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唐代善導(613~681)撰。本疏簡稱《觀經疏》,內分玄義、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四部分。所以通常稱為《四帖疏》。除此疏外,作者還著有《法事讚》、《觀念法門》、《往生禮讚》、《般舟三昧讚》四部五卷。

  本疏在宋代似只有玄義分流行。遵式的《西方略傳序》及戒度的《觀經扶新論》曾提到它,元照的《觀經義疏》也曾引用其文。此書傳入日本似在天平年間以前,天平十六年(744)後逐漸有四卷的寫本流行,此後有關淨土諸書往往加以引用,成為日本淨土教的要籍。如日本的源空,就是依據本書散善門一心專念義而開創淨土宗的。

  此書廣開淨土法門。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玄義分,作七門料簡:一、先標序題,二、次釋經名,三、辨釋一經的宗旨和教判,四、談說法人的差別,五、料簡定善和散善二門,六、和合經論相違,問答釋疑,七、料簡韋提希聞佛正說得益分齊。第六門問答釋疑中又分六段:一、先述諸師所解的往生九品義,二、以道理破諸諸師義,三、重舉九品返對破,四、引文證明往生的對像定為凡夫非為聖人,五、會通別時義,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以上七門料簡都是文前玄義,一一引教證明。以上是第一卷。

  第二部分為序分義。作者將全經文義分科為五門:一、序分,從"如是我聞"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二、正宗分,從日觀初句至下品下生。三、得益分,從"說是語時"主諸天發心。四、流通分、從阿難白佛至韋提希等歡喜,以上四分佛在王宮正說,這是一會。五、阿難為耆門音大眾複述,又是一會。

  此中序分義,又分為二:一、證信序,即"如是我聞"一句。二、發起序,即從"一時"至"云何見極樂世界"。此中又分為七:一、化前序,二、禁父緣,三、禁母緣,四、厭苦緣,五、欣淨緣,六、散善顯行緣,七、定善示觀緣。以上是第二卷。

  第三部分為正宗分定善義。即顯示十六觀中前十三觀:初、日觀,二、水觀,三、地想觀(地觀),四、寶樹觀,五、寶池觀,六、寶樓觀,七、華座觀,八、像觀,九、真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善觀,十三、雜想觀。從初日觀至第七華座觀,總明依報,從第八像觀至第十三雜觀,總明正報。以上第三卷。

  第四部分為正宗分散善義,又分二段:一、明三福為淨土的正因,二、明九品為淨土的正行。三福中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第二福即是戒善,第三福即是行善。九品是十六觀中的第十四上輩觀、第十五中輩觀、第十六下輩觀,這三觀又各分上中下三品。前明十三觀為定善,今此三福九品為散善,定散兩門總屬正宗分。這是全經的綱要。

  以下得益分、流通分、阿難為大眾復說等義,都附在這一部分後面。以上第四卷。

  本疏關於淨土立教要義和他宗說法不同之處有下列幾點。

  第一,辨《觀經》的宗體。淨影寺慧遠以觀佛三昧為宗,嘉祥寺吉藏以勸物修因往生為宗,淨土因果為體。本疏則以觀佛三昧與念佛三昧兩義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更以二藏二教判,此經屬菩薩藏頓教。

  第二,顯示往生的門路,即此經中所說的定散二門。定是息慮凝心,散是去惡修善。倘能依這兩行求願往生,皆可以乘彌陀大願為增上緣而生安樂淨土。對於定散二門的分別,淨影等都以十六觀為定善,以三福為散善,定散皆韋提希啟請而說:但本疏以十六觀中的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定善是韋提希啟請,散善是佛陀自說。

  第三,淨土的果體。即眾生所生的淨土和所見彌陀佛身。淨影等作三種區別:以為上輩人同時見應身應土與化身化士,中輩人見應身應土,下輩人只見化身化土。但本疏則以為是報身報土,並主張是以凡夫身往生。

  第四,指出念佛的因緣。這裡他解釋稱名念佛的作用有三種意義。首先是以稱佛名號為親緣。其次是以佛影顯現為近緣,最後是以命終往生為增上緣。

  第五,說明兩類淨業。一類是依據淨土三經一論所說,為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五行。其中主要是稱名行,即念佛名號,念念不舍而入正定,名為正業;其餘讀誦、觀察等行,名為助業。這兩種業叫做正行。此外種種散善又成一類,叫做雜行。這兩種淨業是與經文十六觀配合而說的:即正行與定善十三觀相應,雜行與散善三輩觀相應。以上所談的幾點,都是善導在本疏中著重發揮的淨土要義。

  本疏奠定了淨土宗的教理基礎,而且在行持中倡導稱名乃至讀誦、讚歎等等方式,使之大眾化。從而完成了淨土一宗的宗義,使之成為後來中國和日本佛教宗派中最為流行的一個教派。