性,你就是種性。還有沒有佛性的眾生嗎?所以為什麼說入道最簡呢?就是他沒有門檻。他得度的條件是什麼呢?是完全平等普度的功德。入道最簡。

為什麼呢?我們在解門上下個定義,大家要了解到,淨土法門得度的方式它妙在哪個點呢?它不看你斷惑多少。如果你是聲聞種性、菩薩種性,對吧,那麼你要慢慢地自己修法門,斷惑證真啊。他不在看你斷惑多少,他只要你是有佛性的一個眾生,那麼他就看你在遇緣大小,看你遇到誰。只要你遇到阿彌陀佛,聽到阿彌陀佛名號你就得度,你就成就了,就這麼一個入道最簡,就看你遇上誰。完全叫託福,我們講到叫託福法門。

諸位,講託福是真的啊,真的能託福。你看看他的福報有多大,你傍上他,你就能享多大的福。(如果)他只能騎著自行車,你就坐在後座;他要開到豪車,你也坐在後座。但是這後座和後座不一樣啊,它的效率,它的立竿見影,它的現前境界都不一樣。說不在斷惑多少,而在遇緣大小,這就是憶佛念佛,見佛成佛,直通法界的快車。九法界一切的行門解門都可以幹什麼呢?盡情捨棄。

我告訴大家,這個是真的有這樣的境界啊。你們能聽懂什麼叫做九法界的法門都可以捨棄嗎?就是什麼行法,什麼修行都可以不幹,只要願生西方,憶佛念佛。我告訴大家這個境界很高啊!

你不要說,因為這是修不起來了,或者沒辦法了,你會明白佛法什麼叫「原來後退是向前」。每一個淨土的修法,每一個淨土的見地,大家不要以為說我們修了淨土了,入了最簡單的這個解門行門了,好像就把一切都捨棄了,不是的。只要你在淨土上能入門,淨土的入門的點在哪裡呢?實際上操作上入道最簡,還有這個,就是以信願方便入淨土法門,以信方便入淨土法門,以願方便來受持淨土法門得度。當我們信願念佛修起來的時候,所有其他通途的修法沒有一樣不在裡邊,你去體悟。

哪天你曾經修過什麼法門,好像為了修淨土你放下了,如果你真真實實地修了一段淨土,信願資糧提升得非常快,你再把那個法門拿過來試一試,你都知道那個上面也上去了,完全就是同步的,一點兒都沒有落下,不需要你去補功課、補功夫,完全全部都上去了。這就叫兼容連帶作用,所以叫總持法門。這就叫入道最簡。

所以大家看,入道簡到什麼程度呢?《彌陀經》裡面說的,「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當信」。最後講到「應當發願,願生彼國」,「當願」。就這麼一個入道法,剩下的就盡形壽念佛。所以大家仔細體悟,我們這信願行資糧,真的淨土的這種化繁為簡啊,他能讓你,就是入道的時候就已經在道,只要你在道的時候就已經在修道,只要你修道的時候就已經在證道了,就這麼一個,連這個功德都是橫具橫超的,就看你的見地有沒有開。

所有的這一切的這個道,都在入道之時就已經化繁為簡了,最高處化為最平處,它就是這樣的一個法,最真處反而是最妙處。這就叫做入道最簡,入道最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