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識:
今日地藏經法會,是香港同學會所請,此經乃佛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曾經有七佛如來成佛,說法度眾生,七佛者;毗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現在是釋迦牟尼佛,前一佛是迦葉佛,當來還有彌勒佛。
這個世界很有福氣,還有九百九十五尊佛出現世間,每一佛說法,度有緣的眾生入三賢位,何謂三賢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是謂三賢位,所以稱為賢劫,娑婆世界,賢劫中有千佛出世。
人的根機各各不同,如來對機說法,所以有三藏十二部經,三藏中分大小二乘,有權有實,所謂權實教典、大小二乘、五篇三聚、解脫本叉;十二部經,是如來一代時教,若無如來說法,我們會永遠受苦,永遠是凡夫,永遠受輪迴,若有幸聞法,依如來所說的法修行,我們有機會轉凡入聖,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乃至修因證果,究竟成佛,與佛看齊。
佛教是平等的,佛成佛,亦想一切人成佛;佛又說無我,不說我乃高高在上,佛認為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之佛,未來佛與現在佛平等。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於爾等,爾等皆當作佛。常不輕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你看,地藏菩薩,度一切眾生成佛,然後自己才成佛。佛教是不是偉大呢?是不是平等、無我、慈悲呢?又看佛教的無緣大慈──有緣無緣都度;同體大悲──你的苦即是我的苦,你離苦即我離苦。
所以佛教是和平的宗教、平等的宗教,在這個地球上,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們對如來的教要認識,要整個明白,千萬不要支離破碎。
大乘經典是佛所說,小乘經典,也是佛所說,假如我們認為大乘對,小乘不對,那小乘是不是佛說的?若說小乘不對,便是謗法,小乘人故然依小乘修行,但切莫說大乘不對,若說大乘不對,便是譭謗大乘法,謗法的罪,很大很大,會墮地獄,所以我們對如來所說的法,要整個明白,整個明白如來說法的緣起──從何而起說法?
今日有緣,與各位研究,把我本人的微見,貢獻給大眾,同餐法味。
釋迦牟尼佛覺得世間是苦,認為救世人之苦,非佛道不可,因此十九歲出家,五年參學。六年苦行,三十歲悟道。
道是什麼?不是神通,不是怪力,道能救世,一切眾生本來有,是故如來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自證。’
大菩薩證到如來智慧德相,是故世尊教他們從性起修,修一乘六度萬行之法,因中修萬行,果中證萬德,所以佛於三七日中,不離本座,上升諸天,講華嚴經,由諸大菩薩親說修因的法門: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世尊為其作證明。
菩薩悟到了如來智慧德相,修因證果,因圓果滿,究竟成佛,是在華藏世界,娑婆的人間又有沒有分?
華嚴經最後一品,名入法界品,講的就是由娑婆的人間證入華藏世界。世尊又說三藏十二部經,不外都是度娑婆世界眾生的妄想執著,妄想空、見如來德相,離執著、得如來智慧,一剎那間,證入華藏世界,成為華藏世界的菩薩。
世尊欲令娑婆的眾生,於一剎那間證入華藏世界,是故在娑婆世界,說了一部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的宗旨是開佛知見。
眾生只有眾生知見,都是是非人我、諂曲嫉忌、貪名貪利。眾生人世間的知見可以關閉,眾生本來有如來的知見,是故可以開如來的知見,若眾生開佛知見,便見佛境界,見佛境界,就是華嚴經,開佛知見,就是法華經。
欲想開佛知見,應受持圓教妙法蓮華經,開佛知見後,又見個什麼東西?佛知見開,即見佛境界,佛境界就是華嚴經,兩部經,都是一個法門,無兩個。
佛的境界是華嚴經,是故法華經只講開佛知見,不談佛的境界。法華經中,世尊如何令我們薄地凡夫能夠開佛知見呢?
如來有巧妙智慧;開權顯實,授記作佛;開跡顯本,增道損生。
什麼叫開權呢?眾生有生死,生死不是實有,眾生認為生死是實有,所以世尊惟有從實施權──從一乘之實,施三乘之權,度眾生離生死,生死滅,見涅槃。
但是離了生死後,又著涅槃,生死既是空,那裡還有生死空的涅槃呢?是故涅槃亦是權。
二乘人不知著了涅槃,是以世尊再開權顯實──令離生死、涅槃之權,見諸法的實,是為見諸法的實相,那時便是開佛知見,見佛境界,亦即是華嚴經。
開佛知見,見到了佛的境界後,是故法華會上,世尊便為他們授記作佛。
只要你能夠開佛知見,見諸法的實相,如來即為你授記作佛。
法華經前半部講開權顯實,後半部講開跡顯本── 釋迦佛到此世界度眾生,是跡,不要著了跡,要因跡而見本,本,就是我們的法身,見到自己的法身後,無明分分斷,法身份分證,名為增道損生,即增菩提之道,損無明之生,那時,我們可以從本垂跡,處處現身,說法度眾生。
從實施權,度眾生離生死,開權顯實,度眾生授記作佛。從本垂跡,處處現身說法,開跡顯本,分分破無明,分分證法身,這是妙法蓮華經的宗旨。
法華經明自了,楞嚴經亦要清楚,楞嚴經會四科、融七大、歸如來藏,如來藏,就是眾生的智慧德相,被妄想執著所迷,妄想就是五陰:
色──也是妄想所成,個個色不同,夢有夢的色,人有人的色,鬼有鬼的色,都是妄想所成。
受──也是妄想,有些受苦,有些受樂,有些受不苦不樂,有些受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所有苦,都是妄想所成。
想──貪瞋癡諂曲嫉忌的煩惱,人我是非的煩惱,都是妄想。
行──行善作惡,非善非惡,種種作業,都是打妄想。
識──分別,也是妄想。
楞嚴經會四科,(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融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四科是眾生,七大也是眾生,眾生即是妄想,無妄想即無眾生,度眾生就是度妄想。五陰空,見如來藏,六入空,見如來藏,十二處、十八界空,亦見如來藏,七大空,亦是見如來藏,所以謂會四科、融七大、歸如來藏。
如來藏又分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三如來藏現前,就是如來智慧德相,證到如來藏,從如來藏起修,有五十五位菩提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是楞嚴經的宗旨。
楞嚴經明白了,般若經也要明白,現在這個世界,最好是般若,現在的人太執著,般若破執;現在的人太著相,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能見佛性,欲想見佛性,一定要離四相,般若蕩相。現在的人太住著,般若無住,一切法不住,即住般若,若有一法可住,便不見般若。所以我們要留意般若,般若的經典很多,世尊二十二年談般若,眾多般若經典中,以金剛經最風行。
整部金剛經不離三事:破執、蕩相、無住。
對於比丘修行來說,世尊有一部四十二章經,講得很好,出家眾修行,最好看四十二章經。在家居士未必想了生死,那麼請多多看十善業道經,可得人天的福。
釋迦佛還有講阿彌陀經,這部經妙到了不得,有些人認為在這世上,世尊已滅度,不能見佛,又認為這世界太苦,不易修行,容易退轉,是故釋迦佛講出了異方便,是為阿彌陀經。
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見不到釋迦佛,可以見阿彌陀佛。
又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極樂世界,純樂無苦,見佛聞法,修一生成佛之樂,是故眾生生到極樂國土,都是不退轉菩薩。
但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一定要念佛至一心不亂,還要臨命終時,心不顛倒,然後才可得生極樂國土。
維摩經教薄地凡夫,一超直入,講的是不二法門。無生無滅就是不二,有生才有滅,無生何來有滅,所謂不生不滅,直見本性,不垢不淨,就是佛性,一切眾生成佛,佛性不增,一切眾生不成佛,佛性亦不減。
所以我們對佛所說的經,要整個來明白,乃至地藏經,世尊是在人天成佛,所以地藏菩薩發願,把三惡道的眾生,度到人天路上,使他們能見佛聞法,修行成佛。
今天我所講的,就是地藏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立經題有七種,有依法立題、依人立題、依喻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人、法、喻具足,大方廣屬法,佛屬人,華嚴是譬喻。妙法蓮華經,以法喻立題,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人法立題。地藏菩薩是人,本願是法。
地藏菩薩與南閻浮提的眾生特別有緣,因為墮地獄的,多是我們南閻浮提的眾生,若無地藏菩薩在地獄度眾生,恐怕我們現在,還在地獄裡受苦。
地藏菩薩有宏願,要空地獄,是故一日三時(早、午、晚)在地獄中說法,眾生聞法,便種善根,善根萌芽,即自知己罪,知道要懺悔,一懺悔,地藏菩薩便送其出地獄,我們都是仗地藏菩薩的神力,能早日離地獄,生到人天路上,地藏菩薩對我們都是有恩德,我們應該要了解這部經。
現在先解釋地藏二字。
一切佛菩薩,都是以德立名,如阿彌陀佛,自性是彌陀,見自性時,自性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便是無量光,自性不生不滅,便是無量壽。
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以德立名,釋迦解作能仁──能作佛事,仁濟眾生;牟尼稱為寂默──寂然不動,默契真理。能仁屬悲,寂默屬智,釋迦佛以悲智之德而立名。
地藏又如何?地即心地,心如大地,大地含藏寶物,心地含藏三寶:心之性是佛寶,心的智慧是法寶,心的無為妙行是僧寶。心地亦含戒定慧三寶,亦有慈悲喜捨之寶,是故名為地藏。
地,能生萬物,能捨萬物,能生能捨,利益有情。心地能生萬法,所生之法,也是利益有情。從心地而佈施,佈施的功德,不是由心地享受,是由眾生享受,從心地而持戒,持戒的功德利益眾生,從心地生禪定,禪定的福,也是利益眾生,所以心地能生一切法,利益有情。
心地含藏無量功德,所以名為地藏。
寒山詩云:‘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三世佛都是從心地而生。
六十卷華嚴經,其中一首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一切如來,都是由心所造。
地藏菩薩明白了心地,從心地中出生過去、現在、未來佛。心地出生三世佛,心地含如來藏。
十六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能作佛,心就是佛,若心不是佛,心不能作佛。例如饅頭是面粉,所以面粉可以作饅頭,饅頭不是泥土,所以泥土不能作饅頭。
因此,地藏菩薩不簡單,地藏菩薩證窮心地,出生如來,所以名為地藏。
菩薩,菩是菩提,薩是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有情即是眾生。欲想度有情(眾生),一定要以菩提(覺),欲想得菩提(覺),一定要空眾生,眾生空,然後方能見菩提(覺)。
自己也是眾生,度自己的眾生空,得菩提,是為聲聞緣覺的菩提,度一切眾生空,得菩提,是為諸佛菩薩的菩提,亦名為無上菩提。
地藏度一切眾生空,得無上菩提,故稱為菩薩。
地藏菩薩昔日所發的願,稱為本願,在經文中,有四處講明,都是要度空地獄眾生,然後證菩提,雖然地獄現在還未空,但功德已成就。
願無古今,發願是一次,但數數成就,如今生髮願出家,生生世世也會出家,願是一,行是多,願是埋(發願出家是理),理只有一個,出家是事,事屬相,相則多。願從心發,心遍十方,願亦遍十方,心無古今,願亦無古今,願是一,從願起行,其行則多。
如發願佈施貧窮,發願是一次,但佈施是無限次,若有一次不佈施,便是遺背本願。
本經有三個名:1地藏本願,2地藏本行,3地藏本誓力經。
地藏菩薩從願起行,有二,一是自利行,二是利他行。為自己求福而佈施是自利行,為一切人得福而佈施,是利他之行。
從願起行,由行得力,如佈施一次,福力不大,佈施百千萬億次,福力則大,地藏菩薩的願是度生之願,行,是利生之行,度眾生多,神力則大,以無邊的神力,能度空地獄,能度三途的眾生,離三途苦,得人天樂,是故從願起行,由行得力,有力能滿本願。地藏菩薩發願度空地獄,不單在南閻浮提,他方世界的地獄,亦分身度空。
經,即契經,佛說法,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根機。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此乃人題,唐指武則天時代,三藏指經、律、論。經藏詮定學,定即心也,明心得定,律藏詮戒學,修行以戒為本,行住坐臥不可離開戒,參禪入定也不能離戒,戒是修行之根本;論藏辨別邪正,斷疑生信,論藏不是佛所說,是菩薩所造,如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永明壽禪師造宗鏡錄,彌勒菩薩造瑜伽師地論。
藏即藏也,經藏藏定學,律藏藏戒學,論藏藏慧學,修行不離戒定慧三無漏學,令我們不漏落生死。
任何一位出家人,都是持戒、修定、修慧,三學具足,即了生死。
凡出家人都稱為沙門,沙門是梵語,華語勤息。出家人不可以懶惰,所謂睡不足、食不足、穿不足,稱為三不足,一年三百六十日都如救頭燃,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放逸即懶惰。
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息心達本源,解無為法,故號為沙門。’沙門是修無為法,不是修有為法,無為法無生無滅,不落生死,有為法有生有滅,漏落生死。
實叉稱為學,難陀稱為喜,此位尊者勤學三藏,法喜現前,故名學喜。曾先後翻譯華嚴經及地藏經。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忉利天是六欲天的第二層天,第一層是四天王天,與日月相齊,第二是忉利天,在須彌山頂,四邊各有八天,中有一天名善見天,為帝釋天王所居,合共三十三天,忉利即三十三之意,文中忉利天宮,即指帝釋天王宮殿。
神通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照徹無礙,故名神通,在眼名天眼通,在耳名天耳通,在身名神足通,在意名他心通及宿命通,若煩惱盡,生死了,不漏落生死,名漏盡通。鬼神只有前五通,羅漢及聖人有六通。
佛在忉利天宮講地藏經,忉利天離人間八萬四千由旬,若無神通之眾生,不能見佛聞法,故云忉利天宮神通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此段文是表六種成就:‘如是’表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表時成就,‘佛’乃說法主,表主成就,‘在忉利天’是處所成就,‘為母說法’,大眾隨喜,是眾成就。
‘如是’除了表示信成就外,我認為另有所解,就是直指法體,不落言詮。法體乃語言所不能解說,思惟所不能及,亦不能以文字表達,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諸法的實體,無言語、文字、思惟亦不到,因此直指法體──如是──就是這樣!
若上根利智,說‘如是’,已能直下承當,不勞多說,是故‘如是’,是指法之詞。
母指摩耶夫人,摩耶夫人誕下太子,七日後便命終,生到忉利天。太子長大成佛後,先度父親,得三果阿那含,末後涅槃時到,往天上安居三月,為母說法,母聞法亦證阿那含果。
在家居士,最高只可證到三果,若想證四果阿羅漢,惟有出家一途。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
‘不可說不可說’即無量無數之意。
世尊為母說法,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皆來隨喜。
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
十方佛在淨土成佛,在淨土度眾生不難,釋迦佛在穢土的五濁惡世成佛度眾生,其困難之程度,猶如從火中求取紅蓮,是故十方諸佛都稱揚讚歎,謂釋迦佛能於五濁惡世,以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調伏剛強眾生,令他們知生死苦,得涅槃樂。
何謂五濁?我們現在是住在五濁惡世,應該要認識一下,若識得濁,便能離濁,若不識得濁,便永遠不能離濁。
譬如一盆清水,可以由水面望到水底,心亦如是,若心清淨,從清淨心中,可以見到心的性,所謂明心見性,猶如從清水面見到水底。
若水內有泥沙,水濁,不能由水面見到水底,心濁,心則不明,云何能見心之性?
現在心不明,性不見,皆由五濁過患,五濁者:
劫濁── 劫即時助,又名時分,有了時分,便不能見性,有些人埋怨日長夜短,亦有一些人埋怨日短夜長,其實日夜何曾有長短,有了長短之心濁,便不能明心見性。見道者,時間空,空間亦空,是故在娑婆修行,第一條件要離時間性,用起功來,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忘記早午晚,若有早午晚之時間性,便是劫濁。
見濁── 共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有此五見,心濁不能見性,離此五見,心清可以見性。
煩惱濁──眾生遇著逆境,起貪瞋癡慢疑等煩惱,煩惱覆心,不能見性,故要清除貪瞋癡等煩惱,心清,就可以明心,明心,就可以見佛道。
眾生濁──極樂世界的眾生,同具三十二相,身黃金色,壽命無量,都是一生補處,但娑婆的眾生,有六道輪迴,有了眾生濁,心亦濁,心濁不能見性,若能空眾生相,心即清淨。
命濁── 從生至滅稱為命,命有長短,心有生滅,相續不斷,則必定有命,有生滅之命亦不能見性。
在娑婆世界,要去除五濁,心才會清淨,從清淨心中見到了心的性,然後才知苦樂法──生死是苦諦,涅槃樂是滅諦,知苦然後斷煩惱集,慕滅則修戒定慧之道。所以娑婆的眾生,不是離五濁而成佛道,是即五濁而成佛。所謂病中有藥,藥能醫病,煩惱中有菩提,菩提終壞煩惱。
‘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者,此智慧神通,不是第六識可以思惟,更不是前五識可以議論。
有智慧可說種種法,有神通能現種種身,以智慧神通,調伏剛強五濁惡世之眾生,捨生死苦,得涅槃樂,亦是如來出世的本懷。
所以我們學佛,第一要了生死,第二要見涅槃,不要留戀生死。
各遣侍者,問訊世尊。
諸佛各遣侍者,問訊世尊:少病少惱否?眾生易度否?不令世尊生疲倦耶?
是時如來含笑。
如來微笑,笑一切眾生不是因如來而得度,眾生自性本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能度一切苦厄,如來只不過說法,以眾生的覺、覺眾生的迷,度眾生的迷、顯眾生的覺,令眾生自覺、自悟、自度而矣,不是如來度眾生。假若眾生自性本無功德,任如來怎樣說法,亦不能得度,所以如來含笑而不居功。
究竟眾生自性,具有那些不可思議功德?佛當然清楚,是故如來含笑,放光表之,所謂‘眾生本具,具佛之修成,諸佛修成,成眾生之本其。’
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
眾生自性內具有百千萬億大光明雲,不是佛獨有。
所謂大圓滿光明雲。
眾生功德,與佛同樣,圓滿具足戒定慧、六度萬行、法身、報身、應身,是故佛先放一切眾生圓滿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光明雲。
大慈悲光明雲。
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佛性內具有大慈悲功德,能與法界眾生之樂,能拔法界眾生之苦,若眾生佛性內不具有大慈悲,任如何修行,也不會有慈悲出現。猶如泥不能出火,因泥本身不具火性,石頭可以出火,因石頭有火性。
眾生佛性內具大慈悲光明雲,不修則矣,一修行,慈悲光明顯露。
大智慧光明雲。
智慧對愚癡,眾生佛性內具智慧,智慧來,愚癡滅。
大般若光明雲。
般若能度一切法到彼岸,離般若,一切法不能到彼岸,離般若,佈施只可得人天福,佈施不離般若──不見有能施的我相、所施的物相、受施的人相,是謂三輪體空,此佈施功德,不落人天生死,能到涅槃彼岸。又如禪定,離般若只可得四禪八定,禪定不離般若,得首楞嚴大定。般若度一切法到彼岸,是為大般若光明雲。
大三昧光明雲。
三昧屬於心,修行到一心,便得三昧,所謂放光三昧、普現色身三昧、大悲三昧,都是從一心而生。例如念佛至一心,不被妄想所亂,得一心的時候,名念佛三昧;在一心之中,若修火觀,成就火三昧,修水觀,成就水三味,觀音菩薩普現色身三昧,都是從一心而有。眾生佛性內,亦其有大三昧光明雲。
大吉祥光明雲。
佛性不易見,見佛性最吉祥,逢凶化吉、遇災成祥、轉愚為智、聾者能聽、啞者能言、病者能愈,一切吉祥,故名大吉祥光明雲。
大福德光明雲。
眾生佛性內具一切福,人天的福、聲聞緣覺的福、乃至諸佛菩薩圓滿的福,眾生佛性內都具有,故名大福德光明雲。
大功德光明雲。
眾生佛性內具恆河沙功德,故名大功德光明雲。
大歸依光明雲。
眾生心性,具有一體三寶,自歸自依,所謂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僧。
大讚嘆光明雲。
眾生自性內,具有恆河沙稱性功德,讚莫能窮,故名大讚嘆光明雲。
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雲已。
世尊把眾生自性光明功德,和盤托出,以眾生自性的功德,度眾生自己的煩惱,令眾生證回自己本有功德,是為複本歸元,究竟清淨。
又出種種微妙之音。
眾生自性功德,在眼能見者,是百千萬億大光明雲,在耳能聽者,是種種微妙法音:
所謂檀波羅蜜音。
檀即佈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都能度眾生由此岸,到涅槃彼岸。
尸波羅蜜音。
即戒波羅蜜,亦有三種: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羼提波羅蜜音。
即忍辱波羅蜜,亦有三種;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即生空,法空,空空)。
毗離耶波羅蜜音。
即精進波羅蜜,亦有三種;身精進、心精進(不打妄想) 、無功用道。
禪波羅蜜音。
分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
般若波羅蜜音。
分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三種。
慈悲音。
慈有三種;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悲亦有三種;生緣悲、法緣悲、同體大悲。
喜捨音。
喜即隨喜他人一毫之善,捨即所修功德,全部迴向法界眾生,自不享受。
解脫音。
解脫者,不是指沒有生死,名為解脫,而是生自在、死自在,生死來去,自由自在,是名真解脫,所謂坐微塵裡,轉大法 輪,於一毫端,現寶王剎。
無漏音。
所作不漏落生死,得涅槃。
智慧音、大智慧音。
前者是小乘智慧,後者是菩薩的智慧。
獅子吼音、大獅子吼音。
獅子吼指三乘佛法,大獅子吼即一乘佛法。
雲雷音、大雲雷音。
在娑婆世界現身說法,是為雲雷音,在華藏世界,現千丈盧舍那身,說華嚴大教,是為大雲雷音,所謂現身如雲,說法如雷。
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
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的天龍鬼神,見釋迦佛放光,又出種種微妙之音,知佛不久將入涅槃,故趕來見佛。
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此是欲界六天,有男女、飲食、睡眠之欲。
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初禪三天,禪者,離男女、飲食、睡眠之欲,以禪悅為食。
少光天、無朋量光天、光音天。
二禪三天,內離覺觀,外離語言,以光明代表種種音聲。
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三禪三天,禪定深入,遍身遍國土皆清淨。
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
四禪共有九天,此乃其中三天,三界的福以四禪天的福最廣,故名廣果天。
無想天。
是外道天,外道無處所可居,惟有在四禪天中,借居於無想天。
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即阿那含五天,阿那含又名不來,不來人間受胞胎,在四禪天修行,直至證阿羅漢果。
摩醯首羅天。
又名大自在天,是四禪天王,以禪定得大自在,摩醯首羅天王,三眼八臂、騎白牛、執白拂,一念之間,能游大千世界,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數。佛未出世時,自稱為眾生之父,佛出世後,把他降伏。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
無色界天,此天只有心識而無色身,故名無色界天,是三界中最高的一層天,入定八萬大劫,亦即壽命八萬劫,但一出定,即命終,隨業受報,依然輪迴生死,可憐!
一切天眾、龍眾、鬼神等眾,悉來集會。
天眾龍眾鬼神等眾,都有神通,見佛放光,趕快來集會聞法。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此等神皆各有所職,如是等職事之神,皆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
鬼王屬陰間,統治小鬼,令其不惱亂眾生。
所謂惡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氣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
惡目鬼王,惡眼怒目對付頑皮小鬼;啖血鬼王,以血為食,專食屠房血、產婦血,有鬼王管治,只可食血,不可傷人。
啖精氣鬼啖食草木的精氣、人的精氣,又叫毘舍闍鬼,狀如小兒,人放逸時,小鬼乘虛食其精氣,所以有鬼王統領,不可隨便損害人。啖胎卵鬼於嬰兒十月胎出時,爭食其胞衣,亦有鬼王管治之,不可損害人。
行病鬼王即瘟疫鬼王;攝毒鬼王者,心慈,能攝蛇毒、生金銀毒、蠱毒等一切毒。慈心鬼王常施人以樂,福利鬼王令人得福,大愛敬鬼王愛敬修行人。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汝觀是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如是今來集會,到忉利天者,汝知數不。
文殊菩薩,帶果行因,過去已成佛,名龍種上尊王佛,現在成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未來成佛,名普現如來,在娑婆世界,助釋迦佛弘化,只現菩薩身。
文殊,此雲妙古祥,又稱妙德,智慧第一。‘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一切智慧,以見佛性的智慧最大,見佛性必定要先破無明,非大智慧不能破無明。文殊有大智慧,破眾生的無明,令眾生見佛性,故稱為一切菩薩之母。
想見文殊菩薩,要到五台山,文殊有言,無論誰人以至誠心朝五台山,必定在八百里路迎接,離去時,送行一千里。
佛問文殊,今日來天宮聚會者,汝知數否?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文殊師利智慧第一,以智慧神力,經千劫測度,也不能數盡當時到會者有多少。
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佛眼無一事而不知,無一事而不聞不見,五眼中,以佛眼第一,今以佛眼,猶不能盡其數。
譬如湧泉,泉水不斷湧出,心地亦如是,念念有佛出世,念念有菩薩修行,念念有天龍鬼神發菩提心,是以數不能盡。
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如是一切諸佛菩薩,皆是地藏菩薩度其成佛。
地藏菩薩發願令一切眾生證入法性,見法性時,可以已成佛(不可說不可說諸佛是也),可以現在成佛(不可說不可說菩薩摩訶薩是也),亦可以當來成佛(天龍鬼神是也)。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
修行最重要是善根,有善根得度,無善根不得度,善根成熟即悟道,所以我們要多拜佛、多誦經、要孝順父母師長,要憐愍貧苦,乃至豬狗牛羊,不打不殺不食,都是種善根。
文殊菩薩久修善根,證到無礙智,知一切法事理性相始終本末無礙,又名如量智。
以無礙智聽佛所說,當然會信受。
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
小果聲聞以下,雖聞如來誠實之語,但不解為什麼地藏菩薩未成佛,可以度無量眾生已成佛、當成佛、將來成佛。縱許勉強頂受如來誠實之言,但不解其旨趣,久後未免生疑,因疑未免譭謗。
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文殊菩薩,請世尊講說地藏菩薩,因地修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
此乃地藏菩薩願久行長之文。
譬如大千世界內的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每一物作一恆河,一一恆河之沙,一沙為一世界,一一世界內的塵,一塵為一劫,一一劫內所積的微塵,盡充為劫,如是無量無數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
菩薩證到十地,便入等覺位,補處成佛,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有無量無數次之多,為眾生故,不入等覺位,所以未成佛。
地藏菩薩一次證十地的功德已是無量,何況千倍次證十地果位的功德,可知其十地功德,比任何一位菩薩超勝。
十地菩薩,分證佛德,佛有的功德,十地菩薩亦其有,不過如來稱為滿證,十地菩薩稱為分證,猶如十四夜的月與十五夜的月,相差不大,所謂見佛法身、得佛智慧、見同佛見、行同佛行、德同佛德;佛有慈悲喜捨,十地菩薩亦有慈悲喜捨,佛有三身四智,十地菩薩亦有三身四智,佛有五眼六通,十地菩薩亦有五眼六通,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地菩薩亦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地菩薩亦有十力、四無所畏。
地藏菩薩千倍十地的功德,自不享用,只求利益眾生,以功德來普度眾生,更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已開始度眾生,所以成就今日會眾之多。
文殊師利,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千倍十地的功德、以及普度眾生的功德,成就威神之力、誓願之力,不可思議。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未來世的眾生,若有聞是菩薩的名字,無論歸依、稱名、讚歎、瞻禮、供養,乃至塑漆形像,是人仗菩薩的功德神力,生忉利天,或為天王、或為天子、或為天女,忉利天壽盡,再生忉利天,如是一百次生忉利天,享天福,永不墮惡道。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時世有佛,號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
這段文述地藏菩薩因地初發菩提心。
佛以德立名,師子奮迅,是定。師子奮迅,全身泥塵脫離;譬如入定,卻除無知之塵,心則清淨,心清淨已,具足萬行,故名為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
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
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有百福莊嚴,三十二相共有三千多福莊嚴,故名千福莊嚴。
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
有人念地獄苦,發菩提心,有念眾生苦,發菩提心,有護持正法,發菩提心,亦有見佛相好,發菩提心。此長者子,見佛相好,發菩提心,而請問佛,作何之行,修何之願,而得此相。
時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告長者子,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
佛身相最好,欲得最好的身相,必須長久度脫極苦的眾生,度極苦的因,得最好的果,所謂苦因樂果。
文殊師利,時長者子因發願言。
長者子知道佛身相最好,更無有上,欲想得此相,相信度極苦的眾生,可以得最好的身相,因此發願。
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盡即空也,有時劫,必有眾生,有眾生,必有罪苦,時劫空、則罪苦空、眾生亦空。菩薩要空時劫,度罪苦眾生。
‘方便’指三寶,以三寶之力,空去時劫、滅去罪苦、度盡眾生。
‘盡令解脫者’,時劫空、罪苦空、眾生空,名為解脫,然後菩薩才成佛道。
以是於彼佛前立斯大願,於今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劫,尚為菩薩。
時劫未空,皆由罪苦未空,罪苦未空,皆因眾生未空,有眾生則有罪苦,有罪苦則有時劫,既然時劫、罪苦、眾生都未空,因此尚為菩薩。
此是地藏菩薩,無始劫前第一次發宏願。
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
華指心華,心華有佛結跏趺坐,名為覺華,若不入定,不會知曉,若入定觀心,見心如蓮華,蓮華中有佛結跏趺坐,故云覺華定;入了此定,於一切法得大自在,故云自在王如來。
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眾生壽命長,佛壽亦長,若眾生壽命短,佛壽亦短,如釋迦佛壽只得八十歲。
像法之中。
有緣眾生度盡,佛便入涅槃,未度者作得度之因緣,因此,佛滅度後,有正法、像法,釋迦佛滅度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以小乘國家來說,現在佛滅度後二千五百多年,以大乘法來說,佛滅度後三千餘年,是故現在是末法時候,佛法漸漸末。
正法時代,人人修行都能證果,故名正法,像法時有修無證,末法時無修無證。
其實法不會末,是人末,譬如福,不會無,只是人無福而矣。我們要發心,人不末,佛法便在眼前,所以末法時代亦有人悟道,千萬不要以為現在是末法時代,便自暴自棄,應該要勇猛精進,如救頭燃,慎勿放逸,一念相應,便到彼岸,見到如來的法常住世間,所以法是不會末的。
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其母信邪,常輕三寶,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
福有三種:佈施、持戒、禪定。
佈施享人間福,不及持戒之福,持戒生六欲天,但不及禪定福,禪定生四禪天。
婆羅門女,宿世有佈施持戒禪定,三福具足,故云深厚,因此人人欽仰恭敬。行住坐臥有威儀,威儀者,行如風(不左右望),住(立)如松(不左右搖擺),坐如鐘(如如不動),臥如一把弓。
有戒則有威儀,是故諸天衛護。
其母相信外道邪見,譭謗三寶,聖女廣設種種方法,以理勸以福引,希望母親能信仰三寶。但其母親時而相信,時而不信。
不久命終。
修行人最重要是今世,有一口氣存在,都要修,希望有一念心開,即可以悟道,到命終時,心已滅,再想修行要待來世,所以修行三大劫,悟在剎那間,心念念都有念,看那一念心開,便可以見性,所以未死以前,都有希望見性,都有希望修行,死了之後,今世的念便盡了。用功全靠一念,念盡,今世便沒有希望,念絕,便是來世,待來世有心念,然後才可以修行。
魂神墮在無間地獄。
其母命終,隨業受報,墮在地獄受苦,無有間斷,故名無間地獄;無間地獄不同阿鼻地獄。
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生惡趣,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
婆羅門女,知道母親邪見,不信因果,一切罪之中,以不信因果的罪最大,所以死後隨業,一定墮落地獄。為了即時救度母親,遂賣產業,廣求香華,及種種供養之具:幢幡、寶蓋、衣服、飲食。
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
過去佛名為先佛。
於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大興法界供。供養一切佛,名大興供養,以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為代表。
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畫威容,端嚴畢備,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
見佛形像在一寺中,有威德,有慈容,既端正,又莊嚴,是為端嚴畢備,聖女見了,倍生敬仰。
私自念言,佛名大覺,具一切智,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儻來問佛,必知處所。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瞻戀如來。
聖女暗自思惟,佛的名叫大覺,什麼是大覺呢?
無明夢覺,知一切法,無一法而不知,無一事而不曉,名為大覺。
假如佛在世,便可以告知我母死後所到之處,但佛已滅度,不覺悲極而泣。
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婆羅門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寬我憂慮,我自失母以來,晝夜憶戀,無處可問知母生界。時空中有聲再報女曰:我是汝所瞻禮者,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
聖女忽聞空中有聲,願示其母之去處。
空中無聲,能出一切聲,空即是色。
佛雖色身滅度,但法身常住,色即是空;法身見聖女憶母,比常人加倍,故佛特來告示,空即是色。
又眾生分內之事,即如來事,所以如來特來告示。
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肢節皆損,左右扶持,良久方蘇,而白空曰,願佛慈愍,速說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將死不久。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捨,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即歸其舍,以憶母故,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
婆羅門女知是過去佛在空中發聲,即時作禮,舉身自撲於地,四肢及骨節皆損傷,左右侍婢扶起,良久方醒,向空中哀求,求如來速說其母去處。
佛告聖女,供養畢後,返回舍宅,端身正坐,念佛之名號,仗佛神力,可以知道母親所生之處。
聖女禮佛後,回家念佛,經一日一夜,念至一心不亂,一心即定,不被妄想所亂。
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湧沸,多諸惡獸,盡復鐵身,飛走海上,東西馳逐,見諸男子女人,百千萬數,出沒海中,被諸惡獸,爭取食啖。
在定中,見自己到一海邊,海水滾熱,海中有鐵身惡獸,在海上東西而飛走,見有百千萬男子女人,在海中頭出頭沒,被惡獸爭取食啖。
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驅諸罪人,使近惡獸,復自搏攫,頭足相就,其形萬類,不敢久視。
夜叉又名捷疾鬼,跑得很快。
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有的牛頭馬面,有的獅頭象鼻,有的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向外,利刃如劍,驅趕男女罪人,使近惡獸,又以手搏,以爪攫,把罪人頭足送入惡獸口內,其受苦之情狀,有千萬種,令人不忍久視。
時婆羅門女,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
聖女仗佛力而到地獄,見此情況,自然心內無有恐懼。
有一鬼王,名目無毒。
地獄內有一鬼王,名目無毒,無毒者,無貪瞋癡三毒;此鬼王不會貪愛一人,而減其罪,故無貪毒,不會嗔一人而故意加其罪,是為無嗔毒,不會胡亂治人以罪,是為無癡毒,故名無毒。
稽首來迎,白聖女曰:善哉菩薩,何緣來此?
以頭點地,稍留片刻,名曰稽首。
時婆羅門女問鬼王曰:此是何處?無毒答曰:此是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聖女問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不?無毒答曰:實有地獄。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閻浮提南面有大小鐵圍山,兩山之中,就是地獄,鐵圍山遮了日月光明,所以日月光明照不到。今聖女所到之處,是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
聖女自憶今生未造罪,不知何緣而到此,鬼王告聖女,有威德神力的菩薩,能到地獄遊觀,或是眾生因果業力而墮地獄,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聖女又問:此水何緣而乃湧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
大家要明白,罪人就是罪人,惡獸是我們的業,夜叉是我們的煩惱,沸水是無明火。
無毒答曰:此是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自然先渡此海。
無毒解釋,此等罪人,是閻浮提造罪眾生,新死亡者。
人死未投生以前是中陰身,投生之時為後陰,現在我們的身是前陰身,來世是後陰身。中陰身壽命很短,七日一死,七七四十九日後就要投生,若在四十九日內,有人為其作功德,可以令亡者得救。功德者,無漏功德是也。供養三寶,仗三寶無漏功德,方可救拔亡者,不是拜鬼神。假如亡者四十九日內無人為其作功德,若生時有善因,如孝順父母,恭敬三寶,念佛等,可以將功減罪;若生時無善因,死後又無人作功德,當根據本業所感的地獄,先過此海。
此海是身造罪者(殺盜淫)所到,故被惡獸食啖。
海東十萬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
此是口作業者所到之海,口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口業容易造多罪,所以其苦比前海,增加一倍。
彼海之東,又有一海其苦復倍。
此是意造罪者所到之海,意業起貪瞋癡,發無明,造罪更易、更多,所以其苦更重。
三業惡因之所招感,共號業海,其處是也。
身作業,業多猶如大海,口作業,業多猶如大海,意起業,業多猶如大海,身口意三業惡因,而感到三海之地獄,所以共名為業海。
眾生有佛性,名為性海,迷了性海而有識海,從識海起煩惱,有煩惱海,煩惱作業有業海,業招苦為苦海,所謂‘苦海茫茫,無本可據。’不見了自己的根本,‘業海茫茫,無家可據。’失了自己的老家──涅槃;‘煩惱海茫茫,終日受苦。’
從業海、苦海、煩惱海,會見到真如性海,從性海起修,智慧猶如大海,稱為智海,由智發願為願海,由願起行海,由行成就功德海,功德成佛,名為佛海。這是聖人向上一著的境界,凡夫不知,迷而受苦無了期。
聖女又問鬼王無毒曰:地獄何在?無毒答曰: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
聖女見到海,未見到地獄,故問地獄何在。
在三海之外所見,是大海,入到海里,是為地獄。地獄各各不同,有十八大地獄,是上品罪業所感,如殺生,上品殺罪是殺父母聖人。
中等地獄有五百,中品罪所感,如殺罪中,以殺豬狗牛羊為中品殺罪。下等地獄有千百,由下品業所感,如殺罪中,以殺蛇蟲蟻為下品殺罪。
聖女又問大鬼王曰:我母死來未久,不知魂神當至何趣?
我母死後不久,不知魂神當到何處?
鬼王問聖女曰:菩薩之母,在生習何行業?
汝母在生,修惡行還是善行?
聖女答曰:我母邪見,譏毀三寶,設或暫信,旋又不敬,死雖日淺,未知生處。
我母學邪見,譏笑譭謗三寶,勸時暫信,過後又不信,今死不久,未知生到何處?
無毒問曰:菩薩之母,姓氏何等?聖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羅門種,父號尸羅善現,母號悅帝利。
無毒知道邪見譏毀三寶,必墮地獄,故問其父母姓氏稽查。
無毒合掌啟菩薩曰:願聖者卻返本處,無至憂憶悲戀,悅帝利罪女,生天以來,經今三日,雲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佈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鬼王言畢,合掌而退。
無毒合掌歡喜,請菩薩卻回人間,不必再憂母憶母,悅帝利罪女,曾入地獄,但已生天三日,因為有孝順之女,為母設法界供,修無漏福,佈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仗三寶之力,令母罪滅福生,非但菩薩之母,此日無間罪人,同時仗佛力,一同生天。鬼王言畢,合掌而退。
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
聖女如夢醒,悟到有漏的業故然漏落生死,有漏的福,亦漏落生死,而且有漏的福,救不了有漏的罪,惟有無漏的福,不漏落生死,方可救有漏的罪,無漏福不但可救一人有漏之罪,更可救大眾有漏之罪。
今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無漏之福,不但可救其母,且普及當時地獄大眾,全體生天。
聖女悟到,何不用三寶之福,永救地獄罪人之苦,故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前,立弘誓願。
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
‘盡’即空,有時劫則有罪苦,有罪苦則有眾生,時劫空,則罪苦空,眾生亦空。
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方便’即三寶,以三寶無漏的福力,滅地獄有漏的罪,盡令地獄空、罪苦空、眾生空、時劫空、方便亦空。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佛告文殊菩薩,昔日鬼王無毒者,今日忉利天宮,無量菩薩眾中,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
佛法有七財;信、戒、多聞、捨、慧、慚、愧。以信為首,信心清淨,方能持戒,善由多聞,聞故能捨,捨則生慧,有慧才能知慚識愧,故信為財首。財首者,十信菩薩之位也。
分身集會品第二
人人都有身體,稱為色身,色身不可以分,法身可以分,法身清淨,猶如天上月,色身猶如水中月,天上的月映到水面,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江有水萬江月,是故天上的月可以分身,但水中月不可以分,
色身是假,有生老病死,若是真的,不應有生老病死,法身無生老病死,色身有男女老幼,法身無男女老幼,是故法身是平等的,但色身不離法身。
借色身的假,努力修行,可以見法身的真,例如色身持戒清淨,可以見自己的法身,色身入定,亦可以見自己的法身,色身念佛至一心不亂,亦可以見自己的法身,色身持咒至光明顯露,亦可以見自己的法身,見到法身後又如何?
法身清淨,法身無相,能現一切相,法身清淨,能分無量身,如釋迦佛,能分百億身坐道場,成等正覺,所謂‘大千世界,同日出家,百億國土,一時成佛。’
地藏菩薩發願,以三寶之力度空地獄,令地獄的眾生,生人天路上,見佛聞法修行,受記作佛,故分無量身,到無量地獄度眾生。
今日聞釋迦佛將入涅槃,故所有分身地藏菩薩,皆來集會,聽佛臨終咐囑,故名分身集會品。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
一世界一地獄,無量世界有無量地獄,每一地獄都有分身地藏菩薩;現在所有分身地藏菩薩,從無量世界的無量地獄,俱來集到忉利天宮。
以如來神力故。
地藏菩薩在地獄教化眾生髮菩提心,有些眾生仍留在地府,現鬼王身修行,稱為業道官。但鬼王不能上天宮,惟仗如來的神力,亦可到天宮。
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
每一分身地藏菩薩,在各地獄中度眾生,令得解脫,每一地獄處得度的眾生,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杳華,來供養佛。
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地獄一日一夜,等於人間八千劫,地藏菩薩在地獄,一日三時說法,到底是否成功地把受苦的眾生,度了出地獄?
我們要知道,誰造罪?是妄想、煩惱、我執造罪,佛性無妄想、煩惱、我執,所以罪是眾生造,苦亦是由眾生受,佛性無造罪,所以佛性無受苦。
然佛性不捨眾生,眾生上天堂,佛性一同上天堂,眾生入地獄受苦,佛性亦同入地獄,但佛性不受苦,所以地獄的眾生,每一位都有佛性,地藏菩薩在地獄說法,罪業稍輕的,聞法開解,得見自己的佛性,罪滅,出地獄,業重的,因三時聽說法,種下了善種,種子起現行時,了達罪由妄想生,妄想無性,罪亦無性,一切法空,因而發菩提心。
‘永不退轉’者,有三不退轉:位不退轉、行不退轉、念不退轉。
地藏菩薩說法,地獄眾生一念開解,見佛性,永遠發菩提心,菩提心不退,是為位不退轉。
在地獄中現鬼王身,助地藏菩薩教化,是為行不退轉。
度眾生有功德,有大力,可以破無明,撕裂無始無明,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是為念不退轉。
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
是諸眾生,無始劫來,流落生死,生死易入難出,生生死死,無有了期,在六道之中,念念受苦,暫無休息。地藏菩薩有慈悲心,發弘誓願,在地獄中每日三時說法,令一切罪苦眾生,心開意解,發菩提心,修菩提行,而各證聖果。
既至忉利,心懷踴躍,瞻仰如來,目不暫捨。
此等業道官來到忉利,初見如來,心懷歡喜,眼望如來,目不暫捨。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
世尊伸金色母陀羅臂,以兜羅綿手,摩百千萬億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
佛法不可思議,佛有聖如意通轉變自在力,能一手摩百千萬億分身地藏菩薩頂。
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梵網經云:‘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釋迦佛在此世界往來了八千次,度剛強的眾生,令妄想心調伏,捨邪見,歸三寶正見,十分之中已度了八九分,還有一二分的眾生,雖然已種善根,但惡業習氣尚在,是以今次成佛,亦分身千百億,廣設善巧方便,度此餘下二分的惡習眾生。
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有利根者,如舍利弗、目犍連等五百羅漢,一聞即悟。
阿那律尊者,過去世曾供養辟支佛,感到九十億劫,天上人間享福的善果,世尊勤勸之下,得天眼通,是為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又五百羅漢中,有一位周利槃達沙,性愚魯,五百羅漢教他念半句偈,他記得前半句,忘了後半句,或是記得了後半句,忘了前半句,後來世尊教他一面掃地,一面念‘掃帚、掃帚’,三年後,把心內的塵勞煩惱掃去,證阿羅漢果,是為或有暗鈍,久化方歸。
‘或有業重,不生敬仰’者,如提婆達多,想殺佛,因而生墮地獄。所以修行人最怕業重,業重之輩,欲潔反穢,欲升反墜,假若修行,諸多阻礙,魔障重重,唯要先行懺悔,懺悔清淨,方可用功,慎勿作業啊!
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眾生各各根機不同,所以佛要分身度脫他們,或現男身、或現女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都是以同類身度同類眾。
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與人結緣。
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以十善之法 輪度眾生,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以度有緣眾生,世尊不是單現佛身度眾生的。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官慇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佛語地藏菩薩:‘我於多劫,修種種苦行,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為眾生故,求無上道,乃至成佛,現種種身,說種種法,以無數方便,度脫如是剛強罪苦眾生,尚有未及調伏者,雖有善根,仍然起惑作業,倘其隨業受報,墮大惡處受大苦時,你當憶念今日,我在忉利天宮,殷慇勤勤,將如來所未度者,付囑於你,莫令墮惡趣,直至彌勒出世,遇佛受記。’
世尊滅度後,經五十億七千六百萬年(兜率天壽四千歲),然後彌勒下生,彌勒成佛時,即作是念;是諸眾生,皆於佛法中種諸善根,釋迦牟尼佛,遣來付我,我今受之,善哉釋迦牟尼佛,能善教化如是等眾生,來至我所。如是三讚釋迦牟尼佛已,為眾說四諦,第一會說法,九十六億人(曾於釋迦佛法中受五戒者)得阿羅漢果,第二會說法,九十四億人(曾於釋迦佛法中受三皈依者)得阿羅漢果,第三會,九十二億人(曾於釋迦佛法中,一稱南無佛者)得阿羅漢果。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
地藏菩薩久證法身,法身是一,一能無量,無量分身從一身而生。今地藏菩薩蒙佛摩頂安慰之後,即合無量身而為一身,共複本來之形,涕淚哀戀,何故悲哀流淚呢?
悲眾生難度、悲地獄難空、悲如來不久入滅,悲度生任重,是故流淚。
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憶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地藏菩薩白佛言;我從久遠劫以來,蒙佛接引,把佛的功德傳給我,使我獲如來不可思議神力,及大智慧力,有神力,可化身百千萬億,到百千萬億世界,一世界一地藏,每一地藏,又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都有如來的智慧,以智慧說法,度百千萬億人,令捨邪見,歸於三寶,藉三寶的慈航,乘神通智慧風,破煩惱浪,出生死海,到涅槃彼岸。
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三寶無漏的功德,能滅有漏的煩惱業障,度有漏的眾生。只要眾生在三寶中種善根,無論是念佛的善根、持戒的善根、或是禪定的善根,乃至一毛之輕、一渧之細、一沙之小、一塵之微、或小如七分之一條毛髮,善根雖小,地藏菩薩亦會漸漸把眾生的善根栽培,使離生死苦,得涅槃大利。
‘唯願世尊滅度之後,不必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地藏菩薩,一肩荷擔未來末法眾生,故為佛讚善哉善哉,一讚善哉,能體佛心,二讚善哉,善用方便。‘你能度眾生,佛助你歡喜,你能度眾生,則成就久遠劫來,所發深弘誓願,當你度生將畢之時,即證阿耨菩提。’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以智慧觀,眾生地獄的業,從緣而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不是從東方而來,止住於心,亦不是從南西北方而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十方推求,悉不可得。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
摩耶夫人,華言大幻;摩耶夫人為盧舍那佛之母,為賢劫千佛之母。摩耶夫人對善財重子曰:‘我得大願智幻法門,得此法門故,為盧舍那如來母。’
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
佛母問地藏菩薩,閻浮眾生,所造之業,各各不同,其所受報應又如何?
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地藏菩薩答言;我分身遍滿十方世界,每一世界有百億國土,有些國土有地獄,如南閻浮提,有些國土無地獄,如北俱盧洲;有些國土有女人,有些國土如極樂世界,無有女人;有些國土有佛法,如南閻浮提,有些國土無佛法可聞,如北俱盧洲;有些世界純有菩薩,無聲聞緣覺,有些世界有菩薩亦有聲聞緣覺,非但地獄罪報,一等有無。
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
摩耶夫人說:我非不願聞他方國土之事,但我是閻浮提人,且願聞閻浮眾生,作罪受報,所感地獄惡趣之事為如何?
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佛母白言,願聖者說。
粗說即略說之意。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南閻浮提眾生,很多都是忘恩負本,不孝父母,甚至殺害父母。你看,羔羊跪乳、烏鴉反哺,若不孝父母者,恐怕人不如禽獸,古人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三年哺乳,十月懷胎,移幹就濕,咽苦吐甘,父母之恩,昊天罔極。’不要忘本,要孝順父母。
釋迦佛教在家居士,所賺之錢分三份:一作本錢、一養父母妻子兒女、一作福善事業。
殺父害母,罪大惡極,天地不容,唯有墮落阿鼻地獄。阿鼻即無救,無人能救之意,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出佛身血,譭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昔日提婆達多起邪見,欲殺佛,以大石擲佛,山神以摩尼杵擋大石,碎石傷佛足指出血,提婆達多生入地獄,今日邪見人破壞佛像者,等同此罪。
‘譭謗三寶’者,三寶是苦海中的慈航,無三寶不能渡苦海到涅槃彼岸,三寶無漏功德,能度眾生有漏的罪,邪見之人,阻人信佛,阻人誦經,阻人出家,惡見毀滅佛教,壞人大眼目,罪莫大焉。
‘不敬尊經’者,經即佛經,是修行了生死的路徑,今人將佛經典用火焚燒,或置不淨處,當廢物用,種種輕賤法寶,如是邪見人命終時,墮無間獄,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出家人無私人財產,所有錢財,是十方共有,所謂千年常住,流水僧人,僧人去了一幫又來一幫,而常住千年不動,不動產業,供十方僧用,名為常住物。
侵損常住物,即侵損十方僧物,在十方僧人處結罪,可知其罪甚大,故入阿鼻地獄。
僧尼持戒清淨,從戒生定,依定發慧,由慧斷惑,證初果二果三果或四果,名為聖僧。若玷污僧尼,壞其戒體,無戒不能得定,無定不能發慧,無慧不能斷惑證真,戒體有虧,如何修行,所以其罪甚大。
伽藍譯為眾園,是生長眾僧道芽聖果之園,乃修行的地方,清淨之處所,若在伽藍內恣行淫慾,污穢了道場,甚或殺生害命,血污淨地,如是之人,臨命終時,不經中陰,直墮無間地獄,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有些人雖披如來袈裟,但未出家受戒,是為偽作沙門。因未受戒,心內無戒定慧,只有貪瞋癡,非沙門心,是煩惱心,假名比丘,破用常住三寶物,又欺誑白衣,種種化緣而飽私囊,撥無因果,假公濟私,不守戒律,種種造惡,敗壞僧門,自叛佛教,如是等輩,臨命終時,不經中陰,不隔異熟,直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谷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常住的谷米、飲食、衣服,是修行人的‘四聖種’,出家人賴其修行,而增長道芽聖果,若偷常住之物,墮地獄如射箭頃,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言:云何名為無間地獄?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亦別。
若作上來諸罪,必墮五無間地獄,求一念間停苦,而不可得。
摩耶夫人重問地藏菩薩,什麼是無間地獄?地藏菩薩答言;凡有地獄,皆在閻浮提之南,大鐵圍山之內,鐵圍山高四萬二千由旬,內有十八大地獄,上品罪人所入,次有五百中地獄,名字各別,中品罪人所入,另有小地獄千百,名字亦別;下品罪人所入。
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餘裡,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曰無間。
此文述無間地獄之處所,地獄是唯心所造、唯業所成:地府有大地獄城,周匝八萬餘裡,表示地獄由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所成;其城純鐵,表地獄是由剛強殘忍之心所造;高一萬里,表地獄乃萬罪積造;城上火聚少有空缺,表惡人之心,純是煩惱。獄城之內,有八大地獄相鄰,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為無間。
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為,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眾業所感,獲報如是。
無間地獄,乃由純惡無善之心所感,其獄周匝萬八千里,表示十惡八邪;牆高一千里,悉是鐵為,表示極惡之人積罪千尋;上火徹下,下火徹上,表惡種起現行,現行薰種子,相續無間;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表惡人嗔心如蛇,貪慾如狗,貪嗔害人,日夜相繼;獄中有床遍滿萬里,表惡人心無片善,萬惡遍佈;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表惡人造罪,自作自受,彼此受罪,各不相知,多不見增,少不見減。
又諸罪人,備受眾苦,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
此乃五利使煩惱害人,死後自害之文。
五利使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起時捷疾,迅速如鬼,故感地獄見夜叉惡鬼;五利使遍三界,有八十八使之多,故感地獄中見百千惡鬼夜叉。‘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表示五根和合,作諸惡業,‘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表五利使,使人造身業之罪,‘或中口鼻’,表造口業,‘或中腹背’,表意業造罪,‘拋空翻接,或置床上’,表空造諸惡因受苦果。
復有鐵鷹啖罪人目,復有鐵蛇繳罪人頸,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
此乃五鈍使害人,死後受報之文。
五鈍使即貪瞋癡慢疑,對境起貪,眼隨境轉,故有鐵鷹啖罪人目;對境起嗔,傷人和氣,故有鐵蛇繳罪人頸;對境起癡,作諸惡業,故有百肢節內,悉下長釘;對境起慢,縱意輕人謗法,故有拔舌耕犁;對境起疑,心腸懷惑,故有抽腸剉斬;信口傷人,故有烊銅灌口;身造諸惡:故有熱鐵纏身。
萬死千生,業感如是。
陽間一念造罪,地獄就有一生死,陽間念念造罪,地獄就有無量生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或時獄卒唱生,或時冷風吹活。
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不入無間地獄則已,一入地獄,時劫極長,此世界劫盡,三災起時,地獄隨壞,則寄生他方世界地獄受苦,別世界壞,又展轉寄往另一世界地獄,倘若此世界復成,還來此界地獄受苦。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
一、時無間,即受苦的時間,無有間斷,從日至夜,從夜至日,無一時可以間斷而不受苦者,故稱無間。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二、處所無間,一人之形,遍滿地獄,多人之形亦滿地獄。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饑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三、苦具無間,所有苦器盡受。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四、人無間,不論你是怎麼人,悉同受之。
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五、命無間,無間地獄,一日一夜,等於閻浮提六十小劫,地獄一日一夜,就有一萬次生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生死相連,無一念間斷而不受苦者,故稱命無間,除非業盡,方得出離。
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地藏菩薩白聖母:無間地獄,粗說大概便是這樣,若詳細廣說地獄罪器苦事,一劫之中,說不能盡。
聖母聞地獄苦事,愁罪人受苦無窮,憂己力救援未逮,唯有合掌致敬,頂禮而退。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閻浮提洲與別洲不同,極北有一大樹王名閻浮提樹,其果汁能染沙成金。名閻浮提金,其樹影倒現月宮,染月有樹影,故得染污之名,表此土眾生被煩惱所染,不能自拔,隨煩惱作業,由業所感,故有人間不吉之事,名曰花報,果在地獄,受極長之苦,此煩惱變化無窮,作罪無邊,菩薩以方便智,亦善巧無方,度此土眾生莫作惡業,得善美的人生,好向佛法修行,圓成道業,滿地藏之宏願,故有此品。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已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者,佛母問地獄事畢之時,地藏菩薩即白佛言:‘世尊,我證得如來神力,將一身份為無量身,到眾生作業受報,地獄極苦之處來救度,若不是佛慈悲勉勵,我即不能作如是變化,變一為多,化而復化,化身無量,到十方無量地獄,救拔罪苦眾生。’
大智度論云:‘諸菩薩修苦行事,難辦難成,佛安慰言,無得疲厭,當勤精進,行是十力,當得無量果報。’此乃菩薩修行時必經之難關,諸佛是過來人,勉勵菩薩過此難關,從菩薩地轉入佛地,便得如來種種神力,以如來神力度眾生,那怕眾生不得度呢。所以地藏菩薩說:‘我昔修行困難時,幸蒙如來慈悲接引,故有今日神力,今蒙佛在天宮付囑未得度的眾生,令我去度,至彌勒未下生成佛以前,所有釋迦兒孫,不入三途,以人大身得遇龍華三會,聞法受記,此事我當盡力而為,願世尊不要憂慮。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
此乃生死難出之文。
佛告地藏菩薩:‘眾生未出生死輪迴者,其性是眾生性,其識是分別識,識與性總是無定趣,今生隨其宿世惡習作惡業,隨其宿世善習作善果,不了善惡無性,逐境而生,虛妄不實,故有六道輪轉,生死死生,無有休息。最初一動入生死,經塵點劫,易入難出,迷而復迷,因迷起惑,作業成障,難出生死。’
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
譬如魚在流水中長游,脫不入網,實乃暫出網外,不久又游入網內,遭種種苦。如是等眾生,三惡道時長,三善道時短,脫不入惡道,不久又作業墮惡道,在惡道中受種種苦,焉能修行出生死呢?佛最憂念此輩,假若此魚不遭網難,游入大海,一切自由自在,吾復無憂矣!
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今幸獲汝累劫重誓,願在三惡道廣度眾生出三途苦,得人天樂。吾復無斯憂慮了。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勤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定自在菩薩從定得名,此大士人中之龍,世間恩愛悉皆遠離,離欲清淨,成就無漏禪定,解脫塵勞煩惱,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無不定時,故名定自在。
因釋迦如來,讚歎地藏菩薩累劫發深重願,在三惡道度罪苦眾生,過去必有其事,故請世尊略為解說,令大眾增益見聞,同種善根。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審諦而聽是聞慧,善思是思慧,善念是修慧,具足聞思修三慧,則與法相應。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
如來有天眼,觀過去久遠之事,猶若今日。過去有佛出世,名一切智成就──知一切法事理性相、依正因果,十法界事無一不知,故名一切智。
每尊佛均有十號,稱為通號,十號者:
如來──仿同先德號;今佛出世,如古佛再來。
應供── 堪為福田號;具有智、斷二種功德,堪為眾生福田,供養者得福無量。
正遍知──遍知法界號;十法界事理性相因果,無不知故。
明行足──果顯因德號;因申修福修慧,果上福足慧足,慧足稱為明足,福足稱為行足。
善逝──妙往菩提號,一證菩提,永不再迷。
世間解──達偽通真號;世間皆偽,覺偽無偽,離偽見真。六祖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無上士調御丈夫──應機說法號;菩薩稱為有上士,佛名無上士。佛應機說法,調眾生之心猿,御眾生之意馬,難調能調,難御能御。
天人師──攝化從道號;天結使薄,人根機利,容易入道;如來說法,無量人天悟道。
佛──覺悟歸真號;自覺覺他,同歸一真。
世尊──三界獨尊號;天上天下,唯佛獨尊。
其佛住世六萬劫,長壽度眾生也。
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
賢愚經云:‘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功德無量,非譬為比,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由出家故,畢成佛道。’
一切智成就佛未出家前,曾做小國王,與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又以十善法教化其國人民,十善者,身不殺盜淫,口無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無貪瞋癡,三業清淨,是生天的法門,上升六欲天。
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
二王議計,設何方便,使這國人民不做眾惡。
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二王議計,一切力中,願力最大,願力即心力,諸佛全憑願力成等正覺,凡夫臨命終時,一切威勢悉皆散失,唯有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往生淨土。願力如是之大,則能度是輩矣。所以二王同時發願,一王發願早成佛,自度度他,使令無餘,一王發願,先度他離苦,度他成佛,然後自己成佛,發先人後己之願,所謂‘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而赴難。’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此乃二王發願,成佛度生,度生成佛之文。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印度蓮華青色,佛眼似之,故云清淨蓮華目如來,所謂‘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花。’佛壽四十劫。
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此乃羅漢游化人間之文。
古德每於學道有成,便下山遊行人間,教化有緣人。清淨蓮華目如來滅度後,正法已過,像法來臨,當時有一羅漢遊行人間,福度眾生,時有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此女目蘊慧光,睛藏神德,故號光目。,
施人飲食有五功德:一施命,二施色,三施力,四施安,五施辯;若施羅漢,獲福百倍。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羅漢是聖人,供養得福,福能滿人願,故問欲願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曾經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我想知母生趣,給我安心。’
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羅漢愍其孝心,為入定觀,見光目母墮在地獄受極大苦,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啖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光目答言:‘我母惡習所好,唯好食啖魚鱉,且食其子,恣情縱食,計魚鱉生命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羅漢愍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此乃指示救母方便之文。
羅漢小聖,未破無明,未證法身,無法界神力救眾生苦,故令光目求佛,念佛名號,塑佛聖像而供養之;以此功德,能令存亡獲益。
志誠兩字很重要,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不誠無物,誠能格物,羅漢教光目志誠稱念本師佛名。
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才覺飢寒即當言說。
光目依教捨最愛之物,畫最端正之佛像,陳列種種供養,一心念佛名號,中夜已過,於後夜時,夢見佛身,金色晃曜,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出地獄,當生汝家,稍覺飢寒,即能言說,汝自知之。’
出生菩提心經云:‘若有夢見佛形像,諸相具足莊嚴身,眾生見者應歡喜,念當必作調御師。’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復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
光目母仗佛力,轉地獄身為婢子身,又仗佛力,三日能說宿因,了知罪業報應因果不爽,又知藉光目念佛供像功德,令其得救,但是餘報未盡,自知十三歲死,復入惡道,故問光目:‘你有何計,令吾脫免?’
光目聞說知母無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墮於惡道。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云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千歲中,卒白難竟。
先蒙佛夢告,今聞母說,知母無疑,不覺悲從中來,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應知本罪何業,墮於惡道?’婢子答言:‘以殺害生命,毀罵三寶二業受報,若非蒙你於三寶作福,我所作罪,未合解脫。’光目又問:‘地獄苦事如何?’婢子答言:‘不忍稱說,說亦不盡。’
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歷惡道,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此乃光目救母發願之文
光目問知母苦,確實無訛,泣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歷惡道,唯願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而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此乃光目女對佛發大誓願,救三惡道罪苦眾生盡成佛竟,然後自己方成正覺之文。
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
此乃本師讚歎弘願之文。
光目為母,以大慈心遍緣法界眾生,發大誓願,此願不但可救其母苦,亦救一切眾生之苦,以救眾生苦之大願,求滅母罪。譬如大水而滅小火,豈有不滅,故佛讚言:‘既善且能’。
吾觀汝母十三歲畢,捨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恆河沙。
本師告光目言:‘汝發大願,已能令汝母十三歲畢,生為梵志,轉賤為貴,壽命百歲,轉夭為壽,當生無憂國土,轉女為男,後成佛果,度生無量。
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此乃結會古今之文。
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語者,兩舌惡口者,譭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解脫三惡道報。
此乃願力常住世間之文
地藏菩薩願力遍法界,常住世間,若有男子女人,作諸惡業,應墮三惡道,聞地藏菩薩廣大願力,一念回頭,皈依地藏菩薩,不復作惡,則前所作三惡道報,即得解脫。
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嘆,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若有人志心皈依、瞻禮讚嘆、種種供養地藏菩薩,仗菩薩願力,此人百千萬億劫常在天上受勝妙樂,假如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為人帝王,能憶宿命:供養是因,生天是果;生天為本,人王為末。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廣利眾生,汝等諸菩薩當記是經,廣宣流佈。
佛告定自在王:‘地藏菩薩有如是大威神力,皈依者滅罪,供養者生大,汝等菩薩當牢記是經,流佈沙界,利益有情’。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願不有慮,我等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必能承佛威神,廣演是經,於閻浮提利益眾生。定自在王菩薩白世尊己,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此乃菩薩仗佛神力,各各流通此經之文。
爾時四方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云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
第一層天名四天王天,第二忉利天,都是地居天;四天王天在須彌山腰,忉利天在山頂,故名地居。
四天王天離人間很近,與日月相齊,四天王者:
東方持國天王,護持國土故,領乾闥婆、富單那二部鬼神。
南方增長天王,令自他善根增長故,領鳩槃荼、薛荔多二部鬼神。
西方廣目天王,能作種種語故,領毘舍闍、毒龍二部鬼神。
北方多聞天王,福德之名聞四方故,領夜叉、羅剎二部鬼神。
四大天王共領八部鬼神,護國安民。
當時四大天王在法會上,從座而起,請問世尊:‘地藏菩薩,生生世世發度眾生先成佛的大願,至今仍末度盡,今又向世尊發願,佛滅度後,地藏菩薩繼承度眾生之責。請世尊為我等解說,究竟是菩薩願力未足,抑眾生難度?’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眾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眾生方便之事。
此乃佛答度生須用方便之文。
眾生有種種病,菩薩用種種方便而度之,眾生病千變萬化,菩薩方便藥亦巧妙無方。若無病則不用方便藥,但眾生病無盡,故菩薩方便亦無窮,以無窮智度無盡眾生,則菩薩願力無邊,充滿法界矣。
所以世尊曰:‘善哉善哉,你問得好,我今為你及未來現在天人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在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救拔罪苦眾生,方便之事,你等若明,亦能度眾生,人天若明,則能自度。’故讚言善哉善哉。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然世尊,大士度生方便之事,我等願聞。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
眾生迷理起惑,由惑作業,由業招苦,惑業苦三,因蔓不斷,所以菩薩發願度其無盡的惑業苦。
眾生所作之業有三種報:一現報,二生報,三後報。後報經無量劫還要受苦,菩薩觀其後報時長,因蔓不斷,故發重願而度之。
眾生作業,一業一生死,生生世世所作之業,積存在八識田中,業種壘壘,因蔓不斷,所以菩薩又發重願而度之。
以此三種因緣,地藏菩薩從久遠劫來,迄至於今,仍有未度盡者,非為菩薩願力不廣,乃眾生業種因蔓不斷故。
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
地藏菩薩在他方世界度生方便,暫且不說,且說在閻浮提即有百千萬億方便,教化眾生,莫作諸業,無業則無人間的花報,又無地獄的果報,業亡果喪,生死自了。
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
此是花報,花報在人間,肉眼可見到,果報在地獄,人眼見不到。殺生有花報,亦有果報,地藏菩薩以方便,先講花報,後談果報,眾生見到花報,生恐畏心,便不敢殺生,地獄便少了一個眾生。
宿殃即多病,前世殺生,今生得多病短命報。
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
前生竊盜,今生貧窮苦楚,此是花報,果報在地獄,眾生念果怖因,不敢竊盜。
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
邪淫即不止淫,前世邪淫,今生花報作孔雀、白鴿、鴛鴦,果墮地獄。
若遇惡口者,說眷屬斗諍報。
惡口傷人,令人憤恨,常懷報復,傷人自傷,果報自受,感得自己家庭眷屬,斗諍不息,果墮地獄。
若遇譭謗者,說無舌瘡口報。
毀辱良善,誹謗賢哲,得無舌爛口,瘡生唇邊之花報,果在地獄。
若遇瞋恚者,說丑陋癃殘報。
面目猙獰,相貌丑陋,背癃肢殘,皆是前世嗔火傷人,恚毒害他所致,果在地獄。
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
慳而不用,吝不施人。自不用,又不捨與人,是為慳吝,來世凡有所求,皆違己願。
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
飲食知節量,過量飲、過量食,疾病攸生。飲多傷胃,食多傷氣,故得饑而無食,渴而無飲,咽喉生病之報。
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
畋即捕魚,獵即打獵。不可縱情捕魚打獵,趕盡捕絕,傷天地好生之德,畋獵恣情,花報得驚狂墮塹、墮海、馬踏、車傷等喪命報,果墮地獄。
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
背天害理,忤逆父母,感天地打殺之花報,果在地獄。
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
放火燒山林木,驚殺飛禽走獸,傷害無限生靈,故得發狂自殺之花報,果墮地獄。
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
假若後母,種種楚毒逼害前母的兒子,不久後母命終,投生到兒子家作奴僕,被其兒子,常常鞭打,此乃返生鞭韃現受報,花報如是,果墮地獄。
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
生雛即初出生的小鳥,人鳥雖身異,但母子情同,雛母失兒,何等心痛,故感親生骨肉,生離死別之報。
若遇譭謗三寶者,說盲聾瘖啞報。
三寶是苦海中的慈航,黑夜中的明燈,若毀三寶,來生眼盲不見三寶相,耳聾不聞三寶功德,瘖啞不能稱揚三寶,受六根殘缺之花報,果墮地獄。
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
輕視佛法,輕慢師長教訓,誰能度你出惡道,是故永處惡道。
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
常住物由十方僧受用,若私取十方僧物給在家人,名叫破用常住,受億劫輪迴地獄報。
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
污彼清淨梵行,誣僧人犯國法,花報永作畜牲,果報入地獄。
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
湯毛火炙,斬頭斫足,傷害動物,來生做畜牲,更遭湯火斬斫,是為輪迴遞償報。
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
破所受戒,無慚無愧,故墮禽獸,犯過午齋,受飢餓報。
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
非理毀壞用具,凡有所求,闕絕不得。
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
貢高我慢,看人不起,來世作奴婢下賤人,甚或身材矮小。
若遇兩舌斗亂者,說無舌百舌報。
若遇搬弄是非,離間和合,令大眾斗亂,來世花報感無舌百舌之報,果墮地獄。
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
知見不正,是非不辨,撥無因果,以邪為正,如是之人,生在無有佛法之處,名邊地受生報。
如是等閻浮提眾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如是等閻浮提眾生,業感差別,地藏菩薩百千方便而教化之。
閻浮提眾生,自無智慧,以身口意三業,順宿世惡習,造種種業,而受種種人間花報,今不過略說。
地藏菩薩據因說果,以種種方便,教化度脫眾生的花報,同時令眾生覺悟懺悔,免受地獄的果報。
是諸眾生先受如是等報,後墮地獄,動經劫數,無有出期。
是諸眾生,先受花報,果墮地獄,不入地獄則已,一入地獄,動經多劫,無有出期。
是故汝等,護人護國,無令是諸眾業迷惑眾生,四天王聞已,涕淚悲嘆,合掌而退。
汝等四大天王,護人護國,亦應負起責任,無令種種罪業,迷惑眾生,助地藏菩薩度眾生一臂之力。
四天王聞後,識得業力甚大,業種壘壘,牽纏不斷,眾生難度,所以地藏菩薩重重發願,長遠度生,非願力不足,實乃願力無窮;自問無大神力能制止眾生不作諸業,所以涕淚悲嘆,合掌退歸本位。
地獄名號品第五
地獄是十法界之一,十法界即地獄、餓鬼、畜牲、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明白地獄法界,可以遊觀地獄,可以空地獄,亦可以入地獄度眾生。諸佛菩薩明白地獄法界,故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言,所以能入地獄度眾生。地藏菩薩明白地獄法界,能分身到每一地獄,每日三時說法,度地獄的眾生。
地獄究竟是誰造的呢?
不是天造,不是地造,是眾生惡業所造。
業何以能造地獄?
業從心生,心能造一切,所謂萬法唯心,心若與無漏法相應,可以出生過去佛、現在佛、末來佛,所謂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心與惡業和合,即造地獄,所以地獄是唯心所造,唯識所變。
每一個人都可以造地獄,現在造惡業,地府即有一獄,是他自己本人所造;若人殺生,地府即有一殺生地獄,是他自己本人所造,命終後,來世在人間先受花報──多病短命,後來果報,入自己所造的地獄,那時悔恨已遲。
地獄本來空,若人不作惡業,眼前無花報,死後無地獄。
眾生彼此同造一業,但在地獄受苦時,彼此不相知,你受你的苦,我受我的苦,況且地獄內日月照不到,無半點光明,所見者,惟自己受苦而矣。若知道自己過失,生悔恨心,地藏菩薩可以為他說法,使他覺悟過來,出地獄;但有些人不知悔,不承認自己的罪,只是覺得日夜受苦,既無悔心,所以受苦時候長,尤其阿鼻地獄,稱為無救地獄,一入此獄,諸佛菩薩也不能救他出離,又稱為無遮地獄,入此獄時,諸佛菩薩也不能遮止,因罪業太重之故,所以墮阿鼻地獄之人,不經中陰身,不經異熟識,一死,即入阿鼻地獄。
不但地獄是眾生造,天也是眾生造,修善便生天,不過天福享盡,亦一樣再受輪迴,若天福盡時,惡業成熟,天也一樣墮地獄,是以地獄稱為無間,天、人、阿修羅有業,也一樣入地獄。
眾生很苦,無論享什麼福,都不是真福,福盡便完。罪,也不是真罪,有時間性,罪盡苦離,若問眾生是誰造?不是天主造,是由業所造,心作業,業造眾生。如何知是業所造?人人作的業不同,作貢高我慢業者,身材矮小,作殺生業,多病短命,作放生業,長壽康健,作佈施業,得大富,作慳貪業,變為貧窮,眾生隨業受生,所以眾生個個不同相貌,諸佛如來,則同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功德看齊。
諸佛菩薩慈悲度眾生,是度眾生之苦,若無苦,無眾生,猶如無病不用見醫生,不用服藥,有病才求醫服藥;眾生有苦,便求佛、聞法、修行,
度自己的苦,苦從業生,是故諸佛菩薩教眾生不要作業,無業無生死,亦無眾生。
如何可以不作業?
世尊教我們持戒,持戒便不作業,在家人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像一個人,所以不失人身,但還未離六塵煩惱。
沙彌持十戒,前五戒保人身不失,後五戒令離六塵煩惱,所謂出家者,就是出六塵之家。
比丘具足持如來清淨戒,不作生死業,所以不受生死,是了生死之戒。
若想成佛,須受持菩薩三聚淨戒。
此一品名地獄名號品,由普賢菩薩來發問,為什麼呢?普賢萬行遍法界,地獄是法界之一,是故普賢菩薩萬行亦遍地獄。
普賢菩薩教人修普賢行,何謂普賢行?念佛、佈施、持戒、懺悔、拜佛、利生等,一切一切,都名普賢行,燒香燃燈,也是普賢行之一。峨嵋山乃普賢菩薩的道場,南閻浮提每一盞供佛前的長明燈,晚上,都會現在峨嵋山頂的虛空,是謂萬盞明燈朝普賢。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白地藏菩薩言:仁者,願為天龍四眾,及未來現在一切眾生,說娑婆世界,及閻浮提罪苦眾生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世末法眾生,知是果報。
仁者乃尊稱之詞。
娑婆世界乃五濁惡世,眾生多作惡業,作業則墮地獄,尤以閻浮提的眾生,作業最厲害,今普賢菩薩,請地藏菩薩講說地獄名號,使未來世末法眾生,知道地獄名號,及受苦之事,便不敢作業,無業無生死,好修菩薩行,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說地獄名號,及罪報惡報之事。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仁者之力,略說地獄名號,及作罪受報之事,令諸聞者,知是果報,自覺自悟。
仁者,閻浮提東方有山,號曰鐵圍,其山黑邃,無日月光,有大地獄,號極無間,又有地獄,名大阿鼻。
閻浮提東邊大海,有山名鐵圍山,日月光明所照不到,有一大地獄,此獄罪人,受苦無間,故號極無間地獄,又有一地獄名大阿鼻,又稱無救、無遮,極惡罪人所受,比無間地獄之苦更甚,受苦時更長。
復有地獄,名曰四角,復有地獄,名曰飛刀,復有地獄,名曰火箭,復有地獄,名曰夾山,復有地獄,名曰通槍,復有地獄,名曰鐵車,復有地獄,名曰鐵床,復有地獄,名目鐵牛,復有地獄,名曰鐵衣,復有地獄,名曰千刃,復有地獄,名曰鐵驢,復有地獄,名曰烊銅,復有地獄,名曰抱柱,復有地獄,名自流火,復有地獄,名目耕舌,復有地獄,名曰剉首,復有地獄,名曰燒腳,復有地獄,名曰啖眼,復有地獄,名曰鐵丸,復有地獄,名曰諍論,復有地獄,名曰鐵呋,復有地獄,名曰多嗔。
阿鼻是大地獄,更有無數小地獄為大地獄的副獄。以上諸獄,都是自作地獄,自受其苦。
地藏白言:仁者,鐵圍之內,有如是等地獄,其數無限。
鐵圍山內,有如是等類似地獄,其數無限,不能盡說。
更有叫喚地獄、拔舌地獄、糞尿地獄、銅鎖地獄、火象地獄、火狗地獄、火馬地獄、火牛地獄、火山地獄、火石地獄、火床地獄、火梁地獄、火鷹地獄、鋸牙地獄、剝皮地獄、飲血地獄、燒手地獄、燒腳地獄、倒剌地獄、火屋地獄、鐵屋地獄、火狼地獄,如是等地獄,其中各各復有諸小地獄,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號,各各不同。
上來大地獄,各各還有諸小地獄,或一、或二三百千。大地獄為主犯受,小地獄為從犯受。小地獄名字,亦各各不同。
地藏菩薩告普賢菩薩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
上來所說地獄,皆是南閻浮提眾生業力所造,業力所感,業由心造,心力大,業力亦大,業比須彌山還高,須彌見頂而業不見其頂,若業有形相,虛空也容納不了;巨海雖然深,仍有海底,罪業深重,深而無底。
‘聖道’即佛道、菩薩道、聲聞緣覺道,聖道虛通,但罪業能障其不現前,不能見佛、不能聞法、不能修行、不能見道、不能證果。
古來大德修行,於打念佛七或禪七以前,必定先拜懺,懺悔宿世業障,然後才開始打七。
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是故眾生,勿以為小惡便無罪,死後有報,纖毫之小惡,都要受報,雖是父子之親,死後各受果報,是故歧路各別,就是父子相逢,也不肯代受地獄之苦。
我今承佛威力,略說地獄罪報之事,唯願仁者暫聽是言。
我今承佛威神之力,略說地獄事理性相因果之事,唯願仁者暫聽。
普賢答言:吾已久知三惡道報,望仁者說,令後世末法一切惡行眾生,聞仁者說,使令歸佛。
普賢菩薩說;我已久知三惡道報,今日望仁者說,無非想令末法眾生,止惡修善,皈依我佛。
地藏白言:仁者,地獄罪報,其事如是。
上文說地獄名號,下文說地獄受報之事。
或有地獄,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獄,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獄,鑊湯盛沸,煮罪人身。
口業造罪,死入拔舌地獄,使牛耕之,意業造罪,夜叉食其心,身業造罪,鑊湯沸之。
或有地獄,赤燒銅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獄,使諸火燒,趁及罪人;或有地獄,一向寒冰;或有地獄,無限糞尿;或有地獄,純飛嫉鍥;或有地獄,多攢火槍;或有地獄,唯撞胸背;或有地獄,但燒手足;或有地獄,盤繳鐵蛇;或有地獄,驅逐鐵狗;或有地獄;盡駕鐵騾。
此是地獄受報之事。
仁者,如是等報,各各獄中,有百千種業道之器,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此四種物,眾業行感,若廣說地獄罪報等事,一一獄中,更有百千種苦楚,何況多獄,我今承佛威神及仁者問,略說如是,若廣解說,窮劫不盡。
人間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成,極樂世界由金銀琉璃玻璃等七寶所成,地獄由銅鐵石火四物所成,一地獄有種種苦,何況多獄。今地藏菩薩只是略說,若廣說,縱有多劫的時間,也說不盡地獄眾苦之事。
如來讚歎品第六
菩薩修因證果,因是因行六度,果是果德神力。地藏菩薩威德神力極大,以極大的威神,度極苦的地獄眾生,成就極妙的功德,是故如來稱揚讚歎,所讚者,乃果德神力。
爾時世尊舉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出大音聲,普告諸佛世界一切菩薩摩訶薩,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吾今日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世界,現大不可思議威神慈悲之力,救護一切罪苦之事。
地藏菩薩修因證果,其無漏之果德神力,不可以凡夫有漏的第六識思惟,是為不可思,更不可以前五識去議論,是為不可議。
地藏菩薩的威德不可思議,是轉識成智,智地境界;慈悲心也不可思議,慈悲者,指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菩薩以威德神力,救護一切罪苦眾生,以慈悲心發大願,所謂威德為能救,慈悲為願救。
地藏菩薩的威德神力,惟佛乃知,聲聞緣覺及凡夫所不知,是故如來放光,出大音聲,普告諸佛世界一切大菩薩,令其學習,又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令其歸敬。
吾滅度後,汝等諸菩薩大士,及天龍鬼神等,廣作方便,衛護是經,令一切眾生證涅槃樂。
釋迦佛不久滅度,地藏菩薩在六道教化,神力能救種種苦,而眾生不知,故佛勸諸菩薩及天龍鬼神,衛護是經,令眾生仰仗地藏神力,何只離苦,更能得涅槃之樂。
說是語已,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普廣。
行彌法界稱為普,願如虛空名為廣,一一行週遍法界,一一願遍滿虛空,故名普廣。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見世尊,讚歎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德,唯願世尊,為未來世末法眾生,宣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諸天龍八部,及未來世眾生,頂受佛語。
大智度論云:‘佛何故讚歎菩薩?以佛讚歎故,無量眾生,愛樂菩薩,恭敬供養,後皆成就佛道。’
爾時世尊告普廣菩薩及四眾等:諦聽諦聽,吾當為汝略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之事。普廣白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福有五:福壽、富貴、康寧、好德、考終。
德亦有五:溫、艮、恭、儉、讓。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若耳聞地藏菩薩聖號,或恭敬合掌、或稱揚讚歎、或作禮、或戀慕者,地藏菩薩威德神力即進入其心,心內若有生死罪業,地藏神力能減其生死罪業,是故此人能超越三十劫生死之罪。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
塑菩薩形像,不但自己可以禮拜供養,別人亦可以禮拜供養,此人功德,仗地藏菩薩神力,可以一百次生於忉利天,又仗地藏菩薩願力,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享盡,下生人間又為國王,遇佛出世,必能見佛聞法,得出世無漏涅槃的大利,所以說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厭女人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華香、飲食、衣服、繪彩、幢旛、錢寶物等供養,是善女人,盡此一報女身,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復受。
女人有五障:不得作轉輪聖王,不得作帝釋大王,不得作梵王,不得作魔王,未轉女身,不得作佛。欲脫女身,當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盡心即清淨無妄想心,以清淨無妄想心供養菩薩,日日不退,仗菩薩威德神力,來生百千萬劫,生到沒有女人的國上,如極樂世界,更何況復受女身。
除非慈願力故,要受女身,度脫眾生。
佛法是圓融的,若以慈悲願力受女身,如摩耶夫人,為千佛之母,以女人身,度脫眾生。
承斯供養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萬劫不受女身。
日日供養菩薩,承菩薩的神力,及供養的功德力和合,令其百千萬劫,不再受女身。
復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丑陋多疾病者,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是丑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前世惡業,今生丑陋多病,今生修德,前生罪滅,丑報即轉。
波斯匿王,有女名金剛,生得非常難看,發硬如鐵,膚似樹皮,面丑像鬼,國王禁在內宮,不許人見,嫁夫婿後,亦鎖室內,不許外出,後來暗自思惟:‘我生在帝王家,少被父禁,長受夫困,不得自由,必是宿罪所致,今佛在耆闍崛山,大慈愍世,我今向佛懺悔宿世之罪。’即時作禮,舉頭見佛發,自發轉柔,見佛面,自面轉好,見佛身,自身轉莊嚴;佛說汝前世輕賤聖人,故受此報。
所以今生丑陋,皆由前業,但於地藏菩薩像前,志心瞻禮,懺悔宿障,乃至一食之頃,至誠作禮,即仗地藏菩薩神力,千萬劫中,世世受生,相貌圓滿。
若不厭女身,菩薩亦能滿其願,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如波斯匿王之勝鬘,才貌福貴具足,或作國王之妃,如末利夫人,或作大姓貴族女,生生世世,端正受生,諸相圓滿,有福有慧,眾人愛敬。
復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禮記曰:‘禮樂之行乎陰陽,通乎鬼神。’禮又云:‘夫樂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旋象風雨。’
鬼神最喜歡聽音樂,所謂法樂奏無生之曲,梵音演最上之宗,文含妙義,字蘊禪機,鬼神聞之而離苦、而悟解、而生大歡喜。
以音樂供養菩薩,或勸多人共同供養,感得現在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擁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復次普廣,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齒笑,或背面非,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如是之人,賢劫千佛滅度,譏毀之報,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過是劫已,方受餓鬼,又經千劫,復受畜牲,又經千劫,方得人身,縱受人身,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多被惡業來結其心,不久之間,復墮惡道。
地藏菩薩證入法性,具足宇宙間的真理,是以供養得福,譭謗獲罪,假若見人供養地藏菩薩,而生譭謗,即謗天地間的真理,失去人天眼目,其罪最大,令無量人失掉法界真詮,其譭謗之罪,賢劫千佛從出世至滅度,尚在阿鼻地獄,受無救之苦,過了賢劫後出地獄,千劫受餓鬼身,再千劫受畜牲之苦,然後才得人身,雖然得人身,但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宿世以邪見譭謗,來生煩惱熾盛,動輒作業,不久又墮惡道。
是故普廣,譏毀他人供養,尚獲此報,何況別生惡見毀滅。
譏毀供養,尚獲此報,千劫受苦,何況別生惡見,種種毀滅三寶,作一闡提。其罪更重,其苦更甚。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夢惡鬼,乃及家親,或游險道,或多魘寐,共鬼神遊,日月歲深,轉復尪瘵,眠中叫苦,慘淒不樂者,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捨壽,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若有男子女人,久病纏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或夜夢惡鬼,或夢見過去親人,或夢遊險惡之道,或被鬼壓身,或共鬼神同遊幽冥,如是一年兩年,病不得愈,反而轉成癆病,眠中常常叫苦,面容慘淒不樂,此乃宿世惡業來追,在幽冥界論對,未能定是輕罪或重罪,所謂魂系陰司,災生陽世,凡夫俗眼,豈能知此業道論對之事。
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
高聲讀地藏經一遍,令聲音上徹天堂,下通地府。一遍者,由開始至結尾。
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衣服寶貝,莊園舍宅,對病人前,高聲唱言:我某甲等,為是病人,對經像前,捨諸等物。或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燈,或施常住。
病從愛生,愛是煩惱,所以取病人最愛之物供養三寶,昔日以資造罪,今日以捨滅罪。
供養經即供養法,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恭敬尊重法寶。
造佛菩薩形像者,功德最殊勝,因為造一尊佛像,或菩薩像,令無量眾生,見者、聞者、合掌者、供養者、作禮者,皆種成佛之善根。
佛塔利益鬼神,因鬼神不能入寺內拜佛,只可拜佛塔。
佛寺安佛及僧,亦功德無量。
施常住即佈施十方常住,供養十方僧人,仗十方僧的福滅罪。
如是三白病人,遣令聞知,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
代病人施物,必須再三令他知曉,聞悉於心,深知自己有如是功德。
病人仗三寶力,病去身安,假若世緣已盡,仗三寶之福,不再在病榻上受苦。
‘諸識分散’者,人臨命終時,眼識、耳識、鼻舌身等五識分離,跟著第六意識又離開,最後,阿賴耶識亦離開,所謂‘去後來先作主翁’,就是指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離去,氣斷命終。
有時命終時,阿賴耶識未必一定離去,甚至七天還在,所以佛教的火化是在七天以後,若阿賴耶識還在,火化時,會有痛苦,如何知阿賴耶識末離去呢?
假若人死,全身冷卻,但還有一地方仍暖,表示阿賴耶識還在。
若全身冷,頭頂暖,此人識神生淨土,眉心熱,識神生天,心窩暖,識神到人道去,肚暖,作餓鬼,膝暖,作畜牲,腳底暖,墮地獄。
所以應趕快修行,勤念阿彌陀佛,轉腳底之暖氣為頭上暖氣。
叢林上,出家人命終時,大多是心窩還暖。
待暖氣消失時,中陰身現前,人的中陰身像人,畜的中陰身像畜,中陰身七日一死,共有七次生死,即中陰存在四十九日,投生後稱為後陰身。
人死,識神離去,中陰現,還可以超度,乃至一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啟白:高聲誦地藏經,但願上徹大堂,下達地府,令其識神也聽到,是人便得大利益。
仗地藏菩薩的神力,是人宿世重罪,一筆勾消,乃至五無間罪都能解決。
此是佛金口親說,所以要絕對相信。
人在臨命終時的一念心是非常猛利的,若善則善,惡則惡,佛則佛,魔則魔,正則正,邪則邪。若臨命終時,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用猛利心聽誦經,勝過平日誦經十部。
既用猛利心聽誦經,仗菩薩的神力,他本人的重罪消滅,五無間罪亦得解脫,罪滅福生,所受生處,必在人天路上,不但得福,且有智慧,常知宿命。
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必獲大利。
代佈施供養菩薩,已有如是功德,何況自己書寫地藏經,又教人書寫,自己誦經,又教人誦經,自塑地藏菩薩形像,又教人塑像,自行教他,兩種功德,令其必獲出世的大利。
是故普廣,若見有人讀誦是經,乃至一念讚歎是經,或恭敬者,汝須百千方便,勸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來現在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
‘一念讚歎’,即一念相應。
世人修行,多是半途而廢,是故佛囑普廣,應勸是等人,勤心莫退,不久將來,大開圓解,明白自己清淨心中,具有百千萬種不可思議功德,是為性德,從性起修,將來成就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稱為修德,此事惟佛乃知。
性德是現在本有,屬理,修德是未來成,屬事,所以說能得現在末來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夢,即在夢境中;寐,即將睡而未睡著之時,見到很多鬼神,現出種種形狀,或悲或啼哭,或愁眉,或嘆息,或向人現恐懼之形,或怕怖之狀,總不能講話,以形狀表達其意。
此皆是多生以前的眷屬、或過去父母兄弟夫妻,墮在鬼道,日久而未得脫離,又無一處可希望福力救拔,唯有希望宿世骨肉救拔。
惟是鬼道眾生,有口不能言,只好用種種形狀表達,希望今世陽間三寶弟子的眷屬,代他向三寶作功德,仗三寶之力,使其早日離鬼道。
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普廣,你應以神力,遣是陽間眷屬,令其知道此等鬼神是前世親屬,使其念過去骨肉之情,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僧人讀,少則三遍,多則七遍。
三與七是陽數,二與四是陰數,陽善度陰惡,可以超度亡者。
如是鬼道眷屬,仗地藏菩薩的神力,當得解脫,從此以後,夢寐之中,永不復見,假若再復見,即還未超度成功,不防再讀三遍或七遍迴向。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
‘諸不自由之人’即已賣身與人者。
如來滅度之後,末法之中,有種種下賤等人,聞佛法後,覺知宿世之業,志心向地藏菩薩懺悔,一瞻一禮地藏菩薩形像,一七日,或二三七日中至誠禮拜。
所以懺悔業障,最好拜佛,記得當年我在昂平用功時,有些少業障起,於是拜法華經,一字一拜,前後三個月,才把這部經拜完,當拜到藥王菩薩品時,得到一些感應,夢中見藥王菩薩來摩頂:‘善男子,你欠了一年糧!’
醒來後,我回憶在南華寺當司庫時,一不小心,被人偷去了常住的錢,當時我應諾了將來還,但那時的鈔票無定價,我便按谷價來計,失去的錢共值十五擔谷,十五擔谷剛好是常住一年的糧。我即時寫信到南華寺,連本帶利,一共還了貳十擔谷,並請常住白眾,我是來還債,不是佈施。
所以想消除業障,最好拜佛,一個七、兩個七的懺悔宿世業障。
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
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
念菩薩的名,念至消滅一罪,名為一遍,消滅兩條罪,名為兩遍,例如想消滅殺生的罪,念到殺罪消滅,名為一遍,再念到偷盜的罪消滅,名為兩遍,如是念至萬罪消滅(人的罪,不離萬種),名為可滿萬遍。
仰仗菩薩神力,萬罪消滅,萬福來臨,千萬生中,常生尊貴,而且更不墮落三惡道。
此乃地藏神力,利益眾生,惟佛乃知。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中,閻浮提內,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種族,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指當時印度的種族,異姓種族即印度國以外的種族,新產者即初懷孕時,不論是男胎或女胎,都是七日一變,若能早日為胎兒讀誦此不可思議地藏經,更代為其念菩薩名萬遍,可滅萬罪。
胎兒七日一變,仗菩薩神力,胎兒相貌端正,出生後,安樂易養,壽命增長。
若此嬰兒,本來就是承福而來的,誦經及念菩薩名的功德,令他轉增安樂,壽上加壽。
此段文,很多人都忽略,自己懷孕,也不曉得求地藏菩薩加庇,代嬰兒誦經,及念菩薩聖號。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日、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
此是地藏十齋日,齋即齊也,事事與佛看齊,佛如是,我們亦如是。
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
此十齋日,乃閻浮眾生結罪之日,帝釋天王,定其輕重之期。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
舉,即是不應作而作,是為舉,動念有罪;止,應作而不作,是為止,動念亦有罪。例如不應偷盜而去偷盜,是為舉罪,應孝順父母而不孝順,是為止罪。何況眾生縱六根之情,恣六塵之境,造殺盜淫妄酒等百千罪狀。
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
一由旬有四十里,百由旬即四千里,能於十齋日,對佛菩薩像前,誦是經一遍,此人在東西南北,四千里內,無有災難。這是指誦經的本人而言,而其家人,現在的父母兒女,未來的子孫,百千歲中,永離惡趣。
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能於十齋日誦經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來之病,衣食豐足。
是故普廣,當知地藏菩薩,有如是等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之事。
此乃總結地藏菩薩威神之力,惟佛乃知,今告諸眾生。
閻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
南閻浮提的眾生,與地藏菩薩最有緣,因閻浮眾生,多是由地藏菩薩度他們出地獄。
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能聽聞到菩薩名,得菩薩神力加庇,見到菩薩像恭敬禮拜,亦得菩薩神力加庇,乃至聽聞到地藏經三個字、五個字、或一偈一句,現在環境殊妙,身心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相貌端正,生尊買家。
爾時普廣菩薩聞佛如來,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已,胡跪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議神力及大誓願力,為未來眾生,遣知利益,故問如來,唯然頂受。
地藏菩薩的神力及大誓願力遍法界,能利益法界眾生,普廣久已知之,今請問世尊,無非想令未來世眾生,能知道供養地藏菩薩,有那麼多的利益。
世尊,當何名此經?使我云何流佈?
請世尊為法安名,使我們能流通後世。
佛告普廣:此經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經。
地藏本願──地藏菩薩本昔所發的願:所有眾生先成佛,然後自己成佛。
地藏本行──從願起行,為眾生得福而修萬行。
地藏本誓力──為眾生而修行,由行得神力,神力遍法界,神力內有誓力,令眾生離三途苦,得人天樂、涅槃樂。
緣此菩薩久遠劫來,發大重願,利益眾生,是故汝等,依願流佈,普廣聞己,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地藏菩薩,久遠劫來,生生世世,發大重願──度一切眾生成佛,然後自己成佛;是故汝等,當依地藏菩薩之願而流佈此經。
利益存亡品第七
存即陽間,亡即先人,冥陽獲益,故名利益存亡。此品由地藏菩薩所說,講出仗三寶之力,能冥陽兩利。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南閻浮提眾生,一日不知起多少個念頭,舉心,即是起心,起心即錯──由妄心造生死業;動念即歪──不知真如佛性。起心動念,無非都是生死之罪,僥倖起善心獲福,當享福時,又忘記了初發的善心,若遇惡緣,念念增長恶心。
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起惡念,猶如腳踏泥地,起善念,猶如腳踏平地,起惡念後再作惡,猶如負起一塊重石。
起惡念作惡事,作惡後又再起惡念,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是為‘漸困漸重’。由受畜牲之報,進一步受餓鬼之報,再進一步墮地獄,是為‘足步深邃’。
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是知識有大力故。復相扶助,勸令牢腳。
若遇善知識,即三寶也,三寶的無漏功德力能拔有漏之罪,不令其墮三惡道,更勸他不要作惡,故云勸令牢腳。
若達平地。
三寶教他行善,得生人天平坦路上。
須省惡路,無再經歷。
省即覺悟也,當他生到人天路上時,三寶使他悟到作惡會墮惡道,從此不敢再作惡。
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眾生作惡成習氣,都是由小至多,乃至無量。
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
閻浮眾生,既有如是惡習,不能自拔,命終時,墮落惡道,若其父母眷屬,識得三寶之力,宜為設福,求三寶之力,以資助其前途之路。
或懸旛蓋,及然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
或懸五色長旛在剎杆上,隨風飄揚,供養三寶,或懸寶蓋,覆佛像上,或燃油燈、或誦經、或以香花果樂,供養佛菩薩像,甚或念佛菩薩名號、辟支佛名號,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因臨終人心猛利故,所聞直入本識。
本識即阿賴耶識,是前六識及第七識的根本,故稱為本識。
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消滅。
聖因即三寶也,三寶是四聖之因,四聖是佛、菩薩、聲聞、緣覺。
此眾生生時所造惡業,計其所感之果報,必墮三惡道,今因其父母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仗三寶無漏的功德,把今世所作之罪,全部消滅。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亡者身死之後,四十九日內還未投生,若能廣造如上眾善,能使亡者永離三惡道,更能令其得生人天受樂。代亡者向三寶作福的眷屬,亦得更多利益。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
此乃鬼神無力之文。
除三寶外,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未出三界者,皆是有漏,縱許天龍的有漏福,亦不能滅有漏之罪,所以地藏菩薩,對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說,應勸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生靈,取其血肉,拜祭鬼神,及求諸魍魎,因為拜祭無智鬼神,全無纖毫之力能利益亡者,不但無益亡者,而且所作殺生害命之業,轉加亡者身上。
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
聖分即是四聖諦分──苦諦聖分、集諦聖分、滅諦聖分、道諦聖分。
假若亡者有深厚善根,在未來之世,或現在轉生,在人天中而得見四諦之聖分,可以悟道了生死,因臨命終時,其眷屬為其殺害生靈,令是命終人在地府對辯公庭:‘不是我教他們殺的。’而晚生善處。
地獄一剎那,人間幾十年。
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
何況臨命終人,生前未曾在三寶種善根,純是惡緣,各據本識所作之業,自受惡報,何忍眷屬,在其臨命終時,殺生拜鬼神,更增其罪。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有人’即一切眾生,‘從遠地來,’從無始劫以來,在生死苦海浮沉,若有戒定慧三無漏學之資糧,可以出生死。
持戒不作惡,出三惡道生死,修禪定離欲,出欲界生死,修智慧斷惑,出色界、無色界生死。
生死海中,無戒定慧資糧,是為絕糧三日,在生死海中,負五陰,作十惡,十惡互具,成為百惡,是為所負擔物,強過百斤。
臨命終時,眷屬為其殺生害命,此罪加其身上,罪上加罪,故云忽遇鄰人,更附少物,轉復困重。
世尊,我觀閻浮眾生,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佛寶令你成佛,法寶令你見諸法實相,僧寶教你修菩薩行。
閻浮眾生,但能於三寶中種善根,乃至小如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均是無漏金剛種子,永不能壞:煩惱不能壞,而終壞煩惱,生死不能壞,而終壞生死,業障不能壞,而終壞一切業障。此金剛種子,能令眾生離苦得樂,畢竟成佛。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
內有三昧,外有辯才;大辯即辯才無礙之意。
佛法有四大辯才:1法無礙辯:諸法名相,通達無礙。2義無礙辯:義理無窮,深悟實相。3詞無礙辯:以方言土語,宣揚佛法。4樂說無礙辯:一法演無量法,一義含無量義,重重宣說,周旋無盡。
大辯長者,具足四無礙辯才,久證無生。
一切法未生以前,無自己的本性,是謂無生,若未生以前有自己的本性,是謂從自而生,所以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一切法末生以前,無一個‘他’,若有一個‘他’,則從‘他’而生。一切法未生以前,亦無一個‘自他’,若有‘自他’,則從‘自他’生,所以不從‘自他’生,亦不是無因而生。中論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
我們推窮諸法,不見起處,即諸法無生,不生則不滅,是謂諸法的空相:證此空相時,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就是無生法忍,就是我們的清淨法身,無生無不生,大用現前,就可以分身十方,廣作佛事,隨緣度生。
地藏菩薩分身十方地獄,也是這個道理。
文中說:‘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此方現長者身,也許他方現菩薩身或羅漢身。
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造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小眷屬指兒女,大眷屬指父母。
功德與福德不同,福德是人天福,終會盡,功德常住不滅,‘斷惑為功’,減少煩惱就是功,‘見性為德’,佛性具萬德,見自己的佛性是為德。
為亡者修功德,即是為亡者念佛、拜懺、誦經、乃至設齋供佛及僧。
設齋供佛及僧,功德很大,僧人之中,有菩薩僧、羅漢僧、亦有古佛再來。況且出家人食了齋後,增氣增力,增加其修行之功用,將來悟道,也是供齋人之功德,是故叢林中,最大功德是供齋。
造眾善因即是懸旛懸蓋、燃燈造像、獻花供水、起塔,都是三寶中之種種善因。
今長者間地藏菩薩,為亡者修功德及造眾善因,是亡者得超升利益,及解脫三惡道苦否?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亡者臨命終時,心力很強,自知死時將至,名亦不求,利亦不求,五欲亦不貪著,萬緣放下,心神猛烈,若聽聞到一佛名號,一聞永聞,一心念佛,猶如墮海之人,遇著浮木,執持不放。
佛、菩薩、辟支佛,皆是聖人,皆有無漏功德,皆能滅罪,所謂有罪滅罪,無罪增福,所以說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若有眾生,生時未曾在三寶內種些毫善因,反而多造眾惡,但還有一些福分,命終之後,小大眷屬,代其於三寶中作功德,及造一切聖事,聖事即誦經念佛拜懺供齋等,法門正事,能令人了生死,令人得出世三乘聖果,故名聖事。
如是功德,七分之中,亡者只可得一分,生者得六分。
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以是之故,莫待死後,別人代你修功德,應在身體康健之時,趕快修行,分分己獲。
生時自己誦經,勝於死後別人代誦十部,何況別人以散亂心誦,更一分功德也無。
人死後,甚麼也帶不走,唯有生時的誦經念佛等功德,可以帶走。
無常大鬼,不期而到。
有些人可能認為自己還年青,不用修行,待老年時修行也未遲。那你知道無常鬼甚麼時候到來?任何人臨死,也不知自己甚麼時候死,我們不知自己死在何時,也不知將死於何處,亦不知怎樣死。
若想知甚麼時候死,最好用功修行,用功相應則明心,一切法不離心,心明法亦明,可以知道甚麼時候死,死時也很自在,是謂解脫。
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
死後,中陰身在黑暗的幽冥世界遊蕩,只見自己一人,很苦,七日一死,以香為食,四十九日內還未判罪,自己如癡如聾,等待判罪。
又或者四十九日中,在地府內辯罪,地府中有五司,辯論亡者生前造業輕重,是為辯論業果。1 鮮官;審你殺生多少,無心殺,罪輕,有心殺,罪重。2水官;審你偷盜多少,最重罪是偷十方僧物。3鐵官;審邪淫次數。4土官:審口業罪。5大官;審飲酒斗量。
審定之後,隨業受報,未測之間,千萬愁苦,定了罪後,更加悲恐。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人的中陰,不屬鬼,不屬畜牲及地獄,所以不會受苦,但在七七日內,未投生以前,無不念念望陽間眷屬,代其向三寶作福,以資救拔,不墮三惡道。
過了四十九天,則隨業受報,若是罪大惡極之人,入地獄受苦,不見解脫之日,所謂‘地獄苦茫茫,冥冥無日光,人間百千劫,未抵半宵長。’人間百千劫,地獄只得半日。
復次長者,如是罪業眾生,命終之後,眷屬骨肉,為修營齋,資助業道,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於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
營齋即供齋,如前文說,供齋的功德很大,但供齋時必須心存恭敬,待全寺的大小僧人受供後,自己才可食,若不然,毫無功德。
又營齋時,供佛、僧的米汁菜葉,不能棄於地,應將殘物,待齋食後,施與畜牲。
如有違食,及不精勤,是命終人了不得力,如精勤護淨,奉獻佛僧,是命終人,七分獲一。
如有違前文設齋之儀,先行自食,又不精勤護淨,以穢手觸食,米泔菜葉,棄於地上,如是不法,全無功德,命終之人,了不得力,如精勤護淨,則命終人,七分功德獲一分。
是故長者,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
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為其六親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三寶,以資亡者,應志心誠懇,精勤護淨,如是如法設齋,亡者生者,皆獲大利。
說是語時,忉利天宮,有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悉發無量菩提之心,大辯長者,作禮而退。
忉利天宮中,千萬億鬼神,覺悟到自己無絲毫無漏功德,空受人間血肉祭祠,不但不能救度亡者,反增其殺生之罪,生大慚愧,所以齊發菩提心,求出世間無漏功德。
菩提心內,具有無量功德,所以說發無量菩提之心。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閻羅,華言雙,苦樂雙受之意,一日之中,三時受五欲樂:三時受苦。閻羅王乃幽冥界主,統領無量鬼王,每一鬼王亦統領無量小鬼,都以地藏菩薩為師。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鐵圍山圍一四天下,鐵圍山內,日月光明所照不到之處,就是地府,今閻羅王及無量鬼王,仗佛及地藏菩薩神力,來到忉利天宮,見佛聞法。
所謂惡毒鬼王。
人有三毒、十惡,此鬼王以毒攻毒,以惡止惡,故名。
多惡鬼王。
此鬼王現忿怒之相,令人見之,不敢起惡念。
大諍鬼王。
大諍即無諍,令人解怨釋結。
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
以獸形得名。
散殃鬼王。
降災禍於作惡之人。
飛身鬼王。
飛行夜叉之帥。
電光鬼王。
眼如電光。
狼牙鬼王。
口露凶牙。
千眼鬼王。
全身千眼,瘟疫神也,所到之處,死人無數。
啖獸鬼王。
主獸。
負石鬼王。
令小鬼擔沙負石填河塞海。
主耗鬼王。
百物耗損,五穀失收。
主禍鬼王。
主天災橫禍。
主食鬼王。
即面然大士,分衣施食。
主財鬼王。
護人得財,世稱財神。
主畜鬼王。
主六畜。
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
可以名思知。
主產鬼王。
送生保產。
主命鬼王。
主人生時死時。
主疾鬼王。
主人種種病。
主險鬼王。
高山峻嶺,大海深淵,由他主理。
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
可以名知其義。
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
大力鬼王。
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
火神。
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統領群鬼。
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此乃鬼法界,鬼王率領小鬼,各有執事,各主理一地區。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陰陽路別,天地懸隔,閻羅與鬼王,不能上天宮,今仗佛威神力,及地藏菩薩願力,俱詣忉利天宮,在一面立,聽佛說法。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閻羅王等見佛聞法,得出世善利,但心中有小疑問,所以大膽請問世尊。
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吾為汝說。
佛一切智,無一事不知,故允許閻羅王所問。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回視地藏菩薩。
佛既許答,即行禮儀,一瞻一禮世尊,同時迴眸熟視地藏菩薩,望表同意,因地藏菩薩,是閻羅王之師。
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然諸眾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閻羅王請問佛:地藏菩薩神力遍於六道,從神力出百千萬億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眾生僥倖獲免地獄罪報,但不久又墮惡道。
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為何眾生而不依止人大善道,永取解脫六道輪迴,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南閻浮提眾生,惡性剛強,是以難調難伏。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眾生此頭造罪,地藏菩薩即向此頭救,那頭造罪,又向那頭救,處處造罪,處處救,以第一時間令其得解脫,若作大重罪墮惡道者,菩薩亦以巧妙方便,拔出其根本造罪之緣──貪、嗔、癡,而令自悟宿世作業之事,不再造罪。
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雖出地獄,但惡習重,不久又再造罪,所以又墮地獄,是為旋出旋入。地藏菩薩有願力,不退心,再去度他出地獄,故云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獅子,蚖蛇蝮蠍,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迷失本家即迷失涅槃,誤入生死險道。夜叉比喻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戒見、見取見,虎狼等比喻五鈍使:貪瞋癡慢疑。
生死險道中,有五利使及五鈍使煩惱,使人造罪入地獄。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
在生死險道中,有一善知識,即地藏菩薩,大術,即般若,般若能降服五利使及五鈍使的煩惱,般若能善禁煩惱毒、業障毒、生死毒,故云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
忽逢迷人,欲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為何事故而入此路?
眾生由生死險道,欲再進入三惡道險路,菩薩即制止之。
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你是否有方便智,能制三途苦。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險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欲作惡的迷人,得菩薩開導,即時止惡,不作業,且懺悔,求不墮惡道。
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至於好道,令得安樂,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以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
地藏菩薩引導其出惡道,免受諸惡毒苦,得生人天好道,身心安樂。又勉其時時覺照,刻刻留神,莫起惑造罪;三惡道受苦時長,易入難出,且損自己的法身慧命。
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迷人聞法覺悟,心生感謝。
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菩薩教化已畢,臨別贈言,囑令若見六親眷屬及朋友,乃至初相識者,皆應為說三惡道苦,易入難出,損害法身慧命,常以佛法教化眾生,無令眾生,自迷自誤,自取其死。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地藏菩薩,具大慈悲,常在三惡道中,救拔造罪受苦的眾生,得生人天。是諸罪眾,既知三惡業之苦,又蒙地藏教化,減罪滅罪,脫得出離,永不再造惡業而歷險道。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逢見他人,復勸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
譬喻迷人,誤入險惡之道,遇善知識,教化引出險道,永不再入。出地獄後,又轉教別人,莫造地獄罪,自己因迷起惑造業墮地獄,幸蒙地藏菩薩救拔,今出地獄,更不敢造罪,再入惡道。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
若轉過頭來,又忘記善知識的教訓,尚如前一樣的迷誤,忘記舊時所行的險道,此次再入,罪上加罪,致令喪法身慧命,墮在地獄,不能得出。
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地藏菩薩用方便力,救拔墮地獄的人,使其解脫,上生人天,但此人不久又起惑作罪,旋又再入地獄,若其罪輕,菩薩依然接引,若此人造罪太深,結業太重,墮阿鼻地獄,則地藏菩薩救不了。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
惡毒鬼王白佛言:世尊,我等鬼王,其數無量,都住在閻浮提,若眾生行善,我們便利益他,若作惡,我們便損害他,但是閻浮眾生多造惡業,少作善事,所以我的眷屬,遊行世界,多是損人,少利益人。
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敕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衛護,不令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乃至不如意事,近於此捨等處,何況入門。
若有男子女人,在三寶中,修少如毛髮的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菩薩像,或誦經、或燒香供養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禮是人,猶如敬禮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一樣,併命令諸大力小鬼,在其所管轄之土地,方便衛護,不令惡事──損物損財之事,橫事──橫禍飛來之事,惡病──難治之病,橫病──流行病,乃至不如意事,都不能近其舍宅,何況入其門內。
佛讚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與閻羅,能如是擁護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釋,令衛護汝。
佛讚鬼王,你能這樣擁護初發心的人,令其菩提心不退,又令小鬼擁護供養三寶之人,間接又令小鬼未來發菩提心,你們及與閻羅,能如是擁護善男女等,我亦告梵王帝釋,衛護你們,早脫鬼倫。
梵王統大千世界,帝釋治一四天下,閻羅王及鬼王屬其所管。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
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我因過去所種之業,今日緣熟,主理閻浮人生時死時之事。
在我本願,甚欲利益,自是眾生不會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我本昔所發的願,是利益眾生,今既由我主理生死之事,我便藉此機會,利益眾生,但眾生不會我意,不與我合作,致令生時死時,都不能得安穩。
何以故,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無量歡喜,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
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生男生女,在未生以前應該作三寶善事,或世間利生之事,以此福力,增益舍宅威光,宅神、土地神,無量歡莒,預先擁護子母,臨生之時,外邪不侵,母樂子女,眷屬增益。
或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及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絃管,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天地有好生之德,自古放生,名之為仁,殺生,名曰殘忍。人畜雖殊,愛子之心不異,為何慶我子之生,而殺飛禽走獸眷屬,傷其母子之情呢?
所以未生之前,或已生下,慎勿殺害生靈,取其鮮味,供給產母,及至小兒滿月時,親友歡聚,可設素宴,慎勿飲酒食肉,酒能亂神,肉由殺命,飲酒斷智慧種,食肉斷慈悲心。更莫歌樂絃管,唱世間之樂,蕩情而逸志,如是違天地之仁慈,背主命鬼王之願心,減舍宅之威光,致令母子俱不得安樂。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祗,荷護子母,使令安樂,而得利益。
生產是一個難,因為臨產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候食腥血,稍為無福者,鬼得其便,連母子皆犯,致令母子不安。
是主命鬼王,先令土地宅神,荷護子母,使安穩產子。
如是之人,見安樂故,便合設福,答諸土地,翻為殺害,聚集眷屬,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損。
如是產家男女之人,見生育安樂,應思安樂之功,功由土地,便應設福,如誦經、放生、供齋等諸善事,酬答宅神土地之恩。今殺害生靈,聚集眷屬,歌樂絃管,飲酒食肉,作諸罪殃,自受其報,子母俱損,非是主命鬼王不護。
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何況自修善根,增我力者。
又閻浮提人,臨命終時,不問善人惡人,在我本願,保護其人不墮惡道,何況其人生前,自己有修善根,增我助彼之力。
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分別業經,佛告阿難:‘行惡人,好處生,行善人,惡處生。’阿難曰:‘是事云何?’佛言:‘惡人今生罪業未熟,宿世善業已熟,故今生雖為惡,而生好處,或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亦生好處。行善人生惡處者,今世善未熟,過去惡已熟,故今雖為善,而生惡處,或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亦生惡處。’
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修善修惡,是今世之事,前世善惡業成熟,亦會隨業受報。今年的谷,是明年的種,今年的種,是去年的谷,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作善作惡,想生天或墮地獄,全由自己作主。
又,物以類聚,無不欲其眷屬增多,鬼道亦然,自己作鬼,亦想人作鬼。善人行善,有大福力,臨終時,惡道的鬼神,皆來迎接,為什麼呢?因此人有福,惡鬼無福,若能令善人入鬼道,作有福鬼,其餘惡鬼,可沾其便宜。
臨命終人,若想念父母,惡鬼變作父母來迎接,若想念兒女,惡鬼變作兒女來迎接,亡人不覺,一念生著,神識隨鬼而去,即生鬼道,何況生前作惡者,更易墮鬼道。
所以臨命終人,慎勿心顛倒,要正念現前,方能生淨土。
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此文中的神識指第六意識,臨命終時,意識不起作用,所以不辨善惡。有眼不能見,有耳不能聞,亡者眷屬,應立即為亡者設大供,供養三寶,或誦經,或念佛菩薩名號,能令亡者不墮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一切眾生,臨命終時,事急心專,其心猛利,若能得聞佛菩薩名號,即時念念執持,牢不可破;乘此心數,速生善趣,不墮惡道,此事無疑。
但五無間殺害之罪太大,殺父母和尚阿闍黎阿羅漢,罪大惡極,命終時,不經中陰,直入阿鼻地獄,別人代他念佛誦經,都來不及,他亦聽不到,所以慎勿作五無間殺害之罪。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佛告主命鬼王:你有大慈,能發如是大慈願,於眾生生而未生,死而未死之時,救護眾生,最易得力,望你於未來之世,切勿退是願,一切眾生至生死時,不論有罪無罪,總令解脫,令生者亡者,永得安樂。
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
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一生之力,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只要眾生在生死關頭,信受我語,依我之言而行,無有不得解脫諸苦,獲得人天大利益者。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
願力最大,依願而行,利益眾生,便是菩薩。
鬼王現大鬼身度眾生,是菩薩,不是鬼,所謂內秘菩薩行,外現鬼王身,利生功德圓滿,即證菩提。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佛金口授記鬼王,卻後過一百七十劫,其度生功德圓滿,當得成佛,號無相如來。
無相者,無有相、無無相、離一切相,故名無相。成佛時,劫名安樂,其時人民,身心安樂,世界名淨住,其國人民,清淨共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以鬼王身行菩薩道,受記作佛,誰亦想不到,誰亦說不到,的確是不可思議。
鬼王現在擁護眾生,結緣多,將來成佛,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稱佛名號品第九
欲想成佛,我們要念佛,念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便成佛,因為離心無佛,心念佛,心作佛。
佛即覺,第一,自己覺,第二,令人覺,第三,自覺覺他。三覺圓,萬德具,名為佛。
覺,則萬德具足,所謂六度萬行體中圓。六度萬行,本體圓滿具足,但要覺,覺時見法性本體具足六度萬行。
佛教人覺,猶如發夢,覺時,夢空,人生如大夢,覺,生死大夢空,不覺,仍在生死大夢中,覺後,再發修行夢、度眾生夢、成佛夢,就是這麼一回事。
煩惱、是非、冤親,迷時有,覺時,煩惱是非冤親皆解脫,萬法皆空。眾生終日想除去煩惱,終日都除不了,只因未覺,覺時,煩惱空,無煩惱可得,即是解脫了煩惱;眾生終日想了生死,但終日生死不能了,覺時,生死空,無生死可了,即是了生死。
如何覺呢?
念佛,仗佛的力及自己念佛的力,念至一念相應便覺。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想投於妄心,妄心不得不佛,其實成佛,就是妄心成佛,所以念佛法門,的確是妙。
稱,即稱揚佛的名號,佛的名號是萬德洪名,萬德在佛名號中,念佛的名號,即是念佛的萬德。每尊佛的名不同,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號則相同,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福薄之人,念佛的萬德會增福,無慧,念佛的名有慧,無慈悲、三昧、辯才,念佛的名有慈悲三昧辯才,想生淨土,念佛的名,得生淨土。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未來眾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地藏菩薩言:我久遠劫前,發願度眾生,已成佛者,有不可說不可說之多,當成佛者,亦有不可說不可說之數,未來成佛者,還未種下成佛之善根,我今為未來眾生,演成佛利益之事,令眾生於生死海中,種佛因,結佛果,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演不思議事,今正是時,唯當速說,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
教眾生以煩惱妄心念佛,把煩惱轉為菩提,是為不可思議事。佛告地藏菩薩:你現在大興慈悲,救拔一切造罪受苦六道眾生,演火裡紅蓮,不可思議事,今正是時,唯當速說,我不久即入涅槃,我滅度後,有此法門流行世間,能使你早日完成度生之願,有此法門流行世間,我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不能得度。
涅槃,是如來的三德秘藏,三世諸佛的安穩處,如來度眾生入涅槃,度生完畢,如來亦入涅槃。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地藏菩薩久行菩薩道,親近不少尊佛,其中一位佛名無邊身如來。
無邊身即法身,法身無身,法身清淨,無有邊際,色身有邊際,有肥瘦、高矮,色身不淨,有生老病死苦,色身有相,俄而做人,俄而做鬼,色身不是真,若空色身,則見法身無邊,週遍法界,無邊身如來者,即是自己的清淨法身佛。
如何空色身?以般若智時常迴光返照,當照見五蘊皆空時,便見到自己的清淨法身,週遍法界。
若有男子女人。聞到無邊身如來名號,念念都是‘南無無邊身佛’,念至色空,便見到自己的清淨法身,見法身的功德,可以滅四十劫生死重罪,念念見,念念滅;更何況從見而起修,塑畫無邊身佛形像,供養讚歎,利益有情,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又於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寶性者,眾生佛性也,佛性不變,眾生六道輪迴,生死往還,無論生天或墮地獄,眾生成佛之性永遠不變。猶如黃金,無論造成金牛金馬或金碗,黃金之性不變;眾生的佛性亦如是,在六道中輪迴,成佛之性,永遠不變,是為寶性。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念念‘南無費性如來’,日久功深,一彈指頃,見到自己的佛性,即時發心歸投依止自性佛寶,自性內有無量功德,從性起修,直至成佛,故云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梵語波頭摩,即是紅蓮花。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譬喻真心似蓮花,在塵不染塵,在欲而離欲,在世而出世,若能一塵不染,不見有一法可得,即見自己的清淨真如心。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歷耳根,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在正定中,是人心如蓮花,在欲而不染欲,是人當能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祗劫,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
獅子吼,表示一乘法,講諸法的實相。一乘顯,三乘滅,五乘亦隱藏,所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三乘五性皆醒悟’,所以名師子吼。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歸依一乘法,一念悟諸法的實相,開佛知見,是人生生世世,得遇無量諸佛,為其摩頂,授當來成佛之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
梵語拘留孫,華語譯作所應斷,眾生的煩惱,令自己作業受生死苦,應該要斷。煩惱有三種:
1.見思煩惱──見惑五利使,思惑五鈍使,這十使煩惱,使到眾生作無邊業,受無邊生死苦,所以眾生應先斷此等煩惱,此等煩惱一斷,便出三界,了生死。
2.塵沙煩惱──雖斷見思煩惱,但還有塵沙煩惱,如塵若沙這麼多,障人學法,又稱無知惑,此煩惱一斷,能解塵沙佛法,能醫塵沙眾生之病,即名為菩薩。所以菩薩一定要斷塵沙惑,方能應機說法度眾生。
3.無明煩惱──無明即不明,不識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欲證如來功德,須斷此煩惱,所謂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分分斷,法身份分證,直至破盡無明,究竟證佛功德。
上來三煩惱應該要斷,故名所應斷。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心至誠瞻禮,任運斷除煩惱,讚歎諸法本性空寂,成就清淨梵行,是人於賢劫為大梵王,請千佛轉大法 輪,為佛授最上之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毗婆尸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毗婆尸是印度語,華語應觀。
修行要觀心,心字三點:
第一點,表心空──一切法入心皆空,熟讀大悲咒,大悲咒在心內亦是空,熟讀楞嚴咒,楞嚴咒在心內亦是空,一切法入心,無不是空;無論拜佛多少,念佛多少,一入心內,都是空。心空,所以心能藏一切法,若有一法不空,則心有礙,因空故,法法入心時,法不礙心,心不礙法,所以第一要修空觀,諸法空時,此心亦空。修空觀,得如來一切智。
第二點表假觀──從心內流出來的一切法,都是假的、幻化的,所謂‘水月道場,空花佛事’,如幻如化,念佛、坐禪、焚香、掃地,都是幻化,所以不要執著我念了多少佛,坐了多久禪,焚了多少杳。
修假觀,得道種智,不執著,能作種種佛事,化度種種眾生。
第三點表中觀──不入不出又如何?不入不出,則非空非假、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是為中觀,修中觀得一切種智。
一心三觀,觀一境三諦之理,理觀和合,能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理觀和合,止一切惡,永不墮地獄,修一切善,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世間寶有漏,有漏的寶不能救人出三塗。出世間寶是無漏,可以救人出三惡道。出世間寶有四德:常、樂、我、淨,不漏落生死,也不漏落涅槃。
不住生死,有大悲度眾生,不住涅槃,有大智上求佛道,故名寶勝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寶勝佛名,而生勝解,慧解現前,從解起行,凡有所作,超世出世間,直入中道第一義諦,妙契真如,此人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第一義天之妙樂。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智者大師云:‘實相尊貴,故名寶相。’又無量義經:‘無相不相,是名實相,以依實相,出生二法、三道、四果。’
無相即無生死相,不相,即不涅槃相,既無生死相,又不涅槃相,這才是實相。
實相既無相(非相),所以一切法不能破壞。
二法,即頓漸二法;三道即三乘,四果即四聖果:聲聞、緣覺、菩薩、佛。
四聖果既然從實相出生,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而生慧解,深悟實相,起恭敬心時,枝末煩惱先行脫落,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袈裟,是三世諸佛寶幢之相,過去佛披袈裟、現在佛披袈裟、未來佛亦披袈裟,恭敬袈裟,即恭敬三世佛。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見袈裟生寶幢想,一念恭敬三世諸佛寶幢之相,此人即能超越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
大通即般若,通達一切法,山王是須彌山,四寶所成,表佛四德:常、樂、我、淨。
若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聞名生解,慧解現前,證自法身,即具大通般若之智,所以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又證法身時,見法身具四德,所以必成菩提。
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淨月佛──佛真法身,清淨如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故名淨月佛。山王佛──佛功德巍巍,猶如須彌山王。
智勝佛──聲聞緣覺菩薩中,以佛的智慧最勝。
淨名王佛──淨是體,名是用,從體起用,於一切法得自在。
智成就佛──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成就。
無上佛──法無上,涅槃是,人無上,佛陀是。
妙聲佛──佛有四音八辯。
滿月佛──佛功德圓滿,如十五夜月,月圓光滿。
月面佛──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於十方,喜捨慈悲皆具足。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每尊佛皆有名,名含實德,例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名具無量光之德,若念佛念至煩惱消除,光明無量週遍法界,是光明無量的功德。又阿彌陀名其無量壽之德,若念佛念至見自本性,自性不生不滅,自性無量壽,是為壽命無量的功德,所以雲功德無量。
眾生念佛,心內有佛,佛功德進入其心內,把心內的業障煩惱除去,生時得安樂,死後得生淨土,終不墮惡道。
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消滅。
臨命終人,其家中眷屬,多人乃至一人,為其高聲念一佛名,歷其耳根,人臨終時,其心猛利,一聞佛名,執持不放,全副精神在佛名上,念念不捨,承此佛力,除開五無間罪,其餘業障報障,悉皆消滅,破盡無餘。
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消滅,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五無間罪,是罪之極惡者,念佛,是善之極善者,以極善去滅極惡之罪,須要漸漸消滅,因此人業力甚大,他人為其稱念佛名,將佛名善根,種入其八識田中,耍等種子漸漸栽培,漸漸萌芽、成長,方能消滅極惡之罪。
他人代念,尚有如是之力,何況自念,分分己獲,獲無量福,滅無量罪。
較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
上一品談的是佛寶,此一品談的是法寶。
法即正,正則無邪見,離我執、貢高、貪愛。
法是一個軌則,能夠任持自性,而其自性不會滅,永遠存在,所謂‘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諸法的性,諸法的相,常住世間,佛不過發明法,不是創造法,眾生未破無明,所以不見。
法,是無漏功德,能度有漏的罪。有漏的罪,無論多重,都會盡;無漏功德,無始無終,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金剛不壞,因此,佛教以三寶功德空地獄,度眾生出苦海,以三寶功德,度眾生成佛。
法寶甚深,法亦有無量之多,惟萬法不離六度,六度不離佈施。
佈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
佈施一法,總攝六度:
財施即佈施波羅蜜。
無畏施攝持戒及忍辱波羅蜜──持戒不惱無冤,忍辱不報有冤。
法施攝精進、禪定、及般若波羅蜜──精進不倦說法,禪定不錯亂說法,般若不顛倒說法。
佈施總攝六度,六度攝萬行,六度萬行,是成佛之因,修六波羅密,能度眾生從生死的此岸,過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所以佈施是法寶。
南閻浮提佈施,有種種差別,所以要校量一下:
1.論心不論田──舍利弗以飯供養佛,佛轉施狗,世尊問:‘汝施我,
我施狗,那個福大?’舍利弗答:‘世尊施狗福大。’世尊以平等心施狗,舍利弗以分別心供佛,所以世尊施狗福大,此是論心不論福田。
2.論田不論心──四十二章經中,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乃至飯辟支佛百億,又不如飯一佛,飯千億三世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此又論田不論心。
佈施時,以般若觀照,內不見有能施的我相,外不見有受施的人相,中間不見所施的物相,三輪體空,是為佈施波羅蜜,能度眾生到彼岸,亦名為離相佈施。
佈施時見有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人相,所施的物相,是為著相佈施,只得人天福,不能到彼岸。
又若從貪瞋癡的妄心佈施,得人天果報,若從戒定慧佈施、真如心佈施,可一超直入如來地;佈施是一,果報則不同。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觀業道眾生,較量佈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願世尊,為我說之。
地藏菩薩承佛威神,而請問世尊:我觀閻浮提作業受報的眾生,其佈施得報差別不同,有施小而得大果報,有施重而得小果報,請世尊為我解說.。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吾今於忉利天宮一切眾會,說閻浮提佈施、較量功德輕重,汝當諦聽,吾為汝說。
諸法微妙,世尊以閻浮提而論佈施功德輕重。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願樂欲聞。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諸法難窮其源,我對佈施一法亦然,難窮其底,所以有疑,願佛為說,我願樂聞。
佛告地藏菩薩:南閻浮提,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若遇最下貧窮,乃至癃殘瘖啞,聾癡無目,如是種種不完具者,是大國王等,
欲佈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佈施,或使人施,軟言慰諭,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佈施百恆河沙佛功德之利。
‘遇’字要留意,遇即碰到,是無心佈施,功德大,不是有心去尋找,有心尋找佈施,即有心佈施,功德不大。
能施者是尊貴之人,受施者是最下賤之人。是大國王等,樂欲佈施,以最大同情心,不憍慢心,和靄心,歡容含笑,親手遍佈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以安慰心施。如是以同情心、慈悲心、謙下心、和靄心、安慰心佈施,施心如佛,所以其福有如佈施百恆河沙佛。
何以故,緣是國王等,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發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報,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因國王等,能下心憐愍最貧賤輩,及六根不完具者,發大慈心,而行佈施,施心如佛,故有此報。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躬自營辦,供養佈施。
此文也是說‘遇’佛塔寺,無心佈施,無心是道,有心是妄。
三寶乃殊勝福田,供養得福無量,國王等有幸得遇佛塔佛像,躬自營辦,佈施供養,國王恭敬三寶,上行下傚,全國人民皆敬三寶,不教而自行。
是國王等,當得三劫為帝釋身,受勝妙樂。
善以化民,堪為王師,所以得帝釋天王之報。
若能以此佈施福利,迴向法界,是大國王等,於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
若能以此功德,迴向法界眾生,共同享受,心大福大,心冥法界福等虛空,此人福大如虛空,所以感生梵天,作大梵王,統大千世界。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
修補塔像,令前人造者續福,自己又添福,一舉而兩得福,決疑經云:‘造新不如修故。作福不如避禍。’造新自己得福,修補故舊,令前人及自己兼得福。
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佈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佈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
善與人同,自己佈施,又勸他人同施,承此良因,國王百千生為轉輪王,隨喜佈施的臣民,百千生為小國王。
更能於塔廟前,發迴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若能在佛塔前,盡除我執,破滅我見,以此功德,迴向法界,回自向他,將來成應身佛;回事向理,將來成法身佛;回因向果,將來成報身佛。三身齊證,可謂徹法底源,窮實相理,果報無量無邊。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佈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
‘見’即眼見時,第一念生起即發心,不要待第二念,第一念圓滿具足大慈悲心,第二念,慈悲心減少一半,所謂‘發心如初,成佛有餘’。
苦中之苦,莫如老病生產者,福中之福,莫如供養老病生產者。老病無人奉事,待死而已,產婦分娩,若不及時飲食,母子皆亡,所以佈施此輩,得福甚大。佛說八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
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以大慈心救大苦,其福難思,百劫為淨居天主,即第四禪天,二百劫為六欲天子。以同體大慈心佈施,是成佛之因,畢竟將來成佛,未成佛以前,永不墮惡道。又因救他人重苦故,感到自己,耳不聞苦聲。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佈施,獲福無量,更能迴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輪之報,是故地藏,普勸眾生,當如是學。
未來末法之世,若國王婆羅門等,能以如是慈悲心、平等心而行佈施,獲福無量,更能將此福利迴向佛果,迴向眾生,不問功德多少,心大福大,如一杯水,投入大海,便是大海水了,施福亦一樣,不論多少,迴向法界,便是真如性海,所以畢竟成佛,佛報尚得,何況釋梵轉輪人天之報。因是之故,佛告地藏菩薩:應普勸一切眾生,當如是學佈施之法。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毛髮沙塵等許,所受福利,不可為喻。
上來是王臣佈施,以下是庶民佈施。
佈施一法,是平等的,王臣百性,皆能佈施,佈施是成佛之法,成佛之法很多,以佈施為第一。
六祖大師云:‘內捨慳貪,外利眾生,是名佈施。’以此佈施一法,內捨盡自己的煩惱,外又能利益眾生,何等的好!所以佈施一法,能令人從生死此岸,而直達涅槃彼岸。但是此法微妙,非粗心具我法二執的人所能究竟,是以如來解釋,較量其淺深。
世尊對地藏菩薩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初發心時,最好於佛法中種善根,所種善根,乃至如毛髮沙塵等許,都是無漏金剛種子,
將來種子漸漸增長時,其所受福利,不可為喻。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佈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迴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若善男子善女人,遇佛菩薩及諸賢聖人形像,佈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迴向法界,此無漏之福,更不足世間任何有漏之事可以比喻。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讚歎恭敬,佈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若能迴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未來世善男女,若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蘊在八識田中,虔誠服膺,如獲至寶,殷重至誠讚歎,日久不退,法種成熟,豁然能解,從解起行,為人演說,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何以故?財施有限,法施無窮。
若人不求名間利養,但願利益一切有情,而行法施,其福不可為喻。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新者,佈施供養,瞻禮讚嘆,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如是等輩,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為輪王,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若遇新的大乘經典,應佈施流通,香花供養,一瞻一禮,禮拜法寶,俗說拜經。天台山,智者大師有拜經台,九華山天台頂,亦有地藏菩薩拜經台。
舊經曾有人受持讀誦多年,有多年的功德,鬼神也來衛護,若有毀壞,應該修補填寫齊整,不能修補時,可建一小經塔而安置之,讓鬼神可以禮拜經塔。
一人發心也可,或勸多人同發心,功德更大,有自利化他兩種功德,如是隨喜之人,三十生中,為小國王,發起人常為輪王,遠以十善之法,教化小國王。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佈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
善根有三;無貪、無嗔、無癡,一切諸善法,皆從三善根增長。
佈施能捨貪,無貪即善根,或身口意三業供養三寶,三業清淨即善根,或修補塔寺善根,修補時心內無嗔,即善根,或裝理經典,慧生癡滅即善根。如是等善根,乃至一毛之輕、一塵之微、一沙之小、一渧之細,但能將此微因善種,迴向法界眾生,是人迴向功德,百千生中,其善根常存,雖受人天妙樂,不昧前因,常植善本,增進菩提,乃至畢竟成佛。
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是故地藏,佈施因緣,其事如是。
心量大福大,心量小福小,心無限福無限,心有限福有限,今但迴向自家眷屬,心有限量,其福亦有限量,只得三生受樂。
自家眷屬即父子、夫妻、兄弟、家室、知識、奴婢。
有五因緣而為眷屬:1 怨家;2 債主,父財子用,3 償債,子供父母,4 本願,先世發願今生為眷屬,5 真友,善知識現眷屬身來度汝。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前兩品是談佛法二寶,今地神發願擁護。
學佛修行,皆需處所,皆需飲食,處所及飲食皆仗地神之力,一切塔寺,因地而建,一切五穀道糧,因地生長,所以地神作護法,最先流通此經。
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瞻視頂禮無量菩薩摩訶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廣度眾生。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諸菩薩,誓願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
堅牢地神,是南閻浮提主地之神,雜阿含經,佛告比丘:‘有四大天神:一地神、二水神、三風神、四火神。’昔者地神起惡見,言地中無水火風,佛言地中有水火風,但質量較微,而地的成份多,故以地大得名,次第說法,地神歡喜,佛為說四諦,地神即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自言我今歸依佛法僧,盡形壽,不殺乃至不飲酒,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夷,故知地神是女的。
地神從昔日發心以來,居閻浮提,曾經親近供養瞻視頂禮無量大菩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以神通現種種身,以智慧說種種法,廣度眾生,地神知地藏菩薩,在一切菩薩中,誓願特別重,所謂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又知地藏菩薩與閻浮提眾生有大因緣,因地藏菩薩度閻浮提人出地獄特別多,所以閻浮提人,無不恭敬地藏菩薩。
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度於六道,其願尚有畢竟。
文殊到十方世界,教眾生髮菩提心,所以不常來此閻浮洲;普賢教十方菩薩,行菩薩道,所以亦不常居此土;觀音分身到十方世界,尋聲救苦,現身說法,有機即現,無機不現,亦不常來;彌勒居天上,教化天子,亦不常來人間。
惟地藏菩薩,常在此土度眾生,是地神之所見。
所以說文殊普賢觀音彌勒,雖能分身百千,度於六道,但不是常在此洲,地藏常在此土,時時處處,救度罪苦眾生,地神覺得其救苦之願特別長。
是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
地藏菩薩曾親近恆河沙佛,一一佛前,皆發度生之宏願,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
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嘆,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
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其所住之處,於南方清潔之地(因地藏菩薩在閻浮提之南),以土石竹木作龕室,以金銀鋼鐵,鑄地藏菩薩像,日日以花香供養,禮拜讚歎,是人居處,仗菩薩神力,及地神護法之力,即得十種利益。
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闢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
1. 土地豐壤,地神之力,所居之處,土地肥沃,五穀豐收,花果茂盛。
2. 家宅永安,閤家人等,大小平安。
3. 先亡生天,仰仗地藏菩薩神力,令其歷代祖先生天。
4. 現存益壽,供養地藏菩薩,現前人等,增福增壽。
5. 所求遂意,凡有所求,皆遂其意。
6. 無水火災。
7. 虛耗闢除,無蝗蟲白蟻、颶風、損壞稼穡。
8. 杜絕惡夢,晝夜吉祥,睡無惡夢。
9. 出入神護,行來進止,善神衛護。
10. 多遇聖因,常聞三乘一乘之法,而種出世涅槃之因。
世尊,未來世中,及現在眾生,若能於所住處方面,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
此乃地神護法,證明供養得益之文。
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其所住之處,供奉地藏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日日轉讀此經。轉者,口讀心轉,把經文轉進心內。是人更能從解起行,修地藏之行,地神當以本有神力,衛護是人,所作善事,悉皆如意,乃至水火盜賊等災,大橫傷人,小橫傷財等一切惡事,悉皆消滅無餘。
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谷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稱場地藏菩薩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
佛告地神:你能擁護受持此經、及供養地藏像之眾生,所以你的神力日日增加,為其餘一切地神所不能及。
閻浮土地,蒙你擁護,所以地上萬物,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草、谷米寶貝(金銀諸寶),雖由眾生業力所感,亦由你神力助變,利益有情。
又常稱揚地藏度生之事,擁護佛法,可謂上供菩薩,下利有情,所以你的真實功德及利生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
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
何謂‘一事’?地藏菩薩無論發願、修行,都是為了眾生,是為‘一事’。
若如來滅度之後,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心侍奉供養菩薩,又轉讀是經,又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世尊敕地神,以神力擁護其人,令其順利用功,中間永無一切災害,降臨其身,及不如意事,輒聞其耳,打擾其辦道之心,何況令受。
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亦有釋梵眷屬、諸天眷屬,擁護是人。
所謂一人辦道,諸天辦供,三分修行,七分供養。一人修行,無量諸天,若帝釋梵王,及諸天眷屬,皆發願擁護修行人。
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以是之故,
得大擁護。
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此善男子善女人,瞻禮地藏聖像,跟地藏菩薩學習發度眾生之願;及轉讀地藏本願經,明白地藏經之理,依理而行,為度眾生而修行。此人等仗地藏菩薩神力,及地藏經法力,如風颺帆,修行順利,自然畢竟出離生死苦海,直達涅槃彼岸。
諸天梵王帝釋,為報地藏菩薩,昔日教化救度之恩,所以盡力,大大擁護。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第九品講佛寶、第十品講法寶,此品談僧寶。僧寶者,地藏菩薩是也。
僧寶,梵語僧伽耶,華語和合眾。
非佛不能明法,非法不能成佛,佛、法不異,佛、法二寶和合,出生無量功德,是為僧寶。
如來功德,惟有僧寶可以修成,僧寶修行成佛,不是佛成佛。佛說法,依法修行的是僧寶,修到究竟,證佛功德。
上來世尊微笑,放種種光明雲,表示眾生自性有種種功德,稱為性德,今世尊復從頭頂上放光,是修成功德,稱為修德。修德有功,性德顯露,變為果德:誰修果德?僧寶。
僧寶具無量功德,眾生若見若聞,皆得利益,是故此品談的是僧寶。
爾時世尊,從頂門上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
性德,眾生本自具足,果德,菩薩修行方有。果德即三德秘藏: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三德秘藏,是如來果德,從修而證得,是故從如來頭頂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
大即法身,法身最大。
毫相,舒卷自在,表解脫,小乘只解脫生死,大乘於一切法得自在,名為解脫。
光明即般若。
佛頂最上,更無有上,表示佛、法和合,出生功德,此功德最上,更無有上。
所謂白毫相光。
白是諸色之本,佈施是諸法之本,因中修佈施,果上得白毫相光。
大白毫相光
大乘佈施,三輪體空。
瑞毫相光
瑞即古祥,持戒清淨,止惡修善,一切吉祥。
大瑞毫相光
大乘三聚淨戒,名為大。
玉毫相光
忍辱,忍則諸惡不生,煩惱不起,如白玉無瑕。
大玉毫相光
大乘忍辱: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紫毫相光
精進,精而不雜惡法,進而不退善法。
大紫毫相光
大乘精進,身心兩忘,不見有精進相。離妄名精,悟埋名進,故名大。法句經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然心不起,精進無有涯。’
青毫相光
表禪定,青屬東,東方是群動之首,動中有不動,禪定亦然,對境心不動,是名定。
大青毫相光
大乘禪定,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即首楞嚴定。
碧毫相光
般若,能空一切相、破一切執、成一切智,到涅槃彼岸,般若如碧玉,一切玉中最珍貴者。
大碧毫相光
大乘般若,週遍法界,無一法不是佛法。
紅毫相光
方便般若,能令眾生袪黏解縛、斷惑證真,如紅光照大千。
大紅毫相光
大乘方便般若,開權顯實,所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綠毫相光
願波羅蜜,發願入生死、度苦厄,是艱難之事,如綠葉,蔭覆群生,葉落歸根,化為肥坭。
大綠毫相光
大乘願波羅蜜,大願度生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而付難,地藏菩薩是也。
金毫相光
力波羅蜜,以神力度人,離苦得樂,如金寶光。
大金毫相光
大乘力波羅蜜,即佛十力是也。
慶雲毫相光
智波羅蜜,佛法大海,唯智能度。
大慶雲毫相光
佛一切種智,蓋覆法界。
千輪毫光
慈,能與世間種種樂。
大千輪毫光
無緣大慈,與法界眾生出世之樂。
寶輪毫光
悲,能拔世間種種之苦,
大寶輪毫光
同體大悲,能拔分段,變易二生死苦。
日輪毫光
喜,隨喜別人種種功德,如日照大地,萬物溫暖。
大日輪毫光
大喜,眾生先成佛,我則大喜,如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阿難尊者: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如大日輪,普照萬物,悉皆果熟。
月輪毫光
捨,怨親俱舍,心月清涼。
大月輪毫光
大捨,所有一切功德,捨與一切眾生,如大月輪,普照大地,皆得清涼。
宮殿毫光
表三乘菩提,如登法王之殿
大宮殿毫光
即一乘菩提,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海雲毫光
三乘涅槃,覆生死海。
大海雲毫光
大般涅槃,覆法界海。
於頂門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諸大眾,
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聽吾今日於忉利天宮,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於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議事,超聖因事,證十地事,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
地藏菩薩成就三德秘藏,神力不可思議,佛於忉利天宮,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利益人天之事,出世無漏功德不思議事,超出三乘聖因果事,度眾生證十地事,畢竟不退轉阿耨菩提事。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憐愍罪苦眾生,於千萬億世界,化千萬億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議威神之力,我聞世尊與十方無量諸佛,異口同音,讚歎地藏菩薩雲,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
地藏菩薩無漏功德,滔滔不盡,地藏菩薩智慧無盡、光明無盡、禪定無盡、福慧無盡,是故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
所謂佛佛道同,一佛讚時,佛佛同讚。觀音菩薩,在忉利天宮,聞世尊與十方無量諸佛,異口同音,同時讚歎地藏菩薩,成就三德秘藏之功德,眾生若見若聞,皆得利益。
觀音菩薩的德業,與地藏菩薩看齊,所以觀音菩薩,出來問法。
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眾,欲稱揚地藏利益等事,唯願世尊,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稱揚地藏不思議事,令天龍八部,瞻禮獲福。
剛才見世尊,從頂門上,放種種大毫相光,普告大眾,欲稱揚地藏菩薩,以佛功德利益人天等事,唯願世尊,為現在末來一切眾生,稱揚地藏不思議無漏神力,如何利益人天之事,對大眾宣揚,令大龍八部,瞻禮獲福。
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授記。
佛告觀世音菩薩:你常游化娑婆,所以與娑婆的眾生有大因緣,若天、龍、男女、鬼神,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名而稱念觀音聖號者,見聖像而禮拜者,戀慕你而心心憶念讚歎者,如是等眾生,仗你的神力,於無上道必不退轉,世世常生人天,具受微妙法樂,直至因圓果熟,遇佛受記。
汝今具大慈悲,憐愍眾生,及天龍八部,聽吾宣說地藏菩薩不思議利益之事,汝當諦聽,吾今說之。觀世音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許說之文。
佛告觀世音菩薩,未來現在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
先講救十方世界天苦之文。
天福有漏,天福享盡時,五衰相現;1頭上花萎,2不樂本座,3腋下汗出,4 衣服蒙垢,5 天女舍離。若五衰相現,即不久命終之兆,隨業受報,應墮三惡道者,若不求救,決墮無疑。
如是天人,若男若女,當現相時,或見地藏菩薩形像,或聞地藏菩薩名,一瞻一禮,是諸天人,轉增天福,受大快樂,永不墮三惡道報。
如是十方世界天人,當五衰相現時,只要見到地藏菩薩像,至誠歸依,或聞地藏菩薩名號,一心稱名,纖悔宿世罪業,仰仗地藏菩薩神力,宿業消除,罪滅福生,天福轉增,還生天上,罪滅故,永不墮三惡道受報。
何況見聞菩薩,以諸香華、衣服飲食、寶貝瓔珞,佈施供養,所獲功德福利,無量無邊。
天人歸依稱名,尚增天福,永不墮惡道,何況見聞菩薩,以香花、衣服、飲食奉獻,寶貝瓔珞佈施,至誠供養,仗地藏菩薩神力願力,及自供養力,所獲功德福利,無量無邊。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
若未來現在十方世界中,所有六道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地藏菩薩洪名,耳聞心知,其人心內,念念有菩薩聖號,仗菩薩功德神力,將其心內:所有業障種子,如湯銷冰,如明破暗,破盡無餘,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受苦。
何況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將是命終人舍宅財物,寶貝衣服,塑畫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終之時,眼耳見聞,知道眷屬將舍宅寶貝等,為其自身塑畫地藏菩薩形像,是人若是業報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尋即除愈,壽命增益。
聞名,尚有如是功德,何況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將命終人的舍宅財物、寶貝衣服,盡行佈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留存世間,受人供養,其功德更大。
更使病人未終之時,眼見、耳聞,知道眷屬,將自己舍宅寶貝等物,為其自身,塑畫地藏菩薩形像,是人若是業報要受重病者,承斯塑畫地藏僧寶功德之力,尋即病障消除,速得痊癒,而且增益壽命。
是人若是業報命盡,應有一切罪障業障,合墮惡趣者,承斯功德,命終之後,即生人天,受勝妙樂,一切罪障,悉皆消滅。
是人若是業報,今生福盡命盡,即承斯塑畫地藏功德力,所有一切罪障,十惡業障,合墮三惡趣者,悉皆消滅,即生人天,受勝妙樂。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時,或三歲五歲十歲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長大,思憶父母及諸眷屬,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
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時,或三歲五歲十歲以下,亡失父母乃至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長大,念此身之所從來,無不憶念生身父母,及憶想同胞兄弟姊妹,如是親眷死後,其識神落在何趣(指六道)?生何世界?生何天中?
是人若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乃至聞名,一瞻一禮,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是人眷屬,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勝妙樂者,即承斯功德,轉增聖因,受無量樂。
欲知亡眷,落在何趣,可塑地藏像,一瞻一禮,念地藏名,以七日為期,不退初心,如是七日又七日,直至感應為止。
若能七日聞名見形,一瞻一禮,念地藏名,不退初心,是人眷屬,假如因宿業而墮惡趣,計劫受報者,仰承陽間男女為父母兄弟姊妹,塑像及瞻禮功德,尋即解脫惡道之報,生人天中,受殊勝微妙之樂。
若是亡眷已有福力,已生人天受勝妙樂者,即承此塑像瞻禮功德,從人天勝福,轉增為三乘聖因,乃至畢生死苦,其福不盡,故云受無量樂。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於萬遍,當得菩薩,現無邊身,具告是人眷屬生界。
若更能三七日中,一心恭敬瞻禮地藏像,至誠念菩薩名號,念到萬罪消除,是為滿於萬遍,此時感應道交,見菩薩現無邊清淨法身,法身無相,能現一切相,於法身中,現其眷屬生處。
或於夢中,菩薩現大神力,親領是人,於諸世界,見諸眷屬。
凡夫有漏,不能入三摩地,親見眷屬生趣,唯有在夢中,菩薩現應化身,親領行人神識,到諸世界,與亡者眷屬會面。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溢,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若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滅一罪為一遍,滅千罪為千遍。念至千日,菩薩即遣所在土地神、宅神、地方勢力鬼、終身衛護,令其一生衣食豐足,無諸疾苦,乃至橫禍災難,不入其門,更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發廣大慈心,救度一切眾生者,欲修無上菩提者,欲出離三界者。
修行人首要發道心,道心者,捨己為人,大公無私,若無道心,任其如何勇猛精進,也不會成功,所以道心要廣大。
發了道心後,還要發願,修行全憑願力,可以助你成功,所以發願很重要。
欲發廣大慈心── 法空,無法可緣,生空,無生可緣,是為無緣慈,無緣慈週遍法界。以無緣慈,遍緣法界有情,發願救度一切眾生離種種苦,是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欲修無上菩提── 甚麼也不求,惟求作佛,一切不管,萬緣放下,勇猛精進:直趣菩提,古人云:‘修行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一切是非不管,直趣無上菩提。’是四弘誓願中的‘佛道無上誓願成’。
欲出離三界──早日解脫生死,到涅槃彼岸,是四弘誓願中的‘煩惱無盡誓願斷’。
是諸人等,見地藏形像及聞名者,至心歸依,或以香華衣服,寶貝飲食,供養瞻禮,是善男女等所願速成,永無障礙。
地藏菩薩是大願王,能滿眾生之願,若能歸依地藏菩薩,更能以香華、衣服、寶貝、飲食供養,一瞻一禮,便能成就上來三願,永無障礙。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歸依瞻禮,供養讚歎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
現在發百千萬億等願,未來成就百千萬億等事,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今日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修行若無願,容易退心。
一心歸依地藏菩薩,瞻禮地藏菩薩,種種供養,稱揚讚歎,在地藏菩薩像前:至誠發願,仰仗願王之力,則所願所求,悉皆成就。
復願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永擁護我,是人於睡夢中,即得菩薩摩頂授記。
菩薩願王,能滿眾生之願,恐未來之事,誰人肯信,故菩薩於睡夢中,預為先告,摩頂授記。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於大乘經典,深生珍重,發不思議心,欲讀欲誦,縱遇明師,教視令熟,旋得旋忘,動經年月,不能讀誦,是善男子等,有宿業障,未得消除,故於大乘經典,無讀誦性,如是之人,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像,具以本心,恭敬陳白。
大乘經典,超世出世間,其理甚深,需發不思議之心,以無分別智,才能解不思議之經。
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對大乘經典,深生珍重,雖遇高明之師,教視令熟,而旋得旋忘,經年曆月,不能讀誦,是善男子等,有宿業障,未得消除,故於大乘經典,無讀誦性。
宿業有二:一者,吝法,有人問法,懂而不教,吝而不與,因此有業。二者,障人說法,障人學經、障人讀誦,失智慧種,來生窒礙,故於大乘,無讀誦性。
以地藏之名,從智慧而生,大士之像,由功德而立,故應稱名禮像,恭敬陳白本心,由恭敬故,引發慧性。
更以香華衣服飲食,一切玩具,供養菩薩。
昔日障他獲罪,今日供養贖罪,以此至誠供養,希贖前過。
以淨水一盞,經一日一夜,安菩薩前,然後合掌請服,迴首向南,臨入口時,至心鄭重,服水既畢,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語,及諸殺害,一七日或三七日。
淨水一盞,安菩薩前,求三昧力加持,然後合掌恭敬請服,迴首向南,不忘本尊地藏大士居此土之南,臨入口時,至誠無妄,鄭重祈求。
慎五辛,即不食蔥、蒜、洋蔥、韭及興渠。酒為過患之源,斷智慧種,淫為生死本,妄語心不實,殺害傷生命,斷慈悲心,佛教只有度生,無殺生之理,上來種種應該戒除,一七日乃至三七日,亦不過剋期求感應,非過後不戒。
是善男子善女人,於睡夢中,具見地藏菩薩,現無邊身,於是人處,授灌頂水,其人夢覺,即獲聰明,應是經典,一歷耳根,即當永記,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法而行,真誠所致,感於睡夢中,具足照見地藏菩薩,現無邊身──法身也,法身清淨,猶如虛空,無有邊際,故名無邊身。既見無邊身,則自心清淨,宿業消除,又蒙菩薩以三昧水灌頂門,得真智慧,其人從夢醒來,即獲聰明,一切經典,一歷耳根,即當永記,復不忘失一句一偈。
一念祈求,三障俱轉;愚癡變為聰明,煩惱障轉;得見無邊身,業障轉;耳聰眼明,永記不忘,報障轉。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
無福之人,眾禍齊至,眾苦逼迫,生不如死。若未來世,多有諸人,衣食缺乏,衣不蔽體,食不充飢,擬來求謀,無一遂意,又多疾病,終年纏綿,每見凶衰,時時降臨,家宅多事,吵鬧不安,眷屬不和,支離分散,
或橫禍事,多來忤身,常發惡夢,神魂驚怖。
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乃至於睡夢中,悉皆安樂。
如是人等,須省宿世業報所感,致令今世備受眾苦,今聞地藏菩薩名,應該至誠稱念,而求纖悔,或見地藏形,至心作禮,而求纖悔,恭敬禮念至萬罪消除,萬福駢臻,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身心安樂,家宅大小平安,豐衣足食,日安乃至睡夢亦安。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安樂,乃至逢於虎狼獅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出外謀生,或因公事私事,或因報生苦死之事,或因官府盜賊、水火倉猝之事等,須跋涉長途,登山渡海,遠涉汪洋,深入險道,難免有虞,先當念地藏菩薩功德洪名萬遍。
萬者,足也,念到滿足,是名萬遍,非一萬句。
既念地藏菩薩名萬遍,則感應道交,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身心安樂,乃至逢於虎狼獅子,不受傷害,菩薩威德神力加護,旅途平安無難。
佛告觀世音菩薩,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若說於諸眾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
佛告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與閻浮提眾生,有大因緣,其對眾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
是故觀世音,汝以神力,流佈是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
唯願仁者,以大神力,流佈此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人天之樂,及出世涅槃之樂。
總結此品,地藏菩薩,先度眾生於人天路上,繼而教修三乘超聖因事,再從三乘,證入十地,乃至畢竟不退阿耨菩提,則地藏菩薩,度人成佛過程,一目瞭然,其功德巍巍,充滿法界,恆古恆今。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上來是長行,長行的文很重要,故世尊說偈重頌。
吾觀地藏威神力。恆河沙劫說難盡。
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
若男若女若龍神。報盡應當墮惡道。
至心歸依大士身。壽命轉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愛者。未知魂神在何趣。
兄弟姊妹及諸親。生長以來皆不識。
或塑或畫大士身。悲戀瞻禮不暫捨。
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薩當現無邊體。
示其眷屬所生界。縱墮惡趣尋出離。
若能不退是初心。即獲摩頂受聖記。
欲修無上菩提者。乃至出離三界苦。
是人既發大悲心。先當瞻禮大士像。
一切諸願速成就。永無業障能遮止。
有人發心念經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雖立是願不思議。旋讀旋忘多廢失。
斯人有業障惑故。於大乘經不能記。
供養地藏以香華。衣服飲食諸玩具。
以淨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發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語。
三七日內勿殺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於夢中見無邊。覺來便得利耳根。
應是經教歷耳聞。千萬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議。能使斯人獲此慧。
貧窮眾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屬離。
睡夢之中悉不安。求者乖違無稱遂。
至心瞻禮地藏像。一切惡事皆消滅。
至於夢中盡得安。衣食豐饒神鬼護。
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惡禽獸及惡人。
惡神惡鬼並惡風。一切諸難諸苦惱。
但當瞻禮及供養。地藏菩薩大士像。
如是山林大海中。應是諸惡皆消滅。
觀音至心聽吾說。地藏無盡不思議。
百千萬劫說不周。廣宣大士如是力。
地藏名字人若聞。乃至見像瞻禮者。
香華衣服飲食奉。供養百千受妙樂。
若能以此回法界。畢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觀音汝當知。普告恆沙諸國土。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釋迦佛八十歲入涅槃,眾生失慈父,誰繼承釋迦佛的志願,度娑婆眾生呢?就是地藏菩薩。世尊把我們囑付地藏菩薩,交由地藏菩薩度化。
地藏是十地菩薩,所有功德,與佛相齊,所謂慈悲喜捨、十力、四無所畏,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一一與佛相等,但地藏菩薩有大願力,先度眾生成佛,然後自己成佛。
地藏菩薩發願度眾生成佛,地藏菩薩必定有成佛的功德,才可說此豪語──度眾生成佛。若地藏菩薩本無成佛的功德,云何能度人成佛?
地藏菩薩十地成佛的功德圓滿,應可立地成佛,但不違背自己的本願,先度眾生成佛,然後自己成佛,因此釋迦佛臨滅度時,把人大囑累地藏菩薩去度。
人的根機利,天的貪瞋癡煩惱微薄,兩者都容易修行,容易悟道。
經云:‘頗有發願,令五道同日成佛否?佛言:不可以非器之身,成無上道,要先化三趣,令得人天,然後乃可如願。’
此文甚契地藏菩薩的弘願:先度三途,生人天二道,然後以佛法而教化之。所以如來,以人天付囑地藏菩薩,故名囑累人天品。
爾時世尊,舉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薩摩訶薩頂。
世尊舉金色母陀羅臂,又摩地藏菩薩摩訶薩頂,前摩頂是慰勞度生辛苦,今摩頂是囑累勞煩救拔;前一手摩無量分身地藏菩薩頂,表一多自在,今一臂摩一頂,表本跡一如。
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讚歎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
地藏菩薩修行用功,色身空時法身現,見到自己的法身,從法性起修,修成無量功德,無量功德與法身和合,便有神力。
我們學道,一念相應,初見法身,是名素法身,素法身無神力,不能處處現身,一定要從性起修,修般若妙慧、首楞嚴定,與法身和合,便有神力,便能處處現身。華嚴經云:‘水銀和真金,可以塗佛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
地藏菩薩,一身份無量身,一一身又化無量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其神力若斯,誰人能思議呢?故佛言:汝之神力,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以智照理,破盡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煩惱,見自己的佛性,與一切眾生同體,眾生有苦,就是我的苦,眾生有樂,就是我的樂,所以菩薩一定要拔眾生之苦,與眾生樂,所謂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此之謂也。其慈悲拔苦與樂之心相,誰人能知其涯際,故佛言:汝之慈悲,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惑滅智生,破無量之惑,生無量之智:照無量之理,出無量之法,度無量之眾,其智波羅蜜,誰人能識其量呢?故佛言:汝之智慧,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從根本智起後得智,到十方世界,親近恆沙諸佛,廣學諸佛無量道法,成就善巧方便,無量辯才,對機說法,令聞者得悟,其方便度生之辯才,也是不可思議,故佛言:汝之辯才,不可思議。
正使十方諸佛,讚歎宣說其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
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
此乃佛付囑地藏菩薩之文。
前呼地藏,愛語讚德,今呼地藏,悲語付囑。
請記我今日,在忉利天宮,於百千萬億,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之前,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你,無令是諸眾生,墮三惡道中,乃至一日一夜受苦,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受無間苦、受無量苦,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
南閻浮提眾生,志不專一,品性不定,習惡多,習善少,縱發善心,不久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加,以是之故,佛分身百千億,隨眾生根性,而說法度之。
地藏,吾今慇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
地藏,我今日在天宮,殷慇勤勤,以天人眾,付囑於你,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女等,於佛福田種善根,或於法福田種善根,乃至一毛之輕、一塵之小、一沙之細、一渧之微,只要有少許善根,種在八識田中,請你以道力,在在處處,擁護此人漸漸修行,增進無上菩提,切勿令其退失善根。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業力很厲害,雖今世無過失,但前生或多生以前所造的罪業,今生果報成熟,便要受報,墮三惡道,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過時,果報還自受。’
是故佛咐囑地藏菩薩:‘未來末法之世,若天若人,臨命終時,隨業受報,落在惡趣,臨墮之時,或至門首,請用方便,而救拔之。’
‘是諸眾生,若能念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是諸眾生,既有如是善緣,請以神力現身,用善巧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為現無邊法身。’法身一現,地獄便空。
法身猶如白紙,白紙上根本無‘地獄’兩字,是你自己寫上去才有,見白紙時無‘地獄’;法身本無地獄,迷法身造業時,才有地獄,見法身時無地獄。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現在未來天人眾,吾今慇勤付囑汝,
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
人天二道,是法器,可以修行悟道,所以世尊說偈,把人天慇勤付囑於地藏菩薩──以神通現身,以方便說法,而將護之,莫令人天眾生墮在三惡道受苦。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
世尊在天宮付囑,地藏菩薩體佛慈意,答允度六道眾生,同時亦滿自本願,故言:唯願世尊,不以未來眾生為慮。
如來滅度之後,未來末法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在佛法中生一念恭敬,既有如是善因種子,地藏菩薩必以百千種方法,度脫此人,令其於生死海中,速得解脫。
所謂千里遠行,始於初步,千念萬念,不離初念。最初一念,即感地藏菩薩度脫生死。
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何況耳聞諸善事,心內念念修行,念念種善根,又加地藏菩薩護念,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虛空藏。
娑婆世界之西,有佛國土名一切香集依,其中有一位菩薩,名虛空藏,頂上有如意寶珠,無量釋迦毗楞伽寶,而為圍繞,此珠光明,蔽餘光明,悉滅無餘,此菩薩所有功德,惟除如來,餘無及者。地藏菩薩功德難量,惟虛空藏菩薩,才能納受,所謂無一法不歸空如來藏,所以最後,由虛空藏菩薩請問持經福利。
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聞於如來,讚歎地藏菩薩威神勢力不可思議。
如來為母說法,虛空藏菩薩即來隨喜,聞如來讚歎地藏菩薩威神勢力之事──地藏菩薩,有大勢力,能空三惡趣,令得人天樂。
故云威神勢力,不可思議。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禮形像,得幾種福利,唯願世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等,略而說之。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而受持讀誦,或念念不忘稱地藏菩薩名號,或瞻禮地藏菩薩像,而供養恭敬,得幾種福利:唯願世尊略說,令未來眾生,慕福而修因,也是度生方便之一。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
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今世尊略說受持此經之福利,令未來眾生慕福而持經,免種種災難,生種種善根,終至罪盡福圓,從世諦入第一義諦,則眾生成佛有望。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佈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
先講人道福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菩薩形像,至誠恭敬,五體投地禮拜,及聞此經,受持讀誦(信力為受、念力為持、對本名讀、背本名誦),日久有功,增長聞思修三慧,如是善男女等,即獲二十八種利益。
一者天龍護念
諸天及龍,冥中護念。
二者善果日增
福慧雙修,善果日增。
三者集聖上因
離相修善,積集成佛成聖之因。
四者菩提不退
破煩惱執著,見真如實相,發菩提心,從性起修,菩提心永不退。
五者衣食豐足
衣食豐足,為修行之助緣。
六者疾疫不臨
難治之症及瘟疫不臨身,身安道隆。
七者離水火災
遠離水火風三災,不憂外患。
八者無盜賊厄
盜賊乃前世冤家,今宿怨消除,無盜賊厄。
九者人見欽敬
有道有德,人見欽敬。
十者神鬼助持
道高德重,神鬼也來幫助護持。
十一者女轉男身
剛正無私,女轉男身。
十二者為王臣女
若不想轉女身,則為王臣之女,宿植德本。
十三者端正相好
有智慧,則相貌端正,有福德,則相貌美好。
十四者多生天上
修福勝妙,多生天上。
十五者或為帝王
若不生天,為人間帝王。
十六者宿智命通
不忘前因,來生依然修行。
十七者有求皆從
求福得福,求壽得壽,隨心所欲。
十八者眷屬歡樂
在家者名為親眷,出家者名為法眷。親眷、法眷,和靄歡樂。
十九者諸橫消滅
九橫不侵,百災屏除。
二十者業道永除
永不墮落三惡道。
二十一者去處盡通
求生天,得生天;求生淨土,得生淨土;臨命終時,心內明明白白所向去處。
二十二者夜夢安樂
夜夢吉祥,身心安樂。
二十三者先亡離苦
所謂一子得道,九祖超升。
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受生時,宿植德本,乘福而生。
二十五者諸聖讚歎
自利利人,菩提心不退,菩提行不退,諸聖讚歎。
二十六者聰明利根
一聞千悟,有大智慧。
二十七者饒慈愍心
大慈愍物,捨己為人,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修行。
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以大慈悲為體,畢竟成佛。
上來是人道持經修行,所獲的二十八種福利。
復次虛空藏菩薩,若現在未來,天龍鬼神,聞地藏名,禮地藏形,或聞地藏本願事行,讚歎瞻禮,得七種利益。
作為人而修行,比較天龍鬼神複雜,要有二十八種條件,方能畢竟成佛,天龍鬼神修行比較簡單,只要有七種利益,便能證果。
一者速超聖地
天龍鬼神只有五通,獨欠漏盡通,持經修行,供養地藏菩薩,得漏盡通,速超生死,故云速超聖地。
二者惡業消滅
大龍鬼神無始助惡業,仗地藏菩薩神力,一概消除。
三者諸佛護臨
依此經修行,見同佛見、行同佛行、德同佛德、心同佛心、離佛不遠,諸佛光臨護念。
四者菩提不退
斷惑見真,從真起修,菩提行不退。
五者增長本力
修菩提行不退,利益眾生,度生功德,增長其真如內薰之力,不久便破無明,見法身。
六者宿命皆通
能知多生以前,及未來之事。
七者畢竟成佛
不退初心,積功累德,畢竟成佛。
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天龍八部,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不可思議,嘆未曾有。
時會中,聞釋迦佛,讚地藏菩薩,有大威神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嘆未曾有。
是時忉利天,雨無量香華,天衣珠瓔,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已,一切眾會,俱復瞻禮,合掌而退。
地藏菩薩廣度三途,上生人天,天人增多,是以忉利天眾,雨無量大華、天衣、珍珠瓔珞,繽紛而下,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能說之教主,及地藏菩薩──能行之願王。
作如是供養畢,一切在會大眾,俱復瞻禮教主及願王,合掌一心,恭敬而退,各還本處,護持此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