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真的是一種職業嗎?

出家是一種職業,許多人都這樣說。於是,剃頭、穿袈裟、念經、坐禪成為一種「職業需要」了。所以,現在許多社會人對出家人產生了另外一種稱呼——「職業和尚」。

但是,我們如何去界定「職業」呢?因為「職業」意味是一種工作方式,就是在工作時,你必須遵守職業的道德、制度、規定等。那麼,穿工作服是一種職業需要;在外企工作,講外語等是職業需要,等等。但是,一般的職業都會上下班、週末、假期,在這個時候就沒有職業需要了,而是進入了私人生活方式:下班後可以回家,週末可以放鬆,假期可以度假,這時任何職業已經不能成為一種約束,從而成為個體的自我。所以,公司的經理下班後,回家成為家里人的親人,成為朋友的朋友;省長下班後,也是一個普通的人。

出家,這是一生的選擇,沒有上下班,沒有週末,沒有假期,沒有退休。修行是生生世世的願望,這是從我們的內心世界生起一種自我提升、自我覺悟的一種願力。當萬籟寂靜時,幽幽的鐘聲從山谷中傳來,寺院一片燈火通明,朗朗的誦經聲透過天空,在大山中迴蕩。當朝霞滿天時,幾聲梆聲後,出家人已經在用餐了,碗裡只有鹹菜與稀飯。寺院漸漸有各種聲音了,那瀟灑飄逸的身姿在紅牆內外晃動,沉寂的生命力才慢慢地顯露出來。拿起很大的掃把,掃著山徑中的落葉;獨自望著海上冉冉升起的朝陽,思索著生命的奧秘;打開那厚重的廟門,燃起悠悠的清香,迎接著十方的善男信女;回到安靜的小屋,打開千古難逢的佛典,潛心研讀;收起那顆散亂的心,坐在幽靜而又神秘的禪堂裡,觀照生命的本質……

夜靜了,香客、遊客走了,香爐中的香還在燃著,一切白晝的喧囂都停下來了,寺院又回到寂靜的狀態。一個個出家人,低垂著雙眼,將生命的躁動與不安都停下來,安住於禪的境界中;或者大家口誦著佛號,從內心深處裡生起對美好生命與世界的追求;或者苦心研究教理,希望能將佛法的智慧傳播到世人的心裡,淨化這片滾滾的紅塵。

這種選擇是選擇一種職業嗎?其實,職業、工作是為了生活,上班是為了下班,工作五天是為了週末,工作一年是為了假期。工作幾十年是為了能夠退休時有生活的保障。但是,寺院的生活是為了什麼?為生命,為解脫,為眾生。寺院裡的一切勞作與修行,都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出家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所以,出家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是通過團體的生活,將個體的生命融入大眾的生活,在大眾的生活中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生命的解脫;同時,又通過團體的輻射力,將生命的智慧傳達給世人,促進個體與社會的共同進步。

選擇出家,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所以就必須按照這種方式去生活,這是一條「不歸路」。選擇就意味著自願,所以沒有任何強迫的成分,願意接受這種方式,這樣清規戒律便不是一種限制,而是實現理想的保證。當選擇這種生活方式時,就必須放棄別的生活方式,只有放下過去的執著,生命才會有新的開始,新的進步。

所以,出家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清淨而又艱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