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天下名山僧建多」,還是「天下名山僧佔多」,都形象地描述了名山與佛教之間的不解之緣。五台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因分別為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的道場而馳名中外,成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而貴州梵淨山因為彌勒菩薩道場的復興,也成了中國佛教的又一名山。

為什麼名山大都與佛教寺院及出家僧人有關聯呢?實際上在佛教剛開始傳入中國的時候,寺廟多為政府資助修建,而且大都建在都會鬧市。但到了唐朝中後期道一禪師建叢林、懷海禪師立清規之後,佛教就慢慢從對社會依賴的狀態,走向了相對的獨立,佛寺也從原來的都會鬧市慢慢轉移到了相對安靜的山間野林。這種轉變,既為僧侶提供了優越的清修環境,也使得建有叢林的名山大川成為了淨化人心的寶地。

佛教不僅注重個人清修,也不忘饒益眾生。《楞嚴經》中講:「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意思是,自己尚未成佛,而發願廣度眾生的,便是菩薩。因眾生得度因緣不同,菩薩隨順這種因緣發心也有不同。比如,文殊菩薩以大智而著稱,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及觀音菩薩則分別以大行、大願、大悲而聞名,彌勒菩薩則以大慈而應世,所以又稱為慈氏菩薩。《大智度論》中說:「大慈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彌勒菩薩帶給眾生的永遠是歡喜與快樂。

彌勒菩薩作為一種信仰的對像,主要體現在其作為一生補處菩薩(一生補處即是一生成佛,亦即「即身成佛」),本身就已經成就了自己的淨土——兜率淨土。因此,無論是在印度還是在中國,彌勒信仰和彌陀信仰(信仰阿彌陀,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兩種最主要的淨土信仰。盡管自唐朝以後,由於曇鸞、道綽和善導大師的弘揚,彌陀信仰日益興盛,彌勒信仰的影響漸漸衰弱,但彌勒淨土信仰的思想內涵對當今佛教的復興乃至人類社會風氣的改善仍然有莫大的裨益。

首先,彌勒信仰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及完整的實踐體系為背景。在佛教史上,虔誠信仰彌勒淨土的高僧大德們,如印度的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戒賢論師,以及中國的玄奘大師、窺基大師乃至近代的太虛大師、慈航菩薩,都是志於弘揚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教理之發端,來源於彌勒菩薩為無著菩薩等宣講《瑜伽師地論》等5部論典。之後,彌勒菩薩的學說,通過無著和世親菩薩,一直傳到護法和戒賢論師,再通過前去西域取經的玄奘大師傳入中國,至其弟子窺基大師,最終形成了中土的唯識宗。瑜伽行派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兩個主流之一,另一個主流是中觀派。中觀派以文殊菩薩為祖師,對應「深見」;瑜伽行派以彌勒菩薩為祖師,對應「廣行」。也就是說,瑜伽行派的主旨在於激發學人通過行菩薩行來改變週遭的環境,同時也改變自己的生命本身。但遺憾的是,印度的瑜伽行派傳到中國以後所形成的唯識宗,在窺基大師之後,只傳了慧沼大師、智周大師兩代就消亡了,直到1000餘年後的民國初年,才又開始復興。在復興唯識學的諸大德中,太虛大師的努力尤其值得重視。太虛大師融匯中土各宗於慈宗,不但在教理上做了疏通,更重要的是與彌勒菩薩在此世界救度眾生的本願結合起來,提出了以教理、教制、教產革命為核心的佛教革命主張,恢復了佛教的生機與活力,也為後來佛教的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彌勒淨土信仰以構建人間淨土為歸趣。從彌勒淨土信仰的主要兩部經典《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略稱《佛說彌勒上生經》)以及《佛說彌勒下生經》可以知道,完整的彌勒淨土分為兩個部分:即兜率淨土與人間淨土。兜率淨土位居欲界第4層天,即兜率天內院,是作為一生補處菩薩在降生人間成佛前所居之處,彌勒菩薩在此為眾生講說佛法。根據《佛說彌勒上生經》的描述,兜率淨土是一個極其清淨莊嚴的地方,凡生此淨土者,皆可親聞彌勒菩薩講經說法。但這並不是最終目的,往生兜率淨土者,將來還會隨彌勒菩薩重新降臨人間,成就清淨圓滿的人間淨土,這便是彌勒淨土信仰的歸趣,同時也是彌勒菩薩的本願。這一點在《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中曾明確提到。由此可見,當人間貪瞋癡諸惡淨化,並成就十善社會時,會感得彌勒菩薩降世,並在人間成佛,廣做饒益有情的事業。

彌勒淨土信仰這種成就人間淨土的歸趣,為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提供了最為寶貴的思想源泉與理論基礎。太虛大師本人更是篤信彌勒淨土,在現世人間積極行持菩薩道,為營造五戒十善的社會基礎,迎接彌勒菩薩降世,最終成就人間淨土而不懈努力。

在漢傳佛教史上,唯識宗曾因理論精深、體系嚴密而無法在以注重生命直覺體悟為主要特徵的中土傳播開來。但時過境遷,當今是一個注重理性與實證的時代,這也為復興唯識宗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同時,現今社會日趨全球化的特點,使得個體生命的提升與人類社會的整體進步越來越緊密相連、相互交融。個體生命的每一點努力,都會成為未來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甚深因緣。個體生命圓滿之日,就是人間淨土成就之時,這就是彌勒淨土信仰為人類提供的最美好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