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虛榮是結果 原因在哪裡
我們為人長者的價值觀是偏向精神生活,那孩子的人生方向就會朝這裡走;當為人長者是追求物質的享受,下一代就會朝追求物質享受的方向而發展。我們希望孩子往後注重德行,首先就要勘驗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是否正確。
有很多大人一看到小女孩,就當面誇獎她們長得非常漂亮,小女孩被你這樣誇兩年、誇三年,會造成什麼結果?她每天一定會把小鏡子帶在身上。有一對小姐弟同在一個幼兒園學習,這個小女孩就被很多長者誇獎她長得很漂亮,所以這個小女孩常常上課到一半,還會拿出鏡子照一照。她的學習跟她弟弟差距非常大,因為她只重視外表,心思常常不能專注,很在意別人是否在看她,這樣的孩子以後很容易走向虛榮浮華的人生。所以,做長輩的不要稱讚孩子的相貌,不要常常稱讚孩子的才華,應該稱讚他的德行。
源自內心的喜悅才是真樂
我常會問家長,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後是什麼樣的人生?假如當父母的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好德行,那這個孩子一定會很有成就,江山代有賢人出。我們從歷史上了解到,任何一個留名青史的聖哲都有好的父母、好的長輩調教,都不是偶然的。有很多家長回答說:「其實我也不希望孩子怎麼樣,只要孩子快樂就好了。」我們要了解,當我們的目標定得很低,那孩子的人生會在哪裡?「取法乎下,了無所得」,所以父母要有志向,孩子才會有志向。
話又說回來,「只希望孩子快樂就好」,我就反問他們:「你快樂嗎?」當我們都沒有辦法過得身心愉快,又如何去期望孩子身心愉快!很多人都說人生就是要過得快樂一點,究竟什麼樣才是真正的快樂?佛家講人生有三苦、八苦;其中三苦就是指「苦苦、壞苦、行苦」。而世間人追求的快樂都在哪個部分?壞苦。現在很強調休閑活動,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有沒有強調休閑活動?沒有!為什麼西方人要休閑活動?這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因為他工作很痛苦,所以要緩和一下。很多人在星期一上班的時候,都有星期一症候群,為什麼?很無奈又要工作了。但是我們古代讀書人,假如他是當官的,他會不會覺得很痛苦?當官可以為人民服務,他覺得很充實。因為民風淳樸,他不用處理一大堆雜事,他可以遊山玩水,跟大自然融為一體,身心輕安。
現代人的休閑活動是什麼?我們帶班級,每次要去旅行,跟孩子提議幾個地點,希望他們能多多接觸大自然,但孩子對大自然從來都不加考慮,他們想去哪裡?都想去遊樂園。進入遊樂園,小孩們就玩那些從幾百公尺高,然後又突然掉下來的遊戲,玩的時候還要大叫。人很可悲,自討苦吃,花錢找罪受。為什麼會這樣?內心沒有真正的喜悅、很空虛,喜歡找刺激,就好像吸毒一樣,吸一吸覺得舒服多了,結果過十分鐘又覺得很空虛。
我記得有一次帶學生出去,看到他們這樣玩,我實在看不下去,我心裡想:真的有這麼快樂嗎?我就上去坐了一下那個轉盤,轉完之後我都快要吐出來了。人真是可悲,無法了解到內心的喜悅,那種「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們都嘗不到。所以,父母、長者對於孩子人生價值觀的引導至關重要,當他能真正追求的是內在充實的快樂,往後他在遇到這些虛浮、沒有價值的東西,就不會生歡喜心。
買一件漂亮的衣服快樂多久
一般人覺得買了一件得體的衣服很漂亮,他認為很快樂。請問花很多錢去買一件昂貴的衣服,能快樂多久?可能兩、三天,每天都要穿出去給別人看一下。但是這個卡刷下去之後,可能半個月、一個月的薪水都付之東流,可能後半個月還要買方便面來過日子,這樣的人有沒有?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確實是這樣過的。有的撐不下去,餓壞了,回去跟他父親講:「爸,我沒錢了!」他爸爸很生氣:「說你都不聽,氣死我了!來,要多少錢自己講。」
還是拿錢給孩子,這是害了孩子。為什麼孩子會追求物質?大人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
買一台名貴的跑車快樂多久
假如看到一台名貴的跑車就動心去買了,可以快樂多久?快樂一個月、兩個月。而在那一段快樂過程中,他的太太被打入冷宮,那台跑車變成了大老婆。每天在那裡擦車,見到太太視若無睹,快樂一、兩個月後,那個購車的貸款要付多久?可能要兩年、三年,所以在以後的時間裡,可能生活在償還貸款的痛苦中。說實在的,當一個人很喜歡去追求名牌與昂貴的東西,比如他開新車半年、一年,突然又看到有新款出現了,或看到別人的車款式比他還新,他心中又有點不平衡,心又動了,又要去買新的。所以,往往貸款還沒付完,又有新的支出,一生都變成物質的奴隸。不只自己變為物質的奴隸,可能連家裡的人都被拖累。而物質的豐沛並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只會讓自己陷入一個無底的深淵,所謂「欲」是深淵。
買一間豪華的別墅是苦多還是樂多
很多人都覺得買一間豪華的別墅,才顯得自己有身份,有沒有這種人?有。老祖宗提醒我們「萬貫家財」,一天吃幾餐?也是「日食三餐」,何苦去追求這些虛浮東西!「廣廈千間」,你的房子縱使有一千間,晚上躺下來又能佔多少空間?夜眠六尺而已。所以,人在物質方面的需求,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所謂「知足常樂」,能知足生活就非常輕鬆、簡單,對身心健康都有益。
有人追求高級住宅,買了之後,一年住多久?一年可能去三、五次,一次只住二、三天。但是他還要請一、二個人幫他看守、打掃別墅,請的這些人一年住多久?每天都住在那裡,所以是看守的人在享受這一間別墅。究竟誰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請來的佣人有福報,主人必須辛辛苦苦的賺錢來還貸款。我們確實要認真去思考,究竟什麼樣的生活,對我們的身心才真正有 幫助,有良好的調節作用?不要追求虛幻的物質享受。追求物質慾望是個無底洞,這樣的人生就好像蓋了一個房子,外面很漂亮,裡面空空洞洞,連柱子都不穩定,遲早有一天會垮下來。更重要的是做父母的是以追求物質慾望為人生態度,他們教出來的孩子絕對不可能是優秀的。
少年像天堂,中年像戰場,老年像墳墓,好嗎
西方的生活規劃中有這樣的趨向,少年的時候像天堂,中年的時候像戰場,老年像墳墓。少年的時候為什麼像天堂?要什麼給什麼,要順應他的個性,不要限制他。現代西方的教育理論比較盛行,用這樣的教育方法教出來的青少年,不是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因為全世界都是這樣教孩子的。我們中國人沒有遵照老祖宗的教法,也是跟西方同樣的教法,所以我們的下一代也很令人頭痛。「苟不教,性乃遷」,慾望從小養成很難遏止。
假如你去了解現在孩子花錢的態度,你聽了都會震驚。很多高中生花錢花到媽媽都快承受不住了,光是打個行動電話都不知道要付多少錢,更何況是其他的消費!但是這要怪誰?怪父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才讓他養成這樣的消費習慣。很快樂像天堂,買一大堆東西,把自己的福分折損了,把壞習慣養成了。很多十多歲、二十多歲的學生都申請好幾張信用卡,這一張刷爆再申請一張,這種情況也相當多。當初發明信用卡目的何在?我們都覺得好像新東西是好的,其實不然,因為這種商品的設計是為了讓人的慾望不斷地被引發,往往刷完以後就後悔了。這些年輕人還沒有踏入社會開始賺錢,就已經負債很多,甚至於連他的社會信用都還沒有建立,就已經開始在虧損。
由於慾望的膨脹,就必須以賺錢方式來滿足慾望,所以每天為了錢就像戰場一樣,跟別人競爭,擊敗別人,我才有錢可賺。很多西方家庭從年輕到老都是負債生存,都是先買再說,往往當他的工作出現不穩定時,所購買的東西都將發生變化,有的房子被收回,很多大的開銷到最後付不出來,把家庭搞得一團亂。中國的教育絕對是教人揮霍,所強調的是勤儉持家,愛物惜物。
西方人到老年之後,因為沒有孝道,所以老年人大多數都到老人院居住。雖然有國家給予他們開銷,但是我們回頭想想,這些老人院的經費從何而來?可能都已經花到第三代、第四代子孫的錢。我們不要只看到外面華麗的假像,要看到內在本質上錯誤的地方。中國人會不會這樣做?中國的老祖宗念念只想著如何利益下一代。
西方不講求孝道,孩子成年以後,跟父母的聯繫就少,當父母晚年時,幾乎就失去聯繫。如果孩子來看他一次,
老人家會說:「我好高興,我的兒子還沒有把我忘掉。」我們聽到這樣的話,內心覺得非常可悲,做人連孝道都忘了,一生汲汲追求的只是物質享受,這樣的人生太空虛。 這些老人住在老人院裡面,常常還要聽到一百零八號走了,二百一十六號走了,看著身旁的人一個一個去世,他每天就會想,什麼時候輪到我,這樣的精神生活是在煎熬之中度過,莫說見到,光是聽到,這顆心也久久不能平靜。
少年培福,中年造福,晚年享福,才是真智慧
中國人的人生規劃與西方人完全不同,中國人強調少年的時候要培福,中年的時候要造福,晚年的時候再享福。少年的時候要培福,就是從小教育孩子要節儉,節儉是聖賢的教誨,福田從心耕,當孩子從小接受的是聖賢教誨,從小就學習《弟子規》,念念就會替人著想、替人服務,他的存心已經在積累人生的福分、福報。中年要造福,在家庭中,夫妻和睦,孝順父母,以培養孩子的德行根基;在社會、工作上,盡心盡責盡力,這就是中年造福。晚年享福,在晚年,父慈子孝,子女成才,兒孫滿堂,身心健康,盡享天倫之樂。晚年享福才是真正的福報,這也是人生的真正智慧。
虛榮是敗家的根源
我曾經聽一個長輩說過,他在沒有結婚以前,覺得養一個老婆很輕鬆,每天都吃那麼一點點。娶了妻子以後,生活上覺得很困難,因為食物很便宜,但是衣服很貴。他跟太太去買衣服的時候,太太一看上就說「買了、買了」,他在旁邊也說「嘜啦、嘜啦」(不要、不要的意思)。他後來才了解到一個真相,女人的衣櫃裡面永遠少一件衣服。而我們穿衣服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暖遮羞,衣服絕對不是用來炫耀自己的,不是用來滿足虛榮的。
聽說有一群女人很有錢,她們一起在電視上看到巴黎時裝秀,看完覺得有一件她很想要,第二天就坐著飛機到巴黎去買。假如人都是這樣花錢,錢會怎麼樣?花光光,再有金山、銀山也不夠花。她這樣的榜樣一出來,誰學得最徹底?子女一定會學得徹底。這樣的人家還能富幾代?富不過一代。我們穿衣服要「上循分,下稱家」,依據我們的經濟狀況去買衣服,絕對不要打腫臉充胖子。
父母要有正確的審美觀
父母對於美的觀點會影響小孩,現在小孩覺得什麼是美?名牌就是美,當他覺得名牌是美,他這一生就會變成物質的奴隸,每天只是為了要賺錢買東西,而他的人生就會非常地貧乏。假如他覺得有名牌才能顯現我的美,有好的身材才能顯現我的美,他就會去整容。我們說道法自然,她這麼一整容,雖然看起來好像符合那個標準,鼻子是鼻子,嘴巴是嘴巴,結果笑起來一點都不自然,讓人家覺得她那個皮膚是假的。我們看過很多公眾人物,一看反而不覺得她美,還覺得全身不自在。所以,現在人是愈活愈顛倒,以衣服、臉蛋來贏得別人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都把時間消耗在虛妄、虛華、虛榮的東西上,所以內心愈來愈空虛。我們看現在很多人,眼睛有沒有神?沒神!自己獨處時,好像很茫然;看到有人過來了,可能會欣賞他一下,這時他的注意力才會集中。因為他的情緒、快樂都建築在別人是否能多看他一眼上,這樣的人生絕對沒有快樂可言。
現代的價值觀愈來愈偏頗,我很為他們著急。《弟子規》有一句話:「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我們要趕快努力學習聖賢教誨,衣服沒有名牌,食物沒有山珍海味,沒有關係,這不是人生最重要的。我們不要比錢,不要比食物,不要比衣著,要比德行、比內心的美。
有一件美麗的衣服叫德行 歷久彌新
我們跟孩子講,有一件衣服不用錢,不會壞,不會舊,而且隨著你年齡增長,這一件衣服愈來愈美麗,愈來愈漂亮。你穿上去的時候,別人都對你非常恭敬,非常尊重,這一件衣服是什麼?這件衣服叫做好習慣、好德行,而且是年齡愈大愈漂亮、愈莊嚴。當你做到《弟子規》中的一條,就等於幫這件衣服織了一針,你把《弟子規》全做到了,這一件德行的衣服就織得非常完整。
真正能讓人生覺得踏實、充實的內在美,就是德行。當一個人真正有德行時,無須去要求別人來尊重,無須要求別人來欣賞、來接近,朋友會主動來親近,因為他們想親仁,他們也想提升自己的德行,這時就會眾星拱月,你就是一輪明月,所有的星星自然而然就到你的身邊。聖賢人的經驗告訴我們,真正能交往到好朋友,能讓別人從心裡尊敬你,不是外在名牌,也不是外在容貌,而是在於自己的德行。人要活得實在,要深入做人的根本,要追求真實,不要追求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